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春 蒋 侠
龙舟民俗起源于中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与运动魅力,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崇高的精神寄托,承载着民族的深层记忆。近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包括龙舟民俗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受到挑战和冲击,其原有价值不断萎缩,文化选择逐渐趋同。虽然龙舟比赛作为一项竞技运动被不断推广,可是不同地域龙舟民俗文化元素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各地域龙舟民俗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创造力与竞争力,有利于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共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背山面海,河涌密布,集雨面积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43条,其中独流入海的54条,分属珠江、韩江水系及粤东、粤西沿海诸小河系。广东是古代百越民族聚居之地,古“越”“粤”相通,所以广东简称为“粤”,历史上长期位于华夏文化核心地区的边缘。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百越古族与中原汉族移民融合,自成体系,生息繁衍。由于南濒大海,呈现一种对外开放的态势,至少自汉代开始,岭南人就与海外不少国家通商并进行文化交流,直接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①张磊等撰:《岭南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96页。。在汉武帝时期,广州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两晋南北朝时期,广州已是海外贸易的中心,当时与广州有贸易往来的国家达十多个。唐宋时期聚居在广州的外国商人已经很多,光塔路一带已有“蕃汉万家”,广州成了“万国衣冠,络绎不绝”的著名港口。明清时期广州还有形成垄断对外贸易的十三行夷馆,清康熙年间开辟了“四口通商”口岸,至乾隆年间又改为“一口通商”,全国仅保留了广州一个口岸,可见其地位重要。
岭南文化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融合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近代以来,岭南文化一直处于中外文化交汇的地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其中华侨文化积淀深厚,受华侨文化反哺的现象很多。华侨留居海外之后,他们不但在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沟通各地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方面亦有重要影响。广东的龙舟竞渡民俗文化也汇集了四海之珍奇、五湖之瑰宝,颇受世人瞩目。河涌密布的自然条件、祭祀神灵的传统习俗和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使广东传统龙舟民俗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游龙探亲”是该地龙舟竞渡传统民族活动的一大特色②王凤春:《区域文化视角下的中国龙舟竞渡文化特色与现代发展探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5期。。传统龙舟竞渡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祭祀仪式,祈祷平安、沟通家庭关系等生活需要与龙舟竞渡活动息息相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民俗文化的独特功能。因此,广东传统龙舟民俗文化,渗透着豁达开放、兼容并蓄的胸襟和血脉不断、亲族相连的情怀。
