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晓云
学生积极情绪的唤醒,是一节课有效甚至高效的心理基础。课堂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情绪包括心理与思维层面:学生的学习情绪呈现愉悦,学生的学习思维真正生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持续发展。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情绪的激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之一。这就需要教师锤炼以下技能。
一、会聊天,着眼学生的心理愉悦
以生为本的课堂,应拆掉师生之间的那堵高墙,师生之间应该如朋友一般轻松自然地对话交流。教师首先应该会聊天,让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实现心智成长。
以下是笔者在市级竞赛课《学会赞美》中的开课谈话——
师:孩子们好!
生(齐):曾老师好!
师:你们不仅有礼貌,而且声音真好听!咱们再来打个招呼。听,这次更热情了。咱们是第几次见面了?我发现你们今天有很多变化呢——表情有变化,多了些严肃,少了些笑容。(学生笑了)
师:看到你们笑了,老师就开心,奖励你们做个游戏吧。请伸出你的双手,听仔细哦,看谁反应最快。如果用一根指头赞美别人,怎么表示?(学生伸出大拇指)不错!两根指头呢?(学生做胜利手势)正确!用五根指头赞美怎么做呢?(学生做ok手势)聪明!用十根指头来赞美呢?(大部分学生鼓掌)真是太棒了!听说咱们班的孩子特别聪明,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师:就这一会儿工夫,我就发现你们有三大优点:第一,你们眼神闪亮,精气十足;第二,你们神情专注,善于倾听。第三,你们思维敏捷,充满智慧。听了我对你们的赞美,心情怎么样?请用一个字回答。
生(齐):美!
师:两个字。
生(齐):很美!
师:三个字。
生(齐):特别美!
师:四个字呢?
生(七嘴八舌):心花怒放、兴高采烈……
师:因为我的赞美,给你们带来了好心情,所以我也很开心,这就叫“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赞美和被赞美都是件快乐的事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怎样赞美他人。
师:看见了吗?这里有一颗闪闪发亮的星星,它就是这节课上的最高荣誉“交际之星”。如果你会听,能认真听别人讲话,那么你就能得到它;如果你会说,能积极响亮地发言,你就能得到它;如果你会学,在这节课上学会了赞美他人,你也能得到它。有信心摘到这颗星吗?
生(情绪高涨):有!
师:好,有自信就成功了一半。
这是一节口语交际课,笔者用轻松的聊天换来了后来整堂课上学生频频举手、争先表达的学习情境。在这个开课聊天中,笔者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出了判断和回应。适时的评价既是对学生的肯定,也是对学生的激励,更是对学生的引导,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得学生进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心理状态。
二、会提问,着眼学生的思维发生
教师的职责之一是巧设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并适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提问应该少而精,准而活。
笔者在执教《黄果树听瀑》时,做了如下教学设计。在学生初读文章之后,笔者出示自主学习提示: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画出描写瀑布的句子。学生自主学习之后,集体交流画出了句子。笔者提问:自由读一读,说说你有哪些发现?此处,笔者做出了如下三种预设:①如果学生谈到写声音的四字词语,笔者便让学生先读一读、想想这些词语怎样写出瀑布的声音之美的,感受作者用词之妙,然后想想这些声音是如何变化的及产生变化的原因。学生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本文作者的观察点在变化,景物的特点也在变化,以此渗透景物描写类文章的写作方法。②如果学生发现作者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笔者便先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再出示去掉比喻的句子,让学生比较着读一读,说说自己更喜欢哪种表达,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比喻句更加生动、具体,最后让学生思考可不可以把几个比喻句的顺序换一下,让学生在尝试中体会比喻句的使用应准确、具体,符合文章的内在逻辑。③在学生充分解读文本之后,教师让学生运用比喻写写家乡的清江,让学生在练笔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教师顺着学生的思维追问,启发他们做进一步思考,层层分析、步步深入,从而得出更清晰的感悟与收获。
三、会延伸,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
广泛的阅读能带领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天地,深入的阅读能带给学生持续不断的生命乐感。这就要求教师要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课堂延伸。
笔者在执教《窃读记》的拓展延伸环节时,设置了如下情境:作者在窃读时还遇到过这样一幕,有一个书店的店员发现了“我”在窃读,不但没有把“我”赶走,反而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帮助“我”窃读。他是怎么帮助“我”的?得到帮助的“我”又是什么心情呢?请你发挥想象,运用我们刚刚学到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把这个店员帮助“我”窃读的经过写一写。学生想象写作,然后展示交流,接着,教师请大家课外找到原文阅读,和自己写的进行比较,如原文中有哪些描写与你的想象不谋而合、作者有哪些地方写得更加生动传神等。这些问题不必当堂回答,可以留待下节课一起交流。
延伸的方式很多,如知识链接、主题活动、相关阅读等。延伸的时机很灵活,课前、课中或是课后。拓展延伸的目的是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渴求心理,把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和创造空间打开,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作者單位:宜昌市长阳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