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宏钊 广州市白云区江村中学
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论”对中国山水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是气势、精神、意境与自然的自然结合,即情景交融。在初中美术课本八年级上册第5课情景交融的山水画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山水画情景交融的意境。教师通过对美术课本范图,如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元代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进行欣赏与探索,让学生注意观察美术作品的细节美感,感受山水画情景交融的意境。意境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概念,是艺术美的集中反映。传统山水画意境由两个要素组成:意是画家带有思想情感的审美观点在其作品中的体现,是靠理性才能把握的东西;境即画面形象,是欣赏者通过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到或能够引起欣赏者联想的绘画符号,意境即情与景的统一。
传统山水画所注重的不再是自然的再现,而是图像构图上的形式美感与笔在纸上运行形成的笔墨韵味。我们学校国画社的学员把临摹作品带回家让父母观赏,反馈回来的信息值得我们深思。如有位家长看了他孩子的山水画作品后,批评他房屋画得歪歪扭扭,人物连眼睛都不画。有一位懂一点素描色彩常识的家长教她孩子要把后面的远山淡墨处理,不能用重墨烘托,高山上的亭台、楼阁和房屋不能看到顶。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家长还没有明画之理、识画之诀。
元代·汤垕《论画》中讲道:“俗人论画,不知笔法气韵之神妙,但先指形似者;形似者,俗子之见也。观赏传统山水画的方法,首先看气韵,其次是笔意,骨法,位置,传染,然后才是形似,这六法也”。气韵生动并不等于水墨淋漓。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墨画也呈现出现代特性。在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4课水墨探索中,课本范图——现代王天德的水墨画依,现代朱雨泽的水墨抽象系列之五,并不是传统山水画所说的气韵生动。作者是运用水拓法、撞粉法,充分利用水和墨的交融与冲撞,给观赏者带来新的视觉图像感受。气韵有笔和墨两种形式,墨当中的气韵大多数人都能体会的到,笔当中的气韵则很少有人知道。好的工笔画同样可以气韵生动。现代刘国松的水墨画作品《采菱》是采用了吸附法的创作形式;现代林若熹的写意画重创是采用了撞粉法的创作形式,他们的作品缺少了骨法用笔。鉴赏每幅画的优劣,首先看气韵,其次就是笔墨。笔墨是传统山水画的主要特征,笔墨问题在中国画论中占有突出位置。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在美术课堂上讲解传统山水画的皴法,强调根据山石不同的结构,采用不同的笔法表现山石的纹理和阴阳面,结合课本范图——南宋夏圭的长江万里图,讲解大凡绘画的用笔有四种笔势:筋、肉、骨、气。用笔虽断而意不断称为筋;用笔高低起伏沉着不虚称为肉;用笔活泼严整刚正有力称为骨;画作充满骨气和气韵历久不败称为气。所以,可以知道用墨太质太死,缺少变化就会失去其体貌;用色太淡太薄就败坏了正气;用笔太死就没有肉,笔迹断绝就没有筋,苟且巧媚就没有骨。
学习传统山水画的步骤不同于学西画,西画从写生开始,而传统山水画从临摹开始,经过写生,最后进入创作阶段。临摹是学习传统山水画的必要手段,通过临摹把前人的经验学到手,即所说的继承传统。临摹步骤首先是正确选择范画。从古至今,优秀作品浩如烟海。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相应的作品学习,一旦选错便容易误入歧途,难以补救。在初中阶段学习传统山水画时,先临摹元画,以其用笔墨佳;次临摹明画,以其结构平稳,不易入邪道;再临摹唐画,使学能追古;最后临摹宋画,以其法备变化多。临摹不是一味地追求与原作的相像,而是带着自己对某位古代大师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美学追求,以古代大师为契机的再创作[1]。
我们现在的教学资源很丰富,对传统山水画的教学帮助很大。我们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直接观看欣赏博物馆内高清的名画,购买中国古代画派大图范本。例如,江西美术出版社倪瓒的《松亭山色图》《绿水园图》《琪树秋风图》,学习临摹近树的画法;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学习远树的笔墨表现和山石的皴法。我们初中美术传统山水画教学要利用好、临摹好范画,走师承传统的学习途径。
美术是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学科,单一的理论知识讲解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教师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入融合在一起,发挥理论知识的先导性作用,为学生绘画实践指引方向,通过充足的实践训练,引导学生验证理论知识,更好地消化吸收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二者相互依托的效用下,提升初中传统山水画教学质量。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从初中生兴趣爱好出发,结合传统山水画教学内容,积极组织多样化的写生实践活动,确保活动内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欲望。在写生活动中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属于自己的山水画绘画风格,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感悟到传统山水画创造过程的快乐,体会到这一独特艺术方式的魅力。
近年来,信息技术被普及应用到初中各个科目课堂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有些初中美术教师错误地认为传统山水画教学要保持传统文化氛围,避免使用过多现代化教学手段,怕影响学生传统美术知识学习的注意力,这种不全面的认识阻碍了初中传统山水画美术教学改革进程,不能满足当代初中生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对传统山水画美术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掌握好应用时机,促进传统美术知识弘扬传承,将抽象、复杂的传统山水画知识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学习传统山水画的信心,这也更加符合初中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
中国山水画始终沿着形神兼备的道路发展,从未走向两个极端,既非自然主义地照抄对象,也不是无目的地玩弄笔墨。初中阶段的传统山水画教学目标:(1)让学生欣赏山水画的作品,感受山水画情景交融的意境;(2)学习山水画的表现技法,树干及树叶的画法;(3)尝试画一幅山水画小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总之,有效开展传统山水画的学习,应该继承古人的经验技法,从古人的经典作品中吸收营养,为己所用,并融入自己的学习绘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