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云南省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脱贫攻坚取得决战性成效。然而,如何激发出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已成为省委省政府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急需破解的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第54期县处级“脱贫攻坚”专题进修班群策群力,在相关内源式扶贫理论支撑下,以“一步跨千年”直过民族小凉山托甸村为案例,研究发现过去该村“四症”现象突出,贫困主体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为破解“四症”难题,实践中探索出“党建+扶贫”“以工代赈”等精准扶贫路径,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激发出了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发挥出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国内外学者已对贫困的理论进行了探索和界定,罗格纳·纳克斯曾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该理论核心观点认为通过大规模投资、形成资本后,方能摆脱贫困恶性循环。美国学者纳尔逊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在于资本稀缺以及人口过快增长,资本形成对摆脱“低水平均衡陷阱”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美国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扶贫理论”,该理论观点体现于摆脱贫困的关键是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1]为此,笔者将在贫困理论分析基础上,对内源发展理论、能力贫困理论、动力源理论进行探讨,以期为精准扶贫提供理论支撑。
针对农村贫困特点,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内源发展理论。内源发展理论是西方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以发展中国家发展为主要对象不断探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区域发展理论。该理论核心观点是打破核心的主导地位,以贫困地区满足基本发展需要为基本目标,加强和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减轻或消除社会和空间的不平等。[2]内源发展的观点强调的是贫困地区发展是自身的一种行动(一种努力、一种创举等)[3],是一种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的内源发展。[4]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5]结合精准扶贫,需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把政府为主的外源式扶贫与由农牧民贫困者自主驱动的内源性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借外力、促内力、形成脱贫攻坚合力。从根本上解决扶贫的内生动力问题,需高度重视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扶贫先扶志,让其能在自我不断改善的实践过程中,增强脱贫精神动力,最终实现精准脱贫。[6]
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提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非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7]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Kumar Sen)首创了“可行能力”概念,并进一步提出能力贫困概念。按照阿马蒂亚·森的看法,贫困本质上是缺乏维持最低生活标准的能力,或者说是“个人在生活中缺乏实现各种有价值的功能的实际能力”,他认为贫困是对基本可行能力的剥夺,而非按现行的标准来认为是收入低下。[8]贫困最终并不是收入问题,而是缺乏获得某些最低限度需要的基本可行能力。[9]阿马蒂亚·森把贫困、能力和权利结合到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框架中,对能力贫困特征明显的精准扶贫、破解贫困农牧户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动力源简单地理解为能够提供能量的源头。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动力源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性推动力,主要有劳动力、资本、制度和技术四个分析维度。精准扶贫本质上是一个外源拉动力和内生动力有机形成合力的过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动力源就是指能够为精准扶贫的推进,实现精准脱贫提供的能量源泉。一是外源动力源。精准扶贫主要路径是以政府为主导外部资源输入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政策动力源,即党中央国务院对脱贫攻坚做了部署,出台了精准扶贫相关政策举措,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动力源。资金动力源,即扶贫资金的投入是精准扶贫的第一环节,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率则成为脱贫攻坚的关键环节,扶贫资金的投入能够产生巨大的动力源。组织动力源,即建立健全“五级书记”聚力抓扶贫的工作机制。二是内生动力源。精准扶贫的内在动力源是内源自我动力机制和内源推动机制的有机统一,是决战决胜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源泉,包括内因机制和主体参与机制,这是精准扶贫的内生源动力。动力源的挖掘与实践探索,对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极其重要。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的整合,有助于提升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依托外源动力,注重内生动力,注重贫困农牧民群众的参与,培养其可持续发展意识。
