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汽车行业的新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与各个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和鼓励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以适应汽车发展的需求。目前汽车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的形式多种多样,由于培训单位与学院缺乏相应的成效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师顶岗锻炼成效很小,企业锻炼无法真正的落实到位。为了更好的发挥顶岗锻炼的作用,本文提出一套教师顶岗锻炼成效的评价体系,真正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汽车;顶岗锻炼;评价机制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双基地建设项目(培育建设)。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师资结构中“双师型”教师数量达不到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我们国家职业院校教师主要从高校毕业院校中招聘,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缺乏公司、企业工作经验,有高级职称的副教授或教授往往也没有实际工厂工作经历。大量的企业高学历专业术人才呆在各家福利待遇优厚的企业,不愿来学校工作,这种现状便造就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够,“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难以形成。对于一些文科专业还好,对于像汽车专业这种技能性比较强的专业就亟需到企业学习新技术才能满足汽车发展的需求及双师型教师。为此很多院校为了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都把教师送到企业或者说培训单位进行顶岗锻炼,但培训的效果可能还是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顶岗锻炼成效的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与企业比较随意,为此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1 高职汽车专业教师顶岗锻炼的现状
汽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且汽车技术发展更新速度快,所以汽车专业教师都必须定期到顶岗锻炼。而目前教师的企业实践大多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导下,各职业院校积极派出教师到企业实践,但大多数职业院校现在是追求的是送出去教师的数量,而对教师顶岗实践的内容和成效关注较少,总体感受是企业实践过于形式化。一方面原因是顶岗锻炼没有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去制定实践内容,对企业实践的目标理解不透彻,对到企业实践认识严重不到位,也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最主要原因还是学校和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制度性文件,来对顶岗锻炼教师进行跟踪评价,导致教师顶岗锻炼流于形式二是学校在对接顶岗实践企业方面缺乏有力推手,没有优质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供教师选择是实践企业较少,往往教师在选择顶岗实践企业的时依靠领导或自身的一些行业企业朋友,才能找到可以实践的企业,而刚毕业入职的新教师,常常是无从下手,那么在企业实践过程往往成为一种形式。
2 頂岗锻炼成效的评价机制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顶岗锻炼的效果,必须建立健全成效评价机制。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教师顶岗锻炼的时候,必须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来提供相应的顶岗锻炼岗位。
2.1 企业评价机制
企业对教师的顶岗锻炼也要落到实处,不能对教师实践“很照顾”。企业在安排教师顶岗岗位时,不能只是安排教师以“看”为主,要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正式员工,在实践任务分配、规章制度要求、等方面都要对教师进行考核和监督。
同时严格执行教师顶岗考勤制度,布置平时作业,制定结业考试内容。高职汽车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更多的是学习技能,可能在企业贡献等方面相对较少。因此结业考试的内容应该是技能测试。最终的成绩由考勤、平时作业和技能测试成绩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合格了,企业才能出具相应的培训证书。
2.2 教师自我考核评价
教师填写学院《顶岗锻炼自评表》,教师自我考核评价从是否按时按量完成顶岗任务、专业动手能力是否得到提升、锻炼成果是否转化成教学成果、教学成果是否提高教学水平、实践成果是否满足某一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专业调研是否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建设性意见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2.3 系部考核评价
教师顶岗锻炼完毕后,返校系部组织公开课,同行教师考核评价从教学效果是否有提高、教学工作是否引入企业案例、教研活动中是否提出有益意见、动手能力是否提高、是否能带动教学团队共同提高等方面考核评价
2.4 学生考核评价
教师顶岗完成后,学院追踪教师一学期的上课情况。学生通过网上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从教师理论课企业案例分析过程,实训课技能是否提升,教学内容是否与本行业的生产实际等方面进行评价。
2.5 技能大赛评价
一部分汽车专业教师顶岗锻炼后实践技能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那么顶岗锻炼后的也能一定程度上在技能大赛中有更大的突破。所以对于汽车专业教师也可以用技能大赛中的成绩来评价顶岗锻炼中的效果。
2.6 企业成果转换评价
拿汽车专业顶岗锻炼来讲,企业顶岗锻炼都可以转化为教学成果。这些教学成果可以是教学案例、微课、教学资源库等,为了鼓励企业顶岗锻炼教师的积极性,可以根据当年本学院教师顶岗锻炼的人数,来对顶岗锻炼转化的教学成果进行评奖,并予以相应的奖励,鼓励更多的教师利用企业顶岗锻炼,完成一门甚至几门的教学案例与资源。
2.7 学校评价
学院应该定期的派相应的管理人员对企业顶岗锻炼教师进行巡查、指导和管理。掌握企业顶岗锻炼的新动态,调研企业人员对顶岗锻炼教师的评价,同时沟通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一些需求问题。顶岗锻炼结束后,学校应该组织顶岗锻炼总结会,参加顶岗锻炼的教师对自己的顶岗锻炼心得与收获进行分享交流,学院督导团参与评价。
当然七种评价的内容,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赋予相应的比例,这七个评价的内容都能满足要求,那顶岗实践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
3 总结
要达到《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的目标,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是非常重要手段。为了能够真正达到企业顶岗锻炼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全面且合理的教师顶岗锻炼考核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增强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将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顶岗锻炼工作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能够规范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全过程,从整体上保障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高职院校应不断修订完善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成效的考核评价机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多元化、全方位的考核评价机制,保障教师顶岗锻炼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邓银燕.教师进企业顶岗锻炼实例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
[2]叶金虎.高职教师顶岗锻炼成效的评价机制研究[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
作者简介
谭欣(1990-),男,四川广安人,学士,助教,从事车辆工程、高职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