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理分佈看廣府古文明與百越同源

2019-12-13 14:05劉介民
国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時代

劉介民

廣府是百越民族的主要分佈地區。廣府地區就是“嶺南”或被稱為“嶺表”“嶺外”的五嶺以南地區,主要是指今廣東、廣西、海南島及越南北部等地。百越是古代越族,分佈很廣,支系衆多,主要是東南地區的蘇、浙、閩、贛、臺灣、嶺南地區的粵、桂和西南地區的滇、黔等地。古代文獻和新發現的考古資料證實:古代民族間出現文化特徵的相同,如居處、飲食、習慣、喪葬和宗教等,其根本原因乃是民族的親緣關係,或曰血緣關係,説明廣府越人和百越駱越人的民族情緣是親密而同源的。

一、從地理分佈看廣府與百越

司馬遷《史記·南越列傳》:“秦時已併天下,略定楊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徙民,與越雜處十三歲。”①[漢]司馬遷:《史記·南越列傳》,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西漢賈誼《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繫頸,委命下吏。”②[漢]賈誼:《賈誼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班固《漢書·地理志》:“粵(越) 地……今之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③[漢]班固:《漢書·地理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年。這就是古越人的分佈地區。揚越和百越是古代越族的泛稱,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文化特點,廣府越人可分為三支:一是分佈在廣東北部、東部及中部以廣州為中心的南越;二是分佈在廣西的大部分地區及廣東西部的西越;三是分佈在廣西西部、南部、越北以及海南島的駱越。應該説廣府越人地區介於東南越人和西南越人之間。考古資料表明廣府越人早在遠古就有來往,與雲貴高原上的越人有着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我們所指的廣府地區的越人主要是五嶺以南的兩廣地區的南越、西甌、駱越、揚越。

春秋戰國的浙閩地區,有一個名叫“越國”的土方王國①淩純聲:《古代閩越人與臺灣土著族》,《臺灣文化論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年,第466 頁。,這個王國統屬兩個大部落,後來稱為東甌與閩越②[漢]司馬遷:《史記·東越列傳》。。與此同時,在嶺南西部和越南北部地方,也有兩個大部落,東邊的叫西歐,西邊的叫駱越,又稱西越③[明]歐大任:《百越先賢志》,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越人各部雜居共處,支系不同,各有各的種姓。中國古代名著《尚書·禹貢》是先秦最富於科學性的地理記載,囊括了對各地山川、地形、土壤、物産等情況。據書中記載:長江以南五嶺東、西地區,古代隸屬“揚州”④據《尚書·禹貢》《爾雅·釋地》《史記·楚世家》記載:揚州是古代九州之一。,這裏的居民主要是越人,也稱為“揚越”⑤[漢]司馬遷:《史記·楚世家》。《史記》稱揚越為楊粵。,由於越人部落很多,因而又稱為“百越”。

五嶺地區廣府的越人居住所在地,多在稱謂之前,借用“東”“西”方位詞來説明,如“東甌”“西甌”“東越”“西越”。新石器時代,越人定居在五嶺時,東西部越人來往頻繁,在這一地區我們發現具有共同特徵的石器工具——有段石錛,説明越人定居時間較早,與之關係密切。他們開始建立政權應該是原始時代末期,相當於夏商年代。據袁康《越絶書》⑥[東漢]袁康著,吴平輯録:《越絶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記載的是古代吴越地方史的雜史,又名《越絶記》。《越絶書》不僅是浙江最早的地方志,也是國内現存最古的地方志,被尊為中國地方志之鼻祖。東漢趙曄《吴越春秋》是一部記述春秋戰國時期吴、越兩國史事為主的史學著作。民族史學家石鍾健《論武夷山懸棺葬的有關問題》,談到第一個建立政權的越開國王“無餘君”,後來也稱為“武夷君”⑦石鐘健:《論武夷山懸棺葬的有關問題》,《思想戰綫》1981年第2 期。,開始了越王室部落首領的世系。嶺西越人初唐稱“武仙”⑧唐·奠休符所著《桂林風土記·仙人山》是現存較早的桂林地情專著,也是一部有關桂林歷史地理和風俗人情最早的風物志。,謂象州武仙縣,多有神仙聚集高山,羽駕時見,如建州武夷山,皆有仙人换骨函櫬之迹。這個名稱的意義同定居在越北的越人含義應是一樣的,在民族源流上兩者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後來唐初嶺西建縣,用“武仙”這個名稱,其中也包括他們原來是越人的含義在内,可見兩越人出自同源。

