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翠年譜

2019-12-16 05:56趙鬱飛
词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翠

趙鬱飛

説明

一、陳小翠性情簡淡,不樂朋儔交遊,生平事蹟除詩詞中有關生活記録外,多採自其自傳《半生之回顧》及時人筆記等。以陳氏商業活動與譜主前半生關聯密切故,適當編入「家庭工業社」有關文獻。

二、詩詞作品大部分較難嚴格繫年,本年譜僅編入明確標注或可推斷創作時間者。以兩種《翠樓吟草》(上海著易堂書局民國十六年刻本及劉夢芙編校之黄山書社二〇一〇年版)與《翠樓吟草全集》(臺灣三友圖書有限公司二〇〇一年版)爲底本。

三、民國報刊詩詞爲近百年文學重要截面。本年譜編入陳小翠作品爲諸報刊刊載情况,置於每年末,可視作其文學活動及影響之記録。

四、所涉人物除譜主家庭成員外,不作介紹。

傳略

陳小翠原名璻,字翠娜,别署翠侯、翠吟樓主、空翠居士等,世居錢塘,清光緒二十八年(一九〇二)生。祖陳福元業醫,父陳栩蝶仙、兄陳定山蝶野爲兩代愛國實業家,兼擅文藝。母朱恕懶雲、弟陳次蝶叔寶亦以詩文有聲於當時。小翠早慧,八齡能詩。少年移居滬上,至陳氏「家庭工業社」創立,積銖累錙,家道漸隆。二十六歲適蕭山湯彦耆,蝶仙刊《翠樓吟草》六卷並文、曲稿以助嫁奩,翌年生女翠雛。後夫婦不睦,竟至分居,小翠終身未再醮。一九三四年,中國女子書畫會於滬上成立,小翠列常務委員,主持舉辦展覽會數次。一九四八年受上海無錫國學專修學校聘,任詩詞曲教授。一九六〇年入上海中國畫院,爲首批專職畫師。「文化大革命」起,小翠以不堪淩辱,引煤氣自盡,終年六十七歲,遺《翠樓吟草》二十卷(一九五四年後作品未分卷,編爲《翠樓吟草》第四編《霏雪集》),計;《銀箏集》、《天風集》、《心絃集》、《香海集》、《滄洲集》、《緑夢詞》、《湖山集》、《掃眉集》、《丹青集》、《劫灰集》、《江南集》、《緑夢詞續》、《翠樓曲稿》、《思痛集》、《中興集》、《夜錦集》、《緑夢詞續》、《微雲詞》、《冷香詞》、《翠樓曲稿》。

小翠通人,舉凡詩、詞、曲、文、書、畫、小説,俱一空依傍,造詣超卓,洵爲近百年乃至千年不數覯之奇才。夏承燾評曰;「詩詞皆大佳,誠不易得」〔一〕;陳聲聰徑以「女中俊傑」〔二〕呼之;錢名山有詩云;「老子目光高一世,連朝擊節翠樓吟」〔三〕,與訂忘年交;鄭逸梅生平閲人最多,而獨有「手屈一指」〔四〕之稱賞;劉夢芙《「五四」以來詞壇點將録》擢爲「地壯星母夜叉孫二娘」,謂「天資奇慧」、「真絶代才女也」〔五〕。

年譜

一九〇二年壬寅(清光緒二十八年)一歲

九月二十五日(舊曆八月二十四日)出生。是年陳栩二十四歲,朱恕二十六歲,陳小蝶五歲。祖母王氏甚愛之,爲取名曰璻,字曰翠娜〔六〕。

一九〇五年乙巳(清光緒三十一年)四歲

隨兄入塾〔七〕。

一九〇九年乙酉(清宣統元年)八歲

隨父客居江蘇平昌。時鄉間匪亂,諸兒失學,小翠以果餌資購《史記》等自修,並課弟讀。陳栩爲教習四聲。小翠試爲小詩,父恒稱善〔八〕。

一九一二年壬子(中華民國元年)十一歲

據陳栩記敘,是年代母寫信,小詩婉孌可誦〔九〕。

一九一三年癸丑(中華民國二年)十二歲

隨父客浙江鎮海,后舉家遷滬上。

陳栩發起成立「三人公司」,與李常覺(新甫)、吴覺迷、陳小蝶、陳小翠合作翻譯英美小説。譯本由李長覺主選並口述譯文,吴覺迷、陳小蝶、陳小翠分别記録,最後由陳栩删改潤飾定稿,署名「太常仙蝶」發表。五年中,「三人公司」合譯了包括《福爾摩斯探案集全集》在内的外國長短篇小説七十三部,達三百餘萬字〔一〇〕。小翠自云;「‥‥‥‥八口之家,所入惟賴硯田。予亦試爲之,家君以爲可用;於是習爲常課,日寫千字,賣文以助家計,恒署小翠二字」〔一一〕。

一九一四年甲寅(中華民國三年)十三歲

《四時閨詠》載《遊戲雜誌》第七期;《消夏詞和倩華姊》、《江樓即景》、《劉莊題壁》載《遊戲雜誌》第九期;《小園散步》、《春日》、《七夕》、《晚窗即事》、《曉起》、《擬閨怨》、《擬宫怨》、《春曉》、

《春夜》、《題臨江遲來客圖》、《阿兄見懷和四時閨詠四首,中有「偷進風簾看挽頭」之句,阿母謂其憨態猶昨,命作詩責之,戲用其句卻寄》載《女子世界》第一期;《題背面美人圖》、《春日》、《秋夜》、《山居》載《女子世界》第六期。

與母懶雲女士合影載《女子世界》第二期、《遊戲雜誌》第十期。

一九一五年乙卯(中華民國四年)十四歲

四月三十日—五月十三日,小説《劫後花》連載於《申報·自由談》

《翠樓吟草》之《銀箏集》自是年起存。

《和倩華姊四首》、《初夏》、《秋思》、《戲贈二首》、《擬夏日閨情》、《春曉》、《湖上》載《女子世界》第三期;《記得》、《四時閨詠和家兄小蝶》、《偶成三首》、《喜雪》、《月夜》載《遊戲雜誌》第三期。

滑稽小説《新婦化爲犬》載《禮拜六》第七十八期。

一九一六年丙辰(中華民國五年)十五歲

陳栩設「栩園函授社」教授文學,小翠以「性好勝,恥不若人」,鋭意學詩詞曲賦〔一二〕。

九月翻,譯小説法《蘭西之魂》原(著者法國Maacelleinyare夫人)載小《説海》第二卷第九號。

一九一七年丁巳(中華民國六年)十六歲

在吴覺迷建議下,陳栩集資二百元製成凍瘡膏,闔家投入生産。後與李新甫商議,決定改制牙粉〔一三〕。

十一月十八日,《訪小桃花館二首》載《申報·自由談》。

小説《薰蕕録》、《情天劫》由上海中華圖書館出版。

一九一八年戊午(中華民國七年)十七歲

中學畢業。

八月二日,陳栩與李新甫出資兩千五百元組成兩合公司,生産仍賴家人,廠房即設於上海西門靜修路十五號家中。因以手工代替機器,故定名「家庭工業社」〔一四〕。陳栩任總經理兼文書、化驗,李新甫任經理,小蝶任副經理,小翠負責香精研製(即《司香曲》之本事)。次日,《申報》刊載《家庭工業社家庭工業會成立會紀事》。家庭工業社所産「無敵(諧音『蝴蝶』)牌擦面牙粉」以進口「金剛石」及「獅子」牌牙粉爲競爭對象,迅速打開銷路。廣告畫《梅邊倩影圖》中刷牙女孩原型即小翠〔一五〕。

