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慧教育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产物,将教育与信息技术相互结合,实现人才培养和教育形态的深层次转变,在教育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变革。本文详细分析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智慧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智慧教育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学前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在互联网时代下,幼儿很早就已经通过便捷的移动网络设备接触相关知识和信息,比如,近几年,编程、创客、乐高机器人等很受欢迎。因此,学前教育者应树立创新思维,将多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借助AI、VR、智慧家园、启蒙教育等新型技术和平台传输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同时,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技术能够对幼儿教学起到有效的輔助作用,学前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思维和开拓思维等,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在任务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满足未来时代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另外,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等技术,能够搜集和开发出更多的教育资源,呈现出课堂教学的连续性、互动性与开放性等,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总之,智慧背景下,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在顶层设计、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
2 智慧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人才观念单一封闭。智慧教育背景下,个体的功能和作用愈发凸显,强调在智能结构下开发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学生并不喜欢幼儿教师、保育、保教等工作,缺乏兴趣和专注度,难以学习到相关知识与技术,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打击。另外,院校人才培养观念单一,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潜力,不利于开发与之相关的职业发展路径,人才的发展道路的方向过于狭隘,不能为社会输送多元化与个性化人才,阻碍了智慧教育的发展趋势。
2)课程内容缺乏前瞻性。当前,学前教育应“理实一体”,提升课程内容的融合性与多样性,动脑又动手,培育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然而,在实际教育中,学前教育的专业可信课程往往只重视理论性,在文化基础不到位的情况下,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困难,加上不直接接触,离自己生活时代较远,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另外,幼教教师缺口较大,能整合乐高课程资源的老师少之又少,加上缺乏成熟的经验指导,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教学方法忽视主体性。技术革新了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自发性和主动性被有效激活。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教师借助现代智能电子屏幕,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但是双方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较少。在“真空”环境里,学生是灌输知识的对象,并不能及时接收和消化,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对于学前教育而言,动起来比坐下来效果更佳。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忽略其主动性地位,会降低学生的兴奋感,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进度。
4)评价机制忽略过程性。教学中,评价效果需要基于多层面、全过程和多领域,将各因素综合运用,增强评价的综合性与针对性。当前,学校对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分别是课堂学习评价和定岗实习评价,评价的方式也只是判断学生是否按时上课,并未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别说学习效果。课堂出勤、作业质量、期末考试等是考量学生学习的主要指标,简单片面,通过分数算出,形式感严重,并未真正起到监督学生学习的作用。
3 智慧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1)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多元智能理论下,智能结构有了更多新的科学依据,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状况,制定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增强学生未来发展的针对性与科学性。在幼教领域,各种早教领域平台、新型APP以及家园共育等的搭建互通,有效连接了网站、自媒体、小程序等,带动了一系列交叉领域的拓展与开发。因此,不能仅仅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需要在技术、教育、内容等领域共同着手,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与市场上大型公司的合作,开设线上早教内容课程的开发等,扩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另外,应合理把握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关系,打通数据与交互的连接点,掌握移动学习、检索信息、筛选条件、判断外在等的技能,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够快速保持平衡的心智。
2)优化课程内容和组织。在碎片化学习时代,智慧教育应构建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以先进的课程理念和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适应时代的发展。应依据幼教岗位的需要,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环境,需要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加入数字化、科技化以及数据化元素,开发智能机器人辅助机具、机器人教育、3D打印课程、VR课程、幼儿趣味编程等。计算机中包含着大量的知识,虽然在幼儿时期接触计算机过早,但是恰当引导,能够实现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最大化。幼儿口语、逻辑思维、数学经验、科学探索等都需要通过多维度进行甄别,在循序渐进使用过程中,改善幼儿利用电脑的方式,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需要优化课程组织,恰当融入整合性思维架构,将知识与能力相互关联,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构建出科技创新类新课程,变革现有的课程组织形式,提升科学、艺术、数学、自然等综合素养。
3)注重个体参与性的教学方法。挖掘海量的教育资源库,借助现代型新技术,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共享平台上进行搜集,共享并普及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强与相关行业、机构、社会等的合作,搭建完善的学前教育云资源库。高效利用碎片化资源,在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信息获取的渠道,掌握知识的更新速度,有效组合图文型、视频型、媒体型等多种类型的资源,将碎片化资源进行链接、聚合与共享,遵循一定的顺序,开发出资源的最大化价值,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引进项目教学法,选择合适的项目任务,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结合已有的经验,制定出项目规划,整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体现教学的个体性与针对性。
4)采用全过程多维度教学评价。智慧教育背景下,常常使用情景教学模式,学习资料的推送、传达与共享更加方便,在分析学前专业全过程学业的过程中,强化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做好课上实时反馈与课下教师任务的发布,改善学与教的互动性。学前教育专业中,应适当减少教师讲课的时长,延长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转变评价方式,改变原来信息单一性的状况,从多维度和宽领域出发,因材施教,摸底学生的知识、技能、潜力、智力、体力、情感等,制定出符合学生优势发展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和求知探索欲,了解学生每个阶段以及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进展,培养学生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反馈与改进教学方法。
4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智慧教育越来越成熟,实现了教育形式、学习方式、评价模式等的变革,对传统教育造成了严重冲击。应详细分析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各种手段和方式,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和组织,注重个体参与性的教学方法,采用全过程多维度教学评价等,促进智慧教育的合理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雅萍.基于智慧教育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7(07):22-23.
[2]曹延汹,吕丽莉.论智慧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契合[J].教育探索,2017(02):99-100.
[3]顾秀林.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局限和改革思路[J].浙江教育科学,2017(02):78-79.
作者简介
王晓征(1985-),女,硕士研究生,教育学专业,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