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治理性内涵研究

2019-12-14 23:02
创造 2019年3期
关键词:主体国家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理论成果。近年来,文化自信逐渐成为研究热词。从研究现状来看,十八大之前,随着党和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国内学界主要将文化自信放在文化领域进行考察,研究重点集中在文化自信的内涵、意义以及文化的管理上。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将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在“七·一讲话”中郑重强调“四个自信”,并多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十九大报告则将文化自信上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进一步明确了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由此,国内对文化自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的关系、文化自信的基础性作用方面。

有学者指出“从实践之维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是文化领域治国理政新结晶。”[1]实际上,十八大以来的文化自信逐渐突显其治理性内涵,且不仅仅停留在文化领域,而是扩展到了国家治理,上升到了全党和中华民族的高度。本文尝试将文化自信放入党和国家文化政策发展历程中考察,分析文化自信的治理性内涵,探寻其作为治国理政新方略的独特性,从文化治理的角度深化对文化自信基础性、广泛性作用的认识。

一、文化自信治理性内涵的两个方面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充分肯定的一种稳定、昂扬向上的心理状态和深厚的情感。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历史渊源、传统有着清醒的认识,对自身文化的价值、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等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自觉践行,并对自身文化未来的发展有着坚定的信心。文化自信也就是文化主体对“我是谁”“我从那里来”“我将要到那里去”有充分的认识并且高度认同,核心是对“我是谁”的文化身份的认同。因此,文化自信内在的运作机制是文化主体自我建构和自我认同,即文化实现自我治理的问题。当然,文化主体包含了个人、组织、群体。“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实践系统中为实现系统的行为、目的、功效等而活动着的人,这里的‘人’,指组织(党)、群体(人民群众)及个体(如单个的文化人才)。”[2]文化自信既是中国人个体的自我治理,也包含了由个体和组织凝聚在一起的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我治理,即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凝聚力。

(一)文化自信以文化身份认同实现文化主体“自我治理”

文化是身份认同的场域,文化认同是文化对自我的建构。随着“文化转向”的到来,文化建构主体的功能被突显出来。“文化转向”指文化不断发挥构建作用的趋势,能动地塑造并组织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和实践的能力。通过文化的构建作用,社会行动者占据某个主体位置并相应地发挥作用。这“授予文化来组织社会行动者的认同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的角色。”[3]即个体的自我是在文化中作为一种身份被建构的,这种身份是独特的,区别于其他文化身份。

文化自信,首先是个体文化身份认同的实现;其次是主体对文化身份及其独特性、差异性的充分肯定,并以此来认识和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正如习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看待世界、社会、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因此,文化自信首先在文化主体自我建构的层面上表现了其治理性内涵。文化身份的获得是治理“自我技术”的第一步。文化自信的关键在于文化主体自我身份认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公民对文化身份的认同,“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文化将通过这个‘自我技术’机制发挥作用。”[4]

文化自信在主体认同的基础上,发挥文化规范性的作用。这就是通过文化自信实现文化治理现代化的第二步。文化构建了一个标准的斜面。“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构建了与特定文化实践相联系的个人或公民形成的领域,也构建了行为规范……。”[5]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疑都是当代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人要做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的“标准斜面”,也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正是通过规范化层面的深入内心,通过文化分层的自我的组织(在这里,自我的不同层面在一个自我审视和自我改革的无穷无尽的过程中互相反抗),改革规划能被转换成文化自我管理的技术。”[6]即文化自信的主体在认同的基础上,积极认同、接受文化对自我身体、灵魂、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规约和改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内向性的自我治理,正是文化自信的内在机制。

文化自信的主体在认同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自我治理是自觉、自主的。文化自信的治理性还体现在“它的目标是使我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对我们自身的管理与监督之中,并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7]文化自信与中国传统社会“以风化民”“以文化人”“以上化下”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文化治理区别于文化管理和文化控制,它具有自主、自由的层面。因此,文化自信第三步,就在于文化主体自觉地自我改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即人自觉、自由、自在地实现全面发展。这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自尊自信”,实现“自我教育”是一致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文化自信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它最终致力于人的现代化,即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文化现代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文化自信基础上主动地推进以人文环境优化、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及人格完善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实践活动。”[8]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仅是口号宣传,更要转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二)文化自信以文化整合的凝聚力实现民族国家治理

