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娜 张学军
(河套学院马列教学部 内蒙古 015000)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更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启蒙运动,使马克思主义这一涓涓细流冲破封建社会与传统思想的枷锁,在近代中国社会中涌动出波涛骇浪,激荡着中国人的青春热血与精神理想,展现着巨大的革命性力量与生命活力,马克思主义开始真正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思想指南与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问题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与交融,成为中国问题的现实观照,中国革命道路由此走向全新的历史征程,中华民族开始了全新的蜕变与发展。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发展契机与思想文化的土壤。现如今,正值五四运动百年之际,必须更为深入地审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传播背景与传播规律,与马克思主义亲密对话,深究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逻辑与历史关联,在学术原生态中把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发展走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助力于民族振兴中国梦的发展与实现。
十九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人开始了与资本主义的会面。随后,马克思学说开始逐渐走向国人视野,1899年,《万国公报》首刊《大同学》,这是马克思主义与国人的初见,还未全面呈现在国人面前,其影响力也较小,究其原因,这与时代发展历程、国人救亡图存方向还未明确等息息相关。即使当时有梁启超、朱执信等人提及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并未被国人深入认知。
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不断挖掘着中国的价值,国人开始看清资本主义背景下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害深恶痛绝,开始了一系列的反击与抗争,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是国人试图在中国开辟资本主义的昭示,借此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提升自身生产力,从而对抗西方列强。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无论是农民阶级、地主官僚阶级都在极力地发展与抗争,但历史实践表明,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资本主义式的救亡终会走向失败与落寞。仁人志士开始深刻地反思,认识到在中国不管是洋务运动般的自救、维新变法般的改良,亦或辛亥革命式的民主革命,都难以有效“根治”封建社会遗留下顽疾,国人必须探索与时代、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发展道路。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再次以失败落幕,由此,很多先进知识分子不再对资本主义怀有幻想,看到了资本主义所谓的公平正义虚伪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封建军阀丧权辱国的卑劣行径,深刻认识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器物”“制度”式的抗争屡次破灭,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全新的抗争之路,即从文化上找寻突破社会危机的入口,新文化运动由此拉开帷幕。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直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可见,此时的国人已深刻认识到当时社会矛盾。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资本主义式的革命已然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发展,而俄国十月革命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带去了新的理论曙光,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的实践论证下备受国际关注,中国透过十月革命的实践影响,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对于中国社会的适用性。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述:“一个国家中的理论的实用度与实现度,取决于这个国家对理论的需要程度。”而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发展都在昭示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发展的需求度与契合度,马克思主义可以有针对性地且有效地解决中国社会现存与长久矛盾。当时的先进分子正是看到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契合度,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借五四运动这一东风吹遍中国大地。打倒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成为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随之中国开始了全新的革命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快速且广泛地传播,愈发深植于中国历史实践发展与中国大地之上,为中国近代史的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思想理论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与号召力,会给予人们思想上的震动,精神上的觉醒。在马克思看来,思想理论具有极强的内生性力量,即“人们群众一旦被思想理论所引导,必然会生成强大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引领性作用,恰可证实此点。尤其在五四运动之后,人们更加充分且深入地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彻底性,在传播内容上从局部碎片化走向了整体完整化,马克思主义全面尽现。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特别提到,“马克思著作卷帙浩繁,思想学理深晦”,同时指明“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个系统的组织,其内容不容割裂”。可见,中国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已经有着越发深入的认识,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性、科学性与系统性,看到了马克思理论中深刻且巨大的能量。
从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可见,中国理论在话语建构上一直颇受争议,对于中国问题的解决既有全盘照搬他人理论的,也有延续祖宗之法的。然而历史实践表明,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不管是他者理论或祖宗之法,都无法与中国发展规律契合,最终只得走向消亡。历史的发展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理论建构既不能全盘照搬,亦不可因循守旧,而应有着坚实有力的理论依据,代表着广泛的利益,有着正确方向引领性,而马克思主义正契合于这一要求。五四运动后,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但是这种传播并非是单纯的他者传播,而是先进知识分子与中国实际的紧密结合。同时,马克思主义具备理论彻底性,可以消除他者隔阂,使其毫无阻碍、毫无限制地融入中国社会并深植于中国土壤。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思想理论十分契合,不仅使中国理论实现再生,更与中国现实紧密贴合,更为直观地引领中国前进与发展。
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中,国人不断探索着救亡图存之道,从“器物”“制度”到“文化”不断地探索,只为找寻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之径。理论在向实践的转化过程中,理论自身不仅要具有理论彻底性与解释力,同时还要与国家、民族发展实践相契合,并且是满足人们、国家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契合。从历史发展实践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后的传播,正是对人们利益、国家利益及中国救亡图存实践需求的响应,同时,中国的历史革命发展进程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思想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衔接不是单独作用力使然,正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互动,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内在性与中国革命实践发展外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如果一种理论未能在社会中发挥主导型作用,未能与社会实践发展相契合,那么理论与社会实践将无法实现有机对接。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实现了良性衔接。陈独秀曾指出,五四运动较之以往的爱国运动,其更为凸显的是直接行动意识与爱国牺牲精神,正如五四运动所蕴含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一般,这些都是救亡图存的现实写照,是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将这一精神外化为直接行动的力量。
从五四运动发展进程看,随着五四运动的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度越发深远,逐渐成为理论思想与革命实践的指南,而这一广泛传播的主要动力之一正是中国社会中现实存在的救亡图存的客观需求,是先进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希望以思想文化的转变正确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挽救民族危忘,实现民族复兴。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革命实践的现实所需。
思想的作用根本在于人这一主体,思想理论的实践意义必须通过人这一主体来实现,并且思想理论的传播更需要考虑到人这一主体的需求度。换言之,即使某一思想理论有着极强的渗透性、系统性、彻底性,但未能得到主体的响应与接受,也无法实现现实的转化,仅限于纸上之言而不具有现实效力,更无从谈及对现实世界的改变。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快速且广泛传播,正是有人这一主体的全面响应。如,在五四运动后,人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理论彻底性与科学性,看到了其对革命实践的指引性作用,这种作用与人民长期以来的内心的革命需求与发展期盼尤为契合,理论与实践主体实现了顺势对接。马克思主义传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获得广泛的主体认同,人们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转化为实践行为。从五四运动后,近代史发展进程看,中国人民殷切期盼解放的心情催动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传播,二者亦步亦趋。这主要在于,马克思主义所契合的不是少部分人而定利益与需求,而是吻合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需求的,它所顾及的不是少部分人,而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能与人们这一主体实现无缝衔接。尤其是在五四运动后,人民群众登上革命与发展的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这一契合于人们群众根本利益与需求的理论便愈发彰显出其时代意义与现实价值,社会主体会更加能动的挖掘思想理论的价值,在革命运动中积极吸收并运用该理论。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使其在中国的土地上遍地开花,结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发展特色的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第一次具体结合结出了毛泽东思想,随之便是邓小平理论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思想,而后有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发展。如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全新的发展活力,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中国大放光彩。这些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理论成果的展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在中国薪火相传的见证。
新时代,对五四运动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对新青年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五四精神为指引,以实现中国梦为已任,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坚定理想、热爱祖国、勇担责任、增长本领、锤炼品德、砥砺前行,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前行道路上的指明灯,传承五四精神,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内涵,坚定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在马克思主义这一航向的指引下正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