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洁
设计是人类追求进步、实现创新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艺术设计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一句是这样的:十五年前,国家需要依靠价格来竞争,今天却不同,需要依靠质量,而明天需要的就是以设计来竞争。由此可以看出,培养相关专业的设计人才是国家发展所必需的。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进行了多年的改革,但是仍然在一些方面存在着不足,很多院校的教育模式是老旧的,教学手段也很简单,没有进行创新。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完整的工程,应该树立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的进步。
现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创新的要求越来越多,新的设计作品也是在顺应时代的潮流,这样的背景之下就要求高素质的设计人才。艺术设计教育就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主要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来进行教育。艺术设计教育更加强调的是理论知识、设计理念、设计应用这三个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艺术设计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不仅是智力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合。首先,掌握理论知识是必须的,理论知识包括对于设计的了解、艺术理念以及各种相关的知识,知识是一个前提条件,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以后进行的想象就是有依据的,不是凭空产生的。其次就是设计理念,设计理念这个概念是抽象的,它是反映在人的头脑中的,这方面需要知识的辅助,通过相关的学习才会逐渐产生设计理念,这个过程中灵感显得至关重要,突然出现在头脑中的意识可能就是良好设计理念形成的开端。最后就是设计应用,艺术设计学校中,设计应用是比较少的,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自觉行为实现的,可能是对生活中的某些具体事物的设计,并且加入应有的艺术成分,从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学校中的学生对于艺术设计的应用可以通过老师的作业或者是生活中的事物来实现。三者的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人类的进步都是在不断的创新设计中实现的,艺术设计教育就是通过不断给学生传授新的设计理念,并且让学生受到相关艺术的熏陶,从而产生接受教育的能力,不断适应,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比较晚,大部分的学校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设置的。近年来的艺术设计专业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它是一门比较年轻化的学科,所以目前的发展仍是处于上升趋势的,国家也投入了较大的力度来促进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过随着扩张现象的发展,它出现了自身的发展不足,因为是在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下建立起来的,暴露出许多的弊端。
艺术设计教育是否具有价值就要看它是否满足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可是近年来,由于对该专业的重视程度加大,许多学校为了发展这个专业,就加大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但是传统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广大的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的知识,对于其是否是社会需要的、是否是符合实践要求的却缺乏考虑。艺术设计就是以一定的审美为基础的,然后就需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设计。但是教育中却缺乏对于社会需要的考虑,部分学校只是为了培养应试教育的人才,然后以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这样的一味追求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最后培养出的学生是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因为传统的教材可能已经过时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实际生产中需要的知识不相符,形成一种矛盾。
有的艺术院校里的艺术设计专业设置是单一的,有些课程还是重复的,繁重的课程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是对社会的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近年来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步伐加快,许多的学校都设置有这个专业,可是却没有科学的系统规划,对于艺术设计的教育只是相互借鉴模仿,然后在形式上稍有改动,之后就会认为是进行了创新,可是教育还是传统的,是传统的授课模式、师生相处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对于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没有系统完整的认识,这样的结果就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缺乏长远性,对于人才也没有制定发展目标,只是认为教出来就是好的,这样的办学理念之下,产生的规划自然是琐碎的、功利性极强的、没有长远打算的。
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教学改革,希望教师可以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学校可以制定完整的教学体系,通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产生一套最适合学生的发展计划,许多的学校还是号召上的跟随者,可是是行动上的落后者,仍然停留在最初时的状态。
艺术院校中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具有资质的年长的教师,虽然他们的教学能力不容怀疑,可是他们对于新时代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潮流知识的掌握还很欠缺。教师队伍的构成比例是不科学的,以前的教师占大部分,年轻教师占少数,具有留学经历的老师人数更是占一小部分,这样的队伍构成就会是以前的教师传授的知识是以前的,他们相关的体验也会受到时代的制约,教给学生的知识符合以前的社会需要,造成的是一种知识与需要不符合的现象。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手段就是教师课堂讲解和演示。在课堂的讲解过程中,就是老师讲授,学生听然后记笔记,之后课下对于相关的知识巩固复习,当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时,听课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然后对于知识的掌握就会出现误区,但是教师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有一个很好的了解。课堂的演示环节就是教师的自身演示或者是相关视频的展示,通过这样的演示来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同时还要求学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这样的教学手段其实起到的实际效果并不能和预期的目标值一样。学生被束缚在课堂上,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对于美的感受以及设计理念的产生都是有阻碍作用的。
在艺术院校中学生的学习平台是很少的,教学平台主要是指教师进行教学、学生接受学习的公共场所,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平台也就是传统的教室里,但是传统教室教学有自身固有的弊端,人多会降低质量,教室大会使学生与教师产生距离感,学生与老师之间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随着技术的进步,学校的教学手段在不断地更新,现在许多学校都开放了网络课堂,学生平时的教室学习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学生还可通过登录相关的学习平台,在网络上与教师进行线上的互动。由于网络独有的特点,更多的学生愿意去与老师交流,阐释自己的理念,和老师沟通自己对于艺术的想法,学生的想象力也大大丰富了。此外,不仅是网络课堂,学校还有移动的图书馆,可以通过小程序或者公共号进行推送。各种新式的教学内容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而且获得的学习资源是最新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这样的学习平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己专业的学习。
艺术设计教育是一种对于美的追求,是一种需要设计灵感突然产生的教学。现代的教学不再是局限于本国的教师队伍,许多的艺术学校实现了跨国教师队伍的创建,通过网络来授课,教师可以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相互交流借鉴,是对自身的一种促进,同时也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去开发自己的创造思维,这样他们的设计就不再是局限的,可以是融合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种设计,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艺术设计人才。不一样的教师队伍结构也是对传统的教师队伍的一种弥补,可以改变以前存在的缺陷,引入新潮的教育理念和观念,本身就是教育上的重大突破。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就是对于学生的一种培养,这种模式下的学生是缺乏实践性的,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前提条件。并且许多艺术学校都与企业形成了合作关系,学校可以帮助企业完成一些设计,这样就为学生们提供了一定的实际锻炼的机会,理论与知识结合,更好地让学生成长,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也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预期目标所在。
总而言之,要培养高素质的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就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在坚持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对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创新,这样才可以实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