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竺雯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 柳州 545006)
高校90后、00后学生是跟着互联网一起成长的新生代,他们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接收信息、多位交叉思维能力以及自我表现能力强,尤其在选择知识点和关键词,体现追求快捷性、实用性和时尚性的特点。另外,“作为媒体形态之一的新媒体,已筑建成为方方面面与之相链接的万物皆媒的环境,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1]新媒体集结多元、新颖、快捷等实用性优势,几乎渗透到每个领域,多元信息地毯式扑面而来。
新媒体、尔雅、慕课等网络课程并进,给予大学生新增了选修学分的路径和方式,同时给高校音乐鉴赏通识课教学模式受到冲击和挑战。教师该如何迎接和消解挑战,才能有效第提升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思考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塑造善美人生的教学模式建构问题。
音乐鉴赏通识课传统授课以课堂内容为教师主导核心,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讲优势便可完成教学任务。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迅速吸引了所有传播形态向数字化靠拢,它天生就是融合媒体的产物。满足人获取新概念和新知识闪电式需求,颠覆和冲击了传统知识传授输出方式,教师原知识结构和教研能力受到新媒体时代新要求的严峻考验。
综合性大学音乐鉴赏通识课,教学对象为全校所有学生。面对逐年递增的00后学生现状,由于专业不同,他们的学科思维方式、原生性性格、审美情趣等存在多样化和复杂性,此外还存在完成学分目的现状,因此给音乐鉴赏通识课的教学目的、要求、任务和授课方式带来建构瓶颈。
综上所诉,教师自身教研能力受到互联网新媒体冲击,学生审美取向和学习目的异同的瓶颈,教师直面现实问题,敢于自我更新,探索解决瓶颈的路径,是高校教师提高通识课教学质量的必修课。
教师建立个人成长型思维模式,勇于更新原有积累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思维源头“自我革命”(习近平书记语),根据学生的特点换位思考,因为“每一个群体,每一个社会,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问题,在很多方面,搞科研的人都必须为他的调查制定一套特定的方法——一种能适应他所要解决问题的处理办法。”[2]因此,教师更新自身知识储备,更新与再建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课程模块,研究建构与培养大学生美善人格相匹配的教学大纲。
从教师自身能力维度看,提升运用媒体平台辅助教学的实操能力,善于利用新媒体共享功能,做到线上与线下的教学互动,包括知识点前置、课中“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课后学习信息反馈的多元化、快捷性的音乐鉴赏课教学模式,把知识点与学生趣性点交接,结合参与、合作的审美体验教学,引导部分学生淡化功利意识心理,感受音乐旋律美和意境美,愉悦心智。正如佛洛伊德的学生荣恩(Jung)所证明的“人的深层次中的结构是一种审美的结构,在进化过程中的自觉筛选和淘汰意识,通常会把既节省精力又能对外界迅速判断和反应能力,用在易于记忆和储藏的形态上,经过不断积淀,使人类心灵有了最基本、最经济、最稳定的模式,使我们能够领会、理解、反应、具有智慧。”[3]只有纯粹的教与学动机,才有纯粹的“导”与“受”的美感效应。
在笔者看来,无论“去经验化”与“知识体系更新再建”,还是“互联网+”授课模式的思、学、行,是教师在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孵化创设中的审美态度,这“是人在从事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时所持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非功利的。”[4]教师秉承审美态度,严谨探索和实践,消解瓶颈问题,使教师成为知行合一的美善常态人。
音乐鉴赏通识课的教学对象是全校各专业学生,每学期32个学时,每周3学时,十一周完成教学任务。以笔者主讲通识课《中国民歌欣赏》为例,课程内容包括六个模块:民歌概念与产生原因;民歌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民歌体裁与分类;汉族民歌;少数民族民歌;影视歌剧中经典民歌。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发展到当下中国新民歌,从“二言体”的“弹歌”发展到今日的“乡愁”等民歌;从宫商角徵羽书写的委婉音律,发展到内涵丰富和调性经纬多维的民族歌舞剧、民族歌舞音画诗……建构了该门课程体系。