九月三十日,因生意不斷擴張,陳栩以指揮擘畫,日不暇給,辭去《申報·自由談》主編一職。

陳栩集《申報·自由談》副刊「家庭常識」專欄文章,整理爲《家庭常識彙編》一—四集,交由上海文明書局出版,小蝶、小翠等助編,每期印達十萬册〔一六〕。

七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小説《美人影》載《申報·自由談》。翻譯小説《露蒔婚史》載《小説大觀》第十三期。

一九一九年己未(中華民國八年)十八歲

從楊士猷、馮超然學畫。

二月,無敵牌牙粉獲準免税。三月,家庭工業社增資至三萬元,九月增資至五萬元〔一七〕。

《家庭常識彙編》五—八集由文明書局出版。

作《七夕詞》。

一九二〇年庚申(中華民國九年)十九歲

陳小蝶與張嫻君成婚。

一九二一年辛酉(中華民國十年)二十歲

家庭工業社於無錫創辦惠泉汽水廠,以對抗進口「屈臣氏」牌汽水〔一八〕。至此已有牙粉、原料、牙刷、化妝品、藥品、毛巾、飲料等多種日化産品。

一月七日,《吴江夜泊》載《申報·自由談》。

五月二十二日,栩園雜誌《文藝叢編》第一册出版。小翠文《邃園感舊圖記》、詞《東風慢·秋夜有懷芝姊》、曲《南仙吕入雙角合套·護花旙雜劇》載《栩園弟子集》;詩集《翠樓吟草(一)》(附周拜花評點)載《栩園兒女集》。

七月三日,栩園雜誌《文藝叢編》第二册出版。小翠文《黛吟樓詩序》、《祭梁溪温氏姊倩華女士文》、曲《自由花雜劇》、詩集《翠樓吟草(二)》(附周拜花評點)載《栩園兒女集》。

九月三十日,栩園雜誌《文藝叢編》第三册出版。小翠詩集《蕉夢軒詩草》(附周拜花評點)載《栩園兒女集》。

十一月二十八日,栩園雜誌《文藝叢編》第四册出版。小翠詩集《百尺樓詩(一)》(附周拜花評點)載《栩園兒女集》。

《戲贈》載《半月》第一卷第四號;《醉歌》載《禮拜六》第一〇二期;《湖樓即景》載《禮拜六》第一〇八期;《七夕詞》載《禮拜六》第一二一期。

一九二二年壬戌(中華民國十一年)二十一歲

小蝶獨子出生。初名克敏,後改名克言,小翠爲取字學詩,即「不學詩,無以言」之意〔一九〕。克言後成臺島知名畫家。

一月,《半月》第二十四號刊發施蟄存、陳小翠作《半月兒女詞》二十四首。組詞後有周瘦鵑按;「松江施青萍君惠題《半月》封面畫,成《半月兒女詞》十五闋,深用感佩。今《半月》已出至第二十四號,而施君迄未續惠,因倩陳翠娜女士足成之,清詞麗句,並足光我《半月》也。附志一言,敬謝施君與陳女士」。施氏表叔、家庭工業社職員沈曉孫遂生文字因緣之想,旋代施蟄存提親,陳栩提出須得施登門拜訪。沈曉孫携小翠照片赴松江施家,施父隨即赴之江大學與施蟄存商議此事,施蟄存以「自愧寒素,何敢仰托高門」爲由堅謝之〔二〇〕。

十一月十九日,栩園雜誌《文藝叢編》第五册出版。小翠詞《醉花陰》、《天香·題梅花美人畫册》載《栩園弟子集》;詩集《百尺樓詩(二)》、曲《焚琴記傳奇》載《栩園兒女集》。

《焚琴記》連載《半月》第一卷第十六—二十號。

與弟阿寶《天女散花》劇照載《半月》第一卷第十三期,下有小翠題詩。詩序云;「辛酉秋,寶弟飾爲散花天女,强予爲花奴,並索題詞」;與兄小蝶、弟阿寶、表兄朱瘦鵑合演《拷打寇承玉》(上海新流行劇《狸貓换太子》中一段)劇照載《禮拜六》第一五一期。

一九二三年癸亥(中華民國十二年)二十二歲

秋,作《蟻遊鼻山歌》。

冬,與兄小蝶舉爲消寒雅集,參與者小蝶、小翠、次蝶與陳家老友周拜花,陳栩亦以捉刀手廁列其中。每逢星期,各擬一題,拈紙團定題、體,往往有滑稽之題出。如小翠拈得「和尚拜丈母」題,限曲體;拜花拈得「活死人」題,限爲文等。小翠擅俳諧,往往脱手而出。後作品輯爲《栩園字紙簏》,載王鈍根主編之《社會之花》第一卷第四期(新年特刊號)。

八月九日,《沁園春·新美人裙》載《申報·自由談》。

八月十六日,《夜闌曲 觀卡爾登跳舞作》載《申報·自由談》。

八月二十二日,《沁園春·新美人手》載《申報·自由談》。

九月四日,《司香曲》載《申報·自由談》。

十月二十四日,《題蘧兄仙山樓閣圖》載《申報·自由談》。

十一月十日,《陋室》載《申報·自由談》。

十二月十九日,《平昌道中》載《申報·自由談》。

《邃園感舊圖記》載《半月》第二卷第十四號;《碧雲仙館詩稿弁言》載《半月》第二卷第十五號;《西湖詩夢影》詩二十一首載《半月》第二卷第十六號;《翠樓詞草》詞三首載《半月》第二卷第二十一號;《翠樓吟草》詩三首載《半月》第二卷第二十四號;《古今閨秀詩話徵詩啟》載《半月》第二卷第十八、十九號;《仙吕入雙角合套·夢遊月宫曲》載《半月》第三卷第一號。

照片載《半月》第三卷第一期。

一九二四年甲子(中華民國十三年)二十三歲

往西湖,作《湖上閑居》、《西溪》、《西湖》。

作《甲子秋雜感》、《甲子歲暮感懷和青瑶》。

一月十七日,《高陽臺·消寒雅集拈題得此》載《申報·自由談》。

二月十二日《慶春澤·紅梅》載《申報·自由談》。

二月二十八日,《鏡賦》載《申報·自由談》。

四月四日,《燈賦》載《申報·自由談》。

六月二日,《讀項羽本紀》載《申報·自由談》。

八月十五日,《古懷》、《浣溪沙》載《申報·自由談》。

十月十八日,《織爲新衣占此調》載《申報·自由談》。

十月三十日,《秋興和蘧兄》載《申報·自由談》。

十一月十七日,《江氏姊避亂來滬爲言途中境況備艱苦,爲占二律紀之》載《申報·自由談》。

十一月二十六日,《慶春澤·家君詠蟹命和,囑當細膩,不得作横行語》。

《是耶非耶》載《社會之花》第一卷第十七期;《翠樓吟草》詩三十三首載《半月》第三卷第十二、二十四號;《西湖詩夢影續》詩十六首載《半月》第三卷第十八號;《紫蘭花慢》載《紫蘭花片》第二十集。

