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是近年来不可多得优秀的科幻大片,票房高达46.55亿元,《飞向月球》则是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五集科学纪录片。在中国价值、东方理念与人类想象力的延伸方面,两部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前者的关键词是科幻,而后者则是科学。
正像有评论所判断的那样:今天的中国科幻文艺创作,既有改革开放40年科技巨大进步这一“巨人的肩膀”,又有着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这一“深厚的土壤”。我以为更重要的是:科学纪录片在吸收科幻大片放飞梦想的长处的同时,更多浓墨重彩恰恰是在接地气——科学家的筚路蓝缕式的智慧和心血,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与追求、光荣与梦想。一句话:现代科技离不开工匠精神,展现飞天梦必须接地气。
《飞向月球》如果简单顾名思义,很容易和自然地理类的纪录片混淆,甚至是一部风光大片。难能可贵的是,该片的主创们从一开始,就把定位和着力点放在科学二字上。这当然包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采用“4K超高清” 拍摄制作,搭建了全球首个4K混合现实实时数字特效制作摄影棚,在科普表达上创新性地采用大量原创三维动画,直观解读科学原理,真实还原月球空间环境,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而更关键的是,全片紧紧围绕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中国探月工程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所蕴含的科学原理、科技创新等内容展开。因此,《飞向月球》的突破和魅力不在于科幻而是科学,纯粹的科学,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完美结合的科学。
“嫦娥姑娘已踏上征程,要把月宫探个究竟。眼前是满天烁烁繁星,身后是地球美景。”这是《飞向月球》的主题歌《背影》的歌词,词作者是该片的总导演。难能可贵的不仅是让人感叹电视这个行业的藏龙卧虎,更是创作者们呕心沥血将科学的真转化为艺术的美。
在研讨会上我提了个建议:如果有兴趣有时间,不妨在欣赏第二遍的时候把看变成听——变成电视的广播版,这或许是体会什么是科学的真转化为艺术的美的现成方法。就像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十万个为什么》一样,科学的美当然需要影像的华丽呈现,但文字的表达更值得咀嚼和回味。比如:伽利略小心翼翼地把他的“望远镜”指向夜空,指向人们心目中那个高冷美丽的“月亮女神”,没想到,人们眼中玉洁冰清的银盘,在望远镜中却成了一张千疮百孔的“大麻脸”!
再如:带着光荣与梦想,“嫦娥二号”完成了所有任务地面不再给它发出指令。在此后的日子里,“嫦娥二号”又飞行了数亿千米,不断刷新着中国航天器的飞行纪录。它像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浩渺的太空中游荡。从一颗围绕月球的人造卫星,晋升为成为围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小行星。它大约会在2028年前后,回归到地球附近,遥望家园。
也许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在《飞向月球》的宏大叙事面前,我也谈了行业的宏大叙事: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不懈努力和伟大成就,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现象,最牛的爆款。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电视节目,才是中国电视彰显责任与使命的最大现象,最牛爆款。冷眼向洋看电视,这些年屏幕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会儿这个现象了,一会儿那个爆款了,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可惜的是,这么多现象和爆款也没能挡住电视的断崖式、跳水式下跌。而搭上的,不仅是电视的档次和品位,也有初心和使命吧!
最后要交代的也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频道专业化。《飞向月球》是央视科教频道创作的,中国电视冠名科教频道的并不少,但真正做科教的却不多,也就是说,频道专业化形同虚设,甚至可以这么说:真正坚持科教为王的科教频道也就是央视的科教频道一家。由此可见,对电视过度娱乐化的拨乱反正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