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能力缺乏症初探

2019-12-11 10:07吕志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书面语言现行记忆

吕志平

曾记得我国的大教育家叶圣陶面对当今中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缺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中国学生学不好本国的语言文字真让人不可思议!难怪叶老发出这样的内心呐喊,的确,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生当完成规定年限的语文学习后,能提笔写一般文章的可以说是为数很少的。有不少学生一听到要写什么什么的就是显得面有难色、诚惶诚恐,或抓耳挠腮,或借故推脱,或溜之大吉。如此尴尬的局面,特别是我们这些身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能不感到震惊吗?然则,震惊之余还得刨根问底,以便能有较好的收获。故此,就这一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片面想法。

首先得从教材的编排上说起。尽管目前教材编审委员会对我国的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做了一系列的修改,但就目前的教材而论,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启蒙教材的编排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现行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在第一册的汉语拼音教学完成后从第二册起应加大有含金量的适合儿童口味的古代歌谣和古诗文的篇幅。如我国古代对儿童的启蒙教材做得很好。依次有《急就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这些教材看起来字数很少,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儿童接受,且最大的特点是知识丰富,容量很大。如《千字文》所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三字经》所云:“……夏有禹,商有汤……”“曰春秋,曰秋冬,此四时,远不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历史知识也很丰富。那时的学生在小学毕业就能提笔作文,并把一般文体的写作在当时读过书的人来说是很容易的家常便饭,小菜一碟的事了。究其内在的原因是他们的“肚子饱”。从启蒙开始他们就记忆了大量含金量很高的文章精华,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阅历的延伸,他们将装进肚里的精华消化、吸收直至酿出蜜来。相比之,作为我们这些身为人师者,一般来说对小学语文所涉及的知识和小学生相比已掌握得差不多了吧,但说句心里话小学里的这些书本知识的底子要随意写一篇文章那恐怕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吧?从这一事例可知,现行小学阶段语文教材对古典文学作品选编的容量不足,致使儿童的知识仓库空乏,没有多少东西可写。

以上似有些崇古之偏,难道现代教育又得回到古代去吗?回答是不尽然,但传统中的精华还是要吸取的。又问现在是白话文时代为什么还要在教材中增加古典篇幅呢?这是有一定缘由的。语文的学科特点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含,语文能力的形成是从渊博的知识积累中精炼出来的,而渊博的积累源于浩瀚的文笔材料,而材料的储存最终要讲究一个“精”字。因为“精”了才能多且广,有容量。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正好吻合了这一特点。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将一个天黑要急于投宿的行僧的行动和心理及周围的环境神灵活现地呈现给了学生,且这一个字所表现的意境给人有一种石破天惊、鬼斧天成之意。细细品来意味深长,联想无限。那种文学所特有的艺术魅力能不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吗?诚然,这首诗的意境如若用白话文破译出来,那就显得索然无味,毫无生命力可言了。故,强调古典文学,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文学语言的锤炼,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陶冶、渗透、吸取精华的种子。二则,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和书面语言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倘若把口头语如实地写在书面上,那就无人问津了。这也是学生作文感到困难的一大症结所在。教学中这样的 例子随处可见。如有些学生说话流利、头头是道,但一提到作文就觉得没有多少有用的话放在书面上了。这是书面语言表达欠佳的表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学生经常接触白话文,白话文通俗易懂,但它的容量有限,有利于训练口头语言,对书面语言的锤炼亚于古典语言。就书面语言的演变程序来看,最先随着生产劳动的日趋发展,书面语言从口头中提炼出来了。且看“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这是我国书写文学的萌芽。“易挂爻辞”中描写战争胜利归来的情景,寥寥十个字,很紧凑地写出了一个动人的场面。细看这最初的文学书面语言,它也不是把口语原始地记录下来,而是经过作者的一番处理加工方才表现了出来。因而只要成为书面语言,一般都是经过锤炼的。而古典文学在锤炼方面堪称是一种典范,谈到锤炼,很自然地会想起炼铁炼钢来,要炼出好的钢铁来,还得有丰富而含量较高的矿石。同理文章中含金量较高的矿石,莫过于古典文学作品了。试看,在古往今来有造诣的文学人才中,有哪一个不是从古诗文开始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正说明这一点吗?

