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平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江苏 东台 224233)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中,如果想要有效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就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欣赏意境,让学生能够有效的融入到实际的音乐环境之中,从而体会其中的意境,最终实现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目的。但是传统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过于注重鉴赏知识和音乐内容的讲解,而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对于音乐的体验和感受不够关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应该积极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实践中,从而促进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音乐知识,感受音乐意境,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在高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一直是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因此在进行音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教学的体验性,让学生都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传统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形式下,学生一般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被动式的学习,绝大部分的音乐知识都是教师灌输式教育的结果,高中生在此过程中一般都没有进行独立的思考,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习音乐知识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应付考试[1]。这种教学形式应试倾向较强,同时对于高中生思维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无益处。所以在未来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体验式教学形式,改变传统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形式的缺陷和弊端,让高中学生在学习音乐鉴赏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学会相应的思维方式和技巧,逐渐培养一定的思维习惯,重点关注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条件。
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在实际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活动之中,老师在教育实践中都处于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形式和教育水平。如果教师在音乐鉴赏课教学过程中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学生就会处在非常被动的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堂参与程度受到较多的限制,此时要想提升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成就感,显然是不现实的。高中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但是要想将这种思维模式运用在实际的音乐学习之中,还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所以在平时的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对高中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和延伸,帮助高中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不断拓宽思维路径,不断创新自己的思维模式,敢于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想,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逐渐提升表达意愿,这样才能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比如在上《白毛女》这一歌剧的鉴赏课时,老师就可以积极转变教学形式,让学生发挥自主鉴赏能力,同时用《北风吹》等音乐进行辅助,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鉴赏教学环境,使学生仿佛有一个真实的体验,这样就会对音乐的感觉更加深刻。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之中的运用效果与教师的运用情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还一直停留在较为传统的状态,不愿意进行体验式教学的尝试,将导致体验式教学停滞不前。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仍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向学生灌输音乐鉴赏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不注重对于课堂教育形式的创新和改进,由于高中学生的音乐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所以即使学生学会了音乐鉴赏的理论知识,但是实际开展鉴赏活动的时候,仍然不知道从何入手,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整体效果[2]。因此在全新教学关键的指导和引领下,高中音乐教师应该首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充分认识到体验式教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将其与音乐鉴赏课教学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从根本上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让高中学生通过对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参与,实现对于音乐鉴赏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为了实现这样的体验式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体验式教育工作规划,将体验式教学运用到高中音乐鉴赏课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切实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从教学实践情况来看,体验式教学对于提升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整体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运用体验式教学,丰富音乐鉴赏课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加强引导,让学生逐渐掌握在课堂上的主动权,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进而促进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