易斌
讲评错题时要做到 “三要”。
要细致入微。细,体现在教师对知识细节的处理到位、讲解精细。例如,《圆柱和圆锥》的练习题:如果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积的3倍,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受圆锥体积公式(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推导过程的影响,个别学生认为这道题是对的。笔者再次讲解了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他们明白,只有等底等高作为前提,才有3倍的关系;反之,說法不成立。接着,笔者又举了一个例子:假设圆柱体积是12,则圆锥体积是4,圆柱底面积和高可以分别是4和3,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可以分别是6和2,那么圆柱和圆锥就不是等底等高,所以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这两者不一定是等底等高。最后,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橡皮泥,随机捏出4个一样大小的圆锥,把3个捏成一个圆柱,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圆柱和圆锥,看看底面积和高的情况。至此,学生明白了错误原因,以后也很少出现类似的概念性的错误了。
要落到实处。实,体现在教师对学生作业中反映知识点的错误纠正及指导落到实处,并做了很好的知识补充及归纳。例如:三年级学生计算“7时25分-5时45分=( )”时常常出错。讲评错题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时间单位的进率,让学生再次明白“1小时=60分,1分=60秒”,同时强调时间的计算可以用竖式,但借1要当60。然后,引导学生数钟面上的格子,进一步强化认识。把算式融入实际问题中,不仅让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提高了学生解题的能力和计算的准确率。
要灵活多样。活,体现在教师营造的课堂气氛上,学生的参与性强,知识细节处理活,特别注重知识的拓展及升华。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教学《圆的面积》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半圆的周长是10.28cm,它的面积是多少?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解答这道题。讲评时,笔者先呈现学生的解题过程,然后问:“图形的周长是什么?半圆是封闭图形吗?如何描述?半圆周长是什么?”通过引导,学生明白了:图形的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圈的长度;半圆是封闭图形,它的周长就是图形一周的长;计算半圆的周长时,要用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的长。笔者同时强调,半圆周长和圆周长的一半不是一个概念。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
(作者单位:枣阳市南城霍庄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