駱越是秦漢時期活動於今廣西沿海地區的古代民族。廣府越人自稱是古駱越人的後裔。《越史叢考》載:“西甌駱裸國亦稱王……”⑨蒙文通:《越史叢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漢書·賈捐之傳》載:“駱越主人,父子同川而浴,相習以鼻飲。”①[漢]班固:《漢書·賈捐之傳》。駱越人也許過着原始古樸的生活,但在日常的諸多細節上,已經呈現出了驚人的創造力。例如,他們的生産工具别具一格,除石斧、石錛外,他們製作的大石鏟呈束腰長舌形,邊沿加工精細圓潤,束把處有邊牙,以便綁牢,可見製作者思維的縝密和心思的細膩。這把大石鏟既是生産工具,也是藝術品,在祭祀稻作神靈時又可作為神器使用,設計獨具匠心,閃耀着智慧的光芒。駱越人或許離我們很遥遠,但他們的後代——散居於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壯族同胞卻離我們很近。他們的一個發音或微笑,都有可能帶着駱越人的遠古氣息,傳遞着祖輩們的精神光芒。

二、從越人姓氏看同源

廣府越人和百越族的東西姓氏相同。《史記·東越列傳》説:“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踐之後也,性騶氏。”此“騶”即為“駱”,“騶”“駱”兩字形相近,於是把“駱”誤稱為“騶”,廣府越人稱為“駱越”,因此“駱”字冠在越人部落之前。可見,嶺西越人原也姓“駱”,東西越人姓氏相同,證明其出自同源。廣府越人,是百越地區古越人的簡稱,百越之地諸部落常統稱為越人。《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②[漢]班固:《漢書·地理志》。即從漢族會稽郡至京族交趾郡。越楚同源説,如童書業《中國古代地理考證論文集》中認為越、楚同源,楚芊姓,是帝高陽之苗裔,祝融之後,越王勾踐也是祝融之後,允常子,芊姓。《世本》亦云:“越,芊姓也。”③[漢]宋衷注:《世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國語·鄭語》説:“祝融之興者,其在芊姓乎,芊姓夔越,不足命也。”④[春秋]左丘明:《國語·鄭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因而他認為“春秋時的越王即是越章王之後,所以本為芊姓”。《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稱越王勾踐為“禹之苗裔”,曰:“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⑤[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卷四十一。談到越人姓“駱”説法可以接受。但在先秦典籍上的越人姓氏另有説法,如《本紀·氏姓篇》稱為“越,羋姓也,與楚同祖”⑥[漢]司馬遷:《史記·本紀》。,這種越楚同祖之説與先秦記載不合。《史記·楚世家》有“不祀祝融與鬻熊”,如此疑議是歷史動盪、戰亂文獻失散,一些記載失實造成的越楚同源説。

百越時代的越南北部也屬於廣府,越南姓氏大多來自中國,例如阮、范、陳、吴、黎、鄭、李、丁,等等。越南幾個王朝的開國國王本人或其始祖全為華裔,例如吴朝的吴權(冀人)、丁朝的丁部領(粵人)、前黎朝的黎桓(蜀人)、李朝的李公藴(閩人)、陳朝的陳日煚(閩人) (煚讀jiǒnɡ 炯)、莫朝的莫登庸(粵人)、後黎朝的黎利(閩人),等等。同時也有古代安南征服南方佔婆族、真臘族國家後引入的姓氏,數量比較少。但大禹死後是藏在越南國,所以他們尊稱大禹為禹帝,尊無餘為越南的先祖,夏越同源也是事實。大禹可説是越國的祖先,也可説是夏朝的祖先,是我們共同的祖先。

