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乃国
(相公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沂 276000)
足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关节组织,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在受到外界暴力作用后,容易发生踝部扭伤继而导致骨折、脱位[1-2]。足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按照Davis-Weber分类法可分为3种类型,其中,下胫腓联合水平以下的损伤归为A型,经下胫腓联合的腓骨骨折归为B型,下胫腓联合以上的损伤归为C型。此次2018年1—12月该时段收治的试验在足踝关节骨折治疗中应用了手法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两种方式,对比探究后发现后者疗效更佳,现将试验结果做如下报道。
将该时间段在该院治疗的足踝关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掷币随机法,将之分为两组,各40例。患者基本资料为:(1)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4:16,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 20 岁、65 岁,中位数年龄(42.81±3.79)岁;(2)观察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3:17,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 21 岁、65 岁,中位数年龄(43.06±4.12)岁。从性别及年龄分布上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研究的意义。
(1)纳入标准:①经X线片检查确诊,符合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固定指征;②此次试验在医院所属医学道德伦理委员会监理下展开,患者知情且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肝、肾等严重器质病变患者;②既往有足踝关节损伤病史者。
对照组行手法复位固定,接受X线检查,取X线片踝关节正位、侧位和踝穴位片,诊断病情,确定骨折类型、伤情、具体位置,治疗时,取平卧位,固定患肢足前、足跟部位,将患肢小腿简短内踝骨折部位向上牵拉,纠正胫腓骨下端移位,X线片显示复位成功后,使用石膏对骨折部位进行外固定,持续4~6周,严格控制石膏松紧度,期间应用止痛、消肿、生肌药物[3-4]。
观察组行切开复位固定,行硬膜外麻醉,取平卧位,从患肢足踝部后外侧作一切口,充分暴露骨折部位,仔细观察,对骨折处进行解剖复位,按照外踝、内踝、后踝的顺序逐步固定,外踝骨折患者解剖复位后,以钢板固定,内踝骨折患者及后踝骨折患者骨折复位后,均以可吸收钉固定。
治疗后随访6个月,采用Baird-Jackson改良标准,从关节疼痛、距骨移位、距骨倾斜、关节稳定性、关节间隙、活动范围、行走、跑动8个方面评估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同时,综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其治疗效果,具体标准为:(1)优,Baird-Jackson评分>90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活动自如;(2)良,80分<Baird-Jackson评分≤90分,患处轻微肿胀,患者活动一定程度受限;(3)可,70分<Baird-Jackson评分≤80分,患处肿胀、疼痛,患者活动较大程度受限;(4)差,不符合上述指征者。
建立Microsoft Excel数据库,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现为[n(%)]的形式,两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计量资料表现为(±s)的形式,两组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关节疼痛评分为(12.08±3.94)分,距骨移位评分为(3.85±0.86)分,距骨倾斜评分为(3.17±0.65)分,关节稳定性评分为(8.41±2.03)分,关节间隙评分为(5.62±2.03)分,活动范围评分为(8.46±2.52)分,行走评分为(8.23±2.36)分,跑动评分为(7.74±1.85)分;对照组关节疼痛评分为(16.58±4.27)分,距骨移位评分为(7.25±1.72)分,距骨倾斜评分为(6.47±1.32)分,高于观察组,关节稳定性评分为(5.37±1.75)分,关节间隙评分为(8.76±2.40)分,活动范围评分为(6.08±2.04)分,行走评分为 (4.80±1.20)分,跑动评分为(5.36±1.27)分,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治疗优良率上,观察组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2.5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手法复位固定是一种保守治疗足踝关节骨折的手段,有一定效果但是无法满足解剖复位要求,治疗后再次移位风险大,踝关节畸形、疼痛、骨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康复效果不理想[5-6]。切开复位固定是一种治疗足踝关节骨折的外科术式,可充分暴露骨折部位,直视条件下进行解剖复位,修复断裂韧带,复位及固定效果良好,患者术后可早日接受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足踝关节功能恢复术后康复快。
此次试验中,对照组行手法复位固定,观察组行切开复位固定,足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且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从中可知,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具备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足踝关节骨折,疗效优于手法复位;因此,具有更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