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增加古诗文,也符合儿童的记忆规律。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机械记忆力很强,机械记忆阶段记忆的东西不太理解,但记得准确、牢固。趁这时给儿童足够的适合口味的古典名句,他们会终生不忘。并且这些经典一旦到时机发酵,就会有一泻千里的浓墨泼洒在纸上。在人一生的成长中,理解记忆的时间远远大于机械记忆的时间,理解记忆虽说记起来容易,但所记的东西不够准确,同时也易忘记。7—8岁的儿童是机械记忆的关键期,这时他们的头脑单一,且对机械记忆也有一定的兴趣。在我所从事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智力中等以上的儿童已对教材中涉及的课文都很容易地背出来。只可惜教材的容量不能满足他们记忆的需要,在他们自己觉得教材中的东西早就记的乏味了。但回头一看,存进大脑的有分量的东西还是太少太少。如在现行五年制一年级教材第一册中就有这么一课:“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香山红叶飞满天。”一篇课文就这么四句,之后就是对“一三五七九”这五个生字的掌握,除此之外再没有多少东西可言。当然这篇课文很适合儿童的口味,能提起儿童的读书兴趣,但当兴趣提起后,就没有什么东西再去填饱他们那饥饿的胃了。建议教材何不在后面再增添一首四言古体诗歌让学生乘兴去发挥呢?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是如何使现行教材变得更加完美,能使学生以兴趣为舟,真正荡进海的边缘,用自己的目光去探视大海的苍茫。绝不是对现行教材的吹毛求疵,故弄玄虚。现行教材还是有许多长处值得肯定的,如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唤起学生思维方面就有许多突破,填补了古代教材刻板、机械的空白。

另外,对中高年级的写作题材的选编上应突出地方特色,贴近生活,以免學生一看写作题材就有一种望尘莫及、一筹莫展的心态。如现行小学五年制教材第七册中曾有这么一道训练学生想象的习题练习题。题目给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的标志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后展开联想,写一篇习作。这道习作题教材没有给出任何提示,连老师一时也理不出头绪,何况学生?题目要求观察联想,起码得给学生提示出观察点及观察顺序,从而给学生一个展开思维的启迪。为了贴近生活,从普遍性出发若给学生一面五星红旗的图案联想,恐怕要比这个标志亲近得多,效果要好得多吧。

其次,传统的语文教学和单一的字词句解释,使学生的语文整体感不能很好地形成,导致学生所接受的语文知识支离破碎,严重影响了文学艺术所特有的意境熏陶。如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往往会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被动局面,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较多,但与教师平时对语文教学教得过死有直接关系。例如,在对学生的语文试卷及作业进行批改时,死扣标准答案和缺乏意境的单字解释,走进了把语文当作数学教得误区,结果是扼杀了学生开阔视野的形成和丰富想象的培养,导致学生作文时缩手缩脚,不敢放开思维去展开想象发挥属于自己的见解。

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是听、说、读、写并重,但我觉得还应在这四种能力的前面加上记忆。因为只有记忆才能有真正的丰富和渊博,继而才能汲取足够的知识营养,才能具备语文的过硬功底,精力充沛地去开拓自己的竞技场。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当记忆的火花和听说读写能力相碰撞时,写作的灵感就会不知不觉地从心灵的深处不断涌出,这时的语言文字便成了得心应手的表情达意工具,语文能力也就从此形成了。

以上针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缺乏症从现行教材和教法上进行了肤浅的指手画脚,偏见之处还望同行海涵、共勉。

猜你喜欢
书面语言现行记忆
抓现行
浅谈我国现行的房产税
被抓了现行
加强阅读教学促使幼儿理解图书中的符号探微
将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
记忆中的他们
交际化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
现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探讨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