三、從物質文化的相同看

普通石錛是一種特殊的石器,是中國東南區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徵。有段石錛發現在廣府東南區最多,在華北東部還略有少數發現。在中原的石器時代考古學中這種石器幾乎没有地位,可在中國東南一帶數省中這種石器卻很常見。這説明這種器物和這些地區的特定人群及其遷徙活動有着特定的聯繫①林惠祥:《中國東南區新石器文化特徵之一——有段石錛》,《考古學報》1958年第3 期,第10 頁,第4 條。。蘇聯考古學家佛爾莫佐夫在他發表的《石器時代的工具可否作為族别的標志》一文中以石器工具作為民族起源的標志,稱為一個考古學派的觀點②A.A.佛爾莫佐夫:《蘇聯細石器文化研究》,《考古學報》1955年第2 期。。廣府東西越人與百越駱越主要在石器上,其次在銅器上,出現不少相同的器物。相同的生産工具和他們共同的生活傳統有關,也就是説他們有共同的民族淵源。

(一) 有形狀相同的石器工具

石鏟,是原始農具之一,用於墾荒、翻地。據史料記載,石鏟還是最早的治療工具,如鏟筋療法。石鏟療法更多地運用於少數民族特别是土家族當中。常常在筋骨疼痛後,用加熱的石鏟鏟筋熱敷以減輕疼痛。在廣府南部地區,新石器時代出現了一種以大石鏟為特徵的地方文化遺存。這種文化遺存,其代表遺物是形體碩大、棱角對稱、打磨光潔的石鏟。這種石鏟主要發現於廣府南部地區,出土這些石鏟的文化遺址被稱為桂南大石鏟。

石斧和石犁。石犁器呈三角形,器體薄而扁平;器身上端有一凹形柄,中部施一單嚮鑽孔,由背面鑽嚮正面,正面孔徑約2.0 厘米;單面刃,刃部鋒利。除刃部磨光外,其餘部分較粗糙。新石器時代的犁與現代的犁有所不同,不僅製作材料上屬石製品,而且在名稱和使用方法上有時與石粕、石鏟等工具也難分清。近年來對新石器時代的石犁已出現了一批富有新意和啓發性的研究成果。

獨木舟和有段石錛。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有段石錛,長24.5 厘米、寬4.8 厘米。黛緑色,扁平長條形。器形規整,單面平刃,背面上端減地成段,通體琢磨光滑精緻。石錛是磨製石器的一種,是新石器時代生産工具。石錛上端有“段”,即磨去一塊,稱“有段石錛”。

(二) 兩地均有銅製武器

有關古籍文獻對春秋前後廣府越國的青銅冶鑄技術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越絶書》對越國的青銅冶鑄活動記載猶多,對其採礦、冶煉、鑄劍等都有較詳細的記述,如“赤堇之山,破而出鐋;若耶之谷,涸而出銅”①今赤堇之山已合,若耶溪深而不測。http:/ /baijiahao.baidu.com/s? id =1572273257738684&wfr =spider&for =pc 2017—07—07等。晉王嘉《拾遺記》説范蠡相越時,“銅鐵之類,積如山阜”②[清]張澍《十三州志·闞駰》,清道光十六年(1890) 複印本。。越國著名的鑄劍工匠歐冶子鑄造的各種名劍,更為時人矚目而倍受讚譽。

銅兵器是古代用銅鑄造的武器,是冷兵器的一種,盛行於商、周、春秋時期。青銅兵器的製造工藝精巧,外表雕飾、鑲嵌着各種美麗的花紋,有的兵器上還鑄有銘文。據古籍記載和考古出土文物證明,進攻性銅兵器如銅戈、銅矛、銅刀、銅戟等,防護兵器如銅盔甲等,形制和工藝水準也不斷發展完善。直到鐵兵器出現並發展後,銅兵器被鐵兵器所取代。

(三) 銅農具、銅釜、銅鼓

廣府南越地約為今廣東及與廣西部分交界處,商周以來,廣府越人在中原及楚文化的直接、間接影響下,青銅冶鑄業始有起步,至春秋戰國秦漢間,達到很高水準。歷史上因越滅吴,而越又為楚所滅,所以吴越青銅器在楚國境内甚至更遠的地方亦時有出土。吴越青銅器可分為中原系統和本地系統兩大系。

目前已知廣府地區年代最早的青銅器當為饒平出土的一件銅戈,其鑄作粗糙,造型風格不同於中原内地。商末周初的青銅器産品、廣府地區的青銅冶鑄業開始有了長足的發展,此時的青銅器無論在品質、數量方面,都達到新的高度。廣府清遠馬頭崗曾連續發現兩座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墓葬,都以青銅器為主要隨葬品。銅釜,炊器。斂口、圜底,或有兩耳。其用如鬲,置於灶口,上置甑以蒸煮。盛行於廣府漢代,古代的釜,有銅製的,也有鐵和陶製的。

