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2019-12-11 10:07刘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祁连山课程标准

摘 要: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关于地理实践力的要求,更突显了地理学科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高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开发地理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地理实践力

地理学科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故中学地理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关于地理实践力的要求,更突显了地理学科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作用。高中学生已完成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地理学习的方法和基础知识。所以在高中阶段,在地理规律的学习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开发地理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对于课堂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的实现,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课标为根本,活动为手段

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的重要依据,一切教学设计都应以课程标准为根本。众所周知,课程标准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是我们教学设计对照的标杆、教学评价依托的依据。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

案例一:土壤的学习。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加入了土壤的学习内容。高中学生对于土壤的认识既熟悉又陌生,只有最简单的认识,学习难度较大,内容较枯燥。课标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课前,可以组织学生去校园中进行土壤的采样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地理采样工作的注意事项和方法。然后把采集的土壤样本装好,标注地点带回教室。在实际教学中,首先可以用相关视频设置情景,比如可以用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种类的土壤,提出问题:在野外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土壤特征,让学生对土壤有初步的了解。然后,以小组的方式来观察从校园中才采集的样品,提出问题:从土样中能观察出土壤的什么特征。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看、闻、摸等多种感官的体验,得出自己的答案。通过学生的描述,教师的点评讲解,最后,可以设计探究问题,对课前的视频中的几种土壤为例,展开小组探究学习。

二、以教材为基础,实验为辅助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是对课标的准确解读,是教学的重要把手。只有先熟悉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容与目标, 才能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人翁作用,尤为重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地把知识点穿插在各个环节活动中。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采用物理化学的实验方法,在教师实际的操作和学生的观察中,把复杂的原理简单化,也增加了学习的新鲜感和趣味性。

案例二:喀斯特地貌的學习。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选取喀斯特地貌来进行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喀斯特地貌不陌生,在图片、电视节目中或多或少的看到过。通过一段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的视频来引起学生兴趣,视频中可以包括喀斯特地上景观和地下景观的各种图片,提出问题: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地区;该区域的气候类型;该区域的主要岩石。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图片,以及喀斯特地貌的实景模型,学生以小组为单元,仔细观察,总结出整体与局部的景观特征。在成因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用简单的化学实验来演示,把地貌形成的漫长过程,浓缩到一个简单的实验中,让学生一目了然的学习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使用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课堂实验的演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操作困难的问题。适合使用实验的课程内容,比如有热力环流等,可用范围较少。作为地理老师,实验的操作能力有限,所以需要老师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在课堂上,实验安全、顺利的展开与完成。

三、以题目为目标,情境为依托

高中地理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同时,最后仍要以考核作为一个重要参考。课堂实施的有效性,通过学生的实际运用和题目解答,来作为一个评价标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题目,以情境为依托,深入情境,再度展开思考设问。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深挖情境背后的故事,做一回出题人。

案例三:

图1为我国祁连山区不同海拔、南北坡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近年来祁连山山麓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玉米良种繁育基地。读图1完成3-5题。(江西九江一中、临川二中2016届联考)

3.该山地垂直自然带丰富,山麓最常见自然带是

A.胡杨林 B.云杉林C.荒漠带   D.冲积扇

4.下列对祁连山玉米育种基地区位说法正确的是

A.甲侧,地广人稀  B.甲侧,光照充足 C.乙侧,蒸发较小 D.乙侧,利于冬储

5.对祁连山南、北坡山麓考察,发现该地

A. 河流年际变化比华北小    B. 人口分布南坡多北坡少

C. 都种植冬小麦、春油菜     D. 两坡农业制约因素一致

本题的材料背景是祁连山的相关知识,包括山麓的玉米种植、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通过空间定位为祁连山,联系其常见的自然带,南北山麓的差异为切入点来解题。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然带、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农业区位因素等基础知识点及解读与获取信息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解答并不困难,但是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去挖掘关于材料的周边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祁连山的延伸知识、周边地形图、气候图、地形图,比如祁连山脉是被干旱区包围着的高地,它的北边是戈壁和沙漠,南边有柴达木干旱盆地,西边是库姆塔格沙漠,东边有黄土高原等地理特征,并结合这些知识,分小组让学生出题,设计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此题为情境,在搜集的材料中,提取自己有用的信息,设计题目,从而培养了学生搜集提取信息和解题答题的能力。

结语

结合课标,运用教材,通过教学实践来拓展地理课堂,最后以题目为目标。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对地理环境的体验和感受,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参考文献

[1]程菊,徐志梅.地理四大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生根[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

[2]谢宇主编.丰富的地貌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09.

作者简介

刘晖,女,汉,本科,高中地理教学,籍贯:山东沂南。

猜你喜欢
喀斯特地貌祁连山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祁连山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在喀斯特地貌区域的应用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钻孔灌注桩溶蚀地质施工技术措施
贵州地区牧草养殖水平初探
祁连山草原:如梦如幻近高天
祁连山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