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阳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古典舞是一门源于中国舞蹈传统、创建于当代的新学科。古典舞并非古代舞蹈,“古”是“传统”,“典”则是“经典”,具有继承传统与经典的含义。古典舞基训是我国古典舞专业演员的核心课程。芭蕾舞是欧洲的古典舞蹈,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法国发展流行并呈现出职业化,20世纪初,随着国外舞蹈演出团及华侨来内地开办私立芭蕾舞学校,芭蕾舞才逐渐流传到中国。芭蕾舞艺术的传入,对于中国古典舞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中国古典舞而言有利也有弊。
中国古典舞和芭蕾舞在练习方法上存在一定联系,都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古典舞基训从芭蕾舞中借鉴与学习,使舞姿更加舒展、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古典舞继承了千古传承下来的舞蹈底蕴,在这一基础上借鉴西方舞蹈的脚下训练方法,使古典舞基训更具科学性。芭蕾舞注重“开”“崩”“直”三方面的训练,而古典舞基训先让学生进行“开”“崩”“直”训练,使学生的身心及形态得到放松,为古典舞基训课程打下基础,从而为舞蹈者提供丰富的表演手段和精神意识。芭蕾舞在古典舞基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古典舞通过吸取和融合芭蕾舞才能得以发展,它们相互联系,使东西方文化相结合,历史文化精神也得到弘扬。
中国古典舞和芭蕾舞有着一定的区别,芭蕾舞主要在“开”“崩”“直”三方面突出芭蕾舞的优美及特点,有着一套完整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而中国古典舞则吸收了中国戏曲、武术和杂技各方面的特点及长处,得到传承与发扬。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二者一个注重形体,另一个则更注重精神。
中国古典舞基训具有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在训练方法、审美原则和地域文化方面与芭蕾舞有所不同。古典舞基训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具有较全面、扎实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术技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中国古典舞的民族风格、韵律、音乐感和艺术表现力”,中国古典舞是通过舞蹈形态表达出内心的感情,反应社会生活形态的一种艺术方式,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培养自身的良好美德。而芭蕾舞比较注重形体,它建立在西方“十字”的文化审美上,因此其动作多是向上和向外的线条性动作,与我国传统的“圆”审美相违背。“去芭蕾”可以更好地发扬民族传统特色,弘扬民族精神,使古典舞更符合东方人的气质。
芭蕾舞是一种优美的艺术,它宁静又高雅、纯洁又含蓄,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而它的训练体系也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与沉淀,使其训练体系更具科学性。我国古典舞基训是在芭蕾舞训练体系上发展而来的,芭蕾舞对古典舞具有很大的影响,使中国传统舞蹈具备了独特的韵味,芭蕾舞可以塑造形体,培养舞者优美的气质,芭蕾舞的方法对于演员基本功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芭蕾舞注重演员的身条塑成和形体灵活性,与古典舞相比,芭蕾舞比较占优势。
芭蕾舞有着科学的训练方法,可以训练舞蹈者的体态,改善他们的气质,强化其自信心,这样能够为中国古典舞基训奠定良好的基础,舞者的体型美使古典舞更具活力,将芭蕾舞的体态美与古典舞的精神美相结合才能使舞蹈者在舞台上表演的情景更加打动人心,将舞蹈通过形态和精神传递到观众的内心。而单靠古典舞无法达到这一程度,因此,芭蕾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典舞,二者在相互借鉴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由此可见,“去芭蕾”存在一定弊端。
中国古典舞在借鉴芭蕾舞的基础上确定基训的舞姿,芭蕾舞有着科学的方法和准则,正是依靠这些法则使它成了世界三大艺术之一,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家。对学生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讲解以及技术训练的指导,才能使学生有举止优雅、发育健康、体态匀称的体型,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鉴赏美的能力。由此可见,芭蕾舞基训对于中国古典舞基训而言具有巨大的作用。
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相互联系,古典舞基训在芭蕾舞基训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两者的方法和技巧相互借鉴与结合,使芭蕾舞和古典舞得到更好地发展,而形体美与精神美相结合才能使舞蹈练习者身姿优美动人。取二者之所长才能相互影响,将两者的训练方法重新整合,将优点继续传承下去,才能更好地传递出舞蹈应有的民族精神,更好地展现东方美。中国古典舞基训和芭蕾舞相结合才能发扬光大,培养出更优秀的舞蹈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