(四) 兩地均有印紋陶

印紋陶始見於廣府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器物表面拍印有方格紋、漩渦紋等紋飾,廣府石峽文化下層及江西山背文化跑馬嶺遺址、福建曇石山文化下層均有發現。紋飾是用印模在做好的胚胎上捺印出來的,最初衹是出於防止器物變形、加固陶坯的目的,故早期的印紋陶上多留有布紋、席紋和繩紋的痕迹,後來隨着技術的提高和人們審美能力的增强,紋樣逐漸趨於豐富、精美。

印紋陶的産生可能是一種巧合。廣府與百越先民多住木構建干欄式房屋内,家裏盛糧、盛食、打水的器物,均是竹、繩編織的筐子,筐裏抹上一層泥,用於防蟲或儲存,偶爾一場大火,木構建完全燒毀,火滅後,竹繩編織的筐子燒了,裏面抹的泥,就成了一件件外帶編織紋的陶罐。商代晚期至春秋時期,印紋陶繁榮發展,數量空前增長,紋飾種類繁多,大多為浮雕式陽紋,生動鮮明有立體感。到了戰國時期,隨着廣府製瓷業的發展,印紋陶生産驟減,直至被青瓷取代。

四、從相同經濟生産方式看

廣府越人和百越駱越人從事農業和紡織的同時,也在採集和漁獵方面佔有相當比重。廣府越人和百越駱越史前先住民的採集漁獵活動,是在豐厚富足的生態環境中進行的,水陸並進,豐富多彩,故而漁獵經濟相當發達。經濟生産包括採集、漁獵、農業和紡織四項,屬於日常生活的吃飯、穿衣活動。最為主要的工具是石頭工具和草繩木叉等。他們群居生活,圍捕漁獵。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歸根結底都屬於漁獵時代。魚鈎是一種帶尖的彎鈎,鈎尖上掛上魚餌,魚咬餌時鈎住魚嘴,將其釣起。廣府地區採集狩獵經濟更多地偏重於植物性食物的採集。廣府地區的石器類型十分簡單,屬於典型的粗大礫石石器工業,包括砍砸器、尖狀器和原手斧,這種文化傳統在廣府地區整個舊石器時代一直十分穩定而鮮有變化。古代的越人乃至廣府地區都很少有關於古代人類生計的直接證據。

(一) 從事農業生産

在新石器時代之後採集和漁獵經濟佔有重要比例,以大量石製農業工具——釜、錛、杵、磨棒等可證明。廣府越人從事採集、漁獵和農業的時期比東部略晚些,因此在經濟生活中表現就不大相同。當時氏族先民記録了從事農業生産的生活狀況十分艱苦。“在甯紹平原河姆渡發現重要農業工具,稻穀、穀殼、稻秆和稻葉。”①《太平廣記》卷四八三,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3982 頁。濱海地區採集和漁獵較突出,而河谷、平原地帶,農業經濟較為發達②[宋]周去非:《嶺外代答》卷十《撩俗》,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表現為大量農業工具和穀物加工工具的出現。農業經濟的發展情況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特點:

1.農業生産很原始,採集和狩獵、捕撈活動在經濟生活中佔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有的地區漁獵經濟尚居主導地位,大部分地區還没有十分穩定的定居生活和一定規模的農業。

2.經濟生産活動受到自然條件的强大制約,人們還缺乏改造自然的能力。由於自然條件的不同,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準表現出一定差異,存在着不平衡性,並且預示着不同的經濟形態發展方嚮。

3.廣府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氏族部落彼此交流,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極其重要的因素。

新石器時代廣府早期農業經濟的上述特點,是在人類不斷戰勝自然條件的種種限制,為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表現出來的。隨着廣府越人對自然界征服力量的加强,這些特點也在發生變化,比如漁獵經濟形態的減弱等。隨着經濟的發展,不同文化的同一性也日趨發展了。

(二) 同以紡織絲綢著稱

廣府越人的紡織業有比較良好的基礎。早在八九千年以前,廣府部分地區的越人先民已有原始的紡織活動,越人已有簡單原始的踞織機。廣府地區越人先民這種織機可能是一種水準式的簡單織機,一端用以固定經綫,另一端則繫於人腰之間,來回穿梭編織織物。

