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吐魯番學研究綜述

2019-12-15 13:48張勇健白俊鳳蘭州大學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9年0期
关键词:時期文獻歷史

張勇健 白俊鳳(蘭州大學)

本年度中國大陸地區的吐魯番學研究成果豐碩。據不完全統計,共出版學術專著與文集(含再版、譯注)60餘部,公開發表研究論文近370餘篇。兹分概説、歷史地理、社會與文化、宗教、語言文字、文學、藝術、考古與文物保護、少數民族歷史與語言、古籍、科技、書評與學術動態等十二個專題擇要介紹如下。

一、 概 説

本年度概説方面的研究成果涉及絲綢之路、吐魯番文物及文獻的刊佈等方面。

“一帶一路”話題仍是本年度熱點,吐魯番學與絲綢之路研究關係密切,自然也便成爲關注的焦點。武斌著《絲綢之路全史》(遼寧教育出版社)是一部全面描述絲綢之路的通史,突破了分述陸上和海上、草原與西南各條絲綢之路的傳統框架,組織起絲綢之路遺存下來的中華文明與域外文明交流的豐富資料,按歷史發展順序進行編排,介紹了絲綢之路歷史基礎知識與歷史上絲綢之路形成、發展和繁榮的脉絡,反映了絲綢之路歷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文化交流的突出成就,内容涵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科技、宗教、藝術等各個領域。齊小艷著《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煤炭工業出版社)是一部關於絲路歷史的專著,對“絲綢之路”概念的提出與研究現狀、陸上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繁榮、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與發展以及東西方文明交匯等一系列重點問題做了研討。馮并著《絲路文明札記》(濟南出版社)以絲路文明發生以來綿延不斷的文明傳播爲主綫,通過前絲路、絲路、後絲路不同階段文明交流的叙述與特徵比較,揭示了絲路文明發展的一以貫之性,具有獨特的視角和豐富的歷史知識。張信剛著《絲路文明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以歷史上的絲綢之路爲主綫,梳理了自史前至1500年間歐亞大陸上人類文明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劉進寶《“絲綢之路”概念的形成及其在中國的傳播》(《中國社會科學》11期)回顧了“絲綢之路”概念的形成歷程,梳理了我國使用“絲綢之路”一詞的演變,分析了“絲綢之路”概念的充實和深化。葛承雍《絲綢之路研究永遠在路上》(《絲綢之路研究集刊》第2輯)認爲近年來“絲綢之路”成爲國際學術研究的焦點,然而目前國内外的研究常有忽略史實的亂象,指出必須從客觀事實出發,脚踏實地地在學術中不斷創新。王茹芹、蘭日旭《陸上絲綢之路》(《時代經貿》10期)考察了陸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沿革,以及絲綢之路上的貿易、商人、主要城鎮,指出陸上絲綢之路不但促進了漢唐社會經濟的繁榮,而且推動了絲路沿綫社會經濟的發展、密切了中西之間的商貿往來。管楚度、蔡翠《絲綢之路主綫及成因分析》(《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1期)採用大背景分析法,用亞歐腹地山文分佈、緑洲草原的生産形態、古代地緣政治格局、古代交通技術以及交通區位等大背景因素,對自公元前1世紀張騫鑿空西域,至13世紀奥斯曼帝國有效控制地中海沿岸地區間的歷史時期中,絲綢之路主綫變遷的成因進行分析。胡蓀予《絲綢之路與“一帶一路”的歷史文化發展進程》(《山西農經》8期)分漢朝、魏晋南北朝時期、唐代、元代、資本主義發展時期對絲綢之路與“一帶一路”的歷史文化發展進程進行了分析。蔣静、王玉平《絲綢之路與漢唐西域社會一體化進程研究》(《兵團黨校學報》6期)從絲綢之路的發展歷程著手,研究不同時期絲綢之路對西域社會變遷的影響,從而分析在絲綢之路媒介下西域社會變遷與“中華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歷史進程。黎躍進《中國“東方學”的古代資源》(《社會科學研究》1期)總結了中國古代豐富的文獻資源及相關資源的整理,認爲依托於這些古代資源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東方學研究領域: 中西交通史、宗教傳播學、西域學、敦煌學、西夏學、南洋研究、西域南海史地學和絲路學等。高洪雷《永遠的西域》(《國土資源科普與文化》2期)結合史書概述了西域的歷史與文化。

和往年一樣,吐魯番文物及文獻的刊佈方面取得新進展。榮新江《歐美所藏吐魯番文獻新知見》(《敦煌學輯刊》2期)分德國國家圖書館和亞洲藝術博物館、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葛斯德東方圖書館、芬蘭國家圖書館等對新獲吐魯番文獻的館藏情況加以介紹,並對其文獻價值略作闡述。趙莉、Kira Samasyk、Nicolas Pchelin《俄羅斯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藏克孜爾石窟壁畫》(《文物》4期)刊佈了俄羅斯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藏克孜爾石窟壁畫彩圖。俄羅斯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西北民族大學、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編的《俄藏龜兹藝術品》(上海古籍出版社)所收内容爲現藏於俄羅斯埃爾米塔什博物館的1905年俄羅斯别列佐夫斯基考察隊、1909年奥登堡考察隊在新疆庫車探險考察所獲壁畫、雕塑、工藝品等,全書收入文物圖版262件,圖版清晰,著録完備,考訂精詳,甚至綴合了俄國、印度博物館分别收藏的文物和殘片,對於絲綢之路和新疆的考古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資料。

二、 歷 史 地 理

本年度歷史地理研究成果涉及政治、軍事、法律、經濟、史地等方面。

政治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央與地方(包括分裂時期的中原與邊疆)關係、邊疆治理、官府文書等方面。中央與地方關係研究論著有: 黄堯慧《兩漢時期中央王朝與西域關係之演變》(湘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以兩漢時期中央王朝同西域地區的交往爲切入點,梳理兩漢時期中央王朝與西域交往内容,探索兩漢時期中央王朝同西域關係的變化發展規律,探討了兩漢經營西域的目的。張曙暉、王興宇《西漢時期西北邊疆的民族及其與王朝的關係——基於〈漢書〉的分析》(《雲南大學學報》1期)以《漢書》記載爲中心,梳理了漢代西北邊疆各民族的政治生態及其地理分佈與民族識别,分析了西漢王朝防禦匈奴的國家戰略及其在西北邊疆民族中的職官設置,對西漢時期西北邊疆的民族及其與王朝的關係做了專門探討。

邊疆治理研究論著有: 郭聲波著《圈層結構視域下的中國古代羈縻政區與部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收録了其發表過的10多篇學術論文,探討了唐宋以來封建王朝對中國西部邊疆民族地區施設羈縻府州、土官土司等行政建置的過程及其歷史意義,對邊疆民族史地文獻及部分少數民族的來源與遷徙過程也作了考察,從一個側面爲其提出的歷史政治地理“圈層結構”理論提供了部分實證。張雲《歷史上新疆、西藏兩地區域互動與中原王朝的西部邊疆經營》(《西域研究》4期)從宏觀角度梳理新疆、西藏兩地相互交往的内容與形式,並總結其中主要特點,探討了中原王朝對兩地的經營,以及河西走廊在其中所發揮的特殊作用。張文木《中國古代西部邊疆南北治理經驗與教訓》(《印度洋經濟體研究》4期)從秦漢以來兩千多年的歷史中,總結中國古代西部邊疆南北治理中帶有規律性的經驗與教訓,借鑒當下。李愛敏、吴曼《西部地區民族關係與邊疆治理研究》(《新西部》11月下旬刊)回顧了商周以來西部地區民族關係的發展演變以及西部地區邊疆治理的發展歷程,分析了西部地區民族關係與邊疆治理之間的關係。鄭言午《漢朝政權對西域民族地區經略的革故鼎新》(《貴州民族研究》10期)總結了漢朝政權對西域民族地區經略的表現及影響,分析了漢朝政權對西域民族地區革故鼎新的現實啓示。王玉沖《論漢武帝的治邊方略》(《蘭臺世界》12期)分析了漢武帝時期的治邊方略,認爲其治邊舉措促進了邊疆地區的開發,增進了民族融合,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爲西漢王朝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還促進了亞、歐、非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當今的邊疆治理有著積極的啓迪意義。張安福《大宛之戰對中原治理西域的影響》(《社會科學戰綫》8期)全面分析大宛之戰對中原王朝治理西域的影響,指出通過大宛之戰,西漢突破了張騫兩次通西域“不得要領”的困局,也奠定了後世中原王朝治理西域的模式和大致範圍。張永輝《從班超經略西域看東漢絲綢之路上的民族政策》(《中國民族博覽》1期)以班超經略西域爲出發點,系統梳理了東漢時期中央對於西域地區的民族政策的發展脉絡。馮卓慧《“和親”政策與漢代“絲綢之路”的開通》(《西安財經學院學報》4期)論述了“和親”政策對匈奴地區和西域地區的不同影響,認爲漢朝與匈奴和西域的交往,使漢武帝及其後來人認識到在國際關係相處中經濟、文化交流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劉妙《議漢元帝在胡漢和親上的作爲》(《語文學刊》4期)從研究和親文化角度評論漢元帝,認爲漢元帝有獨到的治國韜略,促進匈奴統一,實現胡漢和親,獲得了邊境安寧。劉曉燕《論西漢絲綢之路的護衛者——西域都護》(《文化學刊》4期)從西域都護府設置的背景、設置的過程、對絲綢之路的影響三方面,論證西域都護府的設置,不但保證了絲綢之路的安全暢通,而且對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增進了西域各族人民與中原人民之間的感情。李楠《西漢王朝西域都護的行政管理》(《内蒙古社會科學》4期)認爲西漢王朝對西域的行政管理是通過特設以西域都護爲核心的“流官”管理機構與西域原有並得到漢廷承認的“土官”系統兩套子系統,實現對西域管理體制的運轉。田海峰《唐高宗時期的西域時局及經略檢視》(《青海師範大學學報》4期)主要論述了唐高宗時期,唐廷在西域管轄範圍一度拓展至藥殺水與烏滸河流域,但不久這種局面即因塔里木緑洲的動蕩、吐蕃與突厥的侵擾而逐漸衰退的情況。梁振濤《“舊官人、首望及爲鄉閭所服者”: 唐初西州治理的社會基礎》(《雲南大學學報》6期)對《貞觀年中巡撫高昌詔》中“舊官人、首望及爲鄉閭所服者”三類人進行考釋,認爲唐王朝通過授勳、任職和授田等方式,維護“舊官人、首望及爲鄉閭所服者”的政治經濟利益和社會地位,以達到與之“共守”西州的目的。楊繼偉《唐安西都護府和西突厥在西域的博弈——從郭孝恪任安西都護期間來看》(《南陽理工學院學報》1期)以郭孝恪任安西都護爲中心,考察了唐安西都護府和西突厥在西域的博弈,指出安西都護府和西突厥之間的戰争,既有相互之間直接的衝突交戰,也有争奪附屬國控制權的間接衝突,結果多以安西都護府的勝利而告終。楊寶玉《唐代宗時期的河西與伊西北庭節度使——以P.2942卷末所存三牒狀爲中心》(《敦煌學輯刊》3期)以P.2942卷末三件牒狀中的多個官稱爲綫索,探討了唐代宗時期的河西與伊西北庭節度使相關問題,並歸納了唐代宗時期河西與伊西北庭節度使任職簡況。吴玉貴《杜甫“觀兵”詩新解——唐乾元二年西域援軍再次入關史實鈎沉》(《西域文史》第12輯)通過梳理史料,廓清了唐安史之亂時西域援軍兩次入關的史實,對杜甫創作的兩首“觀兵”詩提出新解。王慶昱《新見唐宇文寂墓志與西域史事》(《石河子大學學報》3期)對新見宇文寂墓志進行介紹及録文,考定了宇文寂家族世系及宇文寂墓志所涉西域史事,認爲宇文寂墓志的出土補遺了傳世史料。王慶衛《新出唐劉文褘墓志所見西域史事考》(《西域文史》第12輯)利用新出的唐劉文褘墓志,對貞觀二十二年的昆丘道行軍與咸亨元年的唐和吐蕃之間的史事做了集中探討。楊榮春《論沮渠無諱與大涼政權》(《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期)利用傳世與出土文獻,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沮渠無諱生平、西遷高昌原因和過程、與周邊政權關係、大涼統治及其移民等問題做進一步論述,説明沮渠無諱與大涼政權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官府文書研究論著有: 方誠峰《敦煌吐魯番所出事目文書再探》(《中國史研究》2期)以宋代相對清晰的事目文書相關制度狀況反觀敦煌吐魯番所出相對零碎的材料,對敦煌吐魯番所出事目文書的分類、性質做進一步的探討。劉安志《唐代解文初探——以敦煌吐魯番文書爲中心》(《西域研究》4期)通過對大量敦煌吐魯番所出官府文書的考證與分析,確認過去被中日學者視爲“申文”或“申狀”一類的文書,實係唐代前期縣申州的解文,並復原其“解式”。劉安志《吐魯番出土文書所見唐代解文雜考》(《吐魯番學研究》1期)在此前已有唐代解文格式復原成果的基礎上,參考吐魯番出土文書,對唐代解文處理程式及相關官員簽署問題進行初步探討,揭示了此類文書的基本形態及其相關行政運作。張慧芬《唐代〈入鄉巡貌事〉文書的性質及貌閲百姓之族屬問題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期)通過對中央民族大學博物館藏《唐開元年間西州交河縣帖鹽城爲令入鄉巡貌事》文書的研究,認爲該文書不僅是目前所見唐代行政文書中第一件由縣令簽署的縣帖實物,而且其内容反映了中古吐魯番地區不同族屬在唐政權管轄下的生存狀態。徐承炎《唐後期安西社會管窺——以〈將軍妣閏奴烽子錢〉文書研究爲中心》(《西域研究》2期)在黄文弼先生整理《將軍妣閏奴烽子錢》文書的基礎上,進一步探明了文書的性質,辨識了“閏奴”的姓氏,新釋了“大鋪”一詞,並指出這一文書是成書於826年的官府支付物抄,成書之時回鶻已取代唐廷據有安西。劉安志《關於吐魯番新出唐永徽五、六年(654—655)安西都護府案卷整理研究的若干問題》(《文史哲》3期)發現《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所收《唐永徽五年安西都護府符下交河縣爲檢函等事》和《唐永徽五年至六年安西都護府案卷爲安門等事》兩件文書綴合有誤,指出有必要對整個安西都護府安門案卷進行重新整理編排,並就相關問題提出新的看法。

軍事方面,劉嘯虎《唐代前期府兵與兵器關係初探——以敦煌吐魯番軍事文書爲中心》(《敦煌研究》6期)以敦煌吐魯番文書爲中心,對唐代前期府兵制下日常生活中兵士與兵器的關係進行了探討,認爲唐代前期府兵與兵器的關係實際上應爲“人器分離”與“人器合一”的統一。孟憲實《論唐代府兵制下的“六馱”問題》(《中國史研究》3期)結合傳世文獻與吐魯番文書,對唐代府兵制下的“六馱”提出新看法,認爲六馱馬驢的設置單位不是火而是隊,而唐朝每隊士兵是五十人。朱悦梅《唐代吐蕃用兵西域之相關問題研究》(《西藏民族大學學報》2期)以漢、藏史料爲依據,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軍事地理的進程爲綫索,從歷史地理的角度討論吐蕃進攻西域的軍事地理方略與戰術部署,從軍事史角度考察青藏高原與西域的地理關係及吐蕃的軍事攻守格局。