與弟阿寶劇照《曼舞》載《半月》第三卷第十一期。

一九二五年乙丑(中華民國十四年)二十四歲

與陳栩、陳小蝶、張嫻君、丁慕琴、李新甫、涂筱巢、周瘦鵑、徐道鄰等遊蘇州,鄭逸梅、趙眠雲、程小青導遊天平山。鄭撰《天平參笏記》,《半月》第三卷第七號第特辟專欄載之,中有「小蝶坐船首,與翠娜商量畫稿」、「翠娜御高跟鞋,亦冶步而登」語。

七月二十九日、三十日,《洞仙歌·題箑雜存》四首、《高陽臺·題畫白梅箑子》分别載《申報·自由談》。

《婦女旬刊題詞》載《婦女旬刊彙編》第一期;《西湖》詩四首載《紫葡萄》第三號;《慈烏曲爲難女李伊作》載《半月》第四卷第五號;《西溪歸隱圖記》載《半月》第四卷第九號;《洞仙歌》三首載

《半月》第四卷第十一號;《翠樓吟草》詩二十首載《半月》第四卷第十三、十五、二十號。

國畫《第一仙人萼緑華》載《紫葡萄》第六號;家庭常識畫、陳小翠題國畫《仕女》載《金石畫報》第五期。

一九二六年丙寅(中華民國十五年)二十五歲

家庭工業社於陸家浜梅雪路落成新廠房,自此完全脱離家庭手工業生産束縛,並與法租界商行訂立經銷合同〔二一〕。小翠作《新居題壁》,詩序云;「家庭工業社新屋落成,余所管化合室景最幽倩,緑陰如幄,晶窗四圍,而香雪四時,尤饒奇趣。」

八月十五日,《緑意·詠蓮蓬和家君》載《申報·自由談》。

十月十八日,《落葉》載《申報·自由談》。

十月二十六日,《落葉》載《益世報》。

十月二十九日,《續落葉詩》載《申報·自由談》。

十一月十二日,《續落葉詩》載《益世報》。

《近代小説品》載《紫羅蘭畫報》第一卷第四號;《半淞園夜泛圖記》載《紫羅蘭畫報》第一卷第七號;《踏莎行》、《菩薩蠻》載《紫羅蘭畫報》第一卷第十一號;《高陽臺·白梅》、《齊天樂·詠蟹》載《紫羅蘭畫報》第一卷第十七號;《醉太平·題畫》載《紫羅蘭畫報》第一卷第二十一號;《黛吟樓圖序》載《紫羅蘭畫報》第二卷第一號;《山路》、《深夜不寐》、《感懷》、《賀紫姊新婚》載《良友》第七期;《題「影」》載《上海畫報》第七十四期。

仕女扇頁一角載《上海畫報》第一三六期。

一九二七年丁卯(中華民國十六年)二十六歲

與湯彦耆成婚,婚前作《閨詞》五首;十月,陳栩爲出版《翠樓吟草》以充嫁妝。湯彦耆(生卒年不詳),字長孺,中華民國首任交通部長、浙江督軍湯壽潛長孫,浙江省議會議員湯孝佶長子,詩人、學者馬一浮内侄。

五月六日,《湖上偶成》載《申報·自由談》。

十月十九日,次蝶與劉詒美成婚,小翠以病不克起賀,寄催妝詩四首。

《小園散步》三首載《婦女月刊》第一卷第一號;《春日》、《七夕》載《婦女月刊》第一卷第三號;《山居漫興》四首、《解佩令·醉歌》、《蝶戀花》載《紫羅蘭畫報》第二卷第二號;《翠吟樓詩稿》四首載《紫羅蘭畫報》第二卷第五號;《西湖雜憶詩》十首載《紫羅蘭畫報》第二卷第七號;《翠樓吟草》詩三首、詞三首載《紫羅蘭畫報》第二卷第十一號;《西湖詩夢影》二十首載《紫羅蘭畫報》第二卷第十四號;《書所見》載《南金》第一期。

攝影《春雲》、《樓上斜陽》載《紫羅蘭畫報》第二卷第九號;國畫《天女散花》載《紫羅蘭畫報》第二卷第十五號。

照片《心弦》載《紫羅蘭畫報》第二卷第二十一號。

一九二八年戊辰(中華民國十七年)二十七歲

生女湯翠雛。

陳小蝶納鄭十雲爲側室〔二二〕,小翠後有詩《長歌和大兄蝶野》調之;「朝雲夫人亦嫵媚,肯破功夫學鈔録。」

《翠樓新詞》二首載《紫羅蘭畫報》第三卷第二號;《南仙吕·戲擬閨情》、《南南吕·聘貓曲》載《紫羅蘭畫報》第三卷第十三號。

一九二九年己巳(中華民國十八年)二十八歲

二月十八日,《敝裘曲·消寒集拈題得此》載《申報·自由談》。

《高陽臺·懷中粉鏡》載《紫羅蘭畫報》第四卷第四號;《洞仙歌》四首載《紫羅蘭畫報》第四卷第七號;《閨詞》手稿一頁載《上海畫報》第四七五期。

照片載《婦女雜誌》第十五卷第七號,下有顧青瑶介紹云;「陳小翠女士爲錢塘陳栩園先生女公子,年十三即工詩,少長,詩文詞曲無不擅長。才思靈敏,又嗜畫,喜作仕女,間寫花鳥,多清麗妍逸,不落蹊徑。著作甚夥,比年輯《翠樓吟草》暨《曲稿》、《文稿》付印,爲藝林所推重云。」

一九三〇年庚午(中華民國十九年)二十九歲

十一月二十九日,《洞仙歌·西泠息養社》、《蝶戀花》載《申報·自由談》。

一九三一年辛未(中華民國二十年)三十歲

小蝶建成「蝶邨」、「蒲石新邨」、「蝶墅」,並擴大杭州西泠「息養社」爲「蝶來飯店」〔二三〕,由影星胡蝶、徐來剪彩,轟動杭城。

春,往莫干山小住,作《莫干山山居》、《莫干山看日出》、《宿莫干山中》。作《辛未秋感》。

《翠樓吟草》之《湖山集》自是年起存。

五月七日,《偶占》載《申報·自由談》。

六月十七日,《山中日出》載《申報·自由談》。

十二月四日,《邊軍》載《申報·自由談》。

《翠樓新吟稿》詩十首、詞十首載《新家庭》第一卷第三號;《翠樓詩稿》詩二首載《新家庭》第一卷第六號;《送青瑶之廬山》載《紫羅蘭畫報》第三卷第七號;《南仙吕入雙調·病中遣懷》載《紫羅蘭畫報》第三卷第十八號;《邊軍》載《新亞細亞》第三卷第三號。

