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装冻存法凝血室内质控分析

2019-12-16 01:06彭赛亮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精密度试剂效能

彭赛亮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福建 厦门 361021)

正常机体的凝血与抗凝血系统、血栓与纤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旦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导致此平衡状态破坏,那么将出现较严重的后果。凝血检验对于判断机体凝血状态以及出凝血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大多数实验室都开展了凝血常规四项筛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 及 INR)、纤维蛋白原(Fg,含Clauss法Fg-C、PT演算法Fg-RP)及凝血酶时间(TT)。由于凝血检验项目的试剂都是凝血因子等生物活性成分,目前还未能完全标准化,不同厂家试剂差异较大,故凝血检查的质量控制对监测凝血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1-4]。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都采用商品化质控血浆进行室内质控,均为干粉质控试剂,使用前用蒸馏水复溶,冰箱冷藏保存分次检测,容易导致APTT、PT等凝血项目结果出现周期性波动,误差较大。本文就室内质控品复溶后分装冻存的质控效能做了相关尝试,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沃芬IL(Instrument Laboratary)公司生产的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配套试剂(APTT、PT、Fg-C 和 TT)和耗材。

1.2 检测样本及方法

1.2.1 批内精密度检测 吸取20份新鲜样本的血浆,每份0.5ml,混匀后平均分装10份,同时上机检测常规凝血四项。

1.2.2 质控品分装与否检测结果比较 取伯乐凝血质控品(批号:78471质控水平一,正常水平;78472质控水平二,异常水平),分常规对照组、新配对照组和实验组检测常规凝血四项 (Fg同时检测Fg-C:Clauss法;Fg-RP:演算法)。 常规对照组:按照说明书,配制两个水平的质控品各一瓶,每工作日检测一次,连续检测3次,每次检测完置4~8℃冰箱冷藏保存;新配对照组:每工作日取同批号两水平质控品用蒸馏水分别新配一瓶检测。实验组:按说明书一次性分别配制两个水平的质控品各10瓶,分别倒入无菌痰杯内混匀后EP管分装 (每管0.34ml),-20℃冻存,工作日两水平各取一支检测;三组样本在每个工作日检测常规标本前均使用相同仪器及试剂同时检测。

2 结果

2.1 批内精密度检测结果 结果均符合行业标准WS/T 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提示检测系统的批内精密度良好,见表1。

2.2 质控品水平一各组检测结果 三组的CV值均符合WS/T 406-2012标准,但常规对照组各检测项目的均值除Fg-C外与新配对照组及实验组均有显著性差异,CV值除TT外均高于其它两组,见表2。

2.3 质控品水平二各组检测结果 三组的CV值均符合WS/T 406-2012标准,但不同项目的组间差异不完全相同,见表3。

3 讨论

凝血常规检测是临床常用血栓与止血筛查试验,常用于评估机体凝血状态(如有创操作前及术前备查)、血栓与出血性疾病的检测及疗效观察,也作为应用抗凝药或溶栓药的监测指标,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凝血试剂还未标准化,不同厂家试剂差异较大,也容易受制备、运输、储存及配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故凝血检查的质量控制对监测凝血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不同的实验室凝血质控做法不尽相同,多位学者对不同质控方法做了积极探索,魏国庆、李彬等研究使用多份患者血浆或献血者血浆自配质控品进行质控监测[5-8],丛玉隆、刘华香、刘玉侠、钱厚明等做了利用日常标本数据进行质控的研究[9-12];目前多数实验室使用商品化质控品进行质控监测,质控品多为干粉包装,使用前需要用蒸馏水(1ml)复溶,单机单次用量在0.2~0.3ml,若一次没用完一般置4~8℃冷藏分多次检测。我们在平常质控检测时发现随着复溶后冷藏时间的延长,APTT、PT及TT有升高的趋势,Fg有下降的趋势,而每次新配质控品当天的结果非常稳定,但每次质控都新配比较浪费。因此,笔者将伯乐质控品复溶分装后-20℃冻存45d内,每工作日检测,比较不同处理方式质控品凝血常规结果。

质控水平一(正常水平)三个组的CV均符合WS/T 406-2012标准[2],但是不同组间比较质控效能不完全相同:其中实验组各项目与新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对照组与其他两组相比,APTT、PT、INR 和 TT 都明显偏高(P<0.05),Fg-RP明显偏低(P<0.05);但 Fg-C 结果常规对照组与新配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除TT外,常规对照组的CV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提示其结果精密度相对较差,质控效能相对较低。

表1 常规血凝四项检测的批内精密度

表2 质控品水平一检测结果

表3 质控品水平二检测结果

质控水平二(异常水平)三个组结果的CV均符合WS/T 406-2012标准,但是不同组间比较质控效能不完全相同:实验组与新配对照组相比,PT、INR和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偏高(P<0.05),Fg-C 与 Fg-RP 偏低(P<0.05);实验组与常规对照组相比,除PT、INR、Fg-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他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对照组与新配对照组相比,除Fg-C外其他项目均差异明显(P<0.05)。并且,其Fg检测CV值均明显高于新配对照组,提示异常水平质控品复溶后分装冻存对Fg(Clauss法和演算法)检测结果影响相对较大。

ACL TOP血凝仪能结合使用演算法和Clauss法检测Fg,本次实验发现,IL配套质控品及新鲜标本的Fg-RP检测值明显高于Fg-C的值,但呈良好线性相关[14],与IL配套质控品及新鲜标本不同,伯乐质控品的Fg-C与Fg-RP检测值很接近[13-14],但异常水平质控品复溶冻存后存在PT与Fg-RP分离的现象,即与新配对照组相比,PT检测结果无差异但Fg-RP明显偏低,且TEa>20%,超出WS/T40 6-2012标准[2],不适合此项目的质控。据程烽、宋晓萍、彭裕辉等[15-17]报道,当Fg过高或过低、PT异常时两者所测值有显著差异,建议以Clauss法检测为准。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质控品复溶后冷藏保存时间的延长,APTT、PT(含INR)和TT值有增高的趋势,Fg结果有下降的趋势;水平二质控品容易产生白色絮状沉淀,此时检测Fg的值往往偏低,特别是Fg-RP显著偏低,TEa>20%,超出WS/T 406-2012标准[2],与魏国庆等研究存在差异[5,8],是否与我们复溶和分装时没有无菌操作或储存温度不够低有关?

综上所述,伯乐凝血质控品复溶后分装冻存(-20℃,≦45d)进行常规凝血项目质控,正常水平质控品的质控效能良好,优于常规质控方法;异常水平质控品的质控效能不低于常规质控方法,但不能用于Fg-RP的质控监测;且分装检测方便易行,可有效减少实验误差。

猜你喜欢
精密度试剂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副波长对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精密度的影响
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注册数据分析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检验科试剂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关于重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商榷
应用NCCLS EP5-A2文件对AU5811全自动生化仪进行精密度性能评价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