紡織工具如紡紗撚綫的紡輪,在新石器時代遺址和墓葬中大量出土。年代較早的實物,是四件陶紡輪。陶紡輪是新石器時代紡織生産工具,絲綢生産不僅推動了新石器時代紡織技術的飛速進步,也可能促進了絲綢服飾的發展,同時還對後世高級多彩提花織物的出現準備了條件,為高級服飾提供了優等材料。

在古代文獻上,《尚書》《淮南子》《越絶書》及《史記》《漢書》等古籍對此多有記載。各地考古發現衆多的墓葬、遺址中出土的有關文物也充分反映了這一事實。

蠶絲。《淮南子·原道訓》説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帛為古代絲綢的總稱,可見當時蠶絲生産已較多。

苧、麻。苧、麻也是廣府越人重要的紡織原料。福建崇安武夷山船棺、江西貴溪越人崖洞墓、廣西貴縣等地都出土有苧、麻織品,貴縣羅泊灣一號墓還出有大麻種實。《越絶書》卷八載:“麻林山,一名多山,勾踐欲伐吴,種麻以為弓弦。”

葛。葛是廣府越人常用的紡織原料之一。《尚書·禹貢》載:“揚州之貢,鳥夷卉服……”颜師古注:“卉服,締葛之屬。”《淮南子·原道訓》載:“幹越生葛締。”《越絶書》卷八載:“葛山者,勾踐罷吴種葛,使越女織治葛布。”

樹皮。以樹皮為紡織原料,在少數廣府越人中仍有應用。顧征《廣州記》説廣西阿林縣“有勾芒,俚人砍其大樹,新條更新,取其織以為布,軟滑甚好”。

芭蕉。或稱甘蕉。《太平御覽》卷九七五引漢《異物志》説:“芭蕉,葉大如筵席,其莖如芋,取鑊煮之,為絲,可紡績。女功以為締絡,今交趾葛也。”

竹。漢楊孚《異物志》説:“簣篤(竹),生水邊,長數丈,圍一尺五六寸,一節相去六七尺,或相去一丈。廬陵界有之,始興以南,又多小桂,夷人績以為布葛。”

木棉。木棉分佈於廣府的廣西南夷及閩越等地。《尚書·禹貢》説揚州之貢,“厥榮織貝”。所謂的貝,有解析為吉貝即木棉的。漢晉以後,有關交廣等地木棉的記載增多。

古文獻中還有梧桐木。東漢楊孚《異物志》説:“木棉,樹高大,其實如酒杯,皮薄,中有絲棉者,色正白,破一實得數斤,廣州、日南、交趾、合浦皆有之。”①[東漢]楊孚:《異物志》。楊孚,廣東南海人。其書主要記載交州一帶(包括今廣東、廣西和越南北部地方) 的物産和民族風俗,如錦鳥、麡狼、鮫魚、桔、稻、猩猩、孔雀,以及狼之民等。

五、民俗信仰和宗教觀念相同

廣府越人與百越駱越有相同的民俗信仰和風俗習慣,有共同的意識形態和宗教觀念,有産翁之俗、懸棺葬、雞骨卜、鳥田傳説、仙掌崇拜等共同文化特徵。

(一) 共同的文化特徵

産翁之俗。廣府越人的産翁之俗係指母系社會嚮父系社會轉變階段的遺俗。婦女生孩子三天要下地勞作,嬰兒交其夫“擁衾抱雛,坐於寢榻,稱為産翁”②[南朝梁]蕭子開:《建安記》,見《太平御覽》卷四十七《武夷山》,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不少民族仍有此習俗,如五嶺東西的越與駱越都有此習俗,駱越之後的“山撩”也是這樣③[漢]司馬遷:《史記·封禪書》。。蕭子開《建安記》:“武夷山高五百仞,岩石悉紅紫二色,望之若朝霞,有石壁峭拔數百仞於煙嵐之中。”④[南朝梁]蕭子開:《建安記》,見《太平御覽》卷四十七《武夷山》。時有北方士人莊綽曾在廣州參加一富商之女與一市井僧的婚禮,後來他在所著《雞肋編》中寫詩記曰:“行盡人間四百州,衹應此地最風流。夜來花燭開新燕,迎得王郎不裹頭。”這種“迎郎”現象自唐末開始,兩宋盛行,相沿不絶。