法律問題研究方面,黄正建著《唐代法典、司法與〈天聖令〉諸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從法典與司法角度研究唐代法制,全書分“法典編”“司法編”“《天聖令》編”及“附録”,其中利用吐魯番出土文書探討了唐代法律用語、訴訟文書格式以及敦煌吐魯番法典文書中《律》和《律疏》的性質等問題。李天石《3—5世紀鄯善王國水利法初探》(《南京師大學報》6期)以鄯善王國所屬凱度多州爲例,探討鄯善王國水利法的實施及其在鄯善王國財産權利體系中的地位,並將之與唐代水利法令進行比較。姜一秀《中國所出佉盧文書記載的古鄯善國刑罰及其源流》(《西域文史》第12輯)對我國所出佉盧文書中的刑罰問題做出匯總,從受刑者的身份、罪行以及刑罰方式等方面考察鄯善的刑罰類别與特徵,並結合同時代鄯善國周邊文明中涉及刑罰的傳世文獻與出土文書,探尋其異同,推測佉盧文書中刑罰可能的來源。趙晶《論唐〈厩牧令〉有關死畜的處理之法——以長行馬文書爲證》(《敦煌學輯刊》1期)結合長行馬文書和敦煌吐魯番文書,研探依據《天聖令》復原的唐《厩牧令》部分條文,考察唐代前期地方官府處理死畜的程式與方法。曾柏亮《敦煌吐魯番文獻中良賤身份資料整理及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在全面梳理了敦煌吐魯番文獻的基礎上,對其中的良賤身份資料做了整理和分類,並論述了奴婢資料的價值,探析了浄土寺恩子的身份。

經濟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户籍賦役、租賃契約、貿易貨幣及農牧手工業等方面。户籍賦役研究論著有: 再版的日本學者宫崎市定著《從部曲到佃户——唐宋間社會變革的一個側面》(上海古籍出版社)利用吐魯番出土田地文書分析均田制,頗爲經典。邢鐵《從兩件吐魯番文書説唐朝前期户等的依據和作用》(《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期)通過梳理正史記載,依據吐魯番出土文書《定户狀》和《貯糧符》補充了唐朝前期户等制度的兩個細節問題: 劃分户等的主要依據是私有田地,與均田制下的授田關係不大,也不包括人丁;地税按户等徵收的糧食數量可以靈活變通,可以分散存放在居户家中。吴樹國《唐前期色役的番期與役期》(《歷史研究》5期)依據吐魯番出土文書及史籍,圍繞唐代徵役制度,釐清了唐代前期色役的番期與役期等問題。

租賃契約研究論著有: 楊際平《論唐、五代所見的“一田二主”與永佃權》(《中國經濟史研究》3期)檢視吐魯番出土契約文書中“一田二主”租佃契,探討唐五代户部營田務的營田民田化過程中的永佃權,認爲唐、五代“一田二主”與“永佃權”實例的出現是其時土地私有産權制度、租佃制度與契約租佃制度長足發展的結果與標志。張無盡、伍成泉《吐魯番出土文書所見唐代高昌房屋租賃問題考論》(《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3期)通過對吐魯番出土文書中唐代房屋租賃文書的解讀,以及與隋代文書的比較,還原了唐代高昌居民的日常生活規範和社會關係制約。李洪濤《多族同制的中華契約文化——以絲綢之路出土各族契約文獻爲中心》(《貴州民族研究》2期)利用絲綢之路沿綫出土的各民族契約文獻,考察各民族契約的個性特徵,特别是各族共通的契約文化特徵。劉文鎖《新疆發現契約文書與中古西域的契約實踐》(《西部蒙古論壇》3期)根據新疆發現的漢文及佉盧文、粟特文、于闐文、吐蕃文、回鶻文等契約文書,討論了所涉契約行爲的種類與立契範圍、胡語契約文書的一般格式與特徵、漢文契約文書的格式與“市券”,以及有關的契約法則等問題。燕海雄《論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契約文明——以敦煌吐魯番借貸契約條款形式研究爲中心》(《貴州民族大學學報》4期)叙述了敦煌吐魯番借貸契約研究概況,以契約條款的形式研究爲重點,指出敦煌吐魯番借貸契約的演變軌迹主要體現在意識形態和邏輯兩個層面上,並進行了敦煌吐魯番契約文明的發生學考察。陳博翼《契約文書所見唐明之變——讀敦煌吐魯番文書札記》(《西華師範大學學報》4期)將敦煌吐魯番契約文書放在唐明律衍變的背景下看,將其與明清契約比對,認爲文書所反映的政府的控制力度、社會基層組織、親族的力量、人們的觀念和對産權的處理方式因時而變。

貿易貨幣研究論著有: 邱德美著《北庭錢幣研究》(中國文史出版社)以北庭地區發現的中原錢幣爲主,以西域錢幣爲輔,兼顧絲路錢幣,基本廓清了北庭地區發現的各類錢幣的脉絡和發展軌迹。裴成國《唐西州銀錢的使用與流通》(《絲綢之路研究集刊》第2輯)根據吐魯番出土文書材料,從銀錢使用的背景、銀錢的新單位以及銀錢與多種貨幣並行流通等方面,探察唐西州時期銀錢流通的具體情況。裴成國《麴氏高昌國流通貨幣研究》(《中國史研究》1期)研究了麴氏高昌國時期的貨幣流通問題,指出高昌國的銀錢幣值高不敷使用,産生了“半文”的計量單位,糧食在小額交易中充當著實物貨幣的角色,彌補了銀錢幣值高的缺陷。裴成國《高昌貨幣史上的毯本位時代》(《西域文史》第12輯)借助出土文書及出土文物,對高昌毯本位的時代、毯和其他實物貨幣的關係、毯成爲主要貨幣的原因、毯作爲貨幣被取代的時間及原因等問題做了探討。吕媛媛《試析“高昌吉利”錢的年代及性質》(《吐魯番學研究》1期)從旅順博物館藏3枚“高昌吉利”銅錢入手,結合考古發現和近年來的相關研究成果,探討其鑄造年代及性質等問題。李樹輝《“漢龜二體五銖錢”正名》(《敦煌研究》6期)認爲所謂“漢龜二體錢”與龜兹文毫無關聯,而是滑國(即烏古斯國)仿照五銖鑄行的貨幣,應定名爲“滑國五銖”,指出西漢以降直至清代各類帶有日月星圖案的錢幣亦與烏古斯部族密切相關。翁東玲《絲綢之路上中國古代貨幣的境外流通及啓示》(《石河子大學學報》6期)梳理了絲綢之路上中國古代貨幣的境外流通狀況,分析了絲綢之路上我國古代貨幣的影響和作用,總結了中國古代貨幣境外流通的研究帶來的啓示。

農牧手工業研究論著有: 裴成國《唐代西州農業的發展》(《中國中古史集刊》第5輯)依據吐魯番出土文書,從耕地面積、生産工具、作物品種等方面探討唐代西州本地農業的發展情況。孫啓忠、柳茜等《隋唐五代時期苜蓿栽培利用芻考》(《草業學報》9期)採用植物考據原理與方法,以記載隋唐五代苜蓿的典籍爲基礎,結合現代研究成果,考查了隋唐五代時期苜蓿的種植分佈與栽培利用,其中對安西(龜兹)苜蓿、毗沙(于闐)苜蓿也做了考察。楊富學、單超成《高昌回鶻王國棉織業考析》(《吐魯番學研究》1期)結合回鶻文文書、敦煌出土相關文書及中原地區相關文獻,從紡織原料生産、紡織業等角度闡述了高昌回鶻王國棉織業的發展。李陽、楊富學《高昌回鶻植棉業及其在世界棉植史上的地位》(《石河子大學學報》1期)從回鶻西遷前西域植棉業的發展、高昌回鶻植棉業的興盛、高昌回鶻與中原棉植業的發展等方面闡述了高昌回鶻植棉業的發展歷程,分析了高昌回鶻植棉業在世界棉植史上的地位。徐承炎《淺議唐代新疆的植棉》(《農業考古》3期)結合典籍文獻、出土文書和考古資料,對唐代新疆植棉區域及其植棉情況、植棉的用途及歷史意義等問題做了論述。楊榮春《北涼手工業研究——兼論北涼的經濟貿易》(《新疆大學學報》2期)以吐魯番、河西出土北涼文獻爲中心,兼及同時期墓葬出土文物,研究了“絲綢之路”背景下北涼的冶鑄、釀造、蠶桑、紡織等手工業發展狀況,同時利用吐魯番出土高昌郡契券,對北涼的買賣、借貸、租賃等經濟貿易活動進行探討,證實北涼繁榮了“絲綢之路”的經濟貿易。單超成《高昌回鶻王國手工業發展研究》(《地域文化研究》3期)基於存世回鶻文社會經濟文書,從紡織業、釀制飲料業、金屬加工業、琉璃製造業、漆器製造業、造紙業和印刷業等産業出發,梳理高昌回鶻的手工業發展脉絡,總結其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時代性的特點。

歷史地理研究主要集中在遺址考證、地理方位及路綫考釋、地名辨析及輿圖研究等方面。西域地區有著諸多古國、古城遺址,一直以來是學者們關注的焦點。古麗努爾·漢木都《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交河故城》(《吐魯番學研究》1期)考證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探險家奥登堡來到吐魯番所做的遺址考察,根據其考察報告中關於交河故城遺址的發掘記録及所存照片,與現今遺存遺址進行比對,指出了交河故城在近百年間的變化,認爲可以根據考察報告中留存的遺址信息探察目前已消失或接近消失的文物遺址。林岩《追尋歷史的塵埃 傾聽故城的輕訴——漫步交河故城的旅遊思考》(《文物鑒定與鑒賞》1期)從交河故城的形制佈局、興衰、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宗教等方面做了説明,同時指出保護好交河故城這一歷史遺産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李亞萍《漢唐時期米蘭遺存與歷史角色研究》(上海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考察了現知米蘭地區的古文化遺存,從屯田角度、文化角度、軍事角度三方面,對米蘭在從漢到唐時期發揮的不同作用進行了論述。張磊、秦小光等《樓蘭地區新發現斗檢封及其指示意義》(《乾旱區地理》3期)對新發現的“官律所平”斗檢封進行考證,結合2015年樓蘭發現的“張帀千人丞印”、周邊地理環境格局、地表散落文物的空間分佈特徵以及樓蘭周邊遺址遺迹分佈位置,認爲當時的樓蘭先民生産生活活動主要集中在樓蘭東、南、西部區域,而祭祀、宗教等活動主要集中在樓蘭北部區域;斗檢封所在位置可能是樓蘭通往外部的一條重要交通綫,“張帀千人丞印”附近可能是某一級官府所在地。張雄《高昌故城》(《中國地名》6期)簡要介紹了漢唐時期高昌的歷史。

地理方位及路綫考釋研究論著有: 王子今《焉耆在絲綢之路交通格局中的地位》(《唐都學刊》1期)通過分析史籍,認爲焉耆曾經是匈奴控制西域時期的行政中心,是漢人“出西域”“南道”與“北道”間的樞紐,在絲綢之路交通格局中具有坐標性意義,指出焉耆的取向在漢和匈奴的外交中關係重大。李健超《西北大學長安校區出土唐韋虚心墓志——兼談唐撥换城西通中亞、西亞的交通樞紐地位》(《華夏文化》1期)考證了西北大學長安校區出土的唐代韋虚心墓志,並結合自身對新疆天山南北的實地野外考察,研討了撥换城西通中亞、西亞的交通樞紐地位。燕焕焕《西域“庭州”與絲綢之路——以漢唐時期爲主》(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從不同角度揭示位於今新疆天山以北吉木薩爾縣境的庭州城的重要地位,突出庭州在西域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將絲綢之路與庭州結合起來,探討了兩者之間的緊密關係以及相互影響。孟憲實《唐朝西州與伊州的交通》(《西域文史》第12輯)利用敦煌吐魯番出土文獻,對唐朝西州伊州的交通進行考察,對兩州的主要道路、道路里程、旅人等做了細緻考證。侯朝陽《玄奘的帕米爾高原之路》(《勞動保障世界》16期)簡要介紹了玄奘翻過帕米爾高原進入塔里木盆地南緣,沿絲綢之路南道東歸長安的路綫。侯楊方《玄奘帕米爾東歸路綫的復原——基於GPS和實地考察的研究》(《歷史地理》第37輯)根據中外文獻,大比例尺地形圖、衛星遥感圖的解讀、分析,以及實地考察,運用雙重證明檢驗的方法,第一次精準復原了玄奘帕米爾東歸路綫,同時梳理評述了國内外相關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地名辨析及輿圖研究論著有: 劉振剛《敦煌寫本〈西州圖經〉中的“高昌縣”問題》(《新疆大學學報》1期)利用敦煌吐魯番出土文獻,認爲從P.2009《西州圖經》並不能推出唐代西州領六縣,貞觀十四年(640)西州、庭州共領六縣的記載可信,唐代前庭縣地境就是高昌縣地境。陳國燦、吾邁爾·卡德爾《古絲路上的國際商城——高昌“末胡營”考》(《西域研究》3期)考證了吐魯番新出“末胡營”文書屬於高昌王國早期王室文書,認爲“末胡營”是專供胡商居住和交易的市場,也是西域胡商進行祆教活動的場所,並且指出“末胡營”就在高昌故城東北面的巴達木村。任乃宏、馮小紅《“瓜纑之山”與“絲綢之路大海道”》(《青海師範大學學報》2期)認爲周穆王由“大曠原”東歸曾行經“絲綢之路大海道”;“沙衍”即“庫姆塔格沙漠”中部東西方向較爲平坦的路段;“瓜纑之山”爲焉耆盆地北、西、南三面山嶺之合稱;“智氏之所處”及“狸子之澤”均在今尤爾都斯盆地内;“獻水”疑即今開都河上源之“扎克斯臺溝”;“積山”即今庫姆塔格沙漠,實爲“沙積之山”。賈强《漢武帝實定崑崙山事件的意義探析》(《中華文化論壇》5期)認爲漢武帝命名于闐南山爲崑崙山,寄托了漢武帝求仙的願望,並有著威懾西域諸國和神化皇權的雙重目的。顔世明《從漢到唐西域散佚輿圖鈎沉》(《淮北師範大學學報》6期)勾稽傳世典籍中的漢唐西域圖,分兩漢、東晋蕭梁、隋唐三個時段,從歷史地理學角度,分析它們的編繪背景、成書過程、内容特徵、歷史地位等。

英國著名東方學家G.勒·斯特蘭奇著,韓中義翻譯的《大食東部歷史地理研究: 從阿拉伯帝國興起到帖木兒朝時期的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和中亞諸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以報達城爲中心,由近及遠地記述了各地區的歷史地理情況,具有較高的文獻資料價值,書中的很多記載可與我國的史籍相比勘、驗證,從而修正古籍記載的訛誤,並補充新的材料,同時該書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書中所引原始文獻進行了核對及注釋,其中的很多注釋是對原文記載的補充或是進一步的學術考證。法國著名東方學家費琅編譯和校注的《阿拉伯波斯突厥人遠東文獻輯注》(中國藏學出版社)是研究8至18世紀東西交通史及西域南海歷史、地理、社會和經濟的名著,是一部關於8至18世紀航海史及西域南海歷史、地理、社會和經濟的極有價值的史料。

三、 社 會 與 文 化

本年度有關社會與文化研究成果涉及社會風貌、歷史人物、文化交流以及物質文化等方面。

社會風貌研究方面,[日] 關尾史郎著,田衛衛譯《“五胡”時期西北地區漢人族群之傳播與遷徙——以出土資料爲中心》(《絲綢之路研究集刊》第2輯)根據敦煌吐魯番地區出土鎮墓瓶、隨葬衣物疏、墓志、柩銘乃至磚畫、壁畫等各類出土喪葬文物,對“五胡十六國”時期西北地區喪葬文化傳播與媒介的漢人族群的遷徙做了考論。田河《出土遣策與古代名物研究》(《社會科學戰綫》10期)主要探討遣策的性質、形制演變及其在古名物研究中的作用,其中結合吐魯番衣物疏探討了遣策與衣物疏的關係。姜娜《三至五世紀鄯善王國婦女婚姻家庭問題研究——兼與中原地區婦女相比較》(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基於對佉盧文文書的解讀,對比3—5世紀鄯善王國與中原地區婦女的婚姻與家庭方面的異同,指出兩者之間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很大的不同,並探討了其中的原因。劉祥友《西域武術文化研究》(上海體育學院博士學位論文)以新疆各民族的武術文化作爲研究對象,系統梳理了西域遺存的武術器物、英雄史詩、民俗武風、武術人物、絲路武術文化、西漸的武術拳械等,探尋了西域不同歷史時期武術文化的特點。張婧《佉盧文書所見鄯善國信差職責初探》(《西域研究》4期)結合新疆出土的佉盧文書和有限的文獻資料,對鄯善國信差的職責做了初步梳理,認爲其有收送信件、運送糧食、遞送禮物以及押送流民等職責。

