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社团活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研究

2019-12-13 07:15邓晓兰
北方音乐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中学音乐社团活动核心素养

邓晓兰

【摘要】音乐社团是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之一,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本文首先阐述了提升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并从音乐社团活动理念、活动形式、教师队伍建设以及社团品牌等方面分析了在音乐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途径,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音乐;社团活动;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通过组织音乐社团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并在社团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水平。为了充分发挥社团活动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创新社团活动形式。

一、提升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一)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音乐理论知识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也是提升音乐核心素养的基础,学生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能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进而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二)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通过音乐社团活动,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不同类型的音乐,并在音乐中逐渐培养自己的节奏感,在丰富自身的音乐理解能力之后可以更好地感受不同类型音乐之间的区别和特点,为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此外,学生通过音乐教学能够接受音乐的洗礼,引导学生聆听爱国主义或正能量的歌曲,可以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提升自身的品德素养,进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与情感体验。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音乐社团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造力,人们可以通过音乐表达自身情感與思想,学生利用音乐展现自己的个性与想象力,充分与音乐艺术产生共鸣。不同学生在感悟同一个音乐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以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欲望,进而锻炼学生们的音乐创作能力。

二、在音乐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途径

音乐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所要提升的综合能力,不仅包含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还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音乐的领悟能力等,学校通过组织音乐社团这一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为了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学校及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转变音乐社团活动理念

传统的音乐社团活动多数面向的是音乐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并且社团活动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在活动中也缺少审美理念的教育,使得音乐社团活动的局限性较强。因此中学要积极转变音乐社团活动的创办理念,使社团活动面向所有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即便学生不具备专业的音乐技能,并且社团活动的内容不仅要锻炼学生的音乐专业技能,还要加强对音乐作品的赏析,进而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美感。[1]

社团活动也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为了充分发挥音乐社团活动的价值,需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为核心,在社团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兴趣诉求,再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创建社团活动。例如,在组织合唱社团活动时,教师可以尽量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乐曲进行排练,并且在练习演唱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对此音乐作品的理解,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合唱技能,也加深了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感悟力。此外,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水平不同,可以专门创建面向零基础学生的社团活动,以有效引导学生了解音乐、感受音乐,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聆听风声、落叶声、蝉鸣等,将音乐社团活动的地点由室内课堂、学校转移到大自然,引导学生感受听觉艺术。

(二)丰富音乐社团活动形式

为了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充分感知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需要教师丰富音乐社团活动的形式,增加社团活动的多样性。学生在接受音乐教学活动时,除了要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外,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感受音乐,并且学生能够从社团活动中积累感受,为日后的音乐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多数中学生对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以丰富其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音乐歌唱比赛,并评选出优秀表演班集体,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并增强班级凝聚力。在音乐社团活动中,为了获得更好的审美教育效果,教师可以分别选择具有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的音乐作品供学生赏析,并在社团中常备一些简单易学的乐器,乐器是激发学生创作作品的有效工具,学生利用乐器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转化为乐曲,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原创作品以鼓励,进而增强学生音乐方面的自信心。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社团可以定期发表学生的原创作品,为学生展现自身的音乐才华提供平台。此外,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蕴含的力量,社团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留守儿童学校进行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了解音乐能够传递正能量、真感情,进而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

(三)加强中学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音乐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社团活动的质量,因此,学校要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音乐培训,使教师及时学习先进的活动创办理念,同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主动分享自身的社团活动经验,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学校音乐社团活动的质量。音乐教师在社团活动中是施教的主导者,在社团活动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美学指导,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感知音乐美、创造音乐美,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2]为了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需要教师精心挑选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并在社团音乐训练活动中将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深刻理解音乐的内涵美。

(四)创建特色的音乐社团品牌

音乐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学校可以将社团活动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并且注重挖掘音乐作品的审美,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例如,学校可以定期邀请著名的音乐表演艺术家到学校进行座谈会,有效提升校园音乐社团活动的质量,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社团品牌。为了加强校园文化交流,学校还可以与其他学校联合举办音乐社团活动,学生通过感受不同的社团文化氛围积累创作灵感。此外,还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音乐社团活动中,传统戏曲、吟诵均是优秀的文化艺术形式,可以举办“音乐社团吟诵比赛”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作品,并为其配上合适的音乐进行朗诵或演唱,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而且掌握了旋律、音韵等内容。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教学有效性中学音乐教学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兴趣组织音乐社团活动,教师要转变社团活动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同时,丰富音乐社团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此外,教师需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修养,结合校园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音乐社团品牌,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海燕.中学音乐社团活动对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10):124,126.

[2]何晖.学生音乐发展的核心素养及其教育策略[J].北方音乐,2018,38(5):211.

猜你喜欢
中学音乐社团活动核心素养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
体育社团活动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