自古五岭以南的地区习惯称为岭南地区,尤指广东。五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流经广东的珠江水系河道纵横,水量丰富,给广东的龙舟竞渡活动提供了天然场所。《清远县志》记载:“邑人好竞渡,各乡皆然,装为龙头、龙尾,率以数十人扒之。每于端午节前后举行。此本荆楚旧风也。”亦载:“五月端阳,插艾书符,以粽祀先,龙舟游江。”③(清)李文烜修、朱润芳等撰:《清远县志(清光绪六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第23页下。广东的龙舟竞渡原本是从古代百越人即岭南人的传统习俗沿袭下来的,但在一千多年以前,中原的竞渡之风传入广东,又效习楚俗;插艾、吃粽、竞渡等端午风俗逐渐与中原趋同④王凤春、蒋侠:《竞渡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发展研究》,《中国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期。。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广东的龙舟竞渡一直在不断渐变演化。
龙舟,广府人称之为“龙船”,粤语和闽南话称“划龙船”“赛龙舟”为“扒龙船”⑤李湘远:《岭南文化对港澳和珠三角地区龙舟运动形成、发展的影响》,《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扒”就是划的意思。最初,广东的龙舟竞渡也是图腾祭祀的一种仪典。端午节前后的这段日子里,人们通过虔诚的龙舟礼拜活动,期望能使天上和水中的神龙心神愉悦,从而恪尽职守,保佑一方水土,驱邪消灾,使之风调雨顺,民众平安。在端午祭祀的日子里,人们要扒龙舟,还要祭龙,一方面把裹好的粽子投进水里给龙吃;另一方面各龙舟比赛队伍还要设香案、美酒,犒劳参与下江祭龙者。汉晋以后,广府的龙舟竞渡活动也以宣扬忠君爱国为这项活动的主旨。宋代天圣年间,广东韶州曲江人余靖由于议论范仲淹谪官一事,与欧阳修一同被贬。烦躁不安的心情,让他暗自神伤,于是在端午节期间赋诗一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家酿寄君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①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4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681页。作者在端午节当天,看到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赋诗追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同时抒发自己被贬谪之后的愤懑心情。梁廷楠《南汉书》记载,“后主”于广州“城西,浚玉液池,以岁之五月五日,出宫人竞渡其中”②(清)梁廷楠:《南汉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9页。;吴兰修《南汉纪》亦载,“七年(宋太祖乾德二年)……于城西辟池百余步……每岁端午,令宫人竞渡于此”③(清)吴兰修:《南汉纪》,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72-73页。。这两则材料描述的是同一件事情,即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后主刘鋹在位(958—971)的时候,每年的五月五日,他都要带领宫中的女眷参加龙舟竞渡活动。这不仅证实了南汉后主刘鋹奢靡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体现了岭南龙舟竞渡的悠久历史。在当时,参加龙舟竞渡活动的不仅有男人,妇女也可以参加,说明当时该地没有出现龙舟禁忌妇女的事项。到南宋时期,广东地域内已经有了民间大型竞渡的场面了,文天祥在《元夕》诗中,就描写了当时南海县正月十五日,民间竞渡时的场景,诗云:“南海观元夕,兹游古未曾。民间大竞渡,水上小烧灯。”④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68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3025页。同时,该诗也说明在南宋时期,广东的龙舟竞渡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端午时节,诸如元宵节等其他节令也有竞渡之俗。
明清时期,广东各地官方和民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已很盛行,深受民众喜爱。明嘉靖四十年(1561),黄佐等纂修的《广东通志》就有以下记载:“端午馕角黍,饮雄黄昌阳酒,名寿艾虎于门,女儿代朱书篆,有长者簪艾叶榴花,皆曰辟邪。江游设龙舟竞渡,以效楚俗。视先后为胜负,胜者车取得赏。是日也,武臣剪柳,以演武事。”文中不仅记述了当时端午节民间的日常风俗,还着重描写了端午期间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赛事”——龙舟竞渡和剪柳赛艺。龙舟竞渡此时已是“俗民之俗”,大多是民间的赛事,流传久远;“剪柳”只是“武臣”间的事情,亦非“民俗之民”所能掌握和参与的了。