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辰
摘 要:综合使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方面,对荆州市农村综合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了荆州市农村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
关键词:因子分析法;综合发展能力;评价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8-002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224;F832.2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新时代,要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要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荆州市在认真总结“十二五”发展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十三五”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机遇,根据《湖北省农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实际编制了《荆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目前,由于城乡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要素配置不合理,农业转型发展面临要素制约。利用相关数据建立模型,评价新形势下荆州市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有利于根据发展现状提出应对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2 荆州市农村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的分析过程
2.1 建立指标体系
为了全面、系统地描述近年来荆州市农村综合发展情况,通过定性分析,选择适合综合评价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在选择指标时,既要有一定的涵盖面,又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综合相关文献,选择9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这9个指标分别为:X1表示人均农村社会总产值=农村社会总产值/总人口(元/人);X2表示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比(%);X3表示农业机械总动力(万kW);X4表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X5表示已经开通公共交通的农村个数(个);X6表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村劳动力占比(%);X7表示化肥施用量(万t);X8表示有效灌溉面积(千hm2);X9表示当年实际机耕面积(千hm2)。
这9项指标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生态发展情况和经济发展潜力等方面反映了农村综合发展实力,为因子分析打下了坚实基础。各项指标统计数据来源于《荆州统计年鉴》。
2.2 因子分析过程及分析结果
2.2.1 相关系数矩阵
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从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相关系数都大于0.3,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2.2 显著性检验
利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显著性检验。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结果为209.919,相应P值接近0,若α为0.05,由概率P小于显著性水平α,应拒绝零假设,此时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KMO检验结果为0.83,Bartlett检验概率为0,说明各因素之间有较强相关性,因此具有因子分析的必要性。
2.2.3 提取因子
根据特征根大于0.9的原则和最初m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90%的原则,选取主成分的个数。当m=2时,模型特征值为0.999,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7.958%,符合要求。因此,模型因子个数应该为2个。
2.2.4 因子得分表达式及得分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写出因子F1和F2的得分函数,表达式如下。
F1=0.126X1+0.128X2+0.138X3+0.127X4+0.122X5+
0.130X6-0.076X7+0.125X8+0.125X9 (1)
F2=0.018X1+0.004X2-0.151X3-0.006X4+0.054X5-
0.002X6+0.983X7-0.002X8+0.027X9 (2)
在计算因子得分的基础上,根据其方差贡献率与两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之比,对得分进行加权汇总,从而得到荆州市农村综合发展实力得分公式。
F=86.104F1+11.854F2 (3)
根据上述公式,通过计算提出各年度因子得分及总因子得分。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荆州市农村综合发展实力逐步提高。
3 结论
3.1 发展特点
3.1.1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2016年,荆州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64.40亿元,比2010年增加133.33亿元,年均增长4.9%,比全省平均增速快0.28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达到13 728元,比2010年增加6 382元,年均增长13.3%,收入总额连续9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连续12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农民增收实现“十二连快”。
3.1.2 主要农产品连年丰收,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
2016年,荆州市粮食产量41.08亿kg,比2010年增加7.28亿kg,年均增长3.98%,总量创历史新高。
3.1.3 推進发展方式转变,现代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是规模化发展迅速。2016年,荆州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4.68万hm2,占承包耕地面积的37.5%,比2010年提高24.1个百分点。二是产业化步伐加快。2016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13家,比2010年增加101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97家、市级21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位居全省之首。
3.1.4 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第一支柱产业领先快跑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稳步增长,2013年农产品加工业成为荆州市首个千亿产业。2016年全口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 502亿元,比2010年增加1 117亿元,年均增长31.3%。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由2010年的0.9∶1,提高到2016年的2.37∶1。
3.1.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农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一是土地确权工作稳步推进。荆州市农村承包土地确权工作全面推进,为农村深化改革奠定了较好基础。二是“四化同步”建设迈出了坚定步伐。以“四化同步”发展为引领,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3.2 存在问题
3.2.1 农业结构调整不快,农业综合效益不高
虽然荆州市农业农村经济总量较大,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农业供给结构不够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
3.2.2 农业品牌建设滞后,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
荆州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缺乏有竞争力的精品名牌,与农业大市的地位不匹配。
3.2.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但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3.2.4 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有待完善
近年来,荆州市农民收入连年增加,主要来源于政策补贴、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务工收入。随着边际效应的影响加大,农民增收難度加大,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有待完善。
3.2.5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能力弱
没有形成农业技术推广的多元化格局,公益性基层农技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基层农技服务面临后继乏人、队伍萎缩的局面。农技队伍难以满足农户对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和新服务的需求,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编辑:郭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