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自俊
大家都知道对比手法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但对比手法在鲁迅先生《故乡》一文中的作用却显得十分突出,很值得仔细品味。在《故乡》一文,運用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生动感人,使文章主题浅显易懂。对比手法的运用,既能帮助教师选准教学的突破口,又能让学生选择最佳的学习途径,理解文章主题的内涵,更是对学生写作实践大有帮助。为此,笔者就《故乡》一文在教学中运用对比手法的感悟。
通读《故乡》,首先让人感到的是文章反映的人和事都在“变”;其次让人感到所谓的“变”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而是越变越不好。加之,学生对中国那个时代的历史又不是十分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不加以适当指导,让学生直接去学习,学生普遍会感到困难。
谈到对比手法,学生是不陌生的,在以前的课文中接触过,应该说是比较熟悉的。但是,有很多课文对对比手法的运用是为了说明文中的某个问题才出现的,不能引人注意,并不是像《故乡》这篇文章全面开花。本文的对比贯穿于全篇,运用的次数之多非其他文章能比,而运用的技巧则更出色,可以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最好的范例了。就全文来讲,正是运用对比,作者才顺利地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所以,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至今能让多年不看书本的人记忆犹新,有了成功的运用对比,才有成功的形象塑造。正是运用对比,才看出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不一样变化,看出了旧中国农民的艰难,看出了他们的精神状态的变化;又正是因为运用对比,我们又看出了杨二嫂的前后变化——以前的端庄、平稳、本分的女子,被现实生活改变成了泼辣、刻薄、嚼舌头的小市民。
从对比运用的组数来看,主要的有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对比、杨二嫂前后对比、故乡的前后对比、水生和宏儿与当年闰土和“我”的对比、闰土和杨二嫂的对比等,每一组的背后都隐藏着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如闰土的变化:一是相貌变了。“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二是神态变了。他见到我只是摇头;刻在脸上的许多皱纹全然不动,神情呆滞。似乎有很多话,却又说不出来,只是默默地拿着烟管吸起烟来了。三是思想变了。从一个聪明、善良的人,变成一个迷信、麻木的人。同样,杨二嫂的变化也是通过对比来反映的。
再从对比技巧方面来说,《故乡》对比手法的运用非常自然,犹如天成一般。原本是写小说,是故意来写的,现在让人看来却毫无造作的痕迹。因为这是作者把故事浓缩在“我”回故乡搬家的事情中,短短的几天时间,人物的变化对比都是借助在回忆中自然完成的,就像说故事一样,依照一个线索,说起来很流畅,让人听起来感觉真实自然。如到家母亲提到闰土,就很自然引发了“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这段回忆,很自然地展现出故乡美景和闰土那聪明、善良、勇敢的英雄少年形象。可就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的灵巧、娴熟。因为这里既和文章开头见到的现实故乡形成了对比,也为后面与中年闰土的对比预埋了伏笔。同样,写到杨二嫂也是如此。在等到中年闰土出场时候,很自然地要对闰土进行刻画一番,进而形成巧妙的对比效果,让人赞叹不已。所以,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通过对比来塑造让人感到是鲜活的、真实的。可以这么说,作者运用对比完成全文基本框架的搭建。
还有,我们从文章后面的习题安排可以看到,小说的主题一直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比较权威的定论,当然,笔者认为《故乡》不应该只有一个定论。正是因为主题的不唯一,《故乡》一文才显示旺盛生命力。①表现旧中国普通农民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了;②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了;③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④渴望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可这些结论往往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要想使学生能主动获得以上哪种或几种结论。就必须引导学生去研究本文上面提到的几组对比,这是理解本文主题的最佳途径。说白了,本文的主题就是借助于对比来让读者理解的。
分析了《故乡》,再来回味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在这些文章当中,几乎每篇都有大篇幅运用对比的例子。可见鲁迅先生在写作上运用对比情有独钟。回过头来再来看看那些中外名篇,又何止鲁迅先生一人喜欢运用对比手法呢?尽管鲁迅先生的作品数量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所减少,但我们仍然要学习和运用这一手法,可以说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教师教学重要,对学生学习语文也十分重要。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运用对比手法来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进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对比手法运用的意义,在创作实践中学会运用对比手法。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课程教材研究所等.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永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