文化认同往往还是一种集体共同的信仰和情感认同。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是整个国家各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自信“把文化看作一个民族的一场自我的普遍性的实践。”[9]文化自信的个体对文化身份的认同,也是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文化不自信导致的结果便是文化认同危机,也就是说,国民共享的某种独特生活方式、生活知识和生活态度,共享的某种理解或意义,共享的关于世界的认知和情感,共享的承载在语言符号中的历史遗传意义模式,在文化不自信的状态下常常会导致‘我们’感的淡化,‘我们’感恰恰是文化认同最基本的情感体验……。”[10]因此,对于群体而言,文化自信在民族国家“自我意识”、国家认同的层面上,属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正是在共享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文化自信具有整合的功能,整合各个不同的个体和组织,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协调、调节的作用。文化自信是民族国家凝聚力的来源。一个文化自信的国家,国民的文化认同度越高,国家的整合力和凝聚力就越强。自十五大报告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开始,党和国家的文化政策就越来越关注文化整合社会、凝聚力量的功能。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七大报告指明“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十八大报告则更加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重要作用。“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11]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由此可见,文化自信的国家治理内涵还在于其整合和凝聚的功能之上。“国家认同是国民整合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国家认同依靠文化认同。一个国家的公民对本国家的认同度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性条件之一。”[12]

文化自信的治理性还体现在它是应对全球化的文化治理战略。全球化时代,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交往越来越频繁,伴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帝国主义,导致文化日益融合,走向一种单一的全球文化。因此,民族国家的世界文化身份标识,也越来越重要。国家文化自信的凝聚力就如同人的自我意识一样,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标识,是获得文化领导权和国际话语权的源泉。“面临全球化的社会文化整合与冲击,特别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或地方文化的替代性冲击,国家管理必须上升到以‘文化认同’和‘核心价值建构’认同为内核的‘文化治理模式’层面上来……。”[13]因此,文化自信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以建构人的文化主体和文化身份认同为起点,从文化标准性的斜面改变、规范、完善文化主体,并以此实现文化主体的自主性、自觉性。文化自信,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强调“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文化自信,从对文化主体的建构、规范和治理的自主性上,都具有治理性的内涵。从国家治理的层面上来看,尤其是从文化自信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来看,文化自信是国家认同的根源之一,是整合和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手段和力量来源,也是国家和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可见,文化自信是全球化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因此,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从群体与个体的自为角度出发,建立集体认同的社会文化发展动力机制。通过文化治理模式创新,培育深化改革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土壤。”[14]

二、文化自信作为治理方略的独特性

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从十九大精神来看,文化自信具有了较为鲜明的治理性内涵。它是治国理政的新方略,更具体地说,它是文化治理的新方略,是党和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新探索。从文化管理到文化治理,从治理对象到治理手段和对象兼具,从文化领域到政治领域,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也在于其治理的独特性上。

(一)从文化管理转向文化治理

20世纪90年代,“治理”逐渐为学者和政府所关注。他们纷纷探寻从带有强制性色彩的、自上而下的、单一的“管理”走向自主参与、多元的、平等的“治理”,充分调动各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并且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明确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文化治理现代化,也是其题中应有之义。[15]从党和国家文化观念和文化政策发展的历程来看,走向文化治理也是发展的趋势。有的学者将其分为“党的革命理念”“国家文化领导权”“市场经济理性”和“公民权益理性”四个阶段,也有的将其分为政治主导、市场经济主导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三个阶段。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要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党的治国思维出现了‘文化转向’和‘国家治理转向’。这两个突破性的转折,标志着文化的地位在党的治国理政中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在文化政策领域出现了新转型,迈向与公民权益理性相融合的文化治理。”[16]然而,十六大报告文化体制改革偏向于政府“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十六大强调“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17]十七大“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将文化从教科文卫中分离出来单列,在继续强调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同时,也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18]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开始注重文化主体的自觉参与和共享,减少了自上而下的文化管理色彩。

