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祯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100088
在研究经济法过程当中,价值目标一直以来都是专家学者探讨研究的热点,观点也不尽相同,基于研究者本身价值理念以及出发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一元论观点。该观点认为经济法在体现其价值目标时所具备的是唯一代表经济法本身特点及精神的价值目标。(2)二元论观点。二元论观点下认为经济法具备双重目标,即公平和效率。(3)多元论观点。持该观点学者认为经济法所体现出的价值目标并不是单一或双重的,其价值目标内涵将更加丰富复杂,单一或双重价值目标并不能在日渐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体现出其价值意义,该观点认为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在于“发展、公平、安全”或者“存在价值、资源价值、法权价值、社会价值”等。从不同经济观点来看,这些理论都可以有效反映出经济法的价值属性,具备一定合理性,但是对于经济法的价值目标探索依旧不成体系,缺乏具有说服力的论证。因此本文将从经济法价值目标最基础分层,即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对经济法价值目标进行分析探索,力求完善经济法价值体系建设。
从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来看,其主要价值体现在对经济行为的规范、提高经济行为效率以及保障社会公平性上。
与其它法律公平性价值一样,经济法所蕴含的价值体系中,公平性是经济法体现出的最基础价值之一,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导向下,经济法中的公平性价值有了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涵义,拓展了公平性传统内涵,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个体公平或者人际关系公平价值以外,还需要注意经济法所体现出的代内公平价值以及代际公平价值。具体而言,代内公平指的是同代人类及其它生命在经济开发以及可持续生存条件方面的利益公平,它保障了人类在生存与发展两方面的平等权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建立的基础;代际公平则是人类在各时间层面对于生存发展的公平性权力,不能再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后代人发展生存权力,体现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保护地球资源的观念。
效率指的是经济行为中投入与产出间的比较,分为个体和整体、局部与全局、短期和长期。通常经济法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经济法的经济效率价值更多体现在促进社会整体效率上,但是由于社会整体效率概念过于宽泛,可以将其解释为体制效率。经济体制囊括了激励、约束、配置和保险这四种功能性制度安排,可以概括出国家的经济组织形式。在经济法研究过程中,对于市场和政府在经济体系中的不同程度组合会构造出不同经济体制,四种功能效率也不尽相同。经济法的效率价值就体现在拥有并衡量四种作用效率上。从宏观角度上来看,经济法可以帮助政府实现对市场的指导干预,从微观角度而言,可以帮助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体制效率。
经济法的安全价值是其它价值实现的前提,经济法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追求的是国家整体经济安全的有效维护,它可以实现人在经济行为中的经济安全保障,实现国家整体经济的巩固、运行、增长和发展,还能够确保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竞争力、自卫力以及自主性。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主旨内涵之一,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积极意义来看,经济法的安全价值体现在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稳定、健康、协调发展,从消极意义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经济体系中的不协调因素,控制经济社会风险。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安全状态好坏决定了经济发展状态,二者互为因果。在经济系统中,经济发展与经济安全都很重要,经济安全得不到保障,也就无法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和持续发展。
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集中反映了经济法的根本特征和精神范畴,其目的性价值体现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上。
可持续发展系统复杂,内涵极为丰富,有着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属性。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需要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都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决策当中,引导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政府在做出经济决策时有着超前性、综合性以及协调性要求。具体而言,政府经济决策超前性要求指的是政府在做出经济决策时需要着眼于未来目标从当前现实问题着手。综合性要求体现在政府决策需要拥有更为宽阔的视野,从更大更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做出宏观长远的综合性决策规划。最后,协调性体现在克服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因素上。总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政府经济决策,除了解决经济问题以外,还需要处理协调人与人(代与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影响下,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出现了对于公平观以及价值观的影响。在可持续发展公平性法则影响下,传统法律公平观念受到冲击,从可持续发展眼光来看当前法律不公平现象很多。可持续观点促进了经济法维护社会公平性发展。此外,在可持续观点指导下,对于经济法作用、效益、价值都有了更多的内容评估,要求在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之间实现有效平衡,用发展性眼光看待问题,树立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效益观。
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法实践过程中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从决策机制来看,改变了原来的不可持续发展方式,进一步完善改进了原来的经济法律行为决策机制,比如健全决策责任制度、公开制度等。此外,在实施经济法律行为过程中,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去考虑行为取向、重点、实施手段等,同时需要对行为后果做出相关评价,实现污染防治经济行为分析,有效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发展。
研究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一直以来都是经济研究的重点,本文对经济法价值目标进行分层,从工具性价值以及目的性价值出发,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探索。对于经济法使用而言,其在经济行为中起到了维护社会公平、束缚规范经济行为等作用,促进了经济活动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完善经济价值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经济法能够对其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有效化解,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走向起到了良好指向作用,促进社会经济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