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诚
(百色学院 广西百色 533000)
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在传承红色基因、构建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红色记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现实意义。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向纵深发展,对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应当深刻认识到新技术对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度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最大程度彰显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在新时代的价值。
1929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右江地区百色领导发动了威震南疆的百色起义,成立中国红军第七军,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次年2月,邓小平同志又在左江地区龙州领导发动了龙州起义,成立中国红军第八军,建立了左江革命根据地。两次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风云激荡的光辉篇章,形成了卷帙浩繁的红色档案,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107卷1700多份,百色市档案馆馆藏187卷,崇左市档案馆馆藏9卷71份。[1]此外,还有部分档案史料散存于左右江革命老区百色市和崇左市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党史研究机构等单位。这些档案史料有文献、实物、图片资料,其中以文献最多,成为“镇馆之宝”。
近些年来,各馆藏单位以打造档案文化产品、举办档案站、建设档案网站等为载体,开发红色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文化建设、党员干部教育和科学研究等,发挥了独特作用。
以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为素材,打造档案文化产品:一是影视产品,如电影《百色起义》、电视片《邓小平与广西》、文献资料片《邓小平在广西》、文献纪录片《红星照耀左右江—1929-1931邓小平在广西》等;二是出版画册,如《邓小平与广西》、《张云逸在广西》以及400多幅《邓小平在广西》图片展等;三是学术产品,如《百色起义史稿》、《右江风雷——邓小平与百色起义》、《军事家邓小平: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我的父亲邓小平:战争年代》等40余部,编纂出版论文集10余册280余篇。
十八大以来,各馆藏机构主动服务大局,整理馆藏资源,举办系列专题档案展,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先后举办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专题展,共接待参观260余批次,共计3.2万人次,彰显了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的教育价值。百色市、河池市东兰县等档案局在每年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纪念活动期间举办红色档案史料展。百色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百色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百色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馆展陈档案资料常态化,成为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干部接受党性教育和党史教育的大学校。
红色档案是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多年来,广西在发展红色旅游中,有效整合红色档案资源,积极创新,或将红色档案直接作为红色旅游区中的旅游项目,或根据红色档案复原场景、实物,为红色旅游提供强有力支撑。百色被列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相继推出“邓小平足迹之旅”等多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掀起了红色旅游的热潮。红色档案为老区红色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红色旅游成为拉动老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技术新媒介的兴起,对红色档案信息的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馆藏机构开始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传播档案信息、提供远程服务。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利用门户网站“多媒体展厅”等功能模块展出《邓小平与广西》《张云逸在广西》《红色广西--百色起义红色档案史料展》,定期在“广西档案”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展览信息,提供网络查询服务,还开通了APP客户端。在网络和信息技术利用方面,走在前沿。
每一份档案史料背后都是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在纪念百色起义82周年期间,百色起义纪念馆利用馆藏的红色档案史料和文物,与百色广播电台联合举办《口述七军》栏目共80集,全面展示百色起义波澜壮阔历史画面。节目播出后,因其本土题材而受到听众的欢迎,认为节目贴近本土、贴近群众,很接地气,感到亲切。百色起义纪念馆还与百色电视台联合制作《百色故事》系列节目,其中包括《粤东会馆故事》、《红七军军部旧址故事》、《红七军政治部旧址故事》等。
尽管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新技术条件下,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由于体制、机制、技术等原因,各级各类馆藏红色档案单位在管理上相对独立,各自为政,缺少沟通联系,致使档案资源处于“信息孤岛”状态,造成档案资源难以得到整合共享,开发利用率下降,难以适应新技术环境下档案工作的需要。
各馆藏机构重保管轻利用问题比较突出,对馆藏档案资源内容宣导不够,致使一些有价值的档案资源闲置浪费。传统的服务模式难以适应日益增长、千差万别的档案利用需求。在利用新技术提升服务能力方面还相对薄弱,对利用方式缺少应有的宣导,导致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
在新技术条件下,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从内容到形式都融入新知识新技术成分。而现行档案队伍中“半路出家”人员不在少数,档案人员以档案专业背景为主,掌握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等的复合型人才较少,人才局限影响了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所谓新技术,是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太空科技、人工智能等令人炫目的技术。[2]新技术的发展,为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由于年代久远,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实体脆弱。从保护出发,新技术的利用尤为必要。比如,利用数字化复制仿真技术能使档案实体接近真实面貌,从而延长档案的寿命,并有效管理档案信息,而且提供多次利用,推动档案服务利用由传统馆藏提供向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提取转型。
