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春伟
既往,临床上主要是通过体温、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计数等传统诊断指标对菌血症进行诊断,但上述诊断指标存在耗时较长以及敏感性、特异性较低等缺陷,不利于临床应用[1~3]。此外,由于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反应,加上细菌感染可能与非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相似,易相互混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传统诊断指标的局限性。因此,寻找一种更有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对诊断菌血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血清降钙素原(PCT)可能是一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指标,可作为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比较血液细胞培养或血清PCT单独及其联合检测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的诊断菌血症的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菌血症患者作为试验组。纳入标准[5]:①符合菌血症相关诊断标准,年龄≥18岁;②无临床资料缺失;③入院前已接受相关治疗。排除标准:①因其他原因导致的体温>38℃;②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③无法正常交流或存在精神疾病;④正参与其他研究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1~59(38.52±7.45)岁。
另取我院同期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22~59(38.59±7.4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已知情同意,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分别采集试验组发热24、48、72 h时,以及同时点对照组的静脉血5 ml,采用双抗免疫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PCT水平,具体操作以试剂盒说明书为准(试剂为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同时,使用BacT/ALERT3D分析仪(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进行试验组发热24、48、72 h时血液细胞培养,采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分析仪(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及其配套试剂进行细菌种类的鉴定;对所有实验结果予以全面质量控制,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1.3观察指标 分析血液细胞培养诊断菌血症的结果,其标准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6]第3版的要求进行,即血液细胞培养鉴定出菌株,且继续培养5 d细胞仍未呈阴性生长。比较发热不同时点两组的血清 PCT阳性率,其阳性标准为 PCT>0.5μg/L[7]。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液细胞培养及血清PCT水平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检测的能效行ROC曲线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血液细胞培养诊断菌血症的结果分析 试验组发热24、48、72 h时阳性率分别为 28.75%(23/80)、57.50%(46/80)、95.00%(76/80),即随着采血时点的不断延迟,其血培养阳性率随之升高。见表1。
2.2不同时点两组血清PCT阳性率比较 实验组发热24、48、72 h时的血清PCT阳性率分别与同时点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2。
2.3诊断菌血症的ROC曲线分析 试验组血液细胞培养联合血清PCT水平检测诊断菌血症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与单独进行血液细胞培养或血清PCT水平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1 试验组血液细胞培养诊断菌血症的结果分析
表2 两组不同时点血清PCT阳性率比较/n(%)
表3 单独或联合检测诊断菌血症的ROC曲线分析
血培养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诊断菌血症的金标准,但该诊断方式所需的时间较长,且受外界多种因素影响,难以达到早期、快速诊断疾病的要求[8]。特别是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且进展迅速,大部分患者在实验室指标尚未出现阳性结果时,病情已经恶化,从而失去最佳抢救时机,不利于患者预后。目前,我国大多数医疗机构开始实施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但随着临床医生对首次确诊率的要求逐渐升高,单纯的血培养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寻找一种更加快速、准确、有效的诊断方式显得至关重要。PCT属于一种糖蛋白,亦是降钙素的前体,由116个氨基酸组成,本身无激素活性,在正常状态下主要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内合成,其可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成为由57个氨基酸组成的氨基PCT、32个氨基酸的降钙素及21个氨基酸的降钙蛋白。不少研究报道证实,PCT可作为全身细菌感染的有效标志物之一。
本研究血液细胞培养诊断结果显示,发热24 h时阳性率为28.75%,48 h时为57.50%,72 h时为95.00%,即随着采血时间的延迟,其血培养阳性率随之升高。这说明血液细胞培养应用于菌血症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首次阳性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有:①采血时间不合理(应以急性发病期或抗生素使用前作为最佳的采血时间);②血培养瓶质量低下和(或)血培养仪的灵敏度较低;③采血量较少或(和)接种至培养瓶过程中菌株暴露死亡[9]。由此可知,改进上述问题可提高阳性率。本研究血清PCT检测显示,发热24、48、72 h时的血清PCT阳性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均P<0.05),这表明血清PCT水平检测对诊断菌血症具有较高的价值。究其原因,PCT属于11号染色体上降钙素1基因(CALC-1)表达产物之一,其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由于甲状腺外CALC-1的表达受到抑制,因此血清中几乎无法检测到PCT,一旦机体处于细菌感染状态时,会诱导全身多种组织的多种类型细胞的CALC-1表达,促进了PCT的连续性释放,导致PCT浓度的急剧增加。另外,在室温条件下体内外的PCT稳定性较好,不易被降解,且不会受机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可于短时间内被检测到。因此,PCT可作为一项有效评估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可在细菌感染性发热以及非细菌感染发热中发挥显著的作用[10]。此外,本研究还显示,血液细胞培养联合血清PCT水平检测诊断菌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比各自单独检测诊断价值更高。这说明血液细胞培养联合血清PCT水平检测可有效提高早期诊断菌血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其主要原因可能与上述两种诊断方式具有协同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血液细胞培养与血清PCT水平检测均可单独作为菌血症的诊断指标,但两项联合检测对诊断菌血症尤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