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网络新媒体的应用分析

2019-12-13 07:22马霖
卷宗 2019年32期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应用

马霖

摘 要:在高等教育机制内,思政教育作为其教育体系内不可忽视的构成部分,有关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塑造,与其未来发展具有密切关联。近年来,网络新媒体得到快速发展,高校思政课堂可以把握住这一发展趋势,科学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对思政课堂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为此,本文将在论述当前高校思政课堂现状的前提下,分析网络新媒体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堂;网络新媒体;应用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网络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给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多个方面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甚至已然进入到教育领域。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思政课堂作为其中关键环节,旨在为学生价值观塑造予以引导。在网络新媒体大范围推广的当下,高校思政课堂要把握住其优势,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致力于唤起学生参与思政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1 当前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现状

1)当代大学生群体有所变化。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他们习惯于利用互联网搜索和查询所需信息。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海量信息。但信息质量往往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若缺乏良好的辨别和筛选能力,则可能被不良信息误导,不仅难以予以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反而可能产生反作用,诱导其走向迷途。针对此种情况,教育工作者必须客观应对当前教育发展形势,适当改进和优化教学方式,予以学生明确、客观的引导。

2)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在互联网大范围推广的当下,网络新媒体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对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状态相对被动,长期处于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下。而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诉求明显提升,其能够依据自身需求获取知识。为此,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些变化,转变传统滞后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调整,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2 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内网络新媒体呈现的特征

1)网络新媒体拓展了思政教学平台。当代大学生大多能熟练运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已然成为其主要社交平台。网路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互动交流方便快捷等突出特点,通过将其合理融入到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能够为学生获取所需信息提供便利,此种形式也受到学生的欢迎,能够有效拓展思政教育的形式。

2)网络新媒体广受大学生欢迎。大学生大多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渴望尝试和探索新事物,而网络新媒体作为一种新潮流,将其合理运用到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扩大新媒体的运用范围,一方面符合大学生的喜好及特点,从而有助于唤起学生参与思政教学的积极性,增进学生对相应内容的理解,从而让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3)明确网络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调整。在网络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其一方面拓展了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开展的形式,一方面也存在不少缺陷。通过将两者有效整合,有助于唤起学生参与思政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若学生缺乏良好的自制力和约束力,则可能沉迷于网络环境之中,对现实环境缺乏关心,若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则可能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为此,高校在利用网络新媒体时,需要明确其双刃剑的属性,予以学生行之有效的引导。

3 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网络新媒体的有效运用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网络新媒体作为一种新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推广。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网络新媒体合理运用其中,合理利用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突出特点,为思政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及教学理念,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1)以客观态度认识网络新媒体。纵观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构建情况,有些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资历,但在掌握和运用新事物上相对局限,对网络新媒体的认知相对片面,且往往难以熟练、灵活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与当代大学生的交流沟通,进而对思政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针对此种问题,高校要组织教师开展系统专业的培训,让教师群体了解当今技术变迁及要求,在明确技术发展趋势的前提下,积极学习和利用新技术,在明确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前提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科学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进一步拓展思政教育开展的模式。

2)进一步提升网络思维。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人们是否具备良好的互联网思维,关系到其能否灵活利用互联网思维应对相对问题。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灵活运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拓展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途径,唤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予以学生科学合理的指导,在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3)提升运用网络新媒体的针对性。经调查数据显示,手机在大多数学生的业余生活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不少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新媒体。教育工作者在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时,要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有效发挥网络新媒体的辅助功能,在明确学生思想状态的前提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切实保障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增进大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

4)优化大学生网络新媒体构建。为推进高校思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是不够的,需要有效调动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经研究,不少大学生倾向于倾听同龄人的意见,对于老师、家长所给出的意见往往置若罔闻。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高校必须正确认识到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起到的作用,在综合衡量和考虑各要素后,选拔出优秀的学生干部,并利用网络新媒体对优秀学生事迹进行宣传,立足于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推进思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在此过程中有效发挥学生干部在其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逐步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知。除此之外,通过完善对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由此提升学生增强自身思想政治觉悟的积极性。学生干部可以通過创办公众号、社团等方式,给学生提供发表自身意见及看法的平台,对于出现不良苗头的学生,需要及时给教师反馈。

5)完善红色网站构建。为推进高校思政教育顺利开展,可以加大红色网站构建力度,为学生提供健康优质的网络学习平台,以思政教育工作目标作为指导,并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完善红色网站构建工作,有效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及特点,打造有利于增进师生交流的平台。

3 总结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高校思政课堂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明确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需求,将网络新媒体合理运用其中,以此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注入现代化教学理念,明确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在当前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干净,科学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将网络语言合理运用其中,致力于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人生价值观塑造予以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刁溯.融媒体助力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创新实效性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291-292.

[2]王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重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127-128.

[3]王明辉.网络新媒体在大学思政课堂教学中的价值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9):131-133.

[4]陈卓国.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44-46.

[5]付文佳.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育人环境的微观建构[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03):84-87.

猜你喜欢
网络新媒体应用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版权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