一九三二年壬申(中華民國二十一年)三十一歲

《翠樓吟草》之《掃眉集》存丁卯自是年間剩稿。

秋,作《太湖紀遊》、《李鴻章祠》、《偶占》;歸後作《歸後瓊姊問遊蹤所之,占此示略》、《憶四宜樓寄呈家君》、《代家書》。

《山中日出》載《軍事雜誌》第四十三期;《邊軍》載《軍事雜誌》第四十五期;《東風》、《西湖雜憶詩》載《川鹽特刊》第一六五期;《邊軍》載《國聞週報》第九卷第四期、《互助週刊》第十三卷第二期。

一九三三年癸酉(中華民國二十二年)三十二歲

《即事》載《金鋼鑽月刊》第一卷第三集。

一九三四年甲戌(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三十三歲

《翠樓吟草》之《丹青集》自是年起存。

作《流星》、《新柳》、《唐冠玉女士以金箑索繪,爲寫背面美人,戲占題》、《夏日》、《畫南瓜助賑占題》、《寄顧飛》、《五色詩》、《論詩有謝》、《偶占》、《施孝女行》、《自挽曲》。

陳栩營生壙於西湖桃源嶺,小翠作《題小桃源圖》、《羽仙歌》。三月十五日,《五色詩》載《申報·自由談》

與馮文鳳、李秋君、顧青瑶、楊雪玖、顧飛等宣導發起中國女子書畫會,後獲唐冠玉、虞澹涵、陸小曼、吴青霞、楊雪瑶、龐左玉等回應,會址克能海路(今)八九〇號。四月二十九日,書畫會舉行第一次同人大會,小翠被選舉常務委員,兼任編輯。五月十八日,陳小翠、李秋君被推舉爲書畫會主任。

六月二日,中國女子書畫會第一届書畫展於寧波同鄉會(今西藏中路四八〇號)舉行,會上展出五百餘幅精品,參觀者數千。展會現場出售由陳小翠、李秋君主編之《中國女子書畫展覽會特刊》。《特刊》「全用重磅銅版紙精印,内有銅圖百餘幅,文用活體楷字排印,定價每册一元」。次日《申報》載《女子書畫展開幕志盛》。小翠有《畫展小紀》七絶十二首記盛況。

六月二十五日,畫作載《申報·自由談》。

八月二十八日,中國女子書畫會於陶樂春菜館爲馮文鳳返粤踐行,小翠作《送馮文鳳姊爲親壽返粤即席賦贈》七律四首。十月二十二日,《翠樓新詠》載《申報·自由談》。

《淞南弔夢圖鄭午昌爲陸丹林作》載《國畫月刊》第一卷第四期;《題畫偶存》二首、《題仕女圖》及《繪事與詩詞之關係》載《國畫月刊》第一卷第九—十期;《讀大兄蝶野紀遊詩書後》、《長歌和大兄蝶野韻》、《築堤謡》、《詠史》載《國畫月刊》第一卷第十一—十二期;《洞仙歌》、《浣溪沙》、《高陽臺》載《詞學季刊》第二卷第一號;《五色詩》載《女鐸》第二十二期第十一册。

國畫作品及照片載《中華日報新年特刊》、《晨報·婦女生活畫報》、《大衆畫報》第六期;國畫作品及女子書畫會合影載《時代》第六卷第五期;國畫《鹿門採藥圖》載《中華》第二十八期。

一九三五年乙亥(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三十四歲

國民政府法幣新政下,房地産市場崩潰。小蝶將所置産業盡數抛售,仍不抵債款之半,因中保關係,累及家庭工業社。陳栩出讓社股以償債務,幾瀕破産。此後家庭工業社由李新甫主持殘局〔二四〕。

三月十五日,中國女子書畫會第二届書畫展覽籌備會議於李秋君家舉行。

五月十日,中國女子書畫會第二届書畫展於北京路口貴州路湖社舉辦,展覽期間出版《女子書畫展覽會特刊》。

作《蝶莊消夏》、《題女弟子周麗嵐〈詩劍從軍集〉》。

《雙調題桃潭送别圖》、《金縷曲·和青瑶姊》《越調殘英曲》載《婦女月報》第一卷第四期;《餘春》、《索居》、《初秋》、《汪桂芳女士招引集席占贈》、《招魂》載《婦女月報》第一卷第五期;《女弟子周麗嵐索題〈詩劍從軍集〉爲寫七截句》、《越調妾薄命》載《婦女月報》第一卷第六期;《夏夜》、《蝶莊夏日》載《婦女月報》第一卷第十二期;國畫作品載《中華》第三十五期。

一九三六年丙子(中華民國二十五年)三十五歲

四月二十四日,中國女子書畫會舉行常會,小翠與會。

五月二十九日—三十一日,中國女子書畫會第三届書畫展於寧波同鄉會舉辦,展出作品六百餘件〔二五〕。《申報》贊曰;「該會組織之精神,作風之豐偉,洵屬現代女界藝壇文化之盛典。」《中華女子書畫會第三届特刊》收集作品九十餘幅,後附作者小傳,採用珂羅版精印。

六月十七日,《三夫人廟迎神曲》載《申報·自由談》。

七月一日,《湖上之什》載《申報·自由談》。

七月二十日,《蝶莊夏日》載《申報·自由談》

十一月十一日,《湖上雜記》載《申報·自由談》。

《倚柱集》録乙亥、丙子兩年間詩。

《竹溪》、《遊山贈次弟》、《新婦石》、《秋日小園》、《偶占》載《婦女月報》第二卷第一期;《莫干山山居》、《偶過孤山見曼殊上人墓》載《文藝捃華》第三卷第二册;《避暑西郊寄贈雪蕉女士》載《文藝捃華》第三卷第三册;《山中離詩》四首載《文藝捃華》第三卷第四册;《桐江旅夜題壁》、《西臺吊謝皋羽》載《國學論衡》第八期;《桐遊小記》詩八首載《越風》第十七期;《湖上雜詩》八首載《道路月刊》第五十一卷第一號;《邀瓊枝姊仝遊富春江代簡》、《江樓》、《桐江旅夜題壁》、《君山》、《釣山》、《七里瀧道中冒雨獨坐船頭,望煙雲四山,瞬息變幻,不可方物》載《道路月刊》第五十一卷第二號;《冒雨遊富春二日雜記》八首載《道路月刊》第五十卷第三號;《邊軍》載《勵志》第四卷第二十三期。

一九三七年丁丑(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三十六歲

二月二日,《桐江二日遊記》載《申報·自由談》。

二月二十日,爲詩弟子周麗嵐所撰之《當代木蘭小志》載《申報·自由談》。

三月一日,《江樓》載《申報·電信特集》。

五月十五日,中國女子書畫會第四届書畫展於寧波同鄉會舉辦。

七月二十六日,《題厓山圖》載《申報·自由談》。

七月三十一日,《題厓山圖》、《感懷寄麗嵐女弟,時弟方受軍訓》載《申報·自由談》。

十月二十二日至十一月十五日,由中國畫會、中國女子書畫會主辦之慰勞將士書畫展於大新公司四樓畫廳舉辦。

十一月十二日,上海失守,小翠有《返滬》組詩記之。陳栩與小蝶、次蝶、十雲單車走蕪湖,經漢口至昆明,計劃一路設廠,追隨政府抗戰到底〔二六〕。小翠與母朱恕困守圍城。陳栩寄小翠書云;「吾老矣,久置生死於度外,但曾薄負微名,恐爲某方羅致耳。」

