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在礼赞英雄中传播主流价值观

2019-12-16 18:44张富国
传媒 2019年19期
关键词:方志敏英雄精神

文/佟 玲 张富国

作者佟玲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张富国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如何在新时代使人们了解英雄、纪念英雄,传承英雄的精神呢?由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和黑龙江卫视联合制作的《致敬英雄》给出了答案。作为我国首档大型礼赞英雄励志节目,《致敬英雄》回溯英雄的事迹,赞美英雄的情怀,传承英雄的精神,凝聚了人心,传播了主流价值观。节目第一季共10期,于2018年9月30日至12月在黑龙江卫视播放。首播的9月30日是我国的烈士纪念日,节目选在这一天播出具有深刻意义。第一季节目聚焦方志敏、江竹筠、黄继光、王进喜、雷锋、孔繁森、黄大年、闻一多、冼星海、钱学森等十位英雄人物,向他们致敬。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并获得了广电总局2018年第四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的荣誉。

故事挖掘的深入性

以往,在讴歌英雄、弘扬英雄精神的时候,大多采用的是讲述英雄故事、记录英雄事迹、建设博物馆、在清明节集体扫墓等方式。但传统的英雄叙事较为单一,缺乏立体性和饱满度,对英雄人物的故事挖掘不够深入。而《致敬英雄》的节目组对英雄人物故事的探索、对英雄人物的背景调查进行了大量工作,尽量将故事以完整、真实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并让观众能够尽量去了解英雄这个“人”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个人背景,进而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英雄所做出选择的原因。例如,在讲述革命英雄方志敏的故事时,节目组便拜访了与方志敏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周桂兰老人。老人已年逾百岁,她向节目组讲述了方志敏生前工作的点点滴滴。通过她的讲述,节目呈现了方志敏的顽强奋斗、一心为民的高尚品质。节目组还专程赶往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找到了会长和专家,还走进了方志敏话剧团,通过他们的讲解了解了方志敏的生活环境,尽量还原方志敏的一生,也更好地感悟他的英雄精神。在关于“江姐”的英雄故事讲述中,节目组专门邀请到了与江姐有关的文学、影视、舞台作品的主创人员,进一步了解他们对江姐的认知。例如,在节目中,歌颂江姐精神的《红梅赞》的曲作之一羊鸣在节目中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而半生都在研究红岩精神的红岩历史博物馆老馆长厉华也到了现场,为我们讲述了江姐在重庆渣滓洞被关押的一年多时间里是如何受尽敌人的酷刑折磨却从未改变自己信仰的。老馆长讲到,和江姐一同被关押的红岩先烈有很多,他们的生命都定格在了1949年1 1 月2 7 日,每年的这一天,他都会到歌乐山凭吊英烈亡魂。无论是创作者心路历程的介绍还是老馆长的深情表述,这在以往的英雄类节目中都几乎从未出现,而《致敬英雄》让观众能对这些英雄了解得更全面。节目在还原历史场景的讲述中让观众的印象更加深刻,也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传播了英雄的革命精神。

内容呈现的时代性

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构成,也是实现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然而,许多英雄所生活的年代与当代人相距甚远,和平年代的人们已经难以感受到革命战争中那种澎湃的英雄精神,而《致敬英雄》带我们重返历史,以时代艺术重新呈现历史上的英雄精神。为此,节目组将人物访谈、实地探寻、演播室诵读和情景再现等多种方式进行了结合,并尝试了现代舞台剧等新的表现手法,以具有时代感的艺术形式传播英雄精神,诠释英雄内涵。同时,节目也非常注重与观众的沟通。节目组邀请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这些学生在现场可以和嘉宾进行互动,还可以参与到英雄的工作场景中,去真实地感受、体验英雄的生活环境。这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英雄,更好地理解英雄身上所散发的精神。节目通过这种方式发挥了教育功能,传播了革命精神,起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培养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在讲述闻一多先生故事的节目中,节目组专门邀请了闻一多先生的扮演者周佐平和闻一多纪念馆讲解员蔡晓霞女士作为“致敬嘉宾”参与到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蔡晓霞讲述到,当年闻一多纪念馆建成后,闻一多先生的次子闻立雕确定了她作为第一批讲解员。蔡晓霞以闻一多的家乡人、闻一多纪念馆讲解员的身份在节目录制现场接受了节目主持人的“致敬采访”,她讲述了为什么要建立闻一多纪念馆,讲述了在当地闻一多给青年群体带来的影响以及他给人们的思想启迪和精神鼓舞。为此,她还特意带来了一些与闻一多先生有关的物品,讲述了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让观众再一次“近距离”感受到闻一多先生生前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信仰。而随后节目现场的表演更为精彩,作为曾担任黄冈市白莲河库区管委会党委书记的周佐平,他是闻一多先生的扮演者,也是闻一多纪念馆的志愿者。随着节目现场的配乐声响起,他再现了《最后一次演讲》这一经典场景,将闻一多先生横眉怒对、拍案而起、激昂慷慨的英雄气概重现给观众。而讲解员蔡晓霞在舞台前侧红烛旁朗诵了闻一多先生著名的诗歌——《红烛》,两者相互配合,使节目现场的气氛在这一刻达到了高潮,观众们沉浸在节目营造的英雄气氛中,实现了与闻一多先生的隔空对话,以更具有沉浸感的方式感受着闻一多先生的革命情怀。

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的传播也需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技术,拓展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致敬英雄》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的作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节目进行了多样化的传播,增强了节目的传播力,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也实现了节目对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大数据时代,新媒体突破了以往报纸、书籍、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的时空局限性,其信息传播更为便捷、高效。新媒体平台允许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强、互动性强等特征。因而,对新媒体平台的使用,也能够让每个人自由地发表言论和看法,这也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和黏性,有利于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在《致敬英雄》节目播出后,无论是政府的官方网站还是主流的媒体网站,或者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都对节目进行了广泛传播。针对该节目开展的各种研讨会、组织交流会的内容也得到了各类媒体较为丰富全面的报道,这进一步提升了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线上线下相结合。节目播出后热度不减,受到社会的广泛热议,也获得了许多网友的支持与好评。为了进一步扩大节目的影响力,节目采用了诸多线下方式提升传播效果。为了增加节目的专业性,今年1月举行了“新时代电视传播中的英雄精神挖掘与传承——黑龙江卫视《致敬英雄》节目研讨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副司长王小亮等嘉宾出席。同时,为了扩大节目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节目组还开展了“我给英雄写封信”的线下活动,面向全国征集给英雄的信件,以激发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进来,传承英雄精神。今年9月,《致敬英雄》第二季启动后,节目组还开展了现场观众征集活动,通过招募大学生、中小学生共80名,进一步加强对英雄精神的宣传。这些线下活动的展开让更多的观众和青少年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能够与英雄进行跨时代的对话,进而增强英雄精神对他们人生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

结语

英雄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根基和力量,即使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依旧需要牢牢记住那些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无私奉献甚至牺牲宝贵生命的民族英雄。在现代社会,思想开放、行为多元,许多年轻人已经逐渐淡忘了曾经的英雄精神,也不愿意“成为英雄”。在这种背景下,媒体需要承担责任,塑造民众对英雄的敬仰,让英雄重新走到舞台中央,感染民众并鼓励民众将这种对英雄的敬仰转化为实际行动。

猜你喜欢
方志敏英雄精神
英雄犬
方志敏:狱中仍奋笔疾书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甘守清贫的方志敏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拿出精神
重走英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