大数据、云计算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促进信息之间关联,实现数据的自由交换和流动,促进信息资源的系统化和有序化。利用此项技术处理、分析、提炼有效的价值信息,确保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现由量到质的飞跃。
以微博、微信、博客等社交媒体以及手机APP为代表的网络技术传播信息资源具有广泛、快速的特性,适应了公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和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要。利用这些新媒体平台传播图文、声音、视频兼顾档案信息资源,并可链接到相关网站平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广泛、快捷传播。
档案服务包括借阅、检索、咨询和展览等。新技术的运用推动服务方式的创新,如利用手机网络渠道,可以实现移动查询、移动阅读、移动咨询功能服务;利用多媒体档案信息检索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到所需信息;推送技术能为用户提供定制服务,根据用户需要自动提供查找的信息。
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利用3D模型技术,采取多媒体互动叠加音频、图文等形式,能使观众身临其境,其中裸眼3D技术能展示视觉冲击效果强烈的档案影像,全息幻影成像系统能实现真实场景和虚幻人物的融合,生动展示馆藏档案资源。
借助社交媒体实时发布各种档案信息资源,并提供在线咨询,保持互动。利用此项开放技术搭建用户与馆藏机构的交流互动平台,解决用户疑问和好奇、促进彼此了解、拉近彼此距离。
丁薛祥同志在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调研时提出,借助新兴技术,档案开发利用应系统、深度、精准,以充分发掘档案价值,深入有效利用档案。[3]当前,广西正在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目标任务变为现实。如何让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搭乘新技术快车,在服务新时代广西新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互联网+”思维主要包括创新驱动思维、用户为王思维、跨界融合思维、开放共享思维和生态系统思维。[4]馆藏机构要树立互联网思维,主动拥抱互联网,积极探索新途径,创新“互联网+档案服务”模式,使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高效传播档案信息,为用户提供多样化快速便捷服务,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旋律下,实现应有的价值。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方法,其核心是提供更安全、更低成本的IT服务,有利于实现异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相对安全、节约数字档案馆建设成本以及提高档案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大数据能高速捕捉、发现或分析大量数据,从中获取价值。大数据能极大丰富档案信息资源,使得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档案资源得以保存和利用。因此,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5]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支持下,广西各级馆藏机构要以共享为目标,建立共享机制,加快各个系统档案资源的数据资源整合和数据交换,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实现档案信息的“增值”。
在网络信息技术社会,出现了新兴社会档案信息利用群体,他们利用需求五花八门。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应根据不同用户选用不同技术,实现新技术选用与提高服务之间的最佳效果。比如,根据研究人员需要,在数据资源平台增加在线浏览功能,运用云存储技术提供远程档案利用,推送研究文章、档案目录;根据有文化休闲需求的用户,设置影音区,有视频或全息影像能够还原某些历史场景;档案机构可以在网站上设立交互式窗口,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在网站上放置电子资源,为用户提供复制服务,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档案信息微传播主要依托微信、微博、收集网络等传播媒介传播档案信息,具有信息呈碎片化特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是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馆藏主要单位。据调查,尚有部分散存于各级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党史研究机构等单位。在档案信息传播方面,各单位互为独立,传播内容存在同质化。从便于用户利用的角度出发,建设共享数据库,对各档案信息微传播平台进行优化整合,从以往零散状态转向系统化和有序化,形成协同效应,提高整体传播效果。[6]
当前,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档案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彰显,与长期以来对馆藏资源和利用宣导不足有着极大关系。在新技术得以广泛运用的当代社会,海量信息瞬息万变,“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应通过盘活“家底”,确定宣导内容,利用新技术加强档案资源、档案价值、档案作用及利用效果的宣导,提升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利用新技术做好档案利用方式、利用渠道的宣导,让社会了解如何利用档案的好处,引导用户用好、用活档案。只有创造良好的利用环境,提升服务能力,档案才能在利用中体现价值。
根据当前广西各馆藏档案管理队伍知识能力结构现状,应加强对在职人员的教育培训,改革培训内容,抓好运用现代化技术管理档案的能力、运用智能化手段挖掘有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检索工具和网络搜索引擎精准检索信息的能力等新技术运用的培训,使在职人员具备一定的数据信息素养;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招聘引进有信息技术背景的人员,尤其是考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逐步优化档案队伍结构;与高校合作,深化档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既懂得档案专业知识技能又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只有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掌握新技术的档案人才队伍,才能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档案价值的充分发挥。
在新技术条件下,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使左右江红色档案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