《翠樓吟草》之《劫灰集》自是年起存。

作《大江東去·十一月十二日上海失守》、《除夕寄蜀》。

《湖上閑居》九首載《越風》增刊第一集;《偶成》載《國學論衡》第十期;《悲西臺》載《逸經》第十三期;《女畫家陳翠娜女士自傳》載《特寫》第十四號。

陸丹林撰《介紹幾位女畫家;陳小翠女士》載《逸經》第三十三期,稱其「性情謙和,絶不自滿,天真純粹,不懂得名利是什麼。有時和朋友們縱横辯論,目光炯炯,非得着勝利不肯中止」。

一九三八年戊寅(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三十七歲

《翠樓吟草》之《江南集》自是年起存。

作《元宵快雪初晴,月明如晝,夜起聞梅花香甚烈,占此》、《戊寅感懷》、《初夏寄家君雲南》、《題山水卷》、《仙吕入雙角合套·夢江南曲》。

《離亂音書(附近作一首)》載《大風》第六期;《南仙吕入雙角合套·夢江南曲》載《金剛畫報》復刊第六、七號;《翠樓曲稿》載《家庭》第二卷第四期。

一九三九年己卯(中華民國二十八年)三十八歲

陳栩於雲南染病,由小蝶護送從昆明轉經越南、香港回滬〔二七〕。

十一月十一日—十三日,中國女子書畫會第六届書畫展於寧波同鄉會舉辦。

陳栩《歐美名家小説序》載《自修》第六十四期、《梁溪女士過温倩華小傳》載《自修》第六十五期、《四宜樓記》載《自修》第六十六期、《李母曾太夫人五十壽序》載《自修》第六十七期、《梅公祠記》載《自修》第六十八期,四文均由小翠作注。

一九四〇年庚辰(中華民國二十九年)三十九歲

三月二十四日,陳栩病逝。陳栩(一八七九—一九四〇),近代愛國實業家、發明家、詩人、小説家、翻譯家、畫家、報人,南社成員。原名壽嵩,字昆叔,後改名栩,字蝶仙,號天虚我生,别署超然、惜紅生、太常仙蝶、櫻川三郎、大橋式羽等,錢塘儒醫陳福元第三子,表兄顧紫笙爲胡雪巖第四婿。清優附貢生,嘗作幕平昌、紹興、靖江、淮安等地。民國七年創立「家庭工業社」,研製成「無敵牌」牙粉,風行全國,自此漸專實業,建立「家庭工業社」日用品生産體系,成一代國貨巨賈。蝶仙著述宏富,傳世者達二百四十餘種;又嘗主《申報》副刊《自由談》,親撰科學研究内容。抗戰時轉移工廠至西南,未及勝利,含恨而逝。陸澹安挽之曰;「公真無敵;天不虚生。」朱大可挽之曰;「文物逍遥,一夕仙蹤圓蝶夢;儒林貨殖,千秋史筆屬龍門。」〔二八〕小翠憶陳栩平生志業云;「吾父龐眉海口,智力過人,於書無所不覽。嘗云文學所以養心,工業足以救國,故平生孳孳矻矻,無非致力於二者。每黎明即起,日入未息,或勸其老矣可以少休,則曰;『生無所息,工作乃人之天職,怠惰即是罪惡。』晚年篤嗜化學,每多發明,創立工廠五六處,賴以生活者近萬人。然心薄商人,恥言功利,爲而不有,四壁蕭然。丁丑入蜀,議設鹽鐵紙鎂等六廠,爲富國之計,規模宏大,當局重之,惜爲淺識者所阻。先君乃潔身而歸,家居一載,賚志而終。使天假之年,當造福人群,當尤不止是也。」身後小翠爲編成《栩園遺稿》,由家庭工業社出版。

初春,小蝶爲日本憲兵偕同法巡捕及翻譯强指爲重慶分子,陷蓬萊市監獄七日。後由鄭十雲聯絡影星徐來援救,小蝶從此以「定山」名世〔二九〕。

五月二十九日,與馮文鳳、謝月眉、顧飛在大新公司四樓合辦「名媛書畫展覽」。

陳栩口述,小翠、次蝶筆録之《大學新講》連載於《自修》第一一五—一三〇期。

一九四一年辛巳(中華民國三十年)四十歲

五月二十六日—六月一日,與馮文鳳、謝月眉、顧飛在大新公司四樓畫廳合辦第二次四家書畫展覽,展品達三百餘,會場附售《翠樓吟草》。小翠爲展覽會撰序言,載《大陸》第二卷第二期(《畫餘隨筆》載同一期)。

《浣溪沙》四首載《樂觀》第一期;《翠樓新語》載《樂觀》第三期;《翠樓新語》、《新美人髮》、《新美人足》載《樂觀》第六期;《翠樓新語》載《政治月刊》第二卷第二期。

仕女圖載《大陸》第二卷第二期。

一九四二年壬午(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四十一歲

《思痛集》自是年起存(《翠樓吟草全集》云「時年卅九」,係周歲)。

作《壬午歲暮雜興》、《題〈雙照樓集〉》。

《翠樓新草》詩十首載《萬象》第一期;《翠樓詞鈔》五首載《萬象》第二期。扇畫作品載《萬象》第四期。

一九四三年癸未(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四十二歲

是年日本「女聲社」聘請,拒不見〔三〇〕。

七月一日,與馮文鳳、謝月眉、顧飛在寧波同鄉會四樓合辦第三次四家書畫展覽。

作《癸未歲暮雜詩》、《除夕又書》、《雙照樓集》。

《翠樓吟》詞四首載《春秋》第二期;《感憶》二首載《萬象》第九期;《夜闌曲·觀跳舞作》載《紫羅蘭畫報》第三號;《題畫》載《永安》第四十五期;《題鍾馗嫁妹圖》載《永安》第五十六期;《拗春曲》載《永安》第五十八期。

一九四四年甲申(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四十三歲

朱恕去世。朱恕(一八七八—一九四四)字澹香,一字素仙,號懶雲,筆名雲女士,浙江仁和人,朱祥甫次女。自幼秉家學,工詩詞,擅書史,小翠作詩即由其啟蒙。有《懶雲樓詩鈔》、《懶雲樓詞鈔》及散曲若干。