在絲綢之路及西域歷史人物考察方面,張大可、鄭之惠編著《西域使者張騫》(商務印書館)解讀了《史記》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傳》的部分内容,主要載述了漢武帝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始末以及倡議通“西南夷”的經過。胡泊、靳義亭《論張騫對絲綢之路開發的貢獻》(《經濟研究導刊》1期)簡要概述了張騫出使西域的背景、絲綢之路的開闢以及絲綢之路對經濟的影響。羅静《“張騫鑿空”及其意義》(《發展》7期)論述了張騫出使西域的歷史意義。張連傑《論張騫出使西域與絲綢之路相關聯的幾個問題》(《渭南師範學院學報》13期)認爲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和開闢絲綢之路無關,但其開闢了全綫貫通的緑洲絲綢之路,同時探討了張騫與西南絲綢之路的關聯、漢武帝時代中西緑洲絲綢之路上的交流等問題。李芳民《玄奘對唐代絲綢之路拓展的歷史貢獻——以〈大唐西域記〉及〈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爲中心》(《寶雞文理學院學報》3期)基於《大唐西域記》及《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從四個方面總結了玄奘西行對唐代絲綢之路拓展的歷史貢獻。段真子《〈西遊記〉中的高昌印迹》(《文史知識》10期)通過梳理《大唐西域記》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對高昌的記載,論述了玄奘西天取經途經高昌王國的原因、玄奘的身份以及玄奘四徒的演繹過程。薛宗正《郭虔瓘生平輯考》(《新疆大學學報》4期)根據《册府元龜》和《全唐文》等史料,考證出唐代郭虔瓘主邊西陲,歷經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三朝,先後同大食、後東突厥汗國、黄姓突騎施、黑姓突騎施(車鼻施·蘇禄)多次交戰,並取得勝利,任第二任磧西節度使,重開大、小勃律道,力主放棄册封西突厥阿史那氏的過時政策,首倡結盟蘇禄抗擊大食政策,後以死殉職的經歷。

中外文明交流、内地與西域文化交流一直是絲綢之路研究和吐魯番學研究關注的熱點。本年度的論著,對此亦有所體現。石雲濤著《絲綢之路與漢唐文史論集》(大象出版社)收入著者論文20多篇,論述了漢代絲綢之路的開拓與中外交流途徑,對漢代駱駝、獅子、胡麻、香料及域外和邊疆醫藥醫術等事物的研究注重實證分析,成果豐富。胡宇蒙《絲綢之路沿綫文化交流研究(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用歷史文化地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對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2世紀絲綢之路沿綫的文化交流展開研究,揭示絲路沿綫文化的分佈、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形與時段特徵,分析了促進或干擾文化傳播與交流的因素,明確了絲路暢通對於中外文化交流的貢獻以及這一時段在絲路文化交流史和中西交通史上的地位與意義。尤倩倩《三至九世紀絲綢之路沿綫的文化傳播》(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選取了漢族文化、笈多佛教藝術及薩珊波斯文化爲研究對象,綜合利用3—9世紀絲路沿綫的考古資料、歷史文獻及實地考察等資料,考證上述文化在不同區域的傳入時間、内容及演變,結合GIS技術分析及呈現它們在絲綢之路上的傳播階段、中心區域及流行範圍,探究影響文化傳播的因素。陳安媞《唐朝與粟特藝術交流研究》(魯迅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對王鏞所著《中外藝術交流史》隋唐章節進行補充拓展,概述了粟特與唐朝通商概況及祆教在中國的傳播與表現,考察了粟特人引起的社會潮流與工藝品交流,論證了唐朝與粟特民俗禮制及神話形象的交互,分析了外來紋樣在中國的應用,探討了在西域歷史背景下的粟特人對整個亞歐大陸的歷史進程起到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佟贇康《絲綢之路與東西方文化交流》(《文化學刊》5期)認爲絲綢之路促進了我國物産、技術向西方國家傳播,擴大了東傳物産的類目及加快了傳播速度,也爲西域樂舞進入中原打通了管道。王三三《帕提亞與希臘化文化的東漸》(《世界歷史》5期)和《帕提亞和漢代中國的交往與絲綢之路的延伸》(《絲綢之路的互動與共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以帕提亞爲對象,結合中外古典文獻和近年所見考古材料,在借鑒前人研究的基礎上,論述漢代中國與帕提亞交往的歷史過程及希臘化文化的東漸,指出二者的交往使得絲綢之路得以進一步拓通、延伸。張立民、李文娟、曹源《絲綢之路錢幣與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甘肅金融》6期)研究了絲綢之路錢幣誕生前的中外文化交流、兩漢魏晋南北朝時期及唐宋元時期的絲綢之路錢幣與中外文化交流。季春美、葉飛鳳《唐朝絲綢之路上的體育文化交流》(《體育文化導刊》10期)對唐朝絲綢之路的體育文化交流進行梳理總結,認爲唐朝體育文化通過絲綢之路傳向了沿路的各個國家、民族,也接納融合了外國優秀的體育文化,推動了古代體育文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吴昊、葉俊士、王思明《從〈宋雲行紀〉路綫看中原與西域的交流——以鄯善、左末城、末城爲例》(《中國農史》1期)以《洛陽伽藍記》卷五中記載有關宋雲、惠生等人西進路綫中的鄯善國、左末城、末城爲例,結合文獻記載、考古材料和佉盧文文書檔案,梳理考證了三地的農業物種與農業狀況,初步探討了當地與中原之間的交流關係。周泓《古代漢地之部分西域文化考溯》(《湖北民族學院學報》6期)和《古代漢地之部分西域文化考辨》(《地方文化研究》6期)通過對崑崙龍池、獅子舞、葡萄釀造與種植、角觝、西域佛教信仰民俗東漸等案例的考溯,對西域文化不斷傳到中土,與南北方漢文化交融生成的過程,做了詳細的論述。邵會秋《中國北方、新疆和歐亞草原文化的交往——以動物紋裝飾爲視角》(《西域研究》2期)從動物紋裝飾的視角出發,探討了六種具有代表性動物紋裝飾的起源和傳佈,並在此基礎上,分析了中國北方、新疆和歐亞草原文化之間的交流。王君平《絲路尋蹤——蜀錦在絲路上的傳播》(《經營管理者》6期)利用出土文獻,考察蜀錦在絲路上的傳播,指出北方絲綢之路開通以來,蜀錦絲織品就源源不斷地輸入西域地區,推動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李忠洋《唐與西域書籍環流的參與者》(《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12期)指出赴西域的使節、西域質子、西域商人以及唐與西域雙方互往的僧侣是唐與西域互通互動的橋梁和書籍環流的主要媒介。楊海中《絲綢之路與西域文明在中原的傳播及影響》(《地域文化研究》4期)論述了西域農耕文明、樂舞在中原的傳播與影響以及東西方科技文明的交融。洪美雲《基於文化圈理論視域的維吾爾族傳統文化地圖》(《西北民族大學學報》6期)從空間範疇—文化圈視域梳理維吾爾族傳統文化的分佈情況,分析以自然地域劃分的南北生態文化圈,以及由於東西方文化交流交融,形成的鄯善、高昌、于闐、龜兹四大文化圈。

物質文化研究方面,于明著《新疆和田玉開採史》(科學出版社)是我國第一部系統介紹新疆和田玉玉料開採及貿易歷史的學術專著,全書以歷史文獻記載爲綫索,以大量實地考察資料爲基礎,從全新的歷史角度,對新疆和田玉開採的歷史與現狀進行了全面分析,還原新疆和田玉開採歷史的真實情況。于明《和田玉料來源探討之一——商代至漢代早期的玉料來源》(《文物天地》4期)和《和田玉料來源探討之二——張騫對于闐(和田)玉的歷史性貢獻》(《文物天地》5期)探討了“崑崙”出玉地點、商代至漢代早期出土玉料與新疆玉料、商代至漢代早期山料玉料的開採以及于闐(和田)玉料的來源等方面的問題,指出商代至漢代早期的玉料不是來源於新疆和田,認爲張騫出使西域之前没有新疆于闐(和田)玉料進入中原。李傲君、張慧琴主編的《“一帶一路”服飾·語言·文化·藝術探索》(中國紡織出版社)選取北京服裝學院第十三届“科學·藝術·時尚”節高層學術論壇期間多位學者的發言稿,多角度論述了龜兹服飾變遷、龜兹壁畫和絲綢之路服飾。茅惠偉著《絲路之綢》(山東畫報出版社)以考古出土或民間使用的絲綢織物(包括少量棉、毛、麻織物),結合出土及傳世相關文獻,闡述絲綢在中國最早起源,然後向西傳播的歷史過程。徐瑞瑞《高昌國服飾研究》(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以吐魯番地區出土的大量涉及高昌國服飾的文書、壁畫、絹畫、人物俑及織物殘片等爲依據研究高昌國服飾,認爲其受胡、漢兩種風格影響,整體特徵是“丈夫從胡法,女子略同華夏”,並探討了這種現象背後深刻的歷史原因。蔡遠卓《唐代回鶻冠飾研究》(西安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將回鶻冠飾作爲獨立關照體系進行系統研究,以洞窟壁畫解讀爲基礎,將其與史料文獻以及相關服飾遺存相結合進行歸納與分析,總結回鶻冠飾的基本概況,並運用設計學的方法,對主要冠飾進行圖像推定復原,爲進一步研究回鶻服飾文化提供理論依據和直觀的圖像參考資料。豐雪《淺析古樓蘭紡織品藝術——以兩漢時期爲例》(《美術教育研究》12期)通過研究古樓蘭的歷史以及保留至今的紡織品,分析古樓蘭的紡織品藝術發展狀況、風格特徵等。孫亞蘭《西域少數民族裝飾中的儒、道審美思想體現》(《藝術生活——福州大學厦門工藝美術學院學報》1期)認爲儒家、道家的“中和之美”“天人合一”“五行五色”等哲學觀念滲透進西域少數民族的裝飾造型藝術中,多種宗教意識及審美趣味相互交織,形成其獨特的民族裝飾藝術形式。衛藝林、梅蓉《尼雅東漢蠟染棉布的産地研究》(《紡織科技進展》1期)通過史料分析和文獻考證,對尼雅東漢蠟染棉布的産地進行了探察,認爲漢末尼雅的當地居民在人種、宗教、語言文字、文化等方面均與貴霜帝國有著極爲密切的淵源關係,蠟染棉布應當爲尼雅當地的産品而非從貴霜輸入的商品。辛燕《粟特錦與中國絲綢的交流融合》(《西部皮革》20期)認爲粟特錦受波斯文化影響而形成自己特有的織物風格,這種織物隨著絲綢之路貿易東傳而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織錦體系。董麗娜、徐紅、宫雪《新疆出土的夏商至漢代皮鞋靴工藝分析》(《輕紡工業與技術》12期)對新疆出土的夏商至漢代有代表性的皮鞋、皮靴的結構工藝及裝飾進行分析,並將其與現代鞋靴的結構工藝及裝飾進行對比。宫雪、徐紅《從新疆出土文物看緙絲的起源與發展》(《江蘇絲綢》6期)通過對新疆出土文物的研究,認爲緙絲至晚出現在唐代,其前身爲緙毛。李楠、潘魯生《東疆維吾爾族織繡文化與中原的交流》(《貴州民族研究》5期)認爲東疆維吾爾族織繡文化在與中原往來交流的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紋樣題材和紋樣寓意,它們在東疆沉澱交融,傳習化合,構成了東疆維吾爾族織繡文化的顯著特色。李楠《東疆維吾爾族織繡紋樣研究》(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以文獻研究與田野工作相結合,基於出土文物及現存實物,研究東疆維吾爾族織繡獨特性與成因,以及當下東疆維吾爾族刺繡紋樣的傳承和發展的現狀。福建博物院編著的《舌尖上的絲綢之路》(新蕾出版社)借由大量文物圖片、古代繪畫及史籍記載,講述從漢代至清代經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食材及器物。賀菊蓮《從考古發現探析鄯善酒文化》(《美食研究》3期)從佉盧文書及考古發現探析鄯善好酒善飲之俗和酒的種類,認爲葡萄酒是鄯善主要酒品,並探討了鄯善的酒業管理。吐遜江·亞森《略探茶文化在唐代西域的發展》(《福建茶葉》11期)以茶文化爲中心,從中國茶文化的起源、發展與傳播談起,簡述了茶文化在唐代西域的發展歷程。賀菊蓮《晋唐時期吐魯番地區飲食器具概況》(《蘭臺世界》12期)依據考古出土實物及吐魯番出土文書相關記載,勾勒出晋唐時期吐魯番地區主要炊具、飲食具及貯存具的概況。郝天民、侯倩、陳小文、劉彩霞《西漢至南北朝時期的中國蔬菜》(《甘肅農業》22期)基於《史記》《南都賦》《四民月令》《氾勝之書》《齊民要術》等文獻梳理了西漢至南北朝時期的中國蔬菜,其中探察了張騫出使西域引進的蔬菜。丁涵《晋前絲綢之路引入異域水果考——以魏晋賦爲中心》(《山東師範大學學報》5期)梳理了魏晋詠物賦中關於葡萄、石榴和厚皮甜瓜等異域水果的描述,考證了魏晋時期異域水果的科學名稱、形態特徵、生態環境、地理分佈、經濟用途和物候期等信息。

四、 宗 教

本年度宗教研究主要涉佛教、道教、景教、祆教、摩尼教、婆羅門教以及民間宗教信仰等方面。

佛教研究主要集中在佛教信仰傳播、佛教文化遺存以及佛教文獻研究等方面。佛教信仰傳播研究論著有: 曹永萍、趙憲軍《絲綢之路上的佛教》(《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3期)概述了絲綢之路上的佛教傳播的歷史。楊富學《回鶻彌勒信仰考》(《佛學研究》1期)選録部分有關回鶻彌勒崇拜的文獻,並就回鶻佛教信仰做了探討。苗利輝《漢傳浄土信仰在龜兹地區的流傳——以龜兹石窟爲中心》(《絲綢之路研究集刊》第2輯)依據出土佛經文書與龜兹石窟壁畫中的浄土圖像,並結合中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對唐西域大都護府時期至伊斯蘭化以前龜兹地區流傳的漢地浄土信仰加以梳理。裴長春《玄奘高昌國講〈仁王經〉索考》(《西域研究》1期)從南朝以來中原以及高昌出現的推崇《仁王經》的信仰氛圍、玄奘的知識體系以及其人對《仁王經》的關注等多個角度,對玄奘高昌國講經活動進行了討論。

佛教文化遺存研究論著有: 林立著《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科學出版社)主要研究新疆地區公元3世紀至13世紀的地面佛教寺院,將其分爲巴楚、庫車、焉耆、吐魯番—哈密和絲路南道五個區,對每個區的佛寺建築遺址現狀、佛堂建築形制、寺廟佈局以及年代分别進行論述,並對這些佛寺遺址所呈現出的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淵源進行了探討。嚴世偉《西州佛寺補苴》(《吐魯番學研究》1期)利用《曲江集》以及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文獻,考證出了三所此前未見的西州時期的佛寺,分别是龍泉寺、回向寺、蘭高寺,並做了詳細説明。王進花《漢唐時期龜兹地區佛教文化地理研究》(上海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以佛教文化景觀爲切入點,通過分析漢唐時期龜兹地區佛教文化景觀例如佛寺、石窟等的空間分佈以及變遷過程,探討龜兹地區佛教文化的傳入與擴散,探究佛教文化與地理環境之間的密切關係。李瑞哲《克孜爾早期石窟的開鑿與佛教在龜兹的流行》(《敦煌學輯刊》4期)通過對克孜爾石窟早期開鑿的僧房窟、方形窟(小型禪窟)以及新疆吐魯番發現的阿含類經典的分析,探討早期龜兹佛教的流行、戒律的嚴謹、禪觀思想的盛行以及早期阿含學的流行。