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事语》中,对珠江三角洲每年端午节期间的赛龙夺锦及赛后的喜庆场面皆有描述:“四月八日浴佛,采面荭榔,捣百花叶为饼。是日江上陈龙舟,曰出水龙,潮田始作,五月自朔至五日……士女乘舫,观竞渡海珠。”又载:“竞渡则惊涛涌起,雷雨交驰,舟去而水痕久不能合,斯亦游观之至侈者。”⑤(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99页、第489页。“出水龙”即平时所说的“起水”,每年龙舟赛后,即把龙舟埋入河底的淤泥而防腐,翌年四月初八再将龙舟挖出来就叫“起水”。从这一天起,就能又看到龙舟在江中矫健的身影了。文献记载了龙舟竞渡的时节选择和活动过程,同时又描述了精彩激烈的竞渡场景,让人叹为观止。清王士祯《竹枝词》描写了广州珠海石江中赛龙舟盛景:“珠海石上柳荫浓,队队龙舟出浪中。一抹斜阳照金碧,齐将孔翠作船篷。”①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738-2739页。闻名遐迩的广东音乐中的名曲《赛龙夺锦》,是番禺沙湾人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并称“何氏三杰”,有感于当时当地龙舟竞渡这一盛大的传统活动,将民间端午赛龙舟时的盛况用音乐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每年的端午节赛龙舟依然是珠江三角洲水乡民众喜爱的集体育与娱乐于一体的民俗文化活动。从20世纪50年代起,广东每年都举办龙舟赛事。广州地处珠江水道,河网交织,水上活动条件得天独厚,因此赛龙舟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一种风俗。广州市组织在珠江上的龙舟比赛活动逐年增加,参赛龙舟数量也不断上升,1953年7 艘,1954年12艘,1955年19 艘,1956年40 艘,1961年60 艘②曾应枫:《龙舟竞渡:端午赛龙舟》,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4页。。每年端午节龙舟比赛期间,从二沙头至海角红楼,珠江河上锣鼓喧天,浪花飞溅,两岸观者云集,万人轰动。但在“文革”期间,龙舟竞渡没能幸免于难,几乎所有的龙舟被强行拆除,很多有着上百年历史的龙舟惨遭毁灭。1979年开始,催人奋发的龙船锣鼓再次回响在珠江三角洲的河道上,民众相信,赛龙夺锦不仅会使村名大振,而且还会带来丰收与幸福。据统计,每年大约有50个县市有竞渡活动,参加竞渡的人达20 万众,观众达二三百万。仅以广州市(含郊县)1987年端午节龙舟竞渡为例,共有497艘龙舟,参加42个景点,竞渡1633艘次,观众达144万人,其中还有几千名港澳同胞、华侨、外宾参观③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一)》,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479页。。也就是从20 世纪80年代以后,广东的龙舟竞渡又注入了现代因素和新的活力,这项民俗活动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以“广州龙舟节”为代表的现代竞技体育和传统民俗活动相结合的新节俗。
广东地处五岭之南,南濒南海,海岸绵长,港口众多。由东江、西江、北江在广东汇合成的珠江,粤东的韩江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溪河遍及各处。在大海和江河中行驶的船只自古以来就是广东的重要交通工具。当驼铃叮当穿越茫茫西北沙漠的“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从广州港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船早已迎风破浪驶向遥远的世界各地了。从广东的造船业来看,远在秦汉之前就已经很发达,制造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1976年在广州发现了一处秦汉时的造船工场遗址④宋公文、张君:《楚国风俗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37页。,当时可造25~30 吨的木船了。生活在江河水浒的南越人“习于水斗,便于用舟”,也“善于造舟”。《山海经》曾有“番禺始作舟”的记载,如果“番禺”是指代地名的话,那说明广东造船的历史非常久远。明朝《天山草堂集》记载:“粤人习海,竞渡角胜,而大舟比常制犹异,十余年始一举。船广可三丈,长五丈。龙首至尾,金光夺目,叠彩如层楼。上饰童男女,作仙佛鬼神及古英雄,凡数十事。旋转舞蹈,冒之以幔,数里外望犹可见。”描述了广东古代龙舟奇丽壮观、美轮美奂。