賀錢振锽壽,作《甲申六月十七日祝名山老伯七十壽即席》、《臨江仙》。

冬,中華女子書畫會第十届書畫展舉辦,小翠《母愛圖》參展,作《題〈母愛圖〉》。

《翠樓吟草》詩五首載《大方》第一卷第二號;《大千爲心丹造像,丹林屬賦》五首載《寰球》第二期、《公路月報》第十五期。

一九四五年乙酉(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四十四歲

清明,作《乙酉清明志哀》。

抗戰勝利後,與陳仲陶、張紅薇、鄭曼青、馬公愚、方介堪、鄭午昌、鄧散木、陳運彰等創立紗籠吟社〔三一〕。

年底,中國女子書畫會恢復活動,會址設在中正北二路一五八號,小翠負責會務。

作《午夜聞炸彈聲,知國軍來滬喜占》、《次夜又作》、《乙酉八月十一日我國全面勝利喜書》。

一九四六年丙戌(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四十五歲

《翠樓吟草》之《緑夢詞續》存甲申、乙酉、丙申三年間詞。秋,作《南仙吕答佛影同學兄》、《題大漠劫後集》。

《翠樓新稿》詞六首、詩三首載《國防月刊》第一卷第三期;《贈錬霞》載《海光》第二十八期。

一九四七年丁亥(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四十六歲

四月,國民政府上海教育局發起組織上海市美術館籌備處,並提請第七十一次市政會議討論通過,小翠任編輯委員。

五月四日,開始招收國畫弟子,授課地址爲紹興路十四號〔三二〕。據是年《美術年鑒》,翠樓有弟子七人,具名者如謝美暇、張彤箴、葉世芳、謝景荀等。又,小翠民國間書畫潤例(據九華堂所藏近代名人書畫篆刻潤例)爲仕女人物嬰孩屏條每尺五十六元,花鳥魚蟲每尺四十五元,扇面册頁作一尺記,另加墨費二成〔三三〕。

秋,作《北曲雙調·雁字》。

《消夏雜詩》十首、《南仙吕·皂球曲》載《美》第四號;《題大兄定山紀遊詩集》、《風蝶令·題仕女圖》載《美》第五號;《落葉五首》載《美》第七號;《大千寫心丹像,丹林囑賦》五首載《美》第八號;《朱竹歌》、《題東坡朱竹圖即仿東坡體》載《美》第九號。

一九四八年戊子(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四十七歲

陳次蝶去世。次蝶(一九〇五—一九四八)原名祖翚,字叔寶,卒業於震旦大學理科。婚後原擬赴法留學,俟學成歸國,再服務於家庭工業社;後因不忍捨其新夫人,乃罷法蘭西之行,徑入工廠管理化驗。父逝后罹心疾,中歲而終。有《貯雲樓詩》,《翠樓吟草》後附其《戊寅感懷和翠姊原韻》、《蝶莊消夏和翠姊韻》。小翠《憶癡弟》詩云;「了知弟不癡,爲其與我近。覓句忘寢食,遊山輕性命。氣欲升九天,心若坐深井。好説老莊語,怪幻莫能信。落花一尺深,中有蒲團靜。子若惠然來,遲子以苦茗。」

陳小蝶是年捨棄大陸全部産業,絜眷赴臺。

受無錫國學專修學校(上海分校)聘,任詩詞曲教授。

十月十日,《中國美術年鑒》由上海市文化運動委員會出版,小翠任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

《翠樓吟草》之《微雲詞》存丙戌、丁亥、戊子三年間詞。

作《感時》、《戊子除夕偶書》、《洞仙歌》。

《金縷曲·寄答青瑶》、《蝶戀花·題蝶莊畫卷》載《子曰叢刊》第二輯;《金縷曲·壽陸丹林五十並題李秋君仕女祝畫》載《永安月刊》第一〇七期;《踏莎行·題謝月明爲楓園繪紅葉秋鞠翠鳥》載

《永安月刊》第一〇八期;《綺羅香·賞菊》載《永安月刊》第一一五期;《翠樓新曲》載《生活》第六期;《讀文山指南録有感》載《國防月刊》第六卷第一期。《北曲雙調·詠雁字》載《美》第十號;《題畫》、《雪》載《美》第十一號。

一九四九年己丑四十八歲

四月十五日—二十四日,作品參展上海美術館主辦之春季美術展覽。

一九五〇年庚寅四十九歲

據陳小蝶詩《大妹將發疆中,渡海嶠久滯不至,喜懼有懷,用謝康樂四首寄惠連韻》〔三四〕,小翠是年似有赴臺之志,不果行。

作《庚寅夏遷居安樂新村,小園饒花木之勝,但苦蚊多,戲占》。

一九五一年辛卯五十歲

三月,作《蝶戀花·辛卯花朝後二日,先君忌辰》、《金縷曲·寄候佛影居士病中》。

一九五二年壬辰五十一歲

《翠樓吟草》之《冷香詞》存庚寅、辛卯、壬辰三年間詞。九月,作《慶春澤·予與李後主同生日。庚寅秋誕辰,故園舊侣寄詩相賀,占答》、《前調·八月賤辰,翠樓小晏,喜怡妹來歸,占此示同席》。

作《寒流》、《重陽雅集占示同席》、《蝶戀花·庚寅新除夕有雪》。

一九五三年癸巳五十二歲

作《癸巳立春後雪》。

九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一日,文化部、中國美協於北京北海公園漪瀾堂舉辦第一届全國國畫展覽會,小翠作品參展。

一九五四年甲午五十三歲

杭州市政府墾荒徵地,龍駒嶺陳氏祖墳奉令遷移,桃源嶺陳栩墓道充爲公路,小翠歸鄉請願,作《返杭離詩》。

元旦,當選樂天詩社理事。樂天詩社於一九四九年重陽「詩人節」上發起倡議,一九五〇年元旦正式成立於上海,爲新中國首個傳統詩社。詩社成員遍及全國,核心成員包括柳亞子、沈尹默、周錬霞、張紅薇、徐藴華、吴湖帆等,出版社刊《樂天詩訊》十數卷,「文革」中被迫解散〔三五〕。

作《歸里》、《祭先君墓》、《甲午夏日雜書》、《回波棹歌四首》、《鷓鴣天·甲午冬作於安樂新村,時將遷居》。

一九五五年乙未五十四歲

作《擬遷居未成,戲言》。

一九五六年丙申五十五歲

七月十日至十六日,第二届全國國畫展覽會於北京開幕,小翠作品《印度舞》參展。八月一日,上海中國畫院籌備委員會成立,舉行第一次委員會會議,會上擬聘第一批專、兼職畫師六十九人,小翠名列其中〔三六〕。

一九五七年丁酉五十六歲

正月,湯翠雛赴法國,小翠作《念奴嬌·送雛女出國》。

一九五八年戊戌五十七歲

小翠詞《長相思·八月二十日夜與翠雛同賞庭桂》由翠雛男友、旅法音樂家許常惠譜曲演出〔三七〕。

一九五九年己亥五十八歲

是年寄陳定山信云;「海上一别,忽逾十年,夢魂時見,魚雁鮮傳。良以欲言者多,可言者少耳。兹以桃源嶺先塋必須遷讓,湖上一帶墳墓皆已遷盡,無可求免,限期四月遷去南山或石虎公墓。人事難知,滄桑倏忽,妹亦老矣。誠恐阿兄他日歸來,妹已先化朝露,故特函告,俾吾兄吾侄知先塋所在耳。」〔三八〕