佛教文獻研究論著有: 彭傑《吐魯番柏孜克里克石窟新發現漢文寫本〈大藏經〉殘卷探析》(《絲綢之路研究集刊》第2輯)回顧以往西域漢文寫本《大藏經》的發現,介紹了吐魯番柏孜克里克石窟新發現的漢文寫本《大藏經》殘卷,並對出土文書相關信息進行了有益的探討。[日] 藤枝晃撰,劉禕譯《吐魯番出土漢文佛經寫本的最早類型》(《吐魯番學研究》1期)在《高昌殘影》圖録編將吐魯番出土漢文佛經寫本殘片歸爲三種類型的基礎上,將第一類型北朝時期與高昌國時期的殘片又細分爲三個類型,並對這三個類型分别做了説明。張重洲《吐魯番出土〈無量壽經〉再探》(《敦煌學輯刊》4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無量壽經》的版本來源問題及在吐魯番的傳播原因進行考察,並對此經與浄土宗其他經典關係等問題加以探討。孫麗萍《夏合吐爾遺址出土文書所見唐代當地寺院生活》(《吐魯番學研究》1期)通過解讀出土文書,梳理出唐代夏合吐爾遺址寺院的抄經、俗講、懺悔發願、舍利法會等佛教儀式活動以及寺院世俗生活。

道教研究方面,衡宗亮著《戈壁玄風 西域道教》(中州古籍出版社)對道教向西域的發展做了回顧,認爲道教傳入西域後,很快與佛教和儒家思想互相融合,雖未形成如中原道教那種獨成體系、博大深遠的道教文化,却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悄然産生影響。郜同麟《德藏吐魯番道教文獻叙録》(《西域研究》4期)爲德國國家圖書館和德國印度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十餘件吐魯番道教文獻做了叙録,詳加校勘,對文獻内容做了考索,並糾正了前人研究中的一些謬誤。

景教研究方面,吴傑《以〈祈禱圖〉爲視窗管窺景教對唐代文化的吸收利用》(《西部學刊》9期)解讀《祈禱圖》,並將此圖與《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相結合進行分析,從《祈禱圖》所反映出的景教教義和禮儀、《祈禱圖》中的服飾和化妝元素兩方面論證了景教在唐傳播過程中對唐代文化的吸收利用,認爲這促進了景教文化特徵和教派規範的形成。仇宇《古絲路上的宗教文化融合——以景教壁畫〈棕枝主日圖〉爲例》(《中國宗教》9期)以高昌發現的景教壁畫《棕枝主日圖》爲例,闡釋了當時東西文化交匯融合的狀況。白玉冬《絲路景教與汪古淵流——從呼和浩特白塔回鶻文題記Text Q談起》(《中山大學學報》2期)基於對呼和浩特市東郊萬部華嚴經塔(通稱白塔)回鶻文題記所做的調查研究成果,理清了汪古部五大代表性集團的源流,指出景教在汪古部中的流傳,與西州回鶻轄下景教徒商人的活動和景教教團勢力的向東發展有著密切關係。葛承雍《從出土文獻對比景教禮儀吟誦的特色》(《世界宗教研究》6期)分析了20世紀初在新疆吐魯番出土的景教禱告文本殘片,認爲其主體使用叙利亞語或粟特語、回鶻語雙語,不僅表明景教傳教士堅持用古叙利亞語念誦經典,而且證明粟特語在當時各種宗教交流中起著關鍵溝通作用,還關注了文書殘片吟誦音調的識别標誌,認爲景教文獻中的吟誦不是簡單口誦,而是經過標識確定音調後的重新傳誦。

祆教研究方面,巫新華《新疆吉爾贊喀勒墓群藴含的瑣羅亞斯德教文化元素探析》(《西域研究》2期)辨析了新疆吉爾贊喀勒墓群地表的“地畫”遺迹和出土文物藴含的瑣羅亞斯德教文化元素。李肖、馬麗萍《從新疆鄯善縣洋海墓地出土木質火鉢探討火崇拜與拜火教的關係》(《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10輯)基於新疆鄯善縣洋海墓地出土木質火鉢、其他考古材料及歷史文獻,研探火崇拜與拜火教的關係,指出這類裝滿燒黑石塊的木質容器是用來吸食大麻的工具,而非拜火教貯存火種的火盆。

摩尼教研究方面,[德] 彼得·茨默著,楊瑾譯《大英圖書館斯坦因藏品中的摩尼教文獻》(《吐魯番學研究》1期)對斯坦因藏品中摩尼教文獻包括魯尼文文書、摩尼文書和粟特—回鶻文書等進行了詳細探討。[德] 宗德曼《中亞語言與文字中的摩尼教文獻》(《中山大學學報》5期)以摩尼教文獻爲例,對摩尼教譯經活動進行語言學、文獻學、宗教史學的研究,對摩尼教自身教義系統的優點和對不同文化的體察與適應能力進行了考察。

婆羅門教研究方面,嚴耀中《來華的“夷教”與婆羅門教》(《上海師範大學學報》5期)認爲婆羅門教與所謂“夷教”在共同的文化地域發源與發展,在經由絲綢之路進入華土的過程中,借用佛教名義和共同進行華化等因素促進下,彼此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和融合。

民間宗教信仰方面,魏睿驁《敦煌吐魯番風伯雨師信仰研究》(《西部發展研究》1期)通過對風伯、雨師祭祀方位的研究,認爲至遲到東漢時期,風伯雨師信仰在敦煌、吐魯番地區已經得到了普遍流傳。段晴《神話的跨域性與地方性——以觀察新疆洛浦博物館氍毹爲基礎》(《民族藝術》4期)和《神話與儀式——以觀察新疆洛浦博物館氍毹爲基礎》(《民族藝術》5期)基於從新疆山普魯地區出土的五塊氍毹,以圖像學結合文字解讀的方式,並輔以相應的文獻材料,解讀其中藴含的蘇美爾和古希臘的神話内容,認爲其體現文明在古代民間的流通軌迹,反映神話活躍的跨域性和流傳改造後的地方性特色,揭示其背後所隱含的爲解決古代于闐國連年大旱而舉行的一場“人祭祈雨儀式”。

五、 語 言 文 字

本年度語言文字研究方面,黄正建《吐魯番出土唐代文書中“保證語”淺析》(《敦煌學輯刊》2期)列舉了唐朝民衆或低級胥吏申報、申辯文書中的三種不同的“保證語”,指出這三種不同的“保證語”與時代有一定關係,認爲不同時期,民衆依據的“保證語”也會有所不同。王啓濤《吐魯番出土文書疑難字詞新考》(《吐魯番學研究》2期)從語言文字學和史學角度,對吐魯番出土文書中一些疑難字詞進行了訓釋。黑維强、賀雪梅《論唐五代以來契約文書套語句式的語言文字研究價值及相關問題》(《敦煌學輯刊》3期)在已有研究基礎上,進一步闡述利用唐五代以來契約文書套語句式進行語言文字研究及文獻整理的價值,如考釋生僻詞義、揭示歷史語音現象、釋讀疑難俗字、進行文字校勘等。吕冠軍《吐魯番文書中的“雙名單稱”問題》(《西域研究》4期)認爲吐魯番文書所見“雙名單稱”存在兩種情況: 一種是單稱前名,出現較少;一種是單稱後名,出現較多,這與前名多作“輩字”可以忽視、後名多爲“實名”不能省略有關,同時指出吐魯番文書多有殘缺,並非每個單稱後名都能準確判斷。曾志雄《〈史記〉“西域”詁》(《渭南師範學院學報》5期)通過“西域”的訓詁學意義,追溯其在《史記》裏的共時用法,還原它本來的意藴(境外西方國家)——後來一切的“西域”概念源頭,同時也描述了“西域”一詞語義變化的歷史背景。陳雲華著《漢字書法的繁體字與簡化字》(浙江古籍出版社)圍繞著漢字書法的繁體字與簡體字展開,涉及書法的簡繁之争、吐魯番出土文書的藝術文本、新疆出土錢幣上的漢字及字體、漢字的昨天及今天和明天、王羲之的書法之路與傳承、《蘭亭序》的各種版本探究等諸多問題。路志英《樓蘭漢文簡紙文書中的簡化字形》(《山西大學學報》2期)在樓蘭漢文簡紙字形窮盡性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其中有簡化偏旁3種、簡化字形33個,通過對這些偏旁和形體的分析,總結出漢字簡化的路徑,對漢字發展史有所補充。塔瑪拉·肖開提《〈吐魯番出土文書〉用字研究》(《中國民族博覽》10期)對吐魯番出土文書的用字進行具體研究,對主要用字進行了界定和理據分析。海燕萍、張洋《新疆民族語言的歷史足迹》(《科教導刊》1期)對兩漢至明清時期新疆的語系進行了考察,指出新疆是名副其實的語言富礦區。

六、 文 學

文學方面的研究往往與絲綢之路、地域文化、宗教及民族的考察相結合,内容包括戲劇、詩歌、講唱文學、新疆史詩故事和傳奇小説等。韓文慧所著《絲綢之路與西域戲劇》(西北大學出版社)分爲緒論、西域戲産生的文化背景、西域戲的孕育、西域戲的形成、西域戲劇本個案研究及途經西域的佛教對後世戲曲的影響六章,主要研探了西域與西域戲的界定、西域戲的内涵與生成等問題。湯德偉、高人雄《現存漢唐西域佛劇的文本考述》(《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5期)對現存漢唐西域佛教戲劇中梵文《舍利弗傳》、吐火羅文本《彌勒會見記》、回鶻文本《彌勒會見記》和晚唐敦煌本《釋迦因緣劇本》的文本進行詳細的考述,對它們的問世、作者、成書時期、校刊及整理研究等情況做了一番梳理。梁沁沁《唐詩西域意象研究》(廣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探討唐詩中的西域自然意象、地名意象及人文意象,每類意象選取使用頻率較高且具有代表性的進行具體分析,認爲西域意象是唐代詩歌保持蓬勃生命力的重要因素。燕曉洋《唐代絲綢之路館驛詩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梳理了傳世文獻、新出文獻與相關論著,考訂了唐代絲綢之路館驛的名稱和地理位置,剖視了絲路館驛景觀空間,通過對絲路館驛詩做文本細讀,再現絲綢之路爲詩人提供生命體驗的曠遠背景,從觸發情境、内容特徵和情感特質及精神價值等角度,集中探討絲綢之路館驛詩的獨特性。薛化松《唐詩中的胡姬與西域酒文化在中原地區的傳播探析》(《中國民族博覽》10期)對唐詩中的“胡姬和酒文化”進行了概括和詮釋,並對西域的酒文化進行了闡釋。郁沖聰《錯位的疆域觀: 唐代實際邊界與邊塞詩中的文化邊界》(《寧夏大學學報》6期)結合史事與唐詩,分唐代前期、盛唐時期及中唐以降等時期對唐代疆域觀進行了細緻的論述,認爲唐代邊塞詩中含有大量的邊塞地名,構築起一條“文化邊界”,其與唐代以武力維持的“實際邊界”之間存在著錯位,這種錯位反映了唐人的疆域觀念。陳方《李白詩文中的西域繪畫特徵》(《欽州學院學報》6期)基於李白詩文中的西域繪畫題材作品,分析詩歌具有的西域繪畫特徵。董定一《别一種風景——唐代西域馬賦淺議》(《大衆文藝》20期)認爲唐代西域馬賦既受到政治環境與文學環境的左右,又受到文化因素和文體因素的影響,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創作特徵,其叙述在題材方面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在構成方面則具備顯著的復合特性。欒睿《作爲典籍符號的圖像叙事——克孜爾菱格畫與講唱文學》(《石河子大學學報》2期)評述了美國學者梅維恒教授對石窟圖像與中古時期講唱文學、俗文學與佛教經典關聯問題的研究,考察龜兹石窟壁畫中的克孜爾菱格畫,探討其與講唱文學乃至與後來的話本、戲劇之間的關聯,認爲菱格圖是“變”的一種,也是從經典到講唱文學的中介之一。董曉萍《新疆史詩故事、佛典文獻與毛毯繪畫》(《文化遺産》1期)從民俗叙事學的角度,對在新疆南疆地區流傳的史詩故事《瑪納斯》、記録於南疆的佛典文獻《大唐西域記》和出土於南疆的洛浦毛毯展開“跨文本”研究。董曉萍著《跨文化民俗體裁學——新疆史詩故事群研究》(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運用民俗體裁學理論和方法,首次使用《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新疆卷》的完整資料,在跨文化學的視野下,結合歷史文獻及考古發現,研究新疆史詩《瑪納斯》跨文化的歷史元素和保持民族主體文化的鮮明特質。黎羌、李杉杉《西域絲路歷史文化與小説概覽(二)》(《新疆藝術(漢文)》3期)概述了中古時期西域地理文化中的傳奇小説。李娜《晋唐僧侣與中國文學西域書寫的開拓》(江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依據正史與僧傳的記録,詳述六朝及唐代僧侣往來西域的活動與遊記,簡述了晋唐僧侣西行求法活動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深入闡釋晋唐僧侣對中國文學西域書寫空間的開拓。

