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娜
(临沂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超声科,山东临沂 276023)
足部软组织肿块是机体浅表肿块的常见发病部位,导致这种病症的因素较多,并且较为多样化,患者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足部软组织出现明显包块,轻轻触碰可出现压痛感,属于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外科疾病[1]。由于逐步肿块在临床上具有较多的种类,在定性和定位时较为困难,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时,通常选择影像学诊断方案以明确患者病症状况[2]。现代临床研究发现将超声检查应用于患者病症明确中,操作较为简便,并且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创伤,具有高度的可用价值,而对于足部浅表肿块患者进行诊断,能够在短时间内明确患者的肿块类型和定位状况对于患者后续治疗来说有积极意义[3-4]。该次研究探究了低频超声和高频超声分别应用于足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该次研究将2016年8月—2019年4月间录入的所有足部软组织肿块患者个体资料作为实验样本,按照实验标准随机挑选98例患者进行该次实验,现将成果整理如下。
该次研究实验对象选择该院中录入的所有足部软组织肿块患者,对该院数据库该时间段来进行调查分析。其中98例患者作为实验样本,进行两组均分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49例,实验组中入选患者的性别比例数据为(男:女=23:26),年龄介于 36~75平均年龄(53.8±5.8)岁;对照组中入选患者的性别比例数据为(男:女=24:25),年龄介于30~73岁,平均年龄(52.9±5.4)岁之间。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在入院时认知功能正常,所有患者在该次研究后接受病理检查均确认为足部软组织肿块;患者在接受体检时,患者不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机体功能完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处理。
排除标准:无法进行后续随访以及后续依从调查的患者;排除治疗时存在相关禁忌患者;排除在3个月内接受过相关治疗或存在精神障碍患者。
该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不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或相关器质性疾病,可耐受该次实验中各项操作以及后续随访,询问患者相关病史以及基本资料后,确认患者可配合该次实验开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在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前,患者保持仰卧位,采用3.5 MHz的探头对患者的足部进行扇形扫。如果在检查期间难以通过超声诊断,对患者的足部软组织肿块性质和定位进行明确,可以由检查者手持探头,并且在患者足部周围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压,并且在纵向和斜向等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扫查,主要目的是获得冠心病的声像图,并记录其斑块位置和长度走向。
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3.5~4.0 MHz低频超声探头进行检查。实验组患者在完成低频超声检查后转变为8~10 MHz高频超声探头进行检查。
根据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应用该院自制表格对检出率和误诊率等指标进行记录。
该次研究中统计数据,由专业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处理软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该次研究中各项实验数据中的计数资料[n(%)]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s)采用t值检验,实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该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81.63%,误诊率为18.37%,而实验组分别为95.92%、4.26%,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对于足部肿块良恶性分型,具体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对比[n(%)]
表2 两种诊断方式的足部肿块良恶性分型[n(%)]
足部组织肿块是浅表组织肿块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多发肿瘤疾病,而在这类肿块中主要以良性肿块为主,常见良性肿块包括血管瘤、血管球瘤、腱鞘囊肿以及腱鞘巨细胞瘤等,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则较为少见[5]。由于人体足下末梢神经细胞分布极为广泛,并且较为复杂,如果皮下长期存在肿块和异物,则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长时间压迫,进而刺激患者出现各种神经反应,引发患者出现行走疼痛或包括亚痛患者的正常行走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会受损。故而在临床上对患者病症进行明确时,需要选择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诊断方式,这样才能为后续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6]。
现代国内外临床研究中证实,手术病理活检是对这种病症进行诊断的主要方式,但对患者进行诊断时,这种方式属于一种有创诊断方案,很多患者都不能耐受这种治疗方案[7]。而在临床治疗时,选择一种无创写高效的诊断方式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在目前临床研究中发现,超声对于诊断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来说有积极意义,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接受这种无创诊断。
而值得注意的是,高频超声以及低频超声的应用,在对患者病症进行诊断时,不同研究存在不同的诊断结果。而如何对超声频率进行选择,是现代临床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而相较于低频超声来说,高频超声具有分辨率高且不受其他组织和血流干扰的特点,对于所有患者的肿块状况显示来说更为清晰,能够有助于明确患者的足部软组织肿块症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高频超声扫查时,若患者的足部脂肪层较厚,高频超声就会受到探查深度的影响而提高确诊难度[8]。所以在诊断时配合两种扫描方式开展,能够有助于提高穿透力的同时,保证分辨率对于患者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
(1)血管瘤是手足部十分常见的皮下肿瘤,这种肿瘤类型分布较为浅表,并且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如果分布较深则难以进行有效诊断,故而在这种肿瘤的诊断中应用低频超声,很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状况。该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低频超声出现三例漏诊,而实验组中仅出现一例漏诊。
(2)血管球瘤主要发生于小动静脉血管球细胞中,这种病症受血管球壁鞘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影响,患者往往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由于这种肿瘤体积极小,应用超声诊断时低频超声误诊率较高,该次研究中共有9例血管球瘤患者,而低频超声出现4例漏诊,高频超声未见漏诊状况。在高频超声诊断下,可见患者肿瘤部位回声均匀并且边界清晰,在患者入院后主诉为加压时具有剧烈疼痛,应用超声诊断能够较为准确的鉴别患者的肿瘤大小和范围。
(3)神经纤维瘤可分为孤立性神经纤维瘤和神经纤维瘤病,而神经纤维瘤与神经鞘瘤在进行超声诊断时,很容易出现混淆现象。神经鞘瘤长轴与神经走行具有一致性,在肿瘤两端与患者的神经纤维连接,形成鼠尾征。这是对两种类型肿瘤进行鉴别的主要特点。孤立性神经纤维瘤是20~30岁人群的常见病症,患者可见躯干、四肢以及头颈部位发病,患者在发病时体表通常未见明显症状,但若肿瘤体积较大则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组织压迫。由于这种肿瘤生长较为缓慢,并且病程较长,少数病例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复发率较高并且存在恶变倾向。
综上所述,在对足部软组织肿块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时,选择低频超声和高频超声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较好的诊断效果。但总体来说,高频超声更能够明确患者的病情状况,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病症表现和个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案,倾向于选择高频超声或联合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