因水域特点的差异,广东各地不同水系的传统龙舟造型各异、长短不同、大小不一,单是船底结构就分为平底、尖底、梳齿底等,并有各种叫法。龙舟由若干个部分组合而成,其整体结构分为龙头、龙尾、龙骨、龙肠、舢板等诸部分;附属部分则由木桡、龙艄、龙船鼓、双铜锣、帅旗、龙牌、罗伞、神位等组成。平时龙舟游乡时,一般会装饰有罗伞、帅旗等,以显示龙舟的靓丽,供人观赏;但在进行速度比赛时,一般均把罗伞、旗帜等装饰物收起来,以减小阻力。不论哪种龙舟都必须装有龙头、龙尾。龙头龙尾大多是由整块樟木雕刻而成,平常放在自家祠堂内,只有在竞渡前才安装在船上。
同一条珠江水,有东江、西江之称,龙舟的形制也有珠江东江水系和西江水系之别。在广州地区河涌及西江、北江两江流域的龙舟分属西江水系,都以“鸡公头”为主。龙舟细长狭窄,适合在较浅多弯的河涌中行驶,因龙头造型干练,长一米左右,小而上翘,远看似鸡公,故称之为“鸡公头”。而适合在珠江东部水系的龙舟,则叫“大头龙”,俗称“大头狗”。《东莞县志》卷九《舆地略·风俗》载:“龙头角精彩,耳目俱活……龙髯去水二尺,高六尺,额与项可坐六七人。”这类龙头造型宽阔体大,更适合多种造型,每个村寨、每个宗族的龙舟头是按本村本族供奉的神而塑像,在江面上划的龙舟,一看便知道是哪个村寨的。
无论是“鸡公头”还是“大头狗”,这两种龙舟均属传统龙舟。再具体点,广东的龙舟还有“长龙”和“短龙”之分。“长龙”也称“标准龙”和“传统龙”,是梳齿底船,长有三四十米,能坐四五十人,有的甚至能坐到六十人;“短龙”也就是尖底船,船身短促较潇洒,约20多米长,在短距离的竞渡中能占得先机。“鸡公头”特点是适合在浅窄多弯的河涌中行驶,速度较快,且能随时改变行驶方向。如需调头,则由旗手向鼓手发出指令,在鼓手的指挥下,所有桡手能快速起身调换坐姿方向,船尾当船头,重新向另一个方向划水。因为舟的两头都可以做船头,所以在舟的一头一尾各置一名旗手。与“鸡公头”相比较,“大头狗”的船身宽阔、平底,行驶起来更加平稳,适合在宽阔浪大的江面上比赛。但“大头狗”龙舟的方向是单一的,其龙头永远是龙头、龙尾永远是龙尾,若要调转方向,则是由旗手向鼓手、桡手发出旗令,几十米长的龙舟在水面上打圈慢慢旋转过来,技术难度较大。
龙舟的木料选择有讲究,广州的传统龙舟多以柚木、樟木、坤甸木制成,这类木材木质坚韧,易划而去水快,耐腐蚀;一般龙舟可坐10人至80人,船头、船尾各镶有雕花的龙头、龙尾;船头一人挥旗、一人击鼓,指挥着龙舟前进。江门的龙舟以龙头的颜色区分,分为金龙、银龙、黄龙、红龙、绿龙、灰龙、白龙、黑龙等;金龙的桡手一律穿金色纱衫、用金色桡桨,余皆类推,远远望去,江中龙舟颜色各异,易于识别,煞是好看;龙舟的制作材料也十分讲究,均以数丈长的坤甸木作龙骨。潮州的龙舟有多种,颜色也不同,绿色的俗称“雄龙”,红色的俗称“雌龙”;龙舟的桨数不等,有6对的,有12对的,有17 对的,最多达52 对;造龙舟,通常由木材铺捐木料,造船厂捐工,这既为自己的行铺做广告,也图个吉利,祈福龙神能保佑平安、生意兴隆。
以广州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带,是龙舟竞渡活动非常盛行的地方。这个地方的龙舟竞渡分为两种形式,即“龙船景”游乡竞渡和“扒龙舟”斗龙竞渡。“龙船景”就像一曲欢乐的交响曲,是广东端午节期间在各水乡举办的一种岁时民间风俗活动。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大多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到五月初十的十几天时间内,人们根据自然地域、潮汐的情况,按照约定俗成的时间和地点,在某月某日聚集到某地进行龙舟竞赛或相互探访活动。龙舟聚集的地方,就叫做“景”。“龙船景”,实际上是指某一天,四面八方的龙舟齐聚一处进行交流互访的地点,今天在此乡、明天在彼乡,每天一“景”,互比龙舟技艺、比龙舟装饰,而非竞速。这个习俗自清朝已有,乾隆年间,官方根据各村的汛期、可容纳船只的多寡,颁布“龙船景日”。《广东新语》载:“顺德龙江,岁五六月斗龙船。斗之日,以江身之不大不小,其水直而不湾环者为龙船场。”①(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87页。说明龙舟集会要有适当的水域环境。“龙船景”虽然是由官方指定,有上百年的传统约定俗成,还必须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即要有良好的划龙舟和看龙舟的人文环境;二是要有良好物质基础,即要有良好江河水域和经济实力,有“招景”人脉和“招景”能力。
“招景”是向兄弟村落发出邀请。招景派发的请帖又叫作“龙船帖”,是由村中派专门人员将龙船帖送至相关联系的兄弟村落,约定某日划龙舟前来探亲游玩。兄弟村落收到“龙船帖”后,决定参加,就叫作“应景”。活动当日,如约派出龙舟到其他村庄龙船景探访,叫作“趁景”。趁景是各地龙舟互访的一个盛大民间活动,也是村落间相互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龙船景”不是竞速,而是竞艳、斗靓,是“文斗”。群龙聚首,争妍斗丽,小至龙舟上的罗伞装饰,龙舟桡手的技艺甚至身材;大至接待的礼仪、龙船饭的规模,都是大家评头品足、相互攀比的话题。“趁景”的这天,有数十条甚至过百条龙舟在这天前来同一景点,热闹非凡,当地就是一个盛大的节日。