七、 藝 術

本年度藝術研究主要涉及石窟造像壁畫、寺院遺址藝術、墓葬圖像藝術、繪畫、樂舞及書法等方面。

石窟造像壁畫研究方面,再版的常書鴻著《新疆石窟藝術》(清華大學出版社)分古龜兹國石窟、古焉耆國石窟、古高昌國石窟三部分詳細介紹了新疆主要古代石窟的分佈、創造年代及藝術特點,是新疆石窟研究的經典之作。《絲路之魂: 敦煌、龜兹和麥積山石窟》(商務印書館、四川人民出版社)介紹了敦煌石窟的洞窟、壁畫、塑像、模製花磚、藏經洞絹畫及寫本,講解了龜兹石窟的壁畫以及麥積山石窟的壁畫與塑像。靳艷、林尚斌《龜兹石窟中的古印度及古希臘文化因素》(《檔案》11期)認爲龜兹中心柱石窟的建築方式及整體形制受到印度文化影響,壁畫題材内容藴含了印度佛教思想和希臘神話内容,其造型藝術具有秣菟羅和犍陀羅風格。趙莉、楊波《龜兹石窟“天相圖”演變初探》(《敦煌學輯刊》3期)分早期菱格山水圖中的“天相圖”、構圖成熟的“天相圖”、唐安西都護府時期的“天相圖”、龜兹回鶻時期的“天相圖”四個部分探討了龜兹石窟“天相圖”的演變。楊波《龜兹石窟立佛列像的初步調查與研究》(《中國國家博物館院刊》5期)認爲龜兹石窟中的立佛列像可分爲兩大類: 第一類以立佛爲畫面主體,佛旁繪供養者,與表現菩薩功德的誓願題材有關;第二類爲單純表現立佛列像,有一部分可推測爲過去諸佛,在龜兹地區似已形成一種傳統模式。吴麗紅《龜兹石窟壁畫中的“須陀因緣”故事再探討》(《吐魯番學研究》2期)將龜兹窟壁畫中被研究者長期混淆的“須陀因緣”與“長老比丘在母胎六十年”兩個佛傳故事題材的内容和圖像做了詳細對比和甄别,並揭示圖像背後的佛學内涵。楊波《龜兹石窟菱格因緣故事補遺》(《吐魯番學研究》2期)補充了“測量佛身”“老婦抱佛”“婆羅門獻衣”“耶輸陀羅迎佛”四則新考證的龜兹石窟菱格因緣故事,認爲它們反映了菱格因緣故事畫内涵的多樣化。陳悦新《龜兹石窟佛衣與僧衣類型》(《文物》6期)選擇龜兹石窟中佛衣與僧衣保存較好的洞窟,辨析了其中佛衣與僧衣的類型和時代,討論了它們的演變關係。劉穎佳《新疆龜兹石窟日神、月神形象源流考證》(中國美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對龜兹石窟天相圖中日神、月神形象進行考證,對圖像源流的時空序列進行梳理,分析不同古文明對日神、月神形象的影響。高艷《龜兹石窟壁畫粉本淺析》(《新疆藝術學院學報》3期)通過對現存壁畫復原性綫描的整理,結合龜兹洞窟形制與題材、壁畫構圖、綫質與筆法,叙述了對龜兹壁畫粉本的一些認識。周振偉《探析龜兹石窟壁畫“賦彩”觀》(《美與時代》10期)從龜兹壁畫的題材内容、結構佈局、人物造型及繪畫技巧等方面分析並窺見其傳統“賦彩”觀。胡明哲、徐永明、甘雨、徐静著《龜兹面壁——岩彩繪畫語法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對龜兹壁畫的内容、歷史及地位做了介紹,精選部分龜兹壁畫摹寫者的摹寫日記,展示了部分優秀摹寫作品,並介紹了摹寫課程在當下藝術創作與藝術教育中的應用及其意義。王盛《龜兹壁畫摹寫心得》(《藝術教育》19期)簡要介紹了龜兹石窟,詳細叙述了壁畫摹寫過程。陳愛峰《浄土的選擇: 柏孜克里克第29窟六字觀音經變考釋》(《宗教學研究》3期)主要分析了柏孜克里克第29窟左側壁六字觀音經變的内容及其繪畫風格,同時也關注了該經變與窟内正壁塑繪彌勒浄土變、側壁繪阿彌陀浄土變的關係,認爲該窟壁畫既有藏傳佛教風格,又承襲了中原的繪畫傳統,反映出高昌回鶻時期六字觀音、七觀音信仰之繁盛。鄧永紅《淺析柏孜克里克石窟回鶻佛教壁畫的藝術特色及淵源》(《遺産與保護研究》8期)以柏孜克里克石窟回鶻時期壁畫爲研究對象,分析其藝術特色以及歷史淵源,認爲高昌回鶻時期壁畫兼收並蓄了絲綢之路沿綫多種藝術營養,又根植於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藴,形成了獨特的、具有中國地方民族特色的高昌回鶻佛教藝術。李霞《吐魯番柏孜克里克壁畫與拜占庭鑲嵌畫之比較研究》(《大衆文藝》23期)運用比較學的方法,從社會背景、表現主題、藝術風格和繪畫材料等方面,研究古希臘、羅馬藝術對新疆吐魯番柏孜克里克洞窟壁畫與拜占庭鑲嵌畫藝術的影響。周菁葆《絲綢之路上的克孜爾石窟本生壁畫藝術(上)》(《新疆藝術》1期)和《絲綢之路上的克孜爾石窟本生壁畫藝術(下)》(《新疆藝術》2期)結合史籍記載,概述了佛教傳入龜兹的歷史,介紹了克孜爾石窟建築與壁畫,分宣揚因果報應、捨生求死、改惡從善、濟世救衆、智慧精進及商貿活動等類别擇要論述了克孜爾石窟本生壁畫内容的出處與内涵。任平山《“裝飾霸道”——克孜爾第84窟佛傳壁畫釋義二則》(《藝術探索》1期)通過圖像與經典的對讀,辨認出克孜爾第84窟佛傳壁畫中兩則佛傳畫“央掘摩羅殺佛”和“婆羅門行乞”,發現克孜爾石窟壁畫的繪製者喜歡間隔使用對比强烈的顔色來刺激視覺,干擾了繪畫作爲信息媒介的重要功能——“叙事信息”的傳達,認爲這種現象可稱爲“裝飾霸道”,同時指出其在莫高窟早期壁畫中也有表現。任平山《試論克孜爾石窟“裸女聞法”圖像三種》(《美術觀察》5期)依據克孜爾石窟“裸女聞法”圖像不同的叙事特徵,將其劃分爲“耶輸陀羅迎佛”“菴没羅女獻苑”和“紺容夫人殉道”三種圖式,並詳加釋讀。王荔君《北朝至隋唐時期克孜爾石窟與莫高窟捨身濟世類本生故事的考古學研究》(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以北朝至隋唐時期克孜爾石窟和敦煌莫高窟中捨身濟世類本生故事壁畫爲研究對象,結合克孜爾石窟、莫高窟的考古調查資料及研究論著,運用考古學方法進行分類與分期研究,論述了本生故事發展變化的階段性、地域性特徵及其相關性、區别性,爲佛教傳播路綫研究中北傳路綫的論證提供佐證。陳佳佳《説一切有部佛教思想在克孜爾石窟壁畫中的反映》(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將克孜爾石窟壁畫與有部經典文獻尤其是律藏結合探討,認爲克孜爾石窟中對於小乘佛教説一切有部經律中菩薩觀、佛陀觀、彌勒觀都有相對應的壁畫内容展示,反映了説一切有部思想在龜兹的流行情況。遲帥《庫木吐喇石窟 絲路佛韻 融匯東西》(《中國宗教》9期)簡要介紹了庫木吐喇石窟及壁畫。孟瑜《捨身飼虎本生的文本和圖像研究——兼論德國佛教藝術史研究方法》(《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10輯)採用德國佛教藝術史研究方法對捨身飼虎本生進行深入分析,在盡可能全面收集文本和圖像的基礎上,仔細比較文本與圖像情節異同,從而確定兩者的對應關係。吴潔《絲路佛教樂舞圖像之流變研究——以十六國北朝時期三大石窟伎樂天人的類型爲例》(《人民音樂》7期)通過分析伎樂天人的類型,揭示了其在“天”體系中的地位,明確了身份來源,探究了我國三大石窟伎樂天人類型流變的原因,揭示了大小乘佛教在對兜率天宫、釋迦佛和成佛、涅槃的態度等方面的異同點。郭君濤《古代希臘與古代西域壁畫技法材料對比及創化研究》(《美術觀察》7期)以古代希臘壁畫和古代中國西域壁畫爲對象,進行技法材料對比研究,並以實踐的方式利用當代繪畫材料進行創化研究。

寺院遺址藝術研究方面,朱己祥《鄯善和于闐古國佛寺壁畫花綱人物圖像分析》(《敦煌研究》4期)著重分析了若羌米蘭、于闐胡楊墩佛寺遺址壁畫中的花綱人物圖像,以及犍陀羅浮雕同類圖像的繼承和發展情況,認爲米蘭圖像大體沿襲了犍陀羅擔花綱因素,胡楊墩圖像已擺脱擔花綱模式,並界定了二者年代,進而指出,米蘭花綱人物具有右繞供養佛塔的設計意圖,其翹脚擔花綱者造型反映了古印度特有的供養形式,胡楊墩花綱人物依然屬於佛寺供養内容,並非當前學界所謂古印度神話故事之表現。牛耕、覃大海《新疆霍拉山佛寺遺址出土“目連降服龍王兄弟”壁畫解析》(《法音》7期)對新疆霍拉山佛寺遺址出土壁畫進行考證,認爲題材爲目連降服龍王兄弟,分析了焉耆龍氏與佛教龍王祟拜的關係。李樹輝《北庭大佛寺S105殿壁畫繪製年代和相關史事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期)認爲北庭大佛寺S105殿西壁壁畫的北部和南部爲一有機整體,繪製於8世紀末,並非“王者出行圖”和“攻城圖”(或稱“八王争分舍利圖”),應是對唐、回鶻軍與吐蕃等聯軍北庭争奪戰的反映,稱其爲“北庭城攻防圖”更爲合適,並進一步考證了可汗浮圖城與庭州城的修建年代及被毁的時間和原因。張健波《達瑪溝托普魯克墩雕塑考析》(《新疆藝術學院學報》3期)概述了和田策勒縣達瑪溝歷史地理情況,分析了和田達瑪溝佛教遺址群中托普魯克墩佛寺的建築形態及營造法式,並對托普魯克墩佛寺遺址出土主尊雕塑的年代及風格進行了考析,概括出達瑪溝佛教遺址突出的特點。李永康《新疆焉耆佛教雕塑初探》(《美術》12期)對焉耆七個星遺址的雕像進行了研究,分析了焉耆佛教雕塑的形式與造型特徵,認爲其與高昌的柏孜克里克石窟、龜兹地區的庫木吐喇石窟的雕塑圖像在題材和風格上有很多類似,似乎有同一母本,同時探討了焉耆泥塑佛像的製作技法,總結了焉耆佛教雕塑的價值。楊静《巴楚、焉耆兩地的古代佛教藝術》(《中國藝術時空》3期)從寺院佈局、壁畫及雕塑等方面入手,梳理了巴楚和焉耆兩地的佛教藝術,認爲兩地的佛教藝術發展的盛期有承接關係,都帶有犍陀羅佛教藝術的影響,但二者在自己的文化基礎上又發展出了各自的藝術特點。包兆會《中國基督教圖像歷史進程之三: 唐代高昌景教壁畫》(《天風》3期)簡要介紹了德國探險家勒柯克在新疆高昌古城郊外的景教寺院遺址發現的景教壁畫。

墓葬圖像藝術方面,查克利《西域墓魄本生圖掩埋處的場景與巴爾胡特及陀羅鉢地相關圖像對比》(《文物鑒定與鑒賞》23期)將西域與巴爾胡特及陀羅鉢地的墓魄本生圖象進行比較,認爲西域四幅墓魄本生圖稍偏向竺法護所譯的版本,而巴爾胡特及陀羅鉢地的墓魄本生圖都按照巴利《本生經·大集》等版本造作。劉文鎖《唐代西州的屏風畫》(《新疆藝術(漢文)》5期)將新疆出土的屏風、屏風畫、屏風式壁畫三者結合在一起,對殘損畫面與題名進行復原與推測,探討了唐代西州屏風畫的樣式。郭萍《古絲綢之路墓葬圖像中的葡萄組合紋樣演變》(《成都大學學報》5期)過對近幾十年古絲綢之路東段墓葬遺址中的葡萄圖像組合元素的溯源,從葡萄種植和加工技術的東傳考證,識讀和分析該圖像構成和寓意演變中粟特人充當的重要角色,認爲葡萄組合紋樣的漢化記録了粟特人漢化的過程。金清《波斯薩珊式鳥雀圖像在絲路沿綫的傳播與發展》(《石窟寺研究》第8輯)在全面收集資料的前提下,採用考古類型學與美術史圖像學方法對薩珊式鳥雀圖像進行梳理、分析,釐清了薩珊式鳥雀圖像完整的發展脉絡,及其在絲路沿綫的傳播。李建平《唐代吐魯番彩繪木質與西安彩繪陶質天王俑的比較研究》(《西北美術》4期)以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206號墓,與西安西北政法大學南校區34號唐墓出土的天王俑爲例,從色彩紋飾和造型製造兩方面進行比較研究。

繪畫研究方面,陳晟、丁方《“于闐畫派”探究》(《榮寶齋》11期)分析了“于闐畫派”的文化淵源,介紹了“于闐畫派”的代表人物及風格,對“于闐畫派”風格進行探源。孫亞蘭《西域“凹凸畫法”對中原青緑山水畫的影響研究》(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分析西域“凹凸畫法”所藴含的立體造型特點及其對早期青緑山水畫中物象表現形式的影響,並以張僧繇、尉遲乙僧、董其昌爲主綫,探究其對西域“凹凸畫法”的發展與創新。

絲路樂舞研究方面,周菁葆《絲綢之路上的膜鳴樂器——納格拉(上)》(《樂器》8期)、《絲綢之路上的膜鳴樂器——納格拉(中)》(《樂器》9期)和《絲綢之路上的膜鳴樂器——納格拉(下)》(《樂器》10期)論證楊葉青“現代形式的納格拉鼓在公元3—6世紀的波斯即已存在”之説是無稽之談,闡述了納格拉(Nagela)的源流與嬗變,認爲納格拉與古代西域的羯鼓有密切關係,進一步討論正鼓、和鼓與納格拉的關係,並分析了伊斯蘭細密畫中的納格拉及中國維吾爾族的納格拉。張晨婕《從樂器看隋唐胡樂、俗樂之融合》(《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期)以樂器爲核心視角,結合曲名、樂部的成立、音樂機構的性質等,分析中國古代的胡樂、俗樂從並立走向融合的歷史發展軌迹。吴潔《絲綢之路上彈撥類樂器的東漸與流變》(《音樂文化研究》1期)基於對漢唐時期絲綢之路上彈撥類樂器的調查,對其流變脉絡和盛衰軌迹做了梳理,繼而論述了中國對外來音樂的接受問題。王一男《絲綢之路上的琵琶歷史源流略述》(《藝術評鑒》20期)梳理了琵琶經歷的三個發展階段,認爲琵琶既是在中國大地上産生的文明,也是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古力拜克熱木·阿布拉《絲綢之路古代樂器箜篌》(《北方音樂》4期)分析了箜篌的屬性與傳播,介紹了且末箜篌出土的過程,以及豎琴和箜篌的相同之處和區别。沈冬《一帶流動的音樂風景——隋唐西域音樂與中國性的體現》(《音樂文化研究》2期)以絲綢之路經濟帶音樂文化的流動爲研究對象,探查了音樂源頭的西域地理文化,梳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時期輸入中國的西域音樂,並從樂部、樂律兩個層面分析西域之樂如何被收編融入華夏舊樂。潘濤《龜兹音樂和詩律略議》(《西域研究》2期)利用吐火羅語文本、梵語文本和古漢語材料,並借助古漢語音韻學,解釋《隋書》中出現的“龜兹樂七調”的具體含義,並將龜兹七聲與印度古典音樂的音進行對比研究。党岱《絲綢之路背景下漢代音樂的演變》(《湖北函授大學學報》17期)以絲綢之路爲背景,從漢代音樂中雅樂與俗樂關係入手,分雅俗各取所需時期、雅俗隸屬有别時期與雅俗相互交融時期深入探究了漢代音樂的演變。陳然《古絲路上宗教音樂的交流融合——以唐代法曲爲例》(《中國宗教》9期)介紹了佛教、道教以及從古絲路上傳入的其他地區的音樂的交流合作,論述了唐代法曲的内容構成。夏灩洲《中古時期的涼州: 中原與西域樂工遷移聚合的大都會》(《音樂藝術》2期)以中古時期涼州地區爲中心,分析了樂工因受政治變化的影響而進行的遷移與聚合,認爲這不僅豐富了涼州地區音樂的種類,而且對隋唐時期音樂文化的繁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毛毳《論隋唐宫廷燕樂中西域樂器的配置》(《音樂創作》9期)對隋唐宫廷音樂中多部樂與歌舞大曲中所使用的西域伴奏樂器進行討論,認爲西域音樂的傳入對隋唐宫廷音樂的發展起到了推動性的作用。王力博《絲綢之路背景下的唐代音樂文化交流》(《音樂天地》2期)分析了唐代外族音樂的輸入及其成果,研探了漢族音樂對外族音樂的吸收,總結了外族樂器的流入及運用。劉嵬《隋唐時期古絲綢之路上的中外音樂文化交流》(《藝術研究》3期)從歷史背景、歌舞音樂、樂器及宗教音樂等方面對隋唐時期古絲綢之路上的中外音樂交流進行論述。牛娜娜《從唐詩看西域音樂文化對中原詩樂舞一體的影響》(《河南教育學院學報》1期)認爲唐樂是在廣泛吸收西域音樂文化之上形成的一套民族化的音樂體系,在唐樂基礎之上樂舞一體才真正實現自覺、自由、藝術的結合。黎國韜、陳佳寧《西涼樂源流考》(《文化遺産》1期)認爲“西涼樂”的産生有兩個主要源頭: 一是羌胡之聲,其中以龜兹樂爲主要成分;一是中國舊樂,其中以魏晋清商舊樂爲主要成分。劉碩《以粟特胡人爲代表的西域樂舞初探》(《大衆文藝》4期)介紹了西域粟特胡人概況,分析了粟特胡人對中原服飾、音樂、舞蹈及詩歌等各方面的影響。王泳舸《釋讀龜兹壁畫形象再現龜兹樂舞姿容》(《新疆藝術學院學報》3期)通過對壁畫圖像的視覺感受、文本資料的釋讀及身體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體驗,逐步嘗試再現龜兹壁畫的樂舞姿態。付陽雪《龜兹壁畫花繩舞承與傳》(《新疆藝術》2期)通過對文獻史料和龜兹壁畫圖像中花繩舞的考釋,對静態的壁畫圖像中的花繩舞動作形態進行合理的肢體語言的還原呈現,將昔日龜兹花繩舞的風采呈現在觀衆面前,以推進新疆傳統樂舞藝術的現代發展。

書法藝術研究方面,孫曉主編《中國民間書法全集》中《吐魯番寫經殘卷(卷一)》《吐魯番寫經殘卷(卷二)》及《吐魯番墓磚書法、陶瓷書法卷(卷九)》(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共收録刊佈300餘件吐魯番寫經殘卷和10餘件吐魯番墓磚書法。任小平《從書法學角度論析吐魯番文書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和過程》(《書法研究》3期)重點研究吐魯番漢文書書法發展的三個重要的歷史階段: 晋代十六國前涼時期、高昌王國統治時期、唐西州時期,對這三個重要階段書法概況與特點詳論之,宋元明清時期略之。李長鈺《從樓蘭殘紙論魏晋書體之衍變》(《書法研究》3期)綜合樓蘭古國殘紙及傳世史籍,探尋漢魏書學的譜系,兼論魏晋書體的淵源。榮新江《〈蘭亭序〉在西域》(《大匠之門20》)以新近所見唐代于闐地區抄寫的王羲之《蘭亭序》摹本爲主題,進一步申論中原文化對西域的影響問題。石澍生《由吐魯番出土墓志試議寫與刻等問題》(《中國書法》23期)對吐魯番出土墓志進行了概述,基於吐魯番出土墓志書而未刻的特點,探究魏碑體的寫刻以及銘石書的發展等問題。李子、張梅《吐魯番墓磚書迹對魏碑書法教學的意義》(《美與時代(下)》2期)對吐魯番墓磚書迹進行書體分析,進一步研究其在魏碑書法教學中的内在價值,以期爲魏碑書法學習提供正確途徑。

