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五奎
西夏境内的金属矿藏相对匮乏,有限的金属冶炼和锻造主要用于贵族奢侈品消费、兵器制造和生产用具,而陶瓷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器皿材质来源,也可以成为一些金属制品的替代品,所以,作为经济实用的陶瓷器就在西夏人的生活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随着考古发掘和发现,越来越多的西夏瓷器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宁夏灵武市磁窑堡窑址、灵武市回民巷窑址、灵武市崇兴乡窖藏、石嘴山市省嵬城遗址、西夏陵区遗址、贺兰县插旗口西夏窑址,甘肃武威塔儿湾窑址,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窑址,都发现了大量西夏时期的瓷器或碎片。
西夏的制瓷工艺深受宋、辽的影响,在学习和模仿中原地区制瓷工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陶瓷制造工艺。但是受环境、资源与工艺水平所限,西夏瓷器无论是在材质还是工艺上,都落后于宋、辽。目前学界对西夏瓷从考古发掘、艺术造型、收藏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点个人对西夏瓷器的粗浅认识和制作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从釉色上来分,西夏瓷器主要有白釉瓷、黑釉瓷、青釉瓷、褐釉瓷、紫釉瓷和茶叶末釉瓷[1]96。在西夏时期磁窑堡遗址中,出土的西夏白釉瓷数量较多,仅次于褐釉,而且制作精细。西夏的白釉瓷为化妆土白瓷,釉面有冰裂纹,也不是很光洁,在胎和釉之间一般有化妆土。西夏白釉瓷代表性实物有武威塔儿湾窑出土白釉碗(藏于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白釉高足碗(藏于甘肃省考古研究所)。
从器物形制上来分,西夏瓷器的常见器形有高足碗、盘、长颈瓶、高足杯、小杯、三足杯、双系扁壶、折肩瓶、折沿钵等。西夏瓷器的形制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扁壶是西夏瓷器中的典型代表,因形体大小而又有不同特点。西夏大扁壶,壶身圆形小口,在壶底和壶身前后两面都有圈足。中小扁壶正面没有圈足,背面有一凹足,在壶口左右两侧有两耳或四耳以供系绳,便于携带。
从装饰图案来看,西夏瓷器的装饰图案比较简单,风格粗狂豪放,一般采用植物和动物纹饰。动物纹饰有鱼纹、鹿纹、狩猎图等,植物纹饰一般有牡丹、莲花、菊花、葵花等。在西夏瓷器的装饰中采用人物图像的比较少,目前所见只有婴戏纹一种。
受瓷土和烧制技术所限,西夏瓷器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瓷胎比较粗,不像中原瓷器那样细腻,多数釉面呈现浅黄色。在制作工艺上,西夏瓷器与中原瓷器大体相当,但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侧重。
西夏白釉瓷广泛使用化妆土。受尚白文化的影响,西夏瓷器在瓷面的颜色表达上,喜用白釉,但因西夏磁窑所用瓷土品质所限而不能烧制出纯白色的瓷器。为了增加瓷器的白色亮度,达到白釉瓷的效果,西夏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就用化妆土来弥补瓷土品质的不足。其工艺程序是,在瓷胚上先涂上一层含铁量极少的白色黏土做成的泥浆,再上釉入窑烧制,最后形成的瓷器就称为化妆土白瓷。西夏的白瓷不是纯白,而是在白色釉中泛着黄色或牙黄色,这是由于西夏瓷器的烧制燃料用煤所致,煤燃烧时火焰短,容易形成氧化焰。“白釉瓷有两种色调,绝大多数是牙黄色,或称白中泛黄,属暖色,加之端庄典雅的器形,给人以温暖和美的享受;少量的为纯白色,可列入冷色调范围,但光亮异常,给人以宁静之感。”[2]172白而又不纯白的西夏白瓷就避免了视觉上的冷色,给游牧和征战的西夏人一丝安静、温暖的审美情趣,这或许是当时西夏人喜欢白瓷的另一个原因吧。
西夏瓷器重视开光技法的使用。开光是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在器物某一部位预留出某一形态的空间,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然后在这一空间内部饰以某种花纹,称为开光[3]135。宋代瓷器中开光技法的使用,是在白釉上绘制黑色花纹图案,利用黑白对比产生的艺术效果。西夏瓷器使用的开光技法,则是采用剔刻技法,“开光内剔掉花纹以外的地方,露出浅色的胎,开光外划满斜道纹或水波纹,以突出开光内花纹有浅浮雕之感,艺术效果极佳”[4]393。