在趁景游龙的时候,龙舟上的人都要尽力表演各种技巧来赢得岸上观者的欢呼,如鼓手会极尽所能,敲出各式各样的花色鼓点;炮手会将不同的鞭炮放在特制的金属兜架中,选择合适的机会燃放鞭炮;头旗手更是不遗余力地配合龙舟前进时一上一下的节奏,在船头做“挑头”表演。龙舟到达集会村庄时,岸上负责接待的人和龙舟上的人都要敲锣打鼓放鞭炮,气氛极为热烈。龙舟还要划几个来回,然后停靠上岸休息,找熟人、亲戚聊天,所以当地人认为龙舟游乡是“探亲”“串访”。亲戚朋友均以绸缎或布标、饼食相赠。来“趁景”的龙舟要走时,还有一个“三退三进”的答谢仪式,一般是划湿桡两个来回,再划干桡一个来回。干桡即敲鼓时不敲在鼓心、而敲在鼓边,桡手则用桡挑起水花,龙舟行得又快又好看,让被访村民看个高兴,以示对主人的感谢。如果河流是绕村的,龙舟会绕村三圈,划完了才告别离开。每一年的“龙船景”就是龙舟的大集会,也是一个村子的盛事,体现的是农耕社会时期人与人的亲近、亲族之间的良好关系②王凤春、张春燕:《竞渡习俗的渊源及其社会意义考释》,《绥化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因为招景招来的都是亲朋好友。正是这种淳朴的民风,以一个“龙船景”作为介质的交往方式,维系着四方乡邻、亲族的和睦相处,维系着共同的命运和利益,并得以长期流传下来。
“斗龙”竞渡也就是正式的竞速比赛,是比速度、比耐力、比实力的,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地点大多选择江面宽直、水流平缓的河段。过去斗龙,由大乡组织,乡绅主持,现在是各政府行政部门组织。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财政大力支持。同时,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也在端午时节纷纷返乡观赏斗龙,解囊资助,斗龙的奖品越加丰富,除传统奖品金猪、烧酒、奖杯、匾额等之外,有时还设有摩托车和家用电器等奖品,直至后来设置高额的奖金,大大刺激了斗龙的狂热。斗龙之日,村头渡口牌楼矗立、彩旗飘扬。江岸河滩人头涌动、盛装耀目。包乘的游船座无虚席,江面上各色桨号的犒龙小艇穿梭往来,熙熙攘攘。指挥船屹立江心,高张金帜罗伞,船上插着锦标,以备夺取。起点处,用浮木并排竖起木桨两支,作为龙门。时辰一到,各舟齐集,严阵待命。号炮一响,千桡齐发,顿时锣鼓震天,鞭炮齐鸣,龙舟飞射争驰,冲出龙门,谓之“放龙”。桡手们随着鼓声的急缓轻重落桨掘波,高声喝号,身子有节奏前俯后仰,煞是整齐好看。龙舟划经之处,岸上人群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呐喊助威,谓之“喝龙”。江上游龙你追我赶,有时几条龙在一起,相差无几。此时鼓声骤急,船上呼号,岸上呐喊,混成一片。桡起桡落,水花飞溅,白浪翻滚。那场面气氛,壮观激烈,扣人心弦,催人奋进。据《广东新语》记载:“两船既斗,则胜者交其筹于主者,主者合筹不爽,则书于册曰某船胜某船矣。以一标书胜字与之。其负者又与他船斗,或胜,则亦得一胜标。是日也,船连三胜,得三胜标者,是为初场最。次日三胜者又与三胜者斗,三胜者连得二胜,则得一五胜之标,是为二场最。次日五胜者又与五胜者斗,其一得全胜者,是为三场最,于是主者与以状头标。”①(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88页。这样,一连赛上好几天,才能排出名次。广东“斗龙”扒龙舟的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在其他地方是罕见的。
广东的端午赛龙舟,除“龙船景”游乡和“扒龙舟”斗龙外,还有很多仪式和讲究。《广东新语》专门记述了东莞斗龙舟的盛况和番禺“大洲龙船”之神异。现今珠三角仍保持着四月初八“出水龙”的仪式,即从泥塘中把龙舟捞起,打整一新,迎接赛事,并请村中长老画龙点睛等。一些地方还要“喂龙”,把一捆稻草放置船头,象征供龙食用。鼓手还要投标,不但因为鼓手的好坏关系到赛事的成败,而且俗信当过鼓手的人一年行好运,所以成为热门赛位②叶春生:《龙舟文化三题》,《文化遗产》2013年第5期。。这其中,除了民俗、信仰的蕴意之外,竞争的雄心表露无遗。增城、新塘等地,每年端午前后赛龙夺锦,热闹非凡,龙舟出水修整完毕后,端午前会到各地游弋比试、到关系较好的邻村去拜访。所到村寨一定会以礼相迎,燃放鞭炮、敲锣打鼓,中午以“龙桥饼”、晚餐则以烧猪肉等宴请客人。潮州的人们在端午节这天要饮用龙舟划过的江水,这种水俗称“节水”,或者“龙舟水”。相传,饮用龙舟划过的江水能使人身体强壮,女人用此江水洗头,能治好头风。一些地方,会在村寨前的江边扎制供奉一个五颜六色的龙头,家家都在龙王面前祈福禳灾,祈求全家平安健康,并会把一叠事先在各自家里祭了煞的纸钱戳在龙角上。全村祈祷祭祀完毕后,就将龙头抬进一条小船里,敲锣打鼓划出村寨以外的地方,然后将纸钱抛进江里,象征把晦气驱逐出去,这称作“送纸”。