一九六〇年庚子五十九歲

六月,上海中國畫院成立,小翠入聘。

作《戲作白雞》。

一九六一年辛丑六十歲

作《金縷曲·挽周拜花先生》。

一九六二年壬寅六十一歲

一九六三年癸卯六十二歲

翠雛來函,請赴法國團聚,不往〔三九〕。

作《金縷曲·題迦陵集 夜讀其年詞,慷慨激昂,爲擊碎唾壺,占題即仿其體》、《洞仙歌·贈豸兒時年十五矣》、《長相思·與春兒夜坐納涼戲占》、《邁陂塘·辛卯三月雛兒遊杭,予曾作此調寄懷,距今十二年矣。周生見而和之,感舊傷離。予懷黯然,重拈一解寄雛巴黎》、《金縷曲·雪夜漫書》。

一九六四年甲辰六十三歲

二月,施蟄存自鄭逸梅處得知陳小翠住址,同月二十日即登門拜訪。施《閑寂日記》云;「訪陳小翠於其上海新村寓所,適吴青霞亦在,因得並識之。坐談片刻即出,陳以《吟草》三册爲贈。」〔四〇〕同月二十三日日記云;「讀《翠樓吟草》,竟得十絶句,又書懷二絶,合十二絶句,待寫好後寄贈陳小翠。此十二詩甚自賞,謂不讓錢牧齋贈王玉映十絶句也。」〔四一〕詩云;「花簾人遠碧桃空,誰爲西泠賦冷紅。至竟湖山有閑氣,翠樓新句動江東(吴蘋香有《花簾詞》、趙我佩有《碧桃仙館詞》,皆西泠女史);一門才調欲飛仙,壇坫聲名薄海傳。不與而翁歎虚我,幾家嬌女有吟編(尊人栩園居士,别署天虚我生);臣妹才曾亞左媛,賢兄紙貴醉靈軒。清華典怨詩兼畫,各有風流紹栩園(令兄定山,有《醉靈軒詩集》);石破天驚琢句奇,雕蟲長吉綺年師。春華刊落餘秋實,始是紅妝郊島詩(君詩早歲取徑昌谷,漸入郊島。「是何人天外尋詩,紅妝郊島」,君曲子語);半臂填詞耐薄寒,銀箏初奏怨春殘。嬌花寵柳閑滋味,何似平生李易安(君詩初集曰《銀箏集》,君詞有「一曲銀箏人一世」之句。「半臂」句亦君原作);彩毫閑瀋到詞餘,檀板新聲總不虚。飲酒讀騷開嗣響,招魂一曲亦愁予(吴■香有《飲酒讀騷》曲子,君亦有《招魂》一曲);倚柱頻爲苦竹吟,更參畫理證詩心。閉門不寫閑花草,模得南朝女史箴(君詩有《倚柱集》,「身如苦竹」、「徹夜自吟」,君文中語。君畫工於仕女);緑天深處藕花中,爲著奇書稿作叢。傳得古文非世用,何妨詩緯續吟紅(「緑天深處著奇書」,又「亂世難傳伏女經」,皆君詩句。明女史王玉映有《吟紅集》,又輯《名媛詩緯》);茂陵秋老女相如,卻掃凝妝慣索居。欲遣風懷歸澹沲,還珠吟罷淚盈裾(茂陵句,君原作);歷歷悲歡入錦囊,三編吟草一滄桑。知君不向閑中老,珍重花從冷處芳;兒女庚詞舊有緣,至今橐筆藉餘妍。碧城長恨蓬山隔,頭白相逢亦惘然;樊榭流風孰與修,西溪歸夢苦難酬。多君筆有煙霞氣,乞取交蘆一幅秋。」小翠作《湘月·甲辰正月施君來訪感占》答之。

七月,向畫院申請退休,不許,作《乞歸》。

一九六五年乙巳六十四歲

寒食日,陳定山有感小翠己亥年信中語,作《寄大妹》五首。詩前序云;「夫至痛無言,何忍成韻,今忽忽又十年,阿兄老矣,恐他年歸骨更先吾妹,不得面言,故爲詩五章,以代心聲。」詩云;「魂夢牽縈十九年,桃源陵谷幾移遷。他年化鶴歸來日,何處南山有墓田」;「白髮天涯憶老兄,阿兄頑健尚能勝。獨憐有妹悲窮谷,手葬雙親淚似蒸」;「未必頻年兩祭掃,何妨勝日一登臨(先君自題墓聯)。當年達語偏成讖,風木難防六賊侵」;「望祭招魂淚湧泉,聲聞猶可達於天。一偯迸作生民淚,社稷丘墟未必然」;「清明歲歲薦黄花,麥飯天涯不到家。已信深山無杜宇,此間還有杜鵑花。」〔四二〕

一九六六年丙午六十五歲

五月,作《良夜》。

「文化大革命」起。小翠時居滬西淮海路上海新村,遭里弄組織頻肆淩辱,不得已與龐左玉换宅而居。兩次逃往外埠,均被捉回畫院禁閉,因私藏糧票遭「革命小將」毒打〔四三〕。避居趙泉澄、陳懋恒家,不久被迫遷出,行前留詩;「狼狽青氈百不存,解衣推食女平原。乞天暫緩三年死,我有平生未報恩。」〔四四〕

作《丙午人日錢逢吉女士過舍索題壽册》、《丙午三月既半携春兒散步畫園》、《丙午冬雪呈趙泉澄懋恒夫婦》、《懷趙夫人感占》、《丙午冬避難滬西寄懷雛兒代書》。

一九六八年戊申六十七歲

由文化局「造反派」安排,搬入長樂路與東湖路交匯處一小洋樓底樓,將畢生收集畫册變賣廢紙〔四五〕。

七月一日晨,小翠甫及畫院之門,即望見畫師羅列成行接受批鬥,旋返身逃回寓所,未料已被紅衛兵發覺,追踪而至。小翠堅閉其門不納,一時叩門如擂鼓,勢將破門而入。遂服安眠藥物,復引煤氣自盡。臨終賦絶命詩,爲紅衛兵撕毀。此前詩文稿已託付陳懋恒代爲保存,其自編年譜云;「丙午,六十五歲,作詩甚多,編翠樓吟草五編。夏,『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起,秋遭慘禍‥‥‥‥半夜‥‥‥‥死復生。丁未,六十六歲驟遭‥‥‥‥文字之獄,小人造謡陷害‥‥‥‥禍。」〔四六〕

一九六九年己酉

龐左玉跳樓自殺。臨終前語人云;「連小翠這樣的才女都走了,我還留在這世上幹什麼。」〔四七〕

十月十三日,陳懋恒被迫勞動後跌傷,旋不治。小翠遺稿七十頁由懋恒兒媳許宛雲保存〔四八〕。

一九七二年壬子

陳克言於臺北刊印《翠吟樓遺集》。陳小蝶作序云;「今距吾妹逝世且數年矣。吾家崩散於東西,中原無人矣。綣念孔懷,及吾族胤,悲不能已,而吾年且七十有六。吾兒克言來告,將爲其翠姑重刊《翠吟樓遺集》,乞余爲序。」〔四九〕