十八大报告在此基础上强调了文化主体的“自我治理”,“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规划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为指导思想,以“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坚持共建共享,努力利民惠民,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文化参与度”。可以说,从政治治理走向文化治理,是从管理的“技术”到自我治理的转变。

习总书记针对各个群体,都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并将文化自信上升到与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并列的高度。“当把文化看作一系列通过历史特定的制度形成的治理关系,目标是为了转变广大人口的思想和行为,这部分地是通过审美智性文化的形式、技术和规则的社会体系实现的,文化就会更加让人信服地加以构想。”[19]文化自信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又将文化治理推向了新的高度,具有新的治理特性。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其治理的核心是认同作用。文化自信的主体主动地接受文化的标准性规约,自觉地共享价值和生活方式,并由此凝聚在一起成为政治共同体。文化自信的治理方式是多元文化主体主动的参与,依靠文化整合功能实现互动和协调。

文化自信是由管理文化向文化治理的重要转变之一,突显了文化治理自主、自由的层面。文化自信表现了党对文化功能和文化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新方略。“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从一般意义上的被治理,转向为文化自觉意义上的主体自觉参与治理,在人人是治理对象的同时,人人又是治理的主体参与者,是一种‘善’的循环。”[20]

(二)文化既是治理对象也是治理手段

文化自信是文化建构、规范、整合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文化自信“在文化与治理对接的过程中,文化既是治理的对象,又是治理的手段。”[21]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22]“四有新人”“有文化”中的文化指的是智识性的、审美性的文化,因而区别于理想、道德和纪律。而且,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文化建设。在这里,文化是管理的对象,强调的是文化的内容和类型。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3]“四有新人”的提法也变成了“四有公民”,开始突显文化认同的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性及其建构、整合公民的功能得到重视。这为其后文化作为治理手段埋下了伏笔。

十六大报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报告重点强调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其中“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24]一方面,通过文化影响人的思想、行动、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的治理理念显现,即文化作为治理手段的方面被突显出来。对文化体制的改革也开始思考转变政府管理文化的模式。另一方面,文化作为管理或者说治理对象,指涉了对落后、腐朽文化的强制性管理。文化具有双重属性,既是对象,也是手段。

十七大报告在国际竞争的语境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深化了对文化功能的认识。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一提法中,体现了党文化作为治理手段的认识。正如习总书记后来明确指出的,“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从国家到社会,再到个人,是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也是规范、调节、凝聚各个体和组织的准则。

十八大报告指出“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突出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自我教育”。[26]十八大以来的文化自信与此一致,不但突出了文化作为治理手段的功能,而且还突出了“自我治理”的运作机制。因此,在文化自信的治理方略中,文化不仅仅是治理对象,还是治理的手段。除此之外,历届党代会强调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一方面将文化视为治理的对象加以制度设计;另一方面,又致力于通过机制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充分发挥各文化主体的能动性,让多元的文化主体充分参与到文化治理之中,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同时,实现自我治理。

(三)文化自信既是文化认同也是政治认同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7]文化自信就已经被提了出来。虽然,其中涉及到对“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培养,也在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中透露出了对文化功能的把握。这一决定探讨的是对文化的管理,文化是管理的对象,着重内容的管理。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不止是针对文化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谈,还针对各个群体和领域,尤其对党组织、全体党员。习总书记还将文化自信作为“第四个自信”,与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并列。“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十九大直接将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视为重要的内容。文化自信与政治自信、政治认同结合起来。

文化自信的主体既是个人的自我认同,也是民族国家集体的自我认同;既是自我文化身份的确认,也是共享的民族国家文化身份标识的确认。文化共同体与政治共同体往往是重合的。“一切文化认同最终都是政治性的。”[28]因此,文化自信的认同必然是政治性的,文化自信的主体是认同于政治制度、政治道路和政治理论的主体,也是政治自信的国家公民。“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不仅仅体现为它的主观自由,而且包含着国家制度的现实性;反过来说,一个民族所选择的国家制度,也取决于其民族自我意识的性质和构成。”[29]制度、道路、理论的选择和实现,也要依靠民族国家的文化身份认同。“国家认同依靠文化认同,文化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战略力量。”[30]因此,文化自信的“自我治理”,是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根基,是其现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自主性的根基和动力之源。