每年的龙舟比赛,一般会进行隆重的开赛仪式。仪式上,龙舟要划到妈祖庙前祭拜龙尾爷,龙首朝庙门,划进划退,连拜三次,谓“三参灯”,保佑旗开得胜。潮安有个独特的习俗,龙舟比赛前,会派人沿江岸给商家送请帖,请他们届时莅临加油观赛。商家接到请帖后,就要置办彩标,插在江边,龙舟经过时会燃放鞭炮迎接,并会赠予彩标。龙舟上的人把彩标带回之后,会将它转赠给村里备受尊敬的人,以示吉祥①刘志文、严三九:《广东民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7页。。一年龙舟盛事的结束是以“散龙”为标志,大家齐心协力把龙舟抬到藏龙点埋藏起来,叫作“入窦”。将龙头龙尾和龙船标(旗帜)交回给神灵保管,一般是存放在祠堂中。无论胜负,各村寨均会设“龙船饭”犒劳龙舟健儿,举行祭拜仪式,感谢神灵保佑龙舟比赛活动圆满结束。至此,游龙、斗龙才告一段落,并期待来年再起龙。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内颇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在土著文化基础上接受中原文化并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晶,是岭南人民在漫长历史中辛勤创造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的总和②陈琦等:《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特色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广东的龙舟竞渡是因适应岭南民众的实际生产和生活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由本地域民众创造、传承和发展,是民俗文化和体育文化兼具的一种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时代转型,作为岭南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舟竞渡文化中渗透了大量现代因子,使得当前广东龙舟竞渡文化展现出勃勃生机。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就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先锋,有力地体现了岭南人民的龙舟精神。古代百越人为祈求生命平安而举行的龙图腾祭祀节日,逐渐演化为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习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从祭祀神到驱邪,进而娱乐神、自娱,端午节已经成为水乡人民最盛大的节日。199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将“广州端午节”命名为“广州龙舟节”。此后,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地也分别举办“国际龙舟节”。每年,来自广东及全国各地乃至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条龙舟在珠江上荡舟参赛。龙舟竞渡逐渐从民间地方习俗演变成具有官方色彩的专业体育竞技活动,形成有比赛规则、有竞赛要求、有器材规范的龙舟体育文化,在浩瀚的体育大观园中占有一席地位。
龙舟民俗是一项富有宗教色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发展壮大,是由于其自身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事实上,龙舟活动的健身性、竞技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决定着它具有大众化属性。龙舟民俗文化依赖于人们朴素的信仰,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生活的乐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忙于工作和生计,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他们没有太多机会互相拜访。在龙舟比赛的日子里,亲朋好友相聚的盛况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大家有机会面对面交流,相互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可见,龙舟竞渡文化产生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广大民众集聚于一定的文化运动轨道,整合为一种带普遍趋同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运动的势态,从而为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群体团结起着重要作用③倪依克、孙慧:《中国龙舟文化的社会品格》,《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珠江三角洲各地传统龙舟竞渡活动原有的祭祀功能有所削弱,但其体育特色得到了加强。