集“山、少、偏、穷、特”于一体的小凉山地区已成为当前全省深度贫困地区和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尤其是位于两省三州四县交界处的宁蒗县拉伯乡,地处宁蒗县最北端的金沙江江边干热河谷地带,位于川滇交界处。东南同本县的永宁乡和翠玉乡山水相连,西与玉龙县奉科乡和四川省木里县的俄亚乡隔金沙江和冲天河相望,北与迪庆香格里拉市洛吉乡、四川省木里县依吉乡相邻,是宁蒗县最边远的特困乡,也是“一步跨千年”直过民族乡。拉伯乡下辖托甸、田坝、格瓦、加泽、拉伯5个村委会,63个村小组,总人口10574人。全乡有汉族、普米、纳西、傈僳、苗、壮、藏、纳西等8种民族。托甸村是宁蒗县拉伯乡的5个村委会之一,是集“山、少、偏、穷、特”于一体的小凉山地区贫困程度最深的偏远山区民族贫困村,尤其“特”在它是“一步跨千年”直过民族村,距离宁蒗县城147千米。托甸村委会下辖牦牛场、巴拿瓦、泥落、黑尔甸、格落、陶家坪、两家村、三江口、布落等15个村民小组。托甸村从峡谷到高山,立地气象多样,干旱缺水,山村的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薄弱。2016年,全村有农户631户、人口2626人,建档立卡贫困农户209户,占总户数的33.1%,贫困人口737人,占总人口的28.1%。可见,该村贫困面大且程度深,是典型的“一步跨千年”直过民族偏远山区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远高于同期全县、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水平,是小凉山地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最难啃硬骨头”。
过去,该直过民族山村对国家扶贫政策依赖非常严重,“四症”现象尤为突出,折射出贫困主体脱贫内生动力不足。
1.“贫血症”“败血症”形影不离。在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等环节中,贫困主体对扶贫政策不参与了解,对识别的指标不清楚,对是否获得扶贫支持缺乏“明白帐”,对精准帮扶满意度调查目的不清晰,参与扶贫的内生动力不足。宣传跟不上,“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意识转变难。缺乏有效的管理组织方式和贫困主体参与,降低了贫困群众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后的拥有感、认同感。过去的扶贫基础设施项目基本经过招投标、由中标单位施工队实施,村民参与度不足,对项目拥有感、认同感甚至获得感较弱,满意度低,个别中标单位通过层层环节中标的项目,一方面交易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层层转包行为和扶贫开发项目“跑、冒、漏、滴”问题屡禁不止。宁蒗扶贫干部过去常听一些群众反映“你们建的沟渠、自来水管坏了”等话语,倒逼政府及部门反思实施项目的方式方法,是否考虑到了当地群众的参与,扶贫项目“重建轻管”“败血症”现象和问题突出。未充分激发贫困主体脱贫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贫困主体的能力建设,贫困地区和贫困主体“等、靠、要”的“贫血症”现象依然突出。
2.“扶贫疲劳症”显现且需引起重视。笔者对这个“一步跨千年”直过民族聚居区开展调研,参与脱贫攻坚的部门工作者问卷调查中有48.2%的人认为贫困户存在非常严重的等靠要思想,57.1%的人认为贫困户对扶贫政策依赖非常严重。以政府主导的扶贫模式,市场机制发挥不力,让政府及各部门长期陷入“扶贫疲劳症”,扶贫效率不高。当然,贫困主体也不堪折腾,产生“疲劳症”。仅以“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保障来看,经历了杈杈房改造、抗震安居房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担心以后实施“小康房”项目出现重复建设问题,之前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会否产生浪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衔接,贫困主体也产生出“脱贫疲劳症”。
3.“单相思症”制约内源式扶贫动力形成。“农民靠政府、政府靠中央”的“单相思症”问题存在,缺乏有效的贫困农户需求响应机制和扶贫投入成本分摊机制,内源式扶贫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近年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工作队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政策力度和扶持力度空前,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激发出来,尤为关键。正是在此背景下,结合在宁蒗县拉伯乡托甸村调研基础上,在了解村情、摸清“家底”过程中,发现通过“党建+扶贫”双轮驱动,以“以工代赈”方式,带领贫困群众参与农网改造、沟渠建设、道路硬化等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既促进了贫困人群在“家门口”从项目实施中增收,增强了贫困主体对扶贫开发项目的参与感、拥有感、认同感,又减少了扶贫开发项目“跑、冒、漏、滴”,节本增效,降低了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贫困主体源发自内生脱贫攻坚的动力及首创精神值得尊重。“党建+扶贫”“以工代赈”的扶贫开发举措和经验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10],可见,基层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调研之际,正值2016年隆冬时节,托甸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主任正带领本村的贫困户中有劳动力的群众开展本村农网改造扶贫开发项目。他们有的在陡峭山路上抬着电线杆,有的进村架电线,有的入户换电表。入夜时分,闲下来的村民们终于围坐在一起,与调研组交流闲聊起来。他们忆及,在过去长期扶贫开发中,村子里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都未充分发挥出来,要么缺乏“主心骨”、带头人,实施的农村基础设施扶贫建设项目效果差强人意;要么就是贫困群众参与度不高,“干部干,群众看”,对扶贫项目的拥有感、获得感、认同感低,无法激起他们参与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他们的印象是“习惯了,年年扶贫年年贫”,也就谈不上有多高的扶贫效率。然而,自从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村“两委”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在自愿基础上,发动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出工出力,以“以工代赈”方式,率领他们参与到农网改造、沟渠建设、易地搬迁建房等系列扶贫项目中。