在我國,這種風俗盛行於古代廣府。《太平廣記》卷四八三引尉遲樞的《南楚新聞》曰:“南方有僚,婦生子便起,其夫卧床褥,飲食皆如乳婦。稍不衛護,生疾亦如孕婦,妻反無所苦。”又云:“越俗:婦人誕子經三日,便澡身於溪河,返具糜以餉婿,婿則擁衾抱雛坐於寢榻,稱為産翁。”百越貴州也有此俗。可見“産翁”風俗,並非某一民族某一地區的特有現象,而是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對偶婚制時期普遍流行的一種習俗。不僅在我國各民族普遍有這種習俗,國外許多土著居民都存在這一遺俗,以壯族古代有産翁之俗來證明壯族與“越族”同源,是不當的①黄現璠:《壯族通史》,桂林:廣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

懸棺葬。古代越和駱越上層統治階級的葬法。人死殮入棺木或船棺之内,安置在臨河高崖的洞穴或罅縫之中。這種葬法中古時期有記載,叫“懸棺”葬②[南朝梁]蕭子開:《建安記》,見《太平御覽》卷四十七《武夷山》。,在廣西和浙閩都有這樣的記載。即人死後,親屬殮遺體入棺,或置於崖洞中、崖縫内,或半懸於崖外。其俗流行於南方少數民族地區,懸置越高,表示對死者越是尊敬。

雞骨卜。利用未交尾的雄雞腿骨,佔卜吉凶,越人稱為“雞卜”③[漢]司馬遷:《史記·封禪書》。。廣府在祭祀越國先王以及“天神”“百鬼”之時,越巫就用雞佔卜。廣府駱越之後“柳州峒氓”則用雞骨佔卜④[唐]柳宗元:《柳河東集》卷四十二《柳州峒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雞骨卜發源於殷商時期,漢代的史書中也有所記載,至明清仍然流行。由於各地風俗不同,雞骨卜互不相同。常見的有史記卜法和桂海卜法。

鳥田傳説。廣府越人有鳥田傳説,《越絶書》《吴越春秋》等古籍中均有記載。但“鳥田”未説明是何種禽鳥,有的學者詮釋為“以鳥助耕”,這純屬誤解。後魏闞駰在他纂輯的《十三州志》書中,則指鳥為“雁”⑤[清]張澍《十三州志·闞駰》,清道光十六年(1890) 複印本。。廣府東部粵東人對於耕田助耕的雁鳥有特殊的愛戴情感,所以後來很早就稱為他們的氏族圖騰为“雒”,把“雒”字作為氏族的姓氏。從百越民族穀物起源神話的分析,得出“鳥田”、“雒田”研究的結論是廣府越與百越駱越有相同的民俗信仰和風俗習慣,有共同的意識形態和宗教觀念。它們來源於古代百越民族的鳥、狗取稻種神話,原意是指水稻、浮稻和水田。運用文獻學、訓詁學和民俗學證據,通過分析古代水田的耕作方式,進而指出,“鳥田”與“人田”“麋田”“象田”一樣,不過是藉助鳥足、人足、麋足、象足踐踏淤泥,以“耕”其田,而種稻穀罷了。

從以上四個方面的風俗信仰看,這些風俗在古代廣府越人和百越族人的生活中受到非常的重視,從這些共同的特徵中可以看出,廣府越人和百越駱越之間的關係是特殊且密切的。

(二) 相似的風俗習慣

在先秦古籍中,對於東南地區的土著民族,常統稱之為“越”。壯族的前身是百越,《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繫頸,委命下吏。”①[漢]賈誼:《賈誼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史學家吕思勉指出,“自江以南則曰越”②《壯族的前身:百越》,中國網china.com.cn2008—12—05。在此廣大區域内,實際上存在衆多的部、族,各有種姓,故不同地區的土著又各有異名,或稱“南越”(廣東一帶),或稱“西甌”(廣西一帶),或稱“駱越”(越南北部和廣西南部一帶),等等。

