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高频机械通气对呼吸衰竭新生儿肺氧合能力、CO2潴留和酸中毒的影响

2019-12-16 01:25:38王晓芳刘玲
天津医药 2019年11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机气道

王晓芳,刘玲

新生儿呼吸衰竭(NRF)是一种呼吸功能不全的急危重症,可由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胎粪吸入综合征等多种病因引起,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严重威胁我国新生儿生命健康[1]。NRF患儿肺泡塌陷,功能残气量降低,肺顺应性下降,吸气时肺做功增加而肺泡难以充分扩张,导致肺气体交换异常,二氧化碳(CO2)潴留,使患儿在早期即可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若患儿气体交换不能及时改善,还可进展为代谢性酸中毒,威胁患儿生命健康[2]。因此,及时改善患儿肺泡通气情况、提高氧合功能,并纠正酸中毒状态,对NRF 患儿预后非常重要。机械通气为NRF 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可有效降低NRF 的病死率,但机械通气使用不合理也能导致患儿撤机失败,或出现机械通气并发症,影响患儿生存质量[3]。常频机械通气(CMV)为常见的机械通气方式之一,但其在低压力、低通气状态下难以改善NRF 患儿肺氧合情况,而高压力、高通气状态又可引起肺组织压伤等并发症,使CMV在NRF的治疗中应用效果不理想[4]。高频震荡通气(nHFOV)则具有小潮气量、稳定的平均气道压、高频率等特点,可在低压力的状态下有效改善患儿肺通气功能,使患儿肺氧合能力恢复[5]。但也有学者提出,nHFOV可引起颅内静脉充血,导致颅内压升高,使患儿缺血性颅脑损伤风险升高,对患儿远期预后不利[6]。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经nHFOV 治疗及经CMV 治疗的NRF 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nHFOV 对患儿的影响,以评估nHFOV应用于NRF治疗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9月我院经nHFOV治疗(nHFOV组,62例)及经CMV治疗的NRF患儿(CMV 组,62 例)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实用新生儿学》[7]中NRF的诊断标准;符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管理—欧洲共识指南2010版》[8]机械通气指征;日龄<28 d;机械通气时间≥24 h;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伴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严重感染、休克;先天性器官发育不全致呼吸功能衰竭患儿。2 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Tab.1 Comparison of basic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of children表1 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2 组均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生命体征监测、保暖、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感染预防等基础治疗。nHFOV 组使用婴幼儿高频震荡通气仪(英国SLE 公司生产)予以无创机械通气;设置初始吸入氧分数(FiO2)30%~80%,振荡频率6~12 Hz,通气成功后逐渐调整振荡幅度至25~40 cmH2O(1 cmH2O=0.098 kPa),使患儿胸廓振动较明显,且气流量控制为10~15 L/min,并根据患儿血气分析适当调整参数;目标血氧饱和度(SpO2)为0.90~0.9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为35~55 mmHg(1 mmHg= 0.133 kPa)。CMV 组则利用呼吸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予以机械通气;采用压力控制模式,通气方式为正压呼吸及呼气末正压,设置初始频率40~60次/min,吸气峰压20~25 cmH2O,呼吸比值1∶(1.0~2.0),FiO230%~80%,呼气末气道正压(PEEP)4~6 cmH2O,根据患儿血气分析适当调整呼吸机参数;目标血气值SpO2为0.90~0.95,p(CO2)为 35~55 mmHg。机械通气 7 d 为 1 个疗程,2 组患儿均治疗1~2 个疗程,治疗期间若达到撤机指征(自主呼吸有力、无呼吸暂停、气管内吸痰少、可耐受吸痰1次/2~4 h、呼吸机参数FiO2≤30%、PEEP≤4 cmH2O、血气分析正常),则逐渐降低FiO2后撤机。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于治疗7 d时,根据《小儿呼吸衰竭基础与临床》[9]中制定的疗效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分为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胸片特征性改变消失、生命体征稳定、能自主呼吸)、好转(胸片特征性改变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呼吸支持强度下降)、无效(胸片特征性改变仍然存在、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或出现恶化、需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死亡(治疗期间死亡)共4个等级。(2)存活患儿治疗时间:记录存活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总住院时间。(3)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前(T0)、治疗后12 h(T1)、治疗后24 h(T2)使用血气分析仪(美国IL 公司,型号:GEM3500)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O2)]、p(CO2)、酸碱度(pH)水平。(4)呼吸功能指标:T0、T1、T2时记录呼吸机中各时间点氧合指数(OI)、FiO2、平均气道压(MAP)水平[OI=(FiO2×MAP×100)/p(O2)]。(5)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治疗期间气压伤、颅内出血、肺气漏、气胸、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组内2个时间点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HFOV组、CMV组分别有5、10例患儿死亡;nHFOV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CMV组(P<0.05),见表2。

Fig.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 组存活患儿治疗时间比较 nHFOV 组存活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CMV组(P<0.05),见表3。

Tab.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of surviving children表3 2组存活患儿治疗时间比较 (±s)

Tab.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of surviving children表3 2组存活患儿治疗时间比较 (±s)

*P<0.05

组别nHFOV组CMV组t n 57 52机械通气时间(d)4.87±0.93 6.37±1.21 6.90*氧疗时间(d)9.87±1.98 12.95±2.11 7.86*总住院时间(d)27.94±4.36 35.41±5.11 8.23*