制度、道路和理论都是由文化孕育而生的,是外化、对象化的文化。制度、道路和理论的建构、选择、认同(合法性)以及执行和评价都源于特定的文化语境。制度、道路、理论都是标准性、规范化的表征。文化正是通过它们与权力的运行结合起来,成为权力运行的系统、机制、秩序,即成为“用来培养或转变行为品性或行为方式的技术”。治理性也指“独特的治理机制和方案,通过特定的政治制度和叙述事实的策略而运转,它的目标是使我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对我们自身的管理与监督之中,并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孕育而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的选择,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情的。它们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是中国特色、中国模式、中国方案的独特文化标识,并内在地建构、规范着我们每一个文化主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文化主体高度的认同、自信,推动政治体系的运作,并使得文化主体从自我心理状态、身份意识上的自信走向行动上的政治自觉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主体“以自我理解、自我期许的方式,为人在现实思考和行动提供动力、方向乃至意义说明和价值辩护。”[32]文化自信的政治主体、政治共同体自觉地推动制度、道路和理论构建的国家治理体系、治理方向、治理模式的现代化。因此,“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三、结语

“文化总是一种在场,并且是第一位的,存在于经济、社会和政治实践之中,并从内部构建它们。当文化本身被这类实践影响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也为文化实践的运作提供一个外部的环境。”[33]文化自信是民族、国家、政党、公民对自身文化身份的高度认同。文化自信通过文化主体的身份认同实现“自我治理”的自觉,通过文化标准性层面的规范化,实现主体“自我治理”的自主、自觉。文化自信建构的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社会、经济实践中的文化主体。

解析:设调整比例前后A同化的能量均为M,调整前后C获得的能量分别为E1、E2,则E1=M×10%×1/2+M×10%×1/2×10%=11M/200;E2=M×10%×4/5+M×10% ×1/5×10%=41M/500。 E2/E1=41M/500÷(11M/200)=82/55≈1.49。故调整比例后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1.49倍。

这也使十八大以来的文化自信区别于以往管理文化的理念和管理方式。十九大报告对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的强调,更将文化自信上升到民族国家认同的高度。文化自信强调了文化治理多元主体参与的特性,力图实现“自我治理”的自觉、自主和自在。文化自信中文化建构功能、整合功能被突显出来。文化也不再仅仅被视为管理的对象,而是治理的手段,是“自我的技术”。文化自信是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新方略,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一方面,文化自信中主体建构和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是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自觉认同的基础,也是深厚的力量之源。另一方面,文化孕育了作为文化规范性层面的制度、道路和理论,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结合成为一套自我治理的方略,并通过“三个自信”增强了文化身份的认同感,进而增强了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自信和自觉。

注释:

[1][2]王资博.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三个维度[J].中华文化论坛,2016,(11):82-83.

[3][4][5][6][7][19][31][33]托尼·本尼特.文化、治理与社会——托尼·本尼特自选集[C].王杰等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6:468.263.213.232.263.210.263.260.

[8]方世南.文化自信视域中的文化现代化研究 [J].学习论坛 ,2017(01):59.

[9][28][29][32]张旭东.文化政治与中国道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228.246.248.247.

[10][12][30]任洁.文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39.38.16.

[11]习近平.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把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EB].人民网.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3npc/n/2013/0317/c357320-20815930.html.

[13][14][20]张鸿雁.“文化治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社会科学,2015(03):3-4.

[15]胡惠林编.文化政策与治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9.

[16]胡霁荣,张春美.治理视阈下中国文化政策的转型脉络[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8):62.

[17][2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EB].中国共产党新闻 网 .http://www.ce.cn/ztpd/xwzt/guonei/2003/sljsanzh/szqhbj/t20031009_1763196.shtml.

[1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104019/104099/6429414.html.

[21]徐一超.“文化治理”:文化研究的“新”视域[J].文化艺术研究,2014(03):37.

[22]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EB].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7/index.html.

[23]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EB].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8/index.html.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351850/index.html.

[2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人 民 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6017717.html.

猜你喜欢
主体国家文化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何谓“主体间性”
谁远谁近?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