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理论不断深化、政策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研究这个过程,对于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共同体思想,从理论上看,马克思早就阐述过,《共产党宣言》就预见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并完善了人类共同体思想。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革命胜利后,我们希望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是当时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采取了敌视的态度。1974年2月,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这在当时团结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和被压迫民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苏美的霸权主义及其战争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根据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的国际环境,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设想。他提出要把发展提高到人类的高度,我们既要考虑自己国家的利益,也要尊重别国的利益。他还特别指出,不要计较历史恩怨,不要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国家不分大小、贫穷富裕、强大弱小,都应该平等。
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上述设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具有的基本原则的提出奠定了认识基础。
人类进入21世纪,和平因素的增长总体上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各大国的政策取向是发展以高新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在处理国际关系上,各大国从本国利益出发,一般采取了务实态度,在相互借鉴中又相互制约,在相互合作中又相互竞争。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化,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1]世界多样性原则包含较为丰富的内涵,包括各国的制度、道路、文化、发展模式等,各国有选择的权力,国与国之间要相互尊重,国际上的事务,各国要相互商量。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应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新世纪一开始,党中央就提出了这些基本原则,这对于后来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奠基的作用。但是,处理新的国际关系虽然提出了基本的原则,但还不够具体,特别是没有对中国的命运与世界命运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更没有进行理论上的分析论证。
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发展是快速的。到2007年10月,我国经济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已达到世界第三,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其他方面的成就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时,党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这时,党对国际发展的大趋势的认识更加清楚:“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全世界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是基于以上的发展和对国内国际的正确认识、判断,党的十七大在对世界多样性认识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
其一,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党中央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全球和区域合作蓬勃发展的时候,“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因此,“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里,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但讲“机遇”、“挑战”等都是共同的,这实际上已经有了共同体的一些含义。为了构建和谐世界,党的十七大还提出了两点重要的原则:一是各国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充分利用联合国这种国际组织来倡导和谐世界,这是一个重要转变。二是提出在国际关系中要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和各方面的具体原则。十七大提出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均衡、普惠、共赢;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这些原则显然比十六大时候要具体些了、清晰些了。
其二,对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表现,就是中国的前途命运与世界的命运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个论断还是历史上第一次,符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际,也符合世界发展的实际。党中央还明确指出,不管国际风云会如何变幻,我国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这反映出党对中国与世界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认识和决心。这些认识与以前比较,明显前进了一大步。
其三,对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认识更加清晰。十七大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要发展,也会关切别国和地区的发展。这就在原则上将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其四,主动承担国际义务。十七大指出:中国将继续积极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这标志着我们党在对命运共同体认识历程中又有新的突破。因为,在国际关系中只有将各国的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才会结成命运共同体。
除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也在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着新的突破,世界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基于对这种形势的认识,党的十八大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又有了重要的突破:
其一,提出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与党的十七大比较,十八大提出的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在旗帜上增添了“共赢”二字,说明党对中国与世界命运一体化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
其二,提出“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由于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所以,这就有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在相互学习中,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感情,这是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合作共赢。这说明,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刻性。
其三,明确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及其内涵。党的十八大指出:“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这个理念包含以下要旨:一是只有真正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合作共赢。二是在命运共同体中实现的是共同发展和共赢。三是在共同体中,各国地位是平等的。四是在共同体中,各国都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五是各国要患难与共,共同增进人类的整体利益。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支持联合国以及支持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发挥积极作用。十八大阐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是正确的、内涵是较为丰富的。但也应该看到,这时还没有对这种共同体的理念进行理论论证,应该采取哪些战略步骤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问题还不够清晰。因此,十八大提出的这些思想为人类共同体理论和实施奠定了基础,但还不够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成熟了,主要体现在:
1.论述了人类共同体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习近平根据经济、科技、信息、安全、生态等方面的全球化发展和全球化治理的要求,他在联合国演讲时明确指出:“零和思维已经过时,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新路子。”[3],而要走上这条路子,就“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4]这是习近平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正确认识。他清楚地告诉世界各国,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必须顺应这个趋势。要顺应这个趋势,就必须改变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改变以前冷战时期那种两级对立、不能共处的思维模式。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从差异性和统一性两个方面把握人类的各种文明。习近平指出:在人类文明的差异性中存在着人类文明的统一性,这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问题,这就是各种文明的共性。也就是说,各种文明对人类应对环境都提供了自己的经验,都做出了贡献,这对人类共同体是有益的。各种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此,一切民族的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民族文明成果都要珍惜。同时,由于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这就决定了不能将一种文明生搬硬套,削足适履是有害的。正确的态度是:对各种文明采取包容的态度,“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人类文明相互间有了包容,才能相互交流,促进各自的发展。“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5]将这个原理运用于实践,就是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办事。这些论述,纠正了长期以来以为西方文明优越、以西方为中心的错误观点,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论述了建立人类共同体的必要性。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是部分有机统一的整体。部分与整体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习近平指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6]习近平批评了“国强必霸”的陈旧的无理逻辑。他指出:世界与中国在发展中都会相互提供机遇。因此,我们要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更好地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更好地统一起来,把中国人民的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同时,也应看到,只有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才能和平相处。所以,我们不但要大力宣传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而且,要大力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事实上,习近平在国际社会的多次讲话中就宣传了这些思想,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4.根据新时代新要求,论述了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新时代,习近平明确阐述了合作共赢的新理念:
其一,合作共赢要体现在对外合作的各方面。习近平指出: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7]既然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赢就不能只是在经济利益方面,如果只是理解经济方面,就不可能是命运共同体。在当代,除了经济利益外,安全、文化、生态等都是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合作共赢理念的明确,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至关重要的。
其二,弘扬正确的义利观。习近平指出:在国际事务中,我们要做到并大力宣传正确的义利观,这就是“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8]这实际上为人类共同体阐述了善的价值追求,这是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没有这个纽带,命运共同体就不会存在。
其三,不断扩大合作面。习近平指出:在国际合作中,“要双赢、多赢、共赢而不是单赢,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扩大合作面,引导各方形成共识”[9]。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从局部到全体,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有一个从双赢到多赢,再到共赢的过程。这是一个辩证法发展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成熟还体现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思上。2017年1月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指出:“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这时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战略构想,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行动方向。
1.形成了有针对性的我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不同战略思路。在大国关系上,要注重总体稳定、均衡发展,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欧洲国家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的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同时,要坚持务实的态度,实现同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同周边国家要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深化互利合作,同非洲国家共谋发展要秉持真实亲诚的政策理念。要推动我们同拉美各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2.通过联合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体系,维护联合国的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同时,我们在联合国中要积极倡导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和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3.在步骤上,以亚洲为起点,逐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他强调,这不只是我国自身的发展,也要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的快车,注重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共同体推进,努力打造命运共同体。同时,欢迎世界各国和组织参与到合作中来。当前,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参加了“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正在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用了一部分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在此问题上思想的成熟。报告清晰地阐述了这个共同体的目标:“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0]
注释:
[1]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43.
[2]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47-48.
[3][4][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250.273.259—260.
[6][7][8][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45.443.443.450.
[10]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20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