此时,龙舟比赛又为当地民众提供聚在一起娱乐交流的机会。龙舟竞渡中要求划手动作整齐、协调,体现了龙舟健儿们齐心协力、奋力搏击的精神面貌,但比赛之余,龙舟却还具了有改善人际关系的作用。龙舟活动的整个过程,无疑会充分体现民众的团结协作精神。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合作,否则整个进程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在活动筹备阶段,全族人、全村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尽力支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也许平时会有一些小矛盾,但为了家族或者全村的荣誉,每个人都会放下过去的恩怨,同心同德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比赛时,龙舟上的划手、鼓手、舵手就是一个战斗的集体。他们只有齐心协力,龙舟才能快速前进,取得好的比赛名次,以此为集体争得荣誉。
广东各地的企业经常赞助当地的龙舟活动,虽然看似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关系不大,但其善举无疑会提升企业的积极形象,企业的社会责任心将得到社会更高程度的认可,无形中会推动企业在区域内的进一步发展。每年端午节前,旅居在外的乡亲们会慷慨解囊支持家乡举办龙舟比赛活动。实际上,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故乡的一份感情。一年一度的龙舟饭也是村民们期盼的集体盛宴。在多数乡村,每家每户都会邀请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吃龙舟饭。不管有多忙,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促使他们都会赶回家与家人和亲朋好友一起享用龙舟饭,共话乡里情谊,乡情亲情此时别样浓厚。每年举办龙舟活动,亲朋好友之间、当地人与华侨之间、当地企业与外商之间,都会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让人们感受到龙舟带来的浓浓亲情和深厚友情。传统龙舟竞渡活动成为广东人联系海内外乡亲的重要纽带,也是维系四方友谊的重要方式①凌远清:《珠江三角洲传统龙舟活动的区域特点与文化功能》,《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年复一年,传统龙舟竞渡活动使得当地民众有机会进行一次次大规模的人际交往,乡亲之间的情感距离越来越近。
历史上,岭南水乡人民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依赖于一种对宗族凝聚力和村落向心力的相互认同。如今,该地域的龙舟竞渡活动兴旺发达,弥补了人们因多元信仰导致的凝聚力不足。可以确信,广东省区域合作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形成,各地每年举办的龙舟赛事起了相当的作用。传统的龙舟赛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非凡的凝聚力,体现当地人们的集体团结意识。这是传统龙舟民俗活动在现代社会中被赋予的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传统龙舟竞渡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反映了岭南乡土社会的生活习俗与文化心态。广东龙舟竞渡所具有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不仅是文化自觉的象征,也是文化认同的象征。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一直都是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动力,也是形成地域团结精神和集体力量的最佳基础。这种精神和力量是广东省城乡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文化软实力要素之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