中国民歌作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个支流,其具备的原创性、匿名性、流传性、变异性和人民性特质,形成了中国民歌的独特文化。在布鲁诺·内特尔看来,“音乐是一种世界的现象,但每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音乐。”[5]中国民歌文化蕴藏了几千年来流传在民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记载了历史的变迁,人民质朴的喜怒哀乐和审美追求,如马克思所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学生,教学理念围绕一个“点”、四个“美”、五个“性”。一个“点”是指教学内容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四个“美”是指民歌体裁美、形式美、音乐美、故事美。五个“性”是指单元知识独立性、单元之间逻辑性、内容多元性、体验趣味性、育人审美性。在建构中国民歌鉴赏知识体系,关注学生对美的情趣追求,因为“在康德看来,美感是主观的,凭借感觉而不假概念;同时却又不完全是主观的,仍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美必须借心才能感觉到美,但物亦必须具有适合心理机能一个条件(一个形象,或者一种颜色),才能使心感觉到美。”[6]所以,教学中教师善用学生感兴趣的范例,适应他们灵活自由的脑心机能,感知民歌、思考民歌、学唱民歌,从心理层面剥化成为仁爱、朴善的个体,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从而达到通识课至善、至美的教育目的。
基于90后、00后大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出发,教学设计为互联网+审美渗透,分学时逐级引导。下面以江南民歌《茉莉花》课为例,逐一说明。教学计划3学时。第一学时,教师采用观赏女子十二月坊演奏《茉莉花》导入新课,唤醒学生视听觉感官,开启感知音乐和审美音乐,因为“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而“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能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7]所以,在轻松愉悦的境域里,学生直接而快速接受音乐信息。
第二学时,首先运用网络平台,观看戏曲视频《西厢记》片段和教师讲故事形式,介绍歌曲《茉莉花》的产生背景,影、音、图、述四位一体,从文学内涵建立并丰富欣赏歌曲《茉莉花》的交织维度,使学生在鉴赏中产生联想带来满足和审美价值,还“可以调解人们坚持艺术与生活相联系和美学哲学所主张的美的非功利性的矛盾。”[8]
其次,观看两段网络视频,一是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茉莉花》视频。二是意大利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朵》中儿童演唱《茉莉花》视频。结合教师讲解这两段视频的故事,开拓学生了解和鉴赏音乐作品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激发学生歌唱歌曲的热情。首先让学生朗诵《茉莉花》歌词,感受声音穿过耳膜带来的画面感,跟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学唱。体验朗诵和歌唱,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歌词、旋律、节奏的抑扬顿挫美,因为歌唱能“调动人的一切心理因素的参与,反过来又促进人的所有心理因素得到自由的发挥和高度的和谐,正因为如此,它才给人造成一种比生理愉快更加高级的愉快,并且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推动力量。”[9]所以学生体验通过控制声音的强弱表现情感变化,明白以情带声的声音输出美,心灵获得愉悦和欢喜,脸上洋溢着光彩,课堂气氛和谐。
再次,运用比较欣赏法,让学生感受音乐多样性和美感。笔者演唱不同地区不同地域风格的《茉莉花》,河北《茉莉花》的音乐欢快跳跃,尤其是衬词衬腔“嗯呀、哎呀……”把这首北方小调的情感表达直白,声音与情绪的对味配合,演唱时嗓音要表现出脆甜亮特点。江南地区《茉莉花》,五声调式,单乐段,歌词简单,只有共八句,歌曲婉转曲折,音乐柔情款款,情感比较含蓄,展现江南女子清新含羞气质。比较欣赏之后,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陈述不同地区《茉莉花》音乐风格和演唱特点,重点为讲述各自的音乐美。通常,为加深新学歌曲印象,笔者邀请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学员到课堂演唱,同龄人美好的歌声给予同学们带来欢欣雀跃的心境,收获美感享受。
最后,课程结束环节,由学生主导,回顾学习歌曲《茉莉花》的经历,提升学生对民歌的热爱,扩展弘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精神引领,如汉代文学家扬雄强调的:“美对人的思想感情的陶冶作用,美应当引人向善、使人陶陶然乐于从善。总之,美善合一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始终认为从人的内心去体验伦理道德精神,即善的精神。由于音乐艺术比其他艺术更完善于表现人的心灵,所以,儒家美善合一的审美观更集中地体现在音乐的审美观念中。”[10]在笔者看来,以美的音乐、美的故事贯穿音乐鉴赏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美的环境里形成自己的审美格调,对互联网+里的真善美丑内容,能自律地既有辨识,又有包容的筛选,构建和形成个体向善向美的人文情怀和精神世界。
高校音乐鉴赏通识课的主导是教师,接收新信息,提升新技能,创设教学模式和组织课堂教学智慧,授课是否真正具有“善美”特质,直接作用于教学质量好与次,更直接反应在学生到课率和早退方面,如通识课教师们所说“通识课是考量教师授课卖座与否的显示器”。因此,笔者认为,衡量教师教研能力尺度在于更新,自律的教师不会被环境和学生抛弃。作为审美教育工作者,只有自省、自发的提升,成为善美自律的表率,才能引领和培养学生成为善美之莘莘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