西夏瓷器在釉面处理上经常用到剔釉和刻釉。所谓剔釉,就是保留瓷器釉面的主体纹饰而将其周围部分用刻刀剔除掉;刻釉就是在瓷器的釉面上直接刻画出花纹。剔釉与刻釉的技法,与印章的阳刻和阴刻相似。为了凸显装饰图案的美感,剔釉与刻釉交叉使用,所以将其通称为剔刻釉。西夏瓷器剔刻釉技法主要运用在褐色瓷或褐色的扁壶、经瓶、钵等器皿上。剔刻釉技法能够增强瓷器表面装饰纹饰的立体感和对比度。
西夏历史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陶瓷制作技术和陶瓷文化也受到中原地区及与西夏毗邻民族陶瓷技术和文化的影响。就目前所发现的西夏窑及西夏瓷器来看,西夏瓷器无论是器型、装饰图案、烧制方法等都与中原地区的瓷器特别是当时北方窑址所产瓷器有许多共同之处,这说明了西夏瓷器文化受到了中原地区及中国北方窑特别是当时磁州窑、定窑和耀州窑的影响。磁州窑在今河北磁县观台镇和邯郸彭城镇地区,因其地宋代时属磁州而称为磁州窑。磁州窑瓷器主要有白瓷、黑瓷、白地釉下黑、褐彩瓷等。磁州瓷的纹饰富有生活气息,采用的是民间常用的纹饰,如各类花卉、人物、禽鸟、龙凤纹等。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和东西燕山村,因曲阳县在宋代属定州,故得名。定窑在五代时期的产量就比较大,到北宋、金时为其极盛时期。定窑以烧制白瓷为主,兼烧黑釉、酱釉、绿釉、白地剔黑花、青地剔划花、白釉黑花、黑釉描金花等,纹饰有牡丹、莲花、萱草、菊花、孔雀、凤凰、婴戏图等。耀州窑址以今陕西铜川黄堡镇为中心,包括上店、立地坡、陈炉及耀县塔坡一带[5]2,因宋代时此地属耀州而得名。北宋时,耀州窑以青瓷为主,兼烧少量白瓷、白釉绿彩和黑釉剔花等,纹饰有折枝牡丹、莲花、菊花、忍冬、凤、鹤、鱼、婴戏图等。
研究者对宁夏灵武磁窑堡和甘肃塔儿湾窑与磁州窑进行了比较,认为其存在着类器上的相似性。因瓷土品质所限,“磁窑堡和塔儿湾窑的西夏瓷产品与磁州窑一样,采用的也是当地与煤层伴生的瓷土,胎质较粗,胎色多为浅黄色或棕黄色,为掩盖较差的胎色也使用了北方磁州窑类型器施白色化妆土的方法”[6]429。在装烧方法上,磁窑堡窑和塔儿湾窑与磁州窑一样,多采用支钉、支垫垫烧的烧制方法。“西夏瓷的装烧方法亦与磁州窑类似,盘、碗等有支钉、支圈正烧和匣钵正烧或顶碗覆烧法,为了增加装窑量,有的在罐上再扣上一件器物覆烧,因此罐类器物肩部常见一圈涩胎”[6]429。在装饰技法上,灵武窑和塔儿湾窑所用到的剔刻工艺也是磁州窑常用的装饰技法。在装饰图案上,西夏瓷器所常用的图案与磁州窑瓷器的图案有许多共同之处,“西夏瓷中这支牡丹纹样使用得亦多,其画法往往左右对称,花朵较大,左右两侧由花叶衬托,图案构思与磁州窑基本相同”[6]429。
受磁州窑的影响,西夏瓷器使用剔刻釉的技法,并形成新的特点。“在粗胎上施釉,然后根据创意划好花纹,剔掉花纹以外的地,并露胎;在粗胎上挂好白色化妆土,再划出花纹,然后剔掉花纹以外的化妆土,施透明釉,入窑烧成后深色的地上呈现白色花纹;施化妆土和不施化妆土同时并用于一件器物上,有个别褐釉剔刻花经瓶胎体粗,肩部宽斜不挂化妆土,腹部瘦挂化妆土,并剔出大朵牡丹,地露化妆土,近足部饰划纹一周。”[4]393
中国的瓷器制作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形成了深厚的瓷器文化,对世界瓷器产生过重大影响。西夏瓷吸收了当时中原地区主要是北方磁窑的技艺,结合当时的地方文化特色,形成了西夏瓷器文化。从文化源流上来看,西夏瓷器文化是中国瓷器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瓷器文化历史时期的一种地域化和民族化的表现形式。那么作为一名陶瓷艺人,如何制作出既有自己特点又能符合大众审美眼光的陶瓷?西夏制瓷工艺和瓷器装饰技法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首先,融合西夏瓷器形和装饰纹饰作为瓷器制作中的重要元素以契合现代人们对高品质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时尚追求。西夏瓷的器形和纹饰反映的是当时的生活需求和审美要求。时过境迁,现代人们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西夏瓷器不能是简单地照搬和复制,应吸收其风格、装饰纹饰等技术元素并加以改良,以期与时代相合,制作出既有历史韵味又有时代气息的器物。其次,要把西夏瓷器文化放在中国瓷器文化的大框架中考虑,肯定其为中华瓷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个性是共性下的个性,既要肯定西夏瓷的特点又要重视其与磁州瓷、耀州瓷等中国北方瓷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西夏瓷文化,也能在实际制作中有更宽广的艺术表现形式。第三,运用现代瓷器制作工艺。继承不是为了简单地模仿,继承是为了发展。在制作含有西夏瓷元素的现代瓷器产品时,在瓷土的选择、制作工艺和烧制技术上,应该运用当代瓷器制作工艺,实现精细化操作和技术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