贫困群众谈起他们参加的一系列扶贫开发项目,如数家珍一般:村子的农网改造,农田水利的沟渠建设,村内的易地搬迁建房,烤烟、黄果、核桃等产业扶持项目,村内的小水库建设等等。托甸村三江口、布落等金沙江对岸的村组,由于校点撤并,离拉伯乡中心小学20余公里,为了子女读书,在中心小学旁租房陪读,村民们认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正如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山村孩子培养出来,也是扶贫之策。也正如当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也印证了当前推进的“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举措。
贫困群众谈起过去长期的扶贫,认为办法不多、路子也少,就是些老办法、老路子,简单给钱给物,对群众的思想发动、政策宣传、感情沟通不到位,还滋生了贫困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干部着急,群众不急”“要我脱贫”“等靠要”的思想。政府主导、干部包办代替、大包大揽,一方面产生了扶贫“疲劳症”和厌战情绪,另一方面,扶贫效果不理想、还得不到贫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认可,事倍功半。现在,驻村工作队长期驻扎在村寨中,拿出了“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劲头,加大政策宣讲、瞄准贫困群众精准施策,让托甸贫困群众看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攻坚的决心和信心,真情实意、真金白银地投入,也看到了自身脱贫的希望。村民们参与扶贫开发的项目积极性空前高涨,“我要脱贫”的意志也大大加强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逐渐树立起来了。
谈起农网改造,村主任以及参与农网改造的几个壮劳力休息期间围坐在一起,不无自豪地估算了一下成本帐。他们认为采取项目“招投标制”,从南方电网中标揽下的农网改造项目,由施工队施工的话,成本折算大约是3.5万元/千米;而通过村主任带头以“以工代赈”方式揽下的活计,不但电杆、电线、电表等农网所需工程项目标准不折不扣地操作实施,含人工成本在内约为1.8万元/千米。另外,他们还补充了一句,在家门口就能打工,就能增收,人均80-100元/天的收入,何乐不为呢。村民还算了一笔小帐,农网改造后家庭用电的电费成本将近节约60%,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负担。农网改造前,家庭每度电1元多,改造后4角5一度电。所以认为贫困户素质低、“愚昧无知”等论调可以休矣。贫困户是“理性人”、明白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打赢一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组织领导是保证,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各级党委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等多元扶贫力量聚力参与。脱贫要致富,关键看干部。群众不脱贫,干部不离村,不能蜻蜓点水,半途而废。基层党组织需要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需要下决心解决软弱涣散基层班子问题,需要借鉴托甸村“党建+扶贫”“以工代赈”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充分发挥出的战斗堡垒作用,凝心聚力带领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仅着眼于外力帮扶,更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提升贫困群众参与度,还权于民、让利于民,让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真正成为参与主体、受益主体,在实践中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借鉴宁蒗县拉伯乡托甸村自主参与扶贫开发建设尤其是农网改造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做法,有劳力的贫困群众参与到当地道路、水利、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实现增收,增强贫困村及贫困户对扶贫项目拥有感,改变等、靠、要“贫血”现象、重建轻管“败血”现象,提升贫困人口素质和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形成精准脱贫内生机制。
贫困主体参与脱贫攻坚中节本增效的首创精神弥显珍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需要认真总结。一方面,借鉴托甸村“以工代赈”脱贫攻坚做法和经验,既降低了扶贫开发成本,减轻了因脱贫攻坚产生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又实现了贫困主体脱贫增收。既避免政策导向催生出“食体制人群”,防止部分利益集团“分吃扶贫唐僧肉”,又避免了“招投标”过程中暗箱操作、产生过高交易成本和“跑、冒、漏、滴”现象。另一方面,增强了贫困群众对扶贫开发项目的认同感、获得感,对后期维护和管理“更加在心”,不会出现类似的“你们的水管坏了、你们发的鸡苗死了”等等让人费解、难以接受的言语,共建共享的理念及实践才会真正深入民心,“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才得以真正解决好,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才会真正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从而激发出脱贫奔康、推动乡村振兴的更大更无穷的可持续动力。
注释:
[1]苟颖萍,白冰.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浅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2]徐人猛.内源式乡村发展理论的渊源及发展[J].经济评论,1993(4).
[3]阿卜杜勒·马立克,黄宗智.发展的新战略[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0:120.
[4]钱宁.农村发展中的新贫困与社区能力建设:社会工作的视角[J].思想战线,2007(1).
[5]刘永富.打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4-04-09(07).
[6]杨帆,章晓懿.可行能力方法视阈下的精准扶贫:国际实践及对本土政策的启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7]舒尔茨.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集(第八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8.
[8]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
[9]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6.
[1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