越即粵,古代粵、越通用。越是“人”的意思。百越是對南方諸族的泛稱。《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記載淮南王安諫伐閩越書説,“越非有城郭邑里也,處溪谷之間,篁竹之中”“③《史家争鳴:百越是何時出現的?》轉載中華傳統文化研究http:/ /blog.sina.com.cn/s/blog_ 496a041901015iqq.html 2012—11—18,《周禮·冬官·考工記》又出現“吴、粵”名稱④《周禮·冬官考工記》總敘原文及譯文,見https:/ /www.liuxue86.com/a/3194732.html 2017—06—03,《逸周書·王會解》又有“東越”“歐人”“于越”,這些都是廣府的前身。

鑿齒和文身是百越壯族先民在發展服飾與銀飾之前就在自身軀體上表現美的方法。這種風俗至今在一些地區的壯族人中仍然存在。神話《布伯》曾講到鑿牙(齒) 的事,它給了人們兩個資訊,一是鑿齒的風俗很古老,二是此俗和生男育女有關。凡鑿齒的男女就表示自己已成熟,並且享有性生活的資格,鑿齒成了一種習俗。至今廣西龍州等地的壯族男女青年,仍以鑲牙為美。這種風俗産生於血緣婚末期和族外婚初期。通過這則神話可知,古代壯族的祖先曾把鑿齒當成成丁禮。久而久之,便以此為美。後來生産條件改善了,鑿齒又和鑲牙結合起來。逢人一笑,露出一兩顆金牙來,金黄黄的甚為得意。紅水流域一些地區的男子也有鑲牙之俗。

文身之俗,壯民不僅由來之久,而且相當普遍。壯族先民文身的原因,在《説苑·秦使篇》中説是為避蛇龍(即鱷魚) 之害。原來有一部分從事漁業的壯族先民常受到江海中鱷魚的襲擊,引起人們恐懼。人們敬畏它,便把自己打扮成“龍”(鱷) 子,祈求不要被傷害。至今一些壯族地區仍然有文身的習慣,文身慢慢成為一種裝飾,變成了服飾的補充和延伸。

壯族人文身的部位,以面額最為重要,因為這是先入人眼的部位。其次是前胸,再次為兩臂及背部,最後是雙膝以上至小腹。所用颜色全為青黑色,與服裝一致,表現了壯族祖先以黑為美的審美觀。文身的内容和壯族不同部落的習俗有關,也就是和不同氏族的標志——圖騰有關,再後來則與人們的某種觀念有關,例如不同的審美觀念等。壯族文身有鱷魚、鱷鱗、虎紋、蛇、雲雷紋、蛾、蝴蝶、花草、鳥、蜻蜓等形狀。有些地方的男子渾身虎紋,表現了一種威武的男子氣概。

現在居住在中國南方屬於壯侗語系和苗瑶語系的各個民族,不論是在語言上,或者是在文化習俗上,都與古代的百越族有一定程度的淵源關係。此外,也有某些學者認為,在現今中南半島的一些民族,比如説泰國的泰族、老撾的佬族、緬甸的撣族、越南的京族和芒族,甚至屬於南島民族的臺灣原住民,也都和百越族有相當程度的密切關聯。

(三) 獨特的宗教信仰

百越壯族的宗教多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壯族是全民信教的民族,而且信的都是佛教中的南傳上座部教,亦稱小乘佛教。壯族稱宗教為“沙煞納”,把他們信仰的佛教叫作“沙煞納帕召達麻”。帕召達麻指的就是佛祖喬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唐宋以後,佛教、道教先後傳入當地,建立了寺廟。各家都有神龕,敬奉祖先。壯族干欄廳堂正中板壁跟前,立着一個高約五尺的長條形神臺,神臺下為八仙桌,是放祭祖供品的地方。神臺往上是神龕,稍往裏凹,有遮簷,壁上寫“ ×門歷代宗親考妣之神位座”,下方擺一溜白瓷香爐。一年的很多節日,祖先都可以優先享受香火,其中春節和中元節是兩次大祭。在人們的觀念裏,祖宗在天之靈是很神聖的,切忌褻瀆。