八、 考古與文物保護

本年度考古與文物保護研究涉及考古探索發現、科技考古、出土文物研究、文物修復保護、考古史漫談及文物流失回顧等方面。

考古探索發現方面,張安福著《環塔里木歷史文化資源調查與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對環塔里木地區現存的古城遺址、烽燧遺址的分佈地域、保存現狀、形制特徵及不同時代的特點等進行了調查和研究,對保護措施進行了分析,並對環塔里木地區的墓葬遺存分佈、現存狀況進行了調查整理,對墓葬形制、葬具、墓内壁畫及陪葬品等進行了研究,還對史前時期、歷史時期的宗教遺存現狀進行了調查整理。張弛著《明月出天山: 新疆天山走廊的考古與歷史》(商務印書館)通過梳理新疆天山沿綫的歷史遺迹和遺物,特别是近三十年來新疆考古發現和歷史研究的成果,闡述天山在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天山走廊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錯地帶,特殊的地理環境與自然條件孕育出獨特的文明形態,使其成爲歷史上諸多古代民族活動的舞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的《中國考古學·三國兩晋南北朝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對三國兩晋南北朝時期新疆地區早期佛教石窟寺、遺址與墓葬以及考古發現的中外交通和文化交流進行了仔細的梳理和闡述。王瑟著《拂去塵沙——絲綢之路新疆段的歷史印記》(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以絲綢之路新疆段爲主幹,對近年來新疆重點文物考古現場進行了認真、細緻的報導,展示了新疆文物考古的新發現、新成果。王永强、侯知軍等《2017年新疆考古收穫》(《西域研究》3期)基於2017年新疆地區考古發掘與調查,分史前考古和歷史時期考古等專題對重要發現進行了介紹,並對2017年度新疆考古工作進行了梳理總結。劉漢興、特爾巴依爾等《新疆伊犁州墩那高速尼勒克段考古收穫及初步認識》(《西域研究》3期)對2017年5—7月墩那高速尼勒克縣境内的古墓葬進行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及成果進行了介紹。張碧波、金朝陽《石河子地區文化考古與考察》(《石河子大學學報》4期)對石河子地區三趾馬遺存點、三處細石器遺存點、石河子市三處古墓及石河子南山古墓進行了介紹,並對南山古墓人骨種系等問題進行了研究。梁雲《康居文化芻論》(《文物》7期)基於文獻及考古材料,總結康居文化的特點,將其分爲早、中、晚三期,並探討其主要包含的薩爾馬泰文化、漢文化、薩迦或塞人文化及月氏文化等文化因素。衛斯《尼雅遺址農業考古研究報告》(《西部考古》1期)對尼雅遺址考古發現的與精絶國農業有關的資料進行分析論證,從精絶國時期尼雅河尾閭地帶的自然生態環境、農業種植狀況、農耕與收穫、糧食加工與紡織工具、水利灌溉與淩陰設施、農時觀念與農田管理、畜牧業及皇家牧群、土地所有制形態、實物税徵收制度等方面初步勾勒出了精絶國時期的農業經濟面貌。達吾力江·葉爾哈力克《漢武邊塞與西域屯田——輪臺、渠犁屯田考古發現初論》(《歷史研究》6期)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考古發現爲依據,結合傳世文獻和出土簡牘,探討敦煌郡酒泉都尉與孔雀河沿岸烽燧的關係,並從考古學角度討論了輪臺、渠犁等西域屯田地點及相關遺址。余小洪《漢晋時期西域漢文化在西藏西部傳播的考古學觀察》(《石河子大學學報》2期)基於西藏西部發現的考古遺存,探討漢晋時期西域與西藏西部地區的考古學文化交流,認爲西藏西部與西域有著緊密的聯繫,可以將西藏西部視爲絲綢之路南道高原段。魏正中著,莊妤譯《龜兹石窟寺院中的連通建築》(《敦煌研究》2期)主要分析了古龜兹國石窟寺院中連接單個洞窟、洞窟組合、區段等不同單元的建築結構,認爲石窟寺院是一處經過精心規劃且功能完備的宗教聚落,連通建築的存在使得寺院内不同單元之間實現了實際的或者象徵性的連接。

文物調查簡報有: 苗利輝、譚林懷等《新疆拜城縣克孜爾石窟第38至40窟調查簡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5期)從洞窟形制、壁畫、年代及重繪問題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新疆拜城縣克孜爾石窟第38、39、40窟的概況,認爲三種洞窟的組合共同服務於信徒觀像和禪修功能,並根據題材内容、藝術風格等因素,認爲這組洞窟應當開鑿於公元5世紀。譚林懷、苗利輝等《新疆拜城縣克孜爾石窟第205窟調查簡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5期)結合實地調查及資料搜集,介紹了克孜爾第205窟洞窟和壁畫的保存現狀,認爲洞窟開鑿於公元6—7世紀,並爲學術界提供了翔實可靠的研究資料。吴麗紅《新疆龜兹研究院院藏彩繪泥塑調查簡報》(《敦煌研究》6期)著重對龜兹研究院所藏彩繪泥塑造像進行初步整理,按其特點分爲五類: 彩繪泥塑頭像殘件、彩繪泥塑身軀殘件、彩繪泥塑手殘件、彩繪泥塑花飾以及其他類,並進行了刊佈與研究。仵婷、李亞棟《吐魯番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所見部分文物編號訂正》(《吐魯番學研究》1期)在吐魯番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中,參考發掘簡報(報告)、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及原始發掘記録檔案等,通過以庫存文物信息補校出版物中信息、以出版物中信息補校庫房賬本信息、以發掘日誌檔案補校庫房賬本信息、以賬本記録補充出版物中信息、出版物中信息相互訂正等方式,對歷史時期出現的吐魯番出土文物編號的信息缺載和疏漏作進一步的補充和糾正。

科技考古研究論著有: 淩雪、苗聞文等《新疆蘇巴什佛寺遺址銅器的初步科技分析》(《有色金屬(冶煉部分)》11期)根據形制將新疆蘇巴什佛寺遺址銅器分爲兵器、飾品、生活實用器等種類,利用X射綫熒光光譜儀,對其進行了成分無損檢測,並結合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對不同材質銅器來源進行了考察。朱瑛培《新疆鄯善縣洋海墓地出土玻璃珠的成分體系和製作工藝研究》(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利用先進儀器,對新疆鄯善縣洋海墓地出土玻璃珠進行成分體系和製作工藝研究,結合多元統計方法對樣品進行科學的分析,並結合相關考古學研究,討論樣品的來源問題,得出洋海墓地出土玻璃珠的化學成分體系、製作工藝、玻璃技術來源等信息。趙海英、陸繼財《西旁景教遺址土的工程特性》(《吐魯番學研究》1期)通過對西旁景教遺址土進行試驗,得出了遺址土的工程特性,認爲這與土體中水分富集和遷移關係密切,試驗結果也爲遺址病害調查和保護方案提供了必要的依據。付昶、王博《且末縣扎滚魯克一號墓地M64出土顱骨研究》(《吐魯番學研究》2期)通過對且末縣扎滚魯克一號墓地M64採集的14個個體的顱骨進行性别、年齡鑒定,形態觀察和測量,初步得出他們的形態特徵、牙齒衛生和健康狀況,並將這些數據與同一墓區M14出土顱骨的相關數據進行對比,從而瞭解扎滚魯克地區早期鐵器時代居民的生存狀況。慶昭蓉、[日] 江南和幸《唐代安西大都護府時期之龜兹當地用紙——日本龍谷大學所藏庫車出土漢文書案例研究之一》(《西域文史》第12輯)對吐魯番地區出土漢文書以及庫車地區出土漢文書進行古紙分析,探討唐代安西大都護府時期龜兹當地的用紙情況,總結了當時文書用紙的特點。

出土文物研究論著有: 趙宏主編《中國古代玻璃器皿》(河北美術出版社)詳細介紹了新疆且末扎滚魯克墓地出土玻璃杯、新疆尉犁營盤M9出土玻璃杯、新疆庫車森木塞姆石窟出土玻璃杯及新疆若羌瓦石峽遺址出土玻璃瓶。趙榮編著《長安絲路東西風》(三秦出版社)是同名展覽“長安絲路東西風”配套圖書,介紹了展覽精選的140件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各地文物珍品,内容反映了漢唐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劉志佳《再議新疆吐魯番出土“秦王鏡”》(《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10輯)對“秦王鏡”類銅鏡的裝飾佈局、演變規律進行分析,深入探討銘文典故,考訂釋義,解決了仿鏡鑒别、斷代等問題,對於學界提高對此類銅鏡裝飾藝術及文化内涵的認識大有裨益。林鈴梅《新疆出土垂直焊接雙環耳飾的研究》(《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10輯)梳理新疆及新疆周鄰地區發現的垂直焊接雙環耳飾,基於兩者的比較研究,考察天山一帶與歐亞草原地區緊密的文化聯繫,指出這種文化聯繫也向東擴展到内蒙古、甘肅地區,並一直延續到之後的歷史時期。鄭燕燕《新疆出土圓錐形舍利盒再考察》(《西域研究》1期)梳理新疆發現及出土的圓錐形舍利盒,並在此基礎上對器物的性質、淵源及裝飾等進行再思考與再討論。陳新勇、吕恩國《吐魯番出土的珠飾》(《文物天地》1期)分材質介紹了吐魯番地區出土的珠飾。牟新慧《新疆古代硬筆研究》(《北方文物》2期)以考古資料和歷史文獻爲基礎,對新疆古代硬筆做了分類和統計,並對新疆硬筆的時代和使用進行了探討,還對斯坦因論著中提及的硬筆進行了考證。信曉瑜、楊汝林、康曉静《新疆出土早期帽冠初探》(《藝術設計研究》1期)對新疆出土的漢代以前的早期帽冠類文物進行了梳理,並按照帽冠形制風格和結構特徵將其分爲護耳帽、平底帽、高冠三類,認爲新疆出土的早期帽冠與歐亞大陸其他地區古代墓葬出土文物具有一定相似性,暗示了歐亞大陸青銅至早期鐵器時代已經存在早期文化交流現象。阿熱阿依·托列根《從考古材料分析新疆地區的骨鏃》(《草原文物》1期)對新疆出土的骨鏃進行了梳理,依據鏃鋌和銎的有無,將新疆地區的骨鏃分爲三類,並結合墓葬形制探討了骨鏃的文化内涵。賀婧婧、王博《新疆古代編帶和編繩初探》(《北方文物》4期)梳理了新疆古代編帶和編繩的發現與分佈,並就新疆編帶、編繩的組織結構和年代做了細緻分析。林鈴梅《新疆地區發現的圭字形劍鞘的研究》(《西域文史》第12輯)從新疆地區發現的圭字形劍鞘出發,梳理了境外圭字形劍鞘的發現及其起源、流傳情況,探討其反映的新疆與周邊地區的文化聯繫。陳淩《中國境内中古祆教徒葬俗考論(之一)》(《古代文明》第12卷)在此前學界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整理、辨析中亞以及中國境内出土的祆教徒納骨器,並對納骨器的形制等相關重要問題做了討論。劉文鎖《新疆發現麻黄與大麻及有關問題》(《西域文史》第12輯)基於新疆地區目前見諸報導的黄麻和大麻考古資料,結合植物考古的研究結果和有關歷史民族志記録,對黄麻和大麻在墓葬中出現的情境、喪葬中使用黄麻和大麻的用途與意義以及大麻熏燒器等問題做了探討。徐蘋芳《考古學上所見中國境内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考古》第2輯)分長安、洛陽經河西走廊至西域路、中國北部草原絲綢之路、東南沿海海上絲綢之路三部分,叙述考古發現的絲路遺物,其中詳細羅列了新疆各地發現的外國遺物。[俄]С·Ф·奥登堡著,楊軍濤、李新東譯,趙莉審校《在吐魯番地區發現的一些古代物品》(《吐魯番學研究》2期)對1909—1910年俄羅斯新疆探險考察隊通過發掘和購買獲得的部分物品作了刊佈和介紹。何孝清《吐魯番地區出土的幾枚戒指印》(《新疆藝術學院學報》4期)從造型、材料、尺寸、印文圖案等方面對新疆吐魯番地區出土的幾枚戒指印做了精確的測量記録,並利用文獻、實物以及文字進行了考據、研究和分析。

文物保護修復方面,吐魯番學研究院、中國絲綢博物館、吐魯番博物館編著的《吐魯番古代紡織品的保護與修復》(上海古籍出版社)收録近年來中國絲綢博物館、吐魯番博物館對於吐魯番解放後出土的一系列珍貴紡織品的重新修復和保護的文物保護報告和檔案。收集了以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紡織品爲主,同時包含洋海等墓地出土及採集的文物共29件,詳細記述了這29件文物的保護與修復工作,用以配合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地發掘報告的整理。尚玉平、黄奮《新疆新源出土烏孫時期鐵鍑的保護修復研究》(《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第九次學術會論文集》)對新疆新源縣加噶村公元前4—前3世紀春秋戰國時期的烏孫墓葬出土的一件鐵鍑進行了分析研究和保護修復,通過現狀記録、儀器觀察、工藝分析、清洗除鏽、殘缺補齊、緩蝕處理、封護加固等步驟,進一步對鐵器的保護修復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以後類似文物保護修復提供借鑒。王麗梅、陳玉珍《吐魯番博物館館藏燈籠褲的保護修復與研究》(《吐魯番學研究》1期)詳細記述了吐魯番博物館館藏燈籠褲形制復原和保護修復的全過程,以及修復文物的幾點心得。尚玉平《新疆喀拉蘇墓地出土隋唐時期樺樹皮箭囊的保護修復》(《西部考古》1期)介紹了對新疆哈巴河縣喀拉蘇墓地出土了隋唐時期樺樹皮箭囊的修復保護措施,同時借助顯微儀器觀察,科學分析其製作工藝,對未來出土木質文物的保護修復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撑。衛藝林、梅蓉《尼雅東漢蠟染棉布的圖像分析及尺寸復原》(《西安工程大學學報》1期)回顧總結20世紀60年代至今國内外針對尼雅東漢蠟染棉布的圖案復原的研究成果,通過考證新疆出土的類似紡織品圖案及文獻史料,從圖案整體結構、主圖圖案、側圖圖案、整體尺寸等方面對殘留的圖像信息進行詳細解讀和研究,提出尼雅東漢蠟染棉布的具體復原方案和復原尺寸。朱建軍《新疆龜兹石窟及佛教遺址考察報告》(《敦煌學輯刊》4期)介紹了龜兹石窟文化遺産保護的歷史與發展現狀,叙述了南疆歷史文化遺産的基本概況,指出了新形勢下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並提出幾點思考與建議。陳玉珍、趙静《吐魯番勝金店墓地15號墓葬出土毛織品的修復與研究》(《吐魯番學研究》2期)介紹了勝金店墓地15號墓葬基本情況及毛織品文物現狀,採用先進儀器,對出土毛織品的纖維、染料、污染物等成分進行了科學分析,詳細記述了修復方法與過程,並分析了修復後文物狀況。陸繼財、趙海英《高昌故城西南大佛寺遺址發育主要病害》(《吐魯番學研究》2期)通過對西南大佛寺遺址發育主要病害分類和病害特徵分析,指出危及遺址穩定的主要病害及造成這些病害發育的主要原因。尚玉平、李建西《新疆莫呼查汗墓地出土青銅器埋藏環境與銹蝕機理分析》(《文物世界》5期)運用化學分析方法,對新疆莫呼查汗墓地出土青銅器的埋藏土壤環境進行分析,結合XRD儀器,對青銅器的銹蝕物成分進行檢測,從而進一步探討莫呼查汗墓地出土青銅器的保存狀況與其埋藏環境的關係。