2.3 2 组各时间点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2 组各时间点p(O2)、pH水平比较,均为T0<T1<T2(P<0.05);p(CO2)水平比较,则为T0>T1>T2(P<0.05);且T1及 T2 时,nHFOV 组p(O2)、pH 水平均高于 CMV 组,p(CO2)水平则低于CMV组(P<0.05),见表4。

2.4 2 组各时间点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2 组各时间点 OI、FiO2、MAP 水平比较,均为 T0>T1>T2(P<0.05);且 T1 及 T2 时,nHFOV 组 OI、FiO2、MAP 水平均低于CMV组(P<0.05),见表5。

2.5 2 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HFOV 组气压伤和VAP发生率明显低于CMV组(P<0.05);2组颅内出血、肺气漏、气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图1、2。

Tab.4 Comparison of p(O2),p(CO2)and pH level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表4 2组各时间点p(O2)、p(CO2)、pH水平比较 (±s)

Tab.4 Comparison of p(O2),p(CO2)and pH level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表4 2组各时间点p(O2)、p(CO2)、pH水平比较 (±s)

*P<0.05;a与T0比较,b与T1比较,P<0.05

F n p(O2)(mmHg)组别nHFOV组CMV组t 62 62 T0 44.79±2.12 45.12±2.05 0.88 T1 75.14±2.32a 70.98±2.47a 9.67*T2 79.59±2.09ab 74.14±2.06ab 14.62*86.98*62.36*p(CO2)(mmHg)n F组别nHFOV组CMV组t 62 62 T0 67.24±3.04 67.15±3.11 0.16 T1 51.89±2.87a 54.38±2.95a 4.76*T2 43.87±2.18ab 47.29±2.34ab 8.42*64.39*52.21*pH n F组别nHFOV组CMV组t 62 62 T0 7.11±0.05 7.12±0.04 1.23 T1 7.23±0.06a 7.19±0.05a 4.03*T2 7.39±0.05ab 7.31±0.06ab 8.07*62.57*51.39*

Tab.5 Comparison of OI,FiO2 and MAP level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tween two groups表5 2组各时间点OI、FiO2、MAP水平比较 (±s)

Tab.5 Comparison of OI,FiO2 and MAP level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tween two groups表5 2组各时间点OI、FiO2、MAP水平比较 (±s)

*P<0.05;a与T0比较,b与T1比较,P<0.05

nHFOV组CMV组t 62 62 14.54±0.65 14.46±0.59 0.72 13.87±0.58a 14.17±0.60a 2.83*13.24±0.54ab 13.62±0.56ab 3.85*48.56*40.39*

Tab.6 Comparisons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表6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通气方式也层出不穷,其中nHFOV可应用于重度通气功能障碍患儿,且能利用稳定的平均气道压,募集较多的萎陷肺泡行气体交换,以使肺内充气均匀,而达到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的效果[10]。而 CMV 为既往治疗 NRF 的常用机械通气方式,需要通过压力控制潮气量,使患儿气道压异常升高,造成肺损伤等并发症,影响患儿预后[11]。基于此,本研究就 nHFOV 及 CMV 治疗NRF 的疗效及安全性展开分析,以探寻NRF 治疗的最佳机械通气方式,为改善患儿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Fig.1 Right pneumothorax treated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2 days in CMV group(bedside chest X-ray)图1 CMV组机械通气治疗2 d右侧气胸(床旁胸部X片)

Fig.2 Left parietooccipital hemorrhage after weaning in CMV group(1.5 T MR)图2 CMV组撤机后左侧顶枕叶出血(1.5 T MRI)

本研究结果显示,nHFOV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气分析指标[p(O2)、p(CO2)]改善效果均优于CMV组,提示nHFOV 能有效改善NRF 患儿血气,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2]。分析其原因可能与nHFOV 中高频震荡能调节肺内气体分布,促进一氧化氮(NO)弥散,扩张肺血管,使患儿肺微循环改善有关[13]。且nHFOV 组治疗后pH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高于CMV 组。提示经nHFOV 治疗后,机体CO2潴留、酸中毒情况得到纠正,促进患儿血液循环改善。考虑此结果与nHFOV 的加快气体流动速度作用使患儿肺内气体弥散及对流增加、提高肺换气效率、促使CO2排出体外有关[14]。另外,nHFOV 组治疗后呼吸功能指标(OI、Fi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CMV 组,且MAP水平也明显低于CMV组。这也证实nHFOV能在低气道压条件下,改善患儿氧合功能,可在保证机械通气疗效的同时,减少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本研究对2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观察结果也表明,nHFOV组气压伤及VAP发生率明显低于CMV 组,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5-16]。也进一步证实nHFOV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nHFOV 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CMV组,与刘春枝等[17]研究结果一致。该学者还提出,nHFOV 治疗对气道湿化要求较高,临床使用时应注意保证患儿气道湿度适宜,避免出现继发性气道损伤。笔者也认为,nHFOV 虽然疗效显著,但临床使用时应注意治疗安全,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此外,有临床研究发现,长期的机械通气可使肺部感染风险升高,且能引起NRF 患儿撤机困难,故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适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也有其必要性[18]。而本研究中,nHFOV组存活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CMV组,提示nHFOV 可迅速、高效治疗NRF 患儿。故nHFOV治疗的优势如下:不仅能有效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使血气分析指标尽快达预期目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患儿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风险;也能促进患儿病情转归,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nHFOV可有效改善NRF患儿血气分析,并提高患儿肺氧合功能,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促进患儿病情恢复。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机气道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