一九八二年壬戌

四月二十四日,中國美協上海分會於上海美術展覽館舉辦八位書畫家遺作展,小翠爲八家之一〔五〇〕。

一九八九年己巳

陳定山去世。定山(一八九七—九八九)原名祖光、琪,又名蘧,字小蝶,四十歲後改署定山,别署蝶野、蕭齋、醉靈軒主、定公、定山居士、永和老人等。早年由聖約翰大學退學,隨父從事實業,創辦家庭工業社。抗戰初期任上海市商會執行委員會兼敵後援會副主任。後與父將企業内遷,又因父病由昆明返滬。一九四八年携眷赴臺灣,歷任中興大學、淡江文理學院、靜宜女子文理學院教授,九十三歲逝世於臺北。工詩、文、詞、曲、小説,與陳栩有大小仲馬之譽,兼能作畫。著有《醉靈軒詩存》、《醉靈軒文存》、《定山草堂外集》、《蝶野畫談》、《湖上散記》、《春申舊聞》、《春申續聞》、《隋唐閑話》、《大唐中興閑話》、《定山論畫七種》;三部曲《黄金世界》、《龍爭虎鬥》、《一代人豪》及《蝶夢花酣》;另有傳奇《靈鶼影》等。

一九九八年戊寅

許宛雲將小翠手稿交還湯翠雛〔五一〕。

二〇〇一年辛巳

二月,三友圖書有限公司《翠樓吟草全集》出版。總編陳克言、湯翠雛,協助陳勉華。

二〇〇四年甲申

四月三十日,「朝花夕拾——海上女畫家作品回顧展」在上海中國畫院開幕,展出曾在中國畫院任職的八位已故女畫師作品四十五幅,小翠名列其中〔五二〕。

二〇一〇年庚寅

黄山書社《翠樓吟草》出版,劉夢芙作代前言《二十世紀傳統文學的玉樹琪花——陳小翠作品綜論》,稱「陳小翠‥‥‥‥是一位在傳統文學領域全面發展而極具個性的天才作家兼書畫藝術家」。

〔一〕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一九四〇年六月十日,浙江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第二〇七頁。

〔二〕陳聲聰《兼于閣詩話》,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第二五一頁。

〔三〕錢悦詩《詩人陳小翠》,《海上春秋》,華道一主編,上海文史研究館編,中華書局二〇〇五年版,第十三頁。

〔四〕鄭逸梅《才媛陳小翠》,《鄭逸梅選集》(第四卷),黑龍江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一年版,第七五八頁。

〔五〕劉夢芙《「五四」以來詞壇點將録》,《二十世紀名家詞述評》,安徽文藝出版社二〇〇六年版,第三五七頁。

〔六〕陳小翠《半生之回顧》,《宇宙風》一九三七年第六十二期。

〔七〕同六。

〔八〕同六。

〔九〕陳栩《〈翠樓吟草〉序》,上海著易堂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版,第二頁。

〔一〇〕陳小翠、范煙橋、周瘦鵑《天虚我生與無敵牌牙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二十七卷,中國文史出版社,第一八五頁。

〔一一〕同六。

〔一二〕同六。

〔一三〕同十,第一八九頁。

〔一四〕同十,第一八九頁。

〔一五〕李曉軍《文學以養心,工業以救國——天虚我生與無敵牙粉》,《牙醫史話——中國口腔衛生文史概覽》,浙江大學出版社二〇一四年版,第二九二頁。

〔一六〕同十,第一八六—一八七頁。

〔一七〕同十五,第二九一頁。

〔一八〕同十,第一九一頁。

〔一九〕同四,第七六五頁。

〔二〇〕沈建中編撰《施蟄存先生編年事録(上)》,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一三年版,第四二—四三頁。

〔二一〕同十,第一九一—一九二頁。

〔二二〕蔡登山《詩、書、畫俱佳的陳小蝶(定山)》,《洋場才子與小報文人》,金城出版社二〇一二年版,第一四九頁。

〔二三〕同十,第一九五頁。

〔二四〕同十,第一九五頁。

〔二五〕徐建融、劉毅强主編《海派書畫文獻彙編》,上海辭書出版社二〇一三年版,第五五三頁。

〔二六〕陳定山《我的父親天虚我生——國貨之隱者》,《春申舊聞續》,海豚出版社二〇一五年版,第三〇二頁。

〔二七〕同二十六,第三〇七頁。

〔二八〕鄭逸梅《南社社友事略;陳蝶仙》,《南社叢談歷史與人物》,中華書局二〇〇六年版,第二一三頁。

〔二九〕同二十二,第一五〇頁。

〔三〇〕許宛雲《我所認識的陳小翠先生》,《東方早報》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七日。

〔三一〕陳步桂、吴景文《温州現代詩壇巨擘陳仲陶先生》,政協浙江省温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温州文史資料(第四輯)》,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第一一九頁。

〔三二〕徐昌酩編《上海美術志》,上海書畫出版社二〇〇四年版,第七三七頁。

〔三三〕盧輔聖主編《近代字畫市場實用辭典》,上海書畫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第五二一頁。

〔三四〕陳定山《蕭齋詩存》,《臺灣先賢詩文集匯刊》第九輯,龍文出版社二〇一一年版,第二六—二七頁。

〔三五〕辛德勇《新社會里的舊詩刊——〈樂天詩訊〉》,《讀書與藏書之間》,中華書局二〇〇五年版,第二五三—二六二頁。

〔三六〕廬輔聖主編《海上繪畫全集(五)》,上海書畫出版社二〇〇一年版第,一〇九三頁。

〔三七〕明言《中國新音樂》,人民音樂出版社二〇一二年版,第二七七頁。

〔三八〕陳定山《十年詩卷定山詞》,正中書局一九六八年版,第四一—四二頁。

〔三九〕同三十。

〔四〇〕《施蟄存日記》,文匯出版社二〇〇二年版,第一〇八頁。

〔四一〕同四十,第一〇九頁。

〔四二〕同三十八,第四二頁。

〔四三〕陳巨來《記龐左玉與陳小翠》,《安持人物瑣憶》,上海書畫出版社二〇一一年版,第七七頁。

〔四四〕謝忱編撰、許宛雲修訂《陳懋恒女史年表》,福建省文史研究館整理《陳懋恒詩文集》,海峽文藝出版社二〇一一年版,第五七五頁。

〔四五〕同三十。

〔四六〕同三十。

〔四七〕同三十。

〔四八〕同三十。

〔四九〕吴興文《翠吟樓遺集》,《書摘》二〇一三年第四期。

〔五〇〕同三十六,第一一一八頁。

〔五一〕同三十。

〔五二〕當代上海研究所編《二十一世紀上海紀事二〇〇四—二〇〇六》,上海人民出版社二〇〇八年版,第一四五頁。

猜你喜欢
小翠
还是要有智慧
我家的小翠
聊斋志异小翠
屈死旁人笑死贼
坚强的孩子
小翠的眼泪
电梯里的风景
今晚,有月亮
云那边
夏天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