而在早期是人神不分的。地上的鬼神就更多了,山中花草樹木無不有靈。特别是奇花異草,怪藤怪樹。長得異乎尋常的,莫不以為神。有的樹被奉為神樹,不讓砍伐,逢年過節還要祭它。因此,在壯族地區的自然崇拜有日、月、雷、山(洞穴、山脈)、河水、火、樹、草、禾等的崇拜。壯族也跟世界上各民族一樣,曾普遍存在過圖騰崇拜。圖騰觀念是從萬物有靈演化而來的。壯族人覺得周圍一切都有神靈,與氏族生産生活關係特别密切,可以佑護氏族繁榮的,被尊之為“圖滕”。壯族人曾崇敬過的圖騰天象方面有太陽、月亮、星星、雲彩、雷電,其他如森林、榕樹、竹、木棉等,而這些圖騰又以蛙圖騰最著名。蛙大約開始是甌部落的圖騰。甌是中原漢族人記的壯語蛙的近音,故甌部落即蛙部落。

壯族本民族宗教以摩教(MOZ) 為主要的信仰,摩教(MOZ) 帶有濃重的佛、道二教特徵,特别是與道教相融合為其特點。此外,他们民間崇拜的神靈多而雜,有自然神、社會神、守護神等等,崇拜儀式也隨諸神的功能而不同。布洛陀是壯族先民口頭文學中的神話人物,是創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績主要是開創天地、創造萬物、安排秩序、制定倫理等。“布洛陀”是壯語的譯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稱,“洛”是知道、知曉的意思,“陀”是很多、很會創造的意思,“布洛陀”就是指“山裏的頭人”“山裏的老人”或“無事不知曉的老人”等意思。布洛陀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録之一。《布洛陀經詩》貫穿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識。各篇都可以獨立成篇。因其相當多的内容是創造天地萬物的,可以説是壯族的創世史詩;因其唱詞是民歌,又是在祭祀時喃唱的,故又可以説是壯族宗教文學。

大約從明代起,在口頭傳唱的同時,《布洛陀》也以古壯字書寫的形式保存下來,其中有一部分變成壯族民間麽教的經文。《布洛陀經詩》原手抄本全部是用古壯字書寫,詩是壯族民歌五言體,且押韻。在内容上,融壯族的神話、宗教、倫理、民俗為一體,思想深奧、字義艱澀;在形式上,由於千百年來的傳唱加工,語言精練工整,有韻律,朗朗上口,其中保留了好多古壯語、宗教語。貝葉文化,是因為它保存於貝葉製作而成的貝葉經本裏而得名,包括貝葉經、用棉紙書寫傳抄的經書、唱本和廣泛存活於民間的壯傣族傳統文化。《越人歌》是一首古代聞名的越人詩歌,通過這首歌的對比,我們找到了古越語和駱越之後的壯語的語源關係,從而找到廣府越語和百越駱越出自同源的依據。

(四) 體質形態的相同論證

這裏説的體質形態不是人類體質的自然形態,而是由於社會的原因形成的。人體外形如剪髮、文身、鑿齒等不屬於體質形態的名稱。體質形態的外形變化可以看作構成一個民族、部落體質上的共同特徵,曾經起過重要的社會作用。造成人類體質外部形態變形的是社會賦予的社會因素。越和駱越身體外部形態變形的意義從剪髮、文身、鑿齒的過程可以看出來。

剪髮之意義就是剪去頭髮,文身之意是黥文於身,剪髮、文身是嶺南、西南或域外廣大地區氏族部落的習俗。廣府越和百越駱越人表現完全相同。按“剪”字文獻上作“劗”、作“斷”即剪斷之意。據説,“剪髮”是為了入水,“文身”取其形似蛟龍,以避水中鱷魚的傷害。鑿齒之俗,俗稱“打牙”。一般是剛剛成年的男女,鑿去上頜兩側的門齒,鑿齒的意義無從考證,有的説法謂“人中毒後,鑿齒的則便於飲藥”①《新唐書·南蠻傳》卷二二二下《鳥武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這種説法不能使人信服。廣府越人鑿齒不見有文獻記載,但在福建閩侯曇石山發掘的屬於閩越人的頭骨上,看到頜骨缺少兩側門齒,其原因是鑿齒,可以作為證據。

本文就廣府越人與百越駱越人的民族源流問題進行論證,在越與駱越的共同文化特徵方面作出對比,包括地理歷史、物質文明、經濟生産、體質形態等,用這些共同文化特徵來證明廣府越人與百越駱越同是越人,系出同源。

猜你喜欢
時代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追求健康的时代,你喝啥
e时代
新時代の相互依存へ認識深め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