考古史漫談及文物流失調查方面,再版的法國學者色伽蘭、郭魯柏著,馮承鈞譯《昨日書林 中國西部考古記 西域考古記舉要》(中州古籍出版社)中的《西域考古記舉要》介紹了斯坦因三次考察西域的經歷與成果。再版的日本學者香川默識編著的《西域考古圖譜》(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公佈了日本大谷探險隊所獲的西域考古相關歷史文物、文獻,選圖約600多幅,極具學術價值。陳繼東《〈新西域記〉與大谷光瑞之“絲路探險”》(《絲路文化研究》3輯)研究了大谷光瑞從1902年至1915年的三次大規模西域·中亞探險活動,以及他對中國、印度的實地調查過程,尤其對其《新西域記》進行深入和全面的考察。朱玉麒《“北館文書”的流傳及早期研究史》(《西域研究》2期)指出“北館文書”是1908年前後第二次大谷探險隊發現於吐魯番三堡,叙述了文書曲折的流傳過程以及目前的收藏情況,還考察了以王樹枬、金祖同等人爲代表的題跋所顯示的早期研究情況,指出這些成果在北館文書的當代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借鑒作用。李梅景《奥登堡新疆與敦煌考察研究》(《敦煌學輯刊》4期)根據中、俄文新材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全面梳理奥登堡新疆與敦煌考察始末,客觀具體論述奥登堡兩次考察的影響與意義。[日] 廣中智之《和田考古發現與文物收藏現狀》(《絲綢之路考古》2輯)按照時間順序整理並羅列到達和田地區的探險隊的行迹、報告及攜走文物的下落。趙莉《克孜爾石窟壁畫流失的歷史回顧與現狀調查》(《新疆藝術》4期)對克孜爾石窟壁畫等文物流失的歷史進行了回顧,概述了海外克孜爾石窟壁畫流散情況與收藏現狀。韓放《近代龜兹文物流失海外狀況研究——以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爲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4期)概述了近代龜兹文物流失海外的概況,分龜兹文物保存情況、研究和利用等方面集中介紹了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所藏龜兹文物現狀,並考述了龜兹文物入藏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歷史。榮新江《黄文弼先生與甘藏吐魯番文獻》(《西域文史》12輯)對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黄文弼先生的一封書信,以及連帶的吐魯番出土文獻《延和八年索種保墓磚》和《唐某年西州天山縣籍》做了考證。吴華峰、徐玉娟《萬里流沙雙仲良——黄文弼與丁道衡的西北考察交誼》(《西域文史》12輯)借助日記等相關材料,梳理了西北科學考察過程中黄文弼與丁道衡間的交誼,使西北科學考察團有關學者和文物的經歷更爲清晰。

九、 少數民族歷史與語言

少數民族歷史研究方面,再版的徐文堪著《吐火羅人起源研究》(商務印書館)建立在扎實的文獻基礎上,綜合了歷史學、考古學、語言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研究與參考價值,使我們對吐火羅人的起源、遷徙與演變有了整體認識,是研究“吐火羅問題”的經典論文集。蔡家藝著《西北邊疆民族史地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内容涵蓋西北邊疆沙陀、蒙古、回、藏、哈、維等民族歷史及其相互關係的情況。[法] 魏義天、趙飛宇、馬翊斐《東羅馬皇帝莫里斯和突厥可汗: 泰奥菲拉克特·西摩卡塔所記突厥史料》(《西域研究》2期)通過梳理史籍以及考證中國新疆昭蘇縣發現的粟特銘文,認爲拜占庭史學家泰奥菲拉克特·西摩卡塔《歷史》記載的和東羅馬皇帝莫里斯通信的是泥利可汗,而非此前推測的達頭可汗,並將年代從598年重新斷代到595年。[日] 松井太撰,鞏彦芬譯,楊富學校《契丹和回鶻的關係》(《河西學院學報》3期)從勃興前的契丹與回鶻、契丹(遼)和回鶻、契丹與回鶻在歐亞大陸的貿易、契丹佛教和回鶻佛教、西遼和回鶻等方面闡述了契丹與回鶻在政治、經濟、文化存在的密切關係。王艷麗《淺析回鶻與契丹的關係》(《文物鑒定與鑒賞》17期)從回鶻與契丹的概況、契丹淪爲回鶻臣屬、契丹與回鶻朝貢及聯姻關係的轉變等角度論述了回鶻與契丹關係的密切性。袁剛《柔然與西域相關的幾個問題》(《内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3期)對柔然“羈縻”西域數國的時間、柔然與悦般交惡時間、柔然控制高昌的時間、吐魯番出土文書中的“提懃”、史載高車建國時間的不同及其原因、嚈噠附屬柔然的時間與地域及其與柔然和親關係的性質等問題做了新的探討。葛承雍《關於吐蕃在西域的研究省思》(《社會科學戰綫》5期)對近年來吐蕃在西域的研究進行了反思,利用考古出土文物的考察成果,結合歷史文獻進一步思考7—9世紀的唐蕃關係,指出將吐蕃與唐朝一樣並列文明古國完全違背了基本史實,放棄了族群的價值判斷,而且混淆了歷史研究的基本原則問題。沈淑花《維吾爾族及其祖先回鶻人的親屬制演變研究》(《山西檔案》6期)以語言學和民族學理論爲指導,通過對文獻資料的分析,認爲維吾爾人及其祖先回鶻人的親屬制在歷史進程中,經歷了由9世紀的二分合併型,至11世紀的二分旁系型,再至現代的直系型的變化。巫新華《簡論早期緑洲于闐人的來源》(《新疆藝術》1期)基於文獻資料、民俗學、早期歷史文獻、語言和文字、考古學、體質人類學等六個方面的證據,探討了于闐人的來源,指出早期于闐人的祖先應該來自東方。莫玉梅《考古學視角下隋唐時期猶太人入華再討論》(《北方論叢》6期)基於20世紀初以來,中國及臨近國家和地區陸續出土的與入華猶太人相關的文物,包括新疆和田地區出土的兩封猶太波斯文信件等,論證猶太人早在隋唐時期就已經通過絲綢之路進入中國,並深入内陸腹地。陳星宇《突厥汗國分裂時間與西突厥開國者問題再探》(《邊疆經濟與文化》5期)通過梳理各種前人的觀點及分析史料,認爲西突厥汗國的建立時間略晚於突厥汗國的分裂時間,突厥分裂於603年,而西突厥汗國則由泥掘處羅可汗建立於604年。劉舉《漢代匈奴族際通婚類型及其歷史作用》(《黑龍江民族叢刊》5期)認爲漢代匈奴族際通婚按目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爲: 以婚謀國、與漢人的和親、拉攏與控制附屬國、籠絡降附部族與人員、監控外族俘虜等幾種類型,指出和親總體上有利於各民族的和平發展;有利於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民族融合。王旭送《唐代西州民族研究的兩個問題》(《新疆大學學報》6期)根據吐魯番出土文書,對處密、處月人遷入西州的時間、原因及在西州的生活狀況進行了初步研究。陸離《吐魯番所出武周時期吐谷渾歸朝文書史實辨析》(《西北民族論叢》第16輯)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根據敦煌出土吐蕃文文書中的《吐谷渾王國編年史》《吐蕃王朝編年史》等相關史料,對吐魯番所出武周時期吐谷渾歸朝文書中記載的武周時期吐谷渾歸唐史實進行再辨析。王夢《六至八世紀龜兹地區民族關係問題研究》(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從歷史文獻梳理與出土文書及考古材料整理著手,討論6—8世紀各民族政權在龜兹地區的角逐及其民族關係,分析龜兹地區的民族構成,並從此時期龜兹地區物質生活與文化生活兩個方面討論民族互動,研究龜兹地區多種文明因素的交融並存現象。劉森垚《中古西北胡姓與邊疆經略研究——以墓誌文獻爲主要素材》(陝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以墓誌文獻爲基礎,重新梳理和觀察中古時期西北邊疆諸多族群匯聚與融合的歷史,探尋西北邊疆“多元一體”生成與擴張過程的細節與痕迹。王文森《唐代絲綢之路上的粟特商人》(《中國民族博覽》4期)概述了粟特人的歷史,探討了其與唐帝國的文化、物質交流。歐燕《回鶻: 迴旋輕捷如鶻》(《中國民族教育》9期)從族屬追溯、回鶻汗國、民風民俗、後裔等方面概述了回鶻的歷史。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方面,尤以回鶻文研究最多。[英] 貝利著,王丹、唐鈺琳譯,楊富學校《古回鶻文之藥物名稱》(《吐魯番學研究》1期)將熱合買提《回鶻醫學》第2卷第426—427頁所刊回鶻文本所列藥物清單歸納爲十個類别,將梵文、藏文和回鶻文清單並列,製成簡要列表,並作了簡要注釋。米熱古麗·黑力力《西部裕固語中保留的回鶻碑銘文獻古詞語》(《河西學院學報》4期)發現回鶻碑銘文獻中有153條基本詞語在西部裕固語中仍然保留,其中12條詞語跟其他突厥語語言相比在語音和語義方面保留了更古老更原始的形式。阿不都熱西提·亞庫甫《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回鶻文星占書殘片研究》(《民族語文》2期)首次對中國國家圖書館藏編號爲BD14741L的回鶻文星占書殘片進行標音轉寫和文字换寫,並對殘片的難點和疑點進行語文學解釋,對殘片的内容和對應漢文文獻做了初步分析和探討。張巧雲《回鶻文漢譯佛典中語氣詞的翻譯及其特徵和功能》(《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期)梳理出回鶻文漢譯佛典中最爲常見的十一種語氣詞,歸納它們的翻譯方式,分析它們的特點、功能和用法。阿卜拉江·玉蘇普《簡論回鶻文佛教和摩尼教文獻中部分術語的翻譯》(《民族翻譯》3期)從回鶻文文獻中出現的有關佛教和摩尼教的部分術語出發,研究回鶻文文獻中的術語翻譯問題,分析這些術語的翻譯特點和價值。付馬《兩種回鶻語〈阿離念彌本生經〉寫本比較研究——兼論西州回鶻早期的譯經活動》(《西域研究》3期)介紹轉寫並翻譯了敦煌本和吐魯番本的回鶻語《阿離念彌本生經》,將敦煌本與龜兹語本、焉耆語本及吐魯番本進行比較,認爲回鶻語本很可能以龜兹語本爲母本,參考焉耆語本譯成,吐魯番本較敦煌本在翻譯上更加貼近原文,同時研討了西州回鶻佛教徒早期的譯經活動。

其他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研究方面,陳懇《移健與時健——源自親屬稱謂的古突厥名號》(《西域文史》第12輯)通過梳理胡語及漢文史料,對“移健”和“時健”等古突厥名號做了考證,認爲它們來自親屬稱謂,且作爲親屬稱謂的原始意義表達仍然是有效的。[法] 皮諾著,蘇玉敏譯,文欣校《别列佐夫斯基和彼得羅夫斯基收集品中乙種吐火羅語經濟和行政文書》(《西域研究》1期)對五枚得自庫車地區的乙種吐火羅語經濟和行政文書進行了識讀、轉寫、翻譯和研究。畢波《古代于闐的一種織物——白氎》(《中國經濟史研究》3期)指出玄奘所記于闐棉織物“白氎”可能對應的就是于闐語文書中的pe’mīnaithau,認爲當時的于闐很可能和漢地相類似,稱棉布爲“毛布”,故而採用詞源爲“羊毛”的詞造出了和漢文“毛布”同樣的詞。張禾《古代西域及中亞地毯名稱術語考證》(《敦煌研究》4期)收集整理了古代使用於中亞及中國西域地區的編織地毯的術語,闡明了尼雅佉盧文的兩個地毯名詞和于闐文兩個名詞是同根詞,相近的詞在印度語系和伊朗語系都有諸多的例子,還指出漢文的罽、氍毹、毾、毯、緙等外來語與上述兩組地毯名詞緊密相關。孫麗萍《新疆出土佉盧文簡牘制度探析》(《喀什大學學報》2期)對新疆地區出土佉盧文簡牘形制進行劃分,認爲新疆出土的佉盧文簡牘形制深受漢晋簡牘制度影響,並在中原簡牘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和創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簡牘制度,也豐富了中國簡牘文化的内容。張小貴《古伊朗文獻所見伐迦(Baga)考釋》(《中國中古史集刊》第5輯)探討了古波斯及粟特文獻中的伐迦,並辨析了吐魯番出土文書中與伐迦及瑣羅亞斯德教東傳相關的内容。

十、 古 籍

古籍研究方面,再版的余太山著《早期絲綢之路文獻研究(增訂本)》(商務印書館)對《穆天子傳》《法顯傳》《洛陽伽藍記》相關内容、伊西多爾《帕提亞驛程志》和托勒密《地理志》等“早期絲綢之路文獻”進行綜合研究,不僅將東西文獻更好地結合起來,解決了絲綢之路的走向等一系列問題,同時也較好地解決這些文獻本身存在的問題。馮璇《新見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中的漢史寫本考釋》(《西域研究》1期)考察了新發現的旅順博物館藏三件“漢史”殘片,指出LM20-1452-05-30殘片爲《漢紀》唐寫本,LM20-1501-14-08殘片疑似《漢紀》唐寫本,LM20-1499-30-01b殘片疑爲范曄《後漢書》寫本,同時探討了“漢史”在敦煌、西域地區流傳狀況的區别,認爲這與兩地的歷史文化背景有關。陳燁軒《旅順博物館新發現的晋史寫本考釋》(《西域研究》1期)對旅順博物館藏LM20-1496-38-01號文書進行比對録文,認定其爲晋史寫本,内容與西晋“八王之亂”期間司馬穎、司馬騰之間的鬥争相關,很可能屬於《晋陽秋》一類的諸家舊晋史,但囿於證據的不足,暫定名爲“唐寫本晋史殘片”。徐維焱《旅順博物館藏〈切韻〉殘片考釋》(《西域研究》1期)通過對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書中發現的兩枚《切韻》殘片的綴合與考釋,確認(LM20-1521-12-11)屬於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系統,而另一枚(LM20-1523-01-02)與德藏的五枚殘片爲同一寫本,屬於王本系統之外的另一種系統,認爲吐魯番地區《切韻》殘片的不斷現世,證明了各寫本系統的《切韻》系韻書在中原王朝周邊地區的廣泛傳播。沈琛《旅順博物館藏吐魯番本〈唐天下諸郡姓氏譜〉考釋》(《文獻》5期)通過對旅順博物館所藏LM20-1523-11-103號文書的重新録文和文本對勘,發現其與BD08679號敦煌本《唐貞觀八年(634)高士廉等條舉氏族奏抄》部分條目雷同,將其定名爲《唐天下諸郡姓氏譜》,認爲兩者屬同一系統,年代最早,郡姓數量最少。趙洋《新見旅順博物館藏〈一切經音義〉研究——兼論〈玄應音義〉在吐魯番的傳播》(《西域研究》1期)通過對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書中發現14件《一切經音義》殘片的考釋,認爲其均爲《玄應音義》,而非《慧琳音義》,並在此基礎上討論了《玄應音義》在吐魯番的流傳。許建平《吐魯番出土〈詩經〉寫本的學術價值》(《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期)指出吐魯番出土文書中20件兩晋至隋唐《詩經》寫本可綴合成15件,可作爲敦煌《詩經》寫本的有效補充,可據以考知《毛詩》經傳之原貌,可據以息前賢之争訟,可據以考見《詩經》傳本之異文。朱月仁《西域出土寫本〈春秋左氏傳〉殘卷輯録與探討》(《文獻》5期)對新疆出土漢文文書中先後發現的10件《春秋左氏傳》殘片進行整理,揭示其中不同的文本系統和豐富的寫本狀態,指出此類殘片的一再現世,反映出魏晋隋唐之際《春秋左氏傳》服虔注和杜預注的此消彼長,顯示了中古時期經學史的豐富細節。徐媛媛《新疆出土寫本〈詩經〉殘片補考》(《文獻》5期)考察了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的5件唐寫本《詩經》殘片以及德國國家圖書館藏新疆出土的2件《詩經》寫本,認爲這7件寫本很可能是寺學教育的産物,再次有力證明儒家經典在吐魯番地區得到過廣泛傳授。王啓濤《〈顔氏家訓·終制〉新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11期)以吐魯番出土文獻中的《隨葬衣物疏》《功德疏》和《磚志》等爲《顔氏家訓·終制》作箋證,發現《顔氏家訓·終制》所載葬俗通行於南北,王利器所言“之推葬所言隨品皆南朝人習俗”有誤。

