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安 吴继武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中“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国家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共6个学分,共用108课时完成,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每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计3个学分。
研究性学习课程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它改变了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如何指导学生和老师开展研究性学习呢?
一 切实做好开题工作
切实做好开题工作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但在正式开题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培训教育,让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所了解。然后,由教师提供一批研究性学习课题,并针对每一个课题撰写一份教案和学案。最后,学生自由选题。题目选定以后,再进行集中开题。
培训教育。进行研究性学习培训,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以及为什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怎样选题,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再者,通过培训让学生了解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流程,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黄冈中学在每年6月份放暑假前(研究性学习开题前),高一年级会组织老师专门就以上问题对全年级学生进行一次集中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学生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通过主题班会、网站、板報等形式,进行宣传和强化。在每次开展活动前还要进行安全、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通过一系列培训活动,学生增进了对研究性学习的了解,也充满了对研究性学习的期待。
撰写课题教案和学案。研究性学习以考察探究、实践体验和项目设计为主,课程内容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主题可以是美丽乡村建设、当地能源资源调查、家乡交通现状调查、科技发展(如高铁、航天、人工智能等)调查、人类重大疾病(如艾滋病等)危害与预防、环境与资源现状调查、民族或民俗文化考察、农业与农村发展调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健康上网、留守儿童、养老等)研究,产业科技发展(如光电、基因工程等)考察以及其他有意义的主题。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来源十分广泛。来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观察和体验中产生的疑问,如怎样管理时间;来源于学科学习,学科学习中产生的疑问,最好是跨学科问题;来源于社会热点,社会热点话题如环境问题、垃圾分类等;来源于自然环境,如校园植被分类调查等。
研究性学习可以由学生自主提出课题,指导老师审核;也可以是老师提出课题,指导学生研究。在学校推进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提出有意义、可操作的课题尤为重要,而且需要用几年的时间一步步改造和优化,经过5至6次的迭代,每位老师都打造一个或几个精品课题,学校形成一批经典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课题不能只有一个硬生生的题目,那将毫无意义。教师提供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同时,应该撰写相应的教案和学案。课题教案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预期结论共六个部分。教师在撰写课题教案的过程中,就会对自己提出的课题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了如指掌,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判。在指导学生进行该课题研究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完成课题教案的基础上,再撰写一份课题学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课题学案中多以问题的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实施进行指导,让学生的研究工作更有目的性,方向更加明确,避免不知所措。学生选题以后,指导老师将教案保留,把学案提供给学生,以便指导。
学校2018级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全年级每位老师都提供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撰写了相应的课题教案和学案。
选定课题和分组。笔者认为,学生选择课题要遵循四个原则,即基于兴趣、源于生活、指向现实和具可行性。基于兴趣,指学生在选择课题的时候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有钻研下去的动力;源于生活,指学生所确立的课题应该来源于他们身边或周围所发生的事情,而不是远离他们生活的一些消息或事件;指向现实,指学生所确立的研究主题最好是那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这样的课题更具有探究价值,更容易激发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具可行性,学生一般很难估计问题的难度、可行性,教师通过提出一些疑问,让学生意识到修改问题的必要性,或者让学生在尝试中体会到课题的操作困难再引导他们确立合适的主题。
在课题选择中,黄冈中学采用的是教师提供课题和学生自选课题相结合的模式。2018级学生开展第二次研究性学习时,全年级老师共提供了85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每个课题都撰写了一份教案和学案。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培训的时候,将教师提供的课题及相应的学案全部印发给学生,供学生选择。
学生在选择课题的同时自由组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个人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然后去寻找对同一个课题感兴趣的其他同学,组成一个课题组;二是关系较好的几个同学先组成一个课题组,再一起选择共同感兴趣的课题。一个课题组一般6-8人,课题组成立以后,自行选出组长。
教师提供的课题绝大部分都有学生选择,然后学校统一分配少数暂时没有学生选择的课题指导老师到选择学生较多的课题担任指导老师。绝大部分学生选择教师提供的课题,也有少数学生自己提出课题,经审核通过以后,自己寻找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同意以后,也要就学生提出的课题撰写一份教案和学案,以便指导。
所有课题组成立,课题选定以后,由课题组组长将成员姓名、班级、课题名称和指导老师等信息一起上报组长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由班主任统一上报年级汇总、存档。
集中开题。课题选定、课题组成立以后,统一布置研究任务。课题组每一位成员结合自己选定的课题,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学案,查阅相关资料,独自填写一份《黄冈中学研究性学习开题申报表》,内容包括课题名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步骤、任务分工、时间安排、预期结果等。事实上,一个课题组只需要提交一份开题申报表。但是布置每一位成员都写,是为了促进每位成员都参与其中,进行思考;同时也为后面的集中开题报告会做准备。如果一开始就只要求一个课题组提供一份开题申报表,结果可能就是组长一人写一份,其他人根本不参与或象征性参与一下,非常不利于后期课题的实施。
各小组在答辩结束后要根据答辩委员会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再次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在一周内提交最终的结题报告。
为了探索终期结题答辩的流程,培训答辩教师,2019年10月10日和11日,学校2018级组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答辩试点,组织了11个完成较好的课题组进行了试点答辩。10日晚,2个小组进行答辩示范,7名评委进行了点评指导,全体班主任观摩学习。答辩会整体由两个部分构成,小组展示和评委指导。小组展示环节由三个部分组成:汇报研究内容及成果、解说数据分析与整理,分享学习心得。10日晚,高二(7)班包琳灿同学带领的小组作为第一组率先进行答辩,他们研究的课题是“黄冈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网络成瘾情况调查”。该小组在展示过程中思路清晰明了,汇报资料较为翔实,实地调查不仅涵盖了普遍性的问卷调查也收集了个人访谈和特别案例,面对评委的提问从容应答,有理有据,获得了与会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第二组是高二(8)班刘俞辰同学带领的小组,他们围绕“高中生上进心与执行力的情况调查与建议”这个课题,呈现了调查研究中的“大数据”整理的思路和方法,调查研究切入点贴近高中生的生活、角度细腻,小组配合有素、分工明确。“上进心”与“执行力”也引发了评委老师的热切讨论。
会后何兰田校长针对此次的答辩会对在场老师进行了指导培训。何校长强调,研究性学习的试点答辩非常重要:一是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流程;二是给学生展示和鍛炼的平台,练胆量、练表达、练交流;三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四是发现问题,提出结题报告的修改意见。有些课题无法补充或修改,则提出下一轮研究的反思和建议。
11日下午,高二年级全体班主任及7位科任教师分成四组,对剩余的9组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答辩指导。各个小组悉心准备、积极应对,让师生都收获颇丰。
通过答辩试点,一方面摸索出了终期结题答辩的基本流程,同时培训了一批教师作为答辩评委。为后期其他课题的终期答辩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成果展示推介。根据结题答辩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报告或论文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个档次进行评比和公示表扬,特等奖和一等奖作品投稿至校内外相关期刊或者结集出版,适当的时候进行校内研究性学习分享大会,并以展板、墙报、校刊等形式展示优秀成果。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冈中学)
责任编辑/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