十一、 科 技

科技研究方面,陳巍著《古代絲綢之路與技術知識傳播》(廣東人民出版社)廣泛收集傳世文獻和考古證據,綜合運用歷史學和科技史研究方法,以絲綢之路上的蹄鐵、馬鐙、繫駕法、剪刀、提花機、緙絲技術等日常用具、紡織技術等案例爲切入點,討論了古代歷史時期科技知識沿著以絲綢之路爲代表的東西方文化交流網絡傳播的諸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國内學術界在這一領域的不足。陳坤龍、梅建軍、潛偉《絲綢之路與早期銅鐵技術的交流》(《西域研究》2期)根據中外考古學和金屬史等領域近期的重要研究成果,圍繞銅、鐵兩種金屬的生産和使用,綜述了不同歷史時期沿史前絲綢之路金屬技術的傳播和交流。馮鍇、薛程等《漢代西域烽火臺夯築工藝研究——以克孜爾尕哈烽火臺爲例》(《文博》5期)從夯築歷史、夯築方式以及夯築過程三方面對以克孜爾尕哈烽火臺爲代表的漢代西域烽火臺夯築工藝進行了研究,同時將其與中原漢長城以及河西走廊的漢代烽火臺進行了比較,認爲西域地區絲綢之路沿綫的夯土建築所採用的夯築技術主要來自於中原地區,並且爲適應環境的變化因地制宜地形成了新的技術特點,爲西域地區夯土建築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李宇奇、王忻《從莫呼查汗溝口遺址群看新疆的早期水利灌溉技術》(《西部考古》1期)通過對新疆和静縣莫呼查汗溝口遺址群的四號遺址進行調查研究,辨認出一座魏晋時期石構水利灌溉遺址,並通過與其他新疆及周邊地區早期灌溉遺址相比較,認爲這套灌溉系統採用了新疆本土的早期灌溉技術,且新疆早期的水利技術很可能受中亞、西亞地區的影響較大。何治民《吐魯番坎兒井技術體系本土起源説》(《貴州大學學報》6期)對吐魯番坎兒井技術體系起源研究的各種觀點進行了評述,認爲吐魯番坎兒井的開鑿技術體系只能是本土起源。楊貝貝、阿不都沙拉木·加拉力丁、阿依格林·烏蘭《古代坎兒井暗渠坡度幾何原理與測量方法探析》(《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期)通過實地考察與測量,研究坎兒井的形成因素,將坎匠傳統的經驗與幾何學和測量學相結合,探討了古代坎兒井暗渠坡度的幾何原理與測量方法。張雷編著《秦漢簡牘醫方集注》(中華書局)收集近年出土的11批秦漢簡牘中的醫方材料共163種,每條材料下列出解題、圖版、釋文、集注、譯文等部分,其中對羅布泊漢簡中的醫藥殘方也做了刊佈及注釋。王明强《絲路醫學文明互動融通的路徑、呈現及其啓示——以敦煌、新疆出土文書爲中心》(《中醫藥文化》3期)以敦煌、新疆出土文書爲主要資料基礎,探討絲路醫學文明互動融通的路徑、互動融通成效的歷史性呈現,並進而分析絲路醫學文明互動融通所産生的啓示,爲當前提供借鑒。

十二、 書評與學術動態

本年度相關書評主要有: 殷盼盼《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相結合的經典之作——孟憲實著〈出土文獻與中古史研究〉介評》(《吐魯番學研究》1期)在概述《出土文獻與中古史研究》内容的基礎上,從學術視野和史料解讀兩方面闡釋其典範意義,並略述了個人對部分論文涉及問題的進一步考量。李慧國《考古、宗教與藝術: 絲綢之路墓室壁畫研究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汪小洋新著〈中國絲綢之路上的墓室壁畫〉評介》(《景德鎮學院學報》4期)和《絲綢之路墓室壁畫研究的一部集大成之作——〈中國絲綢之路上的墓室壁畫〉評介》(《中國文物報》1月29日第8版)認爲汪小洋新著《中國絲綢之路上的墓室壁畫》具有學術視角的敏鋭性、研究格局的宏闊性、文本書寫的通俗性等優點,爲墓室壁畫研究提供了資料基礎,重塑了一部中國絲綢之路繪畫史,爲當下宗教美術研究和美術考古指明了方向。劉躍進《絲綢之路與中國文學——〈走上絲綢之路的中國文學〉摭評》(《銅仁學院學報》11期)結合絲綢之路歷史文獻,對《走上絲綢之路的中國文學》收録的23篇學術論文加以評點,表達了對相關問題的看法。石娟、杜瑶《尋根溯源 古音重現——評〈龜兹樂器的歷史流變及音響特性——以達瑪溝三弦琵琶爲例〉》(《人民音樂》6期)分析該書主要思路結構,總結其學術價值與研究特點,認爲該書深化了古樂器聲學的研究内容,豐富了古樂器的研究方法,系統地構建了古樂器研究新的思路和框架。朱玉麒《中國絲路研究的奠基之作——評黄文弼先生的〈西域史地考古論集〉》(《兵團日報(漢)》1月29日第8版)認爲《西域史地考古論集》反映了黄文弼先生的西北學術考察及成果,是中國絲路研究的奠基之作。趙貞《中古契約研究的新進展——乜小紅〈中國中古契券關係研究〉評介》(《中國中古史集刊》第5輯)從研究路徑、研究視野、研究方法等角度對《中國中古契券關係研究》一書進行了評述,認爲該書通過契約關係的專題考察,對一些看似已成定論的問題重新思考,在材料的爬梳與辨析中給出新的解釋,結論富有啓發性,同時也對該書的一些解讀提出了商榷意見。周阿根、葉雲露《〈吐魯番出土磚志集注〉注釋商榷》(《江海學刊》2期)認爲《吐魯番出土磚志集注》語言文字研究措意不夠,在文字釋讀和注釋方面多有疏誤,並就其中的兩條注釋提出商榷意見。袁劍《芮樂偉·韓森: 〈絲綢之路新史〉》(《中國學術》第39輯)對芮樂偉·韓森所著《絲綢之路新史》的内容作了介紹,對於該書個案叙述的方式及觀點進行了評述。

榮新江著《學理與學誼——榮新江序跋集》(中華書局)上編係爲他人著作所寫前言後記,下編爲作者自己著作的序跋,内容涉及敦煌學、隋唐史、中外關係史、西域史等領域,大多總結該學科的發展歷程,分析發展方向,表現與著述者的友誼,並對著作的貢獻作出評價,凝聚了作者對相關研究領域的深入探索和思考。

研究綜述方面,趙淩飛《“一帶一路”史研究綜述》(《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期)從“絲綢之路”的概念與起源研究、“絲綢之路”的影響與作用研究、“絲綢之路”的文獻學與考古學研究、“絲綢之路”的專題研究、“絲綢之路”的區域研究、“絲綢之路”的個案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等方面初步總結了國内外對於“一帶一路”史研究的學術概況。馬麗蓉《百年來國際絲路學研究的脉絡及中國絲路學振興》(《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期)回顧了百年來國際絲路學研究,將其分爲發軔期、確立期、發展期和轉型期,分述了歐洲學派、美國學派以及俄羅斯、中亞、日本、韓國等研究重鎮的研究成果,重點探究了中國絲路學發展歷程及現狀,指出中國絲路學存在碎片化缺陷,提出了絲路學振興的路徑。楊富學、劉源《鄯善國與絲綢之路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絲綢之路的互動與共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分鄯善國出土文書與古文獻研究、鄯善國及其與絲綢之路關係研究、鄯善國經濟與貿易研究、鄯善國與絲綢之路文化研究等方面梳理了鄯善國與絲綢之路研究的衆多學術成果,並對今後的研究進行了展望。楊榮春《20世紀以來的北涼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5期)從學術史角度對20世紀以來的北涼史研究做梳理,分概説、北涼政治與政治人物、沮渠氏族屬、紀年與年號、行政與軍事制度、北涼經濟、民族關係、交通與疆域、文化藝術與宗教等方面進行了評述。趙倩《回鶻西遷問題研究綜述》(《河西學院學報》6期)對回鶻西遷研究著述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對學界衆説紛紜的西遷回鶻的分支、落脚點和主體方面等問題的研究進行了評述。雷箐華《古代于闐佉盧文〈法句經〉年代考釋之綜述》(《才智》2期)從國内外學者對古代于闐佉盧文《法句經》殘葉的解析與年代研究兩方面入手,對古代于闐佉盧文《法句經》年代考釋問題進行綜述,並闡述了個人觀點。韓樹偉《絲路沿綫出土佉盧文書研究述要》(《青海民族大學學報》2期)和韓樹偉、馬托弟《絲路沿綫出土佉盧文書相關研究綜述》(《中國邊疆民族研究》第11輯)回顧了歐洲的考古探險家、語言學家對佉盧文的發現、釋讀,分簡牘文書釋讀、墓葬及遺址的考古發掘、史地環境變遷、宗教藝術、經濟社會、王號世系、法律契約文書、區域關係、早期居民及人種溯源等方面簡要論述了近年來有關絲路沿綫出土的佉盧文研究的成果。劉文鎖《新疆古代語言文字資料的發現與整理》(《西部蒙古論壇》1期)對迄今爲止在新疆地區考古發現的古代語言文字資料做了整理,歸納了各種語言文字資料的出土和刊佈情況,以及各相關語言學學者的主要研究進展。韓樹偉《契約文書與中世紀吐蕃習慣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西夏研究》1期)從法律社會角度出發,以習慣法爲切入點,系統梳理國内外學者對絲路沿綫出土的相關吐蕃文文書的整理與研究,爲深入研究吐蕃歷史文化、法律政治、經濟社會等問題提供重要的文獻資料。李雲、劉江《新疆古代高昌地區佛教藝術中的彌勒信仰研究評述》(《新疆藝術(漢文)》6期)將吐魯番地區佛教藝術中的彌勒信仰按時間劃分,對沮渠氏北涼高昌郡時期、麴氏高昌國時期、唐西州時期、高昌回鶻時期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並加以評述。趙淩飛《吐魯番出土唐代絲織品及研究述略》(《吐魯番學研究》1期)從吐魯番出土唐代絲織品概要、研究進展、研究的貢獻與可拓展空間等方面對吐魯番出土唐代絲織品及相關研究進行了述略。孫少輕《蘇貝希文化研究綜述》(《吐魯番學研究》2期)以世紀之交爲界,分前後兩個階段,分考古調查與發掘、綜合研究和專題研究三大類,對蘇貝希文化現有研究進行系統梳理和總結。董馥伊《西域佛教美術文化歷史與貢獻》(《貴州民族研究》6期)從西域美術文化遺産的介紹與研究、西域佛教美術史學研究、西域佛教美術文化關係探索等方面總結了西域佛教藝術(美術)與絲綢之路文化的研究成果,梳理了西域美術的研究重點與解決的問題,確認了西域美術研究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的歷史價值與現實作用。陳雅楠《2006—2016年龜兹舞蹈研究綜述》(《大衆文藝》22期)從有關龜兹樂舞的專著、印度舞蹈文化對龜兹舞蹈産生的影響與研究、龜兹舞蹈文化對中原舞蹈文化的影響與研究、龜兹舞蹈人體形象與風格特點研究、在宗教影響下的龜兹舞蹈研究、龜兹舞蹈對於新疆維吾爾族舞蹈的研究與影響等方面,總結了近十年來國内龜兹舞蹈研究的學術成果,指出目前龜兹舞蹈研究意識相對薄弱,研究還需進一步深入。李虎《絲綢之路音樂研究的現狀評略》(《音樂生活》11期)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對2017年以前國内學者正式出版的專著和在期刊中發表的絲綢之路音樂研究論文進行剖析梳理,分析總結存在的不足及需要注意的問題。范英傑、陳焱《2017年吐魯番學研究綜述》(《2018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分政治、歷史地理、社會文化、語言文字與文學、藝術、考古與文物保護、書評與學術動態等專題概述了2017年大陸地區吐魯番學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並附有《2017年吐魯番學研究論著目録》(《2018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

會議綜述方面包括本年度公開發表的對2017年相關部分會議的介紹和總結,主要有: 沙娜《“克孜爾石窟與絲綢之路研究”學術研討會綜述》(《西域研究》4期)介紹了2018年7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克孜爾石窟與絲綢之路研究”學術研討會簡況,並分絲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新技術與新傳播以及石窟藝術研究兩個分議題評述了會議提交的論文。徐玉娟、劉長星《“絲綢之路與歷史文獻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歷史文獻研究》1期)介紹了2017年10月11—15日在烏魯木齊召開的“絲綢之路與歷史文獻學術研討會”簡況,並對會議提交的30餘篇論文進行了概述。殷盼盼《絲綢之路上的民族、文物與歷史工作坊在浙江大學舉行》(《中國史研究動態》5期)介紹了2017年10月22—23日由浙江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研究所主辦的“絲綢之路上的民族、文物與歷史”工作坊以及由浙江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所、浙江省敦煌學與絲綢之路研究會共同主辦的“絲路文明論壇”第3期的簡況,並對期間提交的論文和講座進行了概要總結。翟少芳《“絲綢之路的互動與共生”學術研討會綜述》(《絲綢之路的互動與共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介紹了2016年10月27—30日由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大連大學中國東北史研究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史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絲綢之路的互動與共生學術研討會”概況,並按絲綢之路的歷史互動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絲綢之路與東西方文化交流和中外歷史文化交流史研究四個議題對與會學者所做的報告做了評述。何亦凡《“絲綢之路與新疆出土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西域研究》1期)介紹了2017年11月6—7日由旅順博物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日本龍谷大學聯合主辦的“絲綢之路與新疆出土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簡況,並分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文獻研究新進展、中古時期“絲綢之路”沿綫的制度與信仰、語言文字研究及圖像學與藝術品、新疆出土文獻的發掘史與研究史等議題對會議提交的論文做了概述。陳淩《“漢唐絲綢之路的開拓——西域都護府研討會”綜述》(《西域研究》2期)介紹了2017年12月8—10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中科院遥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新疆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協辦,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輪臺縣委、縣政府承辦的“漢唐絲綢之路的開拓——西域都護府研討會”簡況。陳燁軒、陳耕《“北京大學與絲綢之路——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九十周年高峰論壇”會議綜述》(《西域研究》1期)介紹了2017年12月23—24日由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和新疆師範大學黄文弼中心聯合舉辦的“北京大學與絲綢之路———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九十周年高峰論壇”簡況,並分西北科學考查團與近代學術史研究、絲綢之路史地研究、絲綢之路考古研究、絲綢之路語言研究四個議題對中外學者參與討論的23篇論文做了評述。

除以上對相關學術研討會的綜述性研究成果外,本年度大陸學界舉行的相關學術交流還有: 7月14—15日由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西華師範大學主辦,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西華師範大學寫本學研究中心承辦的“寫本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2018年理事會”;8月25—27日由甘肅省博物館聯合陝西師範大學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文獻研究所共同舉辦的“歷史文獻與考古遺存的互證——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9月7—28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壁畫藝術委員會、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市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重慶市新媒介美術創作重點實驗室、重慶市美術家協會壁畫藝委會共同承辦的“第三届‘一帶一路’壁畫論壇——傳統壁畫的複製與修復研究暨作品展”;11月8—10日由西安市教育局、西安文理學院主辦,西安市絲綢之路經濟帶教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西安文理學院歷史文化旅遊學院和長安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古都學會、《唐都學刊》編輯部承辦的“2018年‘一帶一路’西安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2月7—9日由浙江音樂學院主辦,浙江音樂學院圖書館、絲綢之路樂舞研究中心、《音樂文化研究》編輯部承辦的“第二届絲綢之路樂舞藝術高端學術論壇”;12月15—16日由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古代研究所主辦的第一届“中國西北區域史研究”論壇等。

猜你喜欢
時期文獻歷史
新見王國維手鈔詞籍文獻三種考論
略論春秋時期的邦交文書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Cauchy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的简单应用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翳桑之报
鍵となる時期を送るために努力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