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2019-12-10 09:03孙会军
科技资讯 2019年30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思维能力学习兴趣

孙会军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上好数学课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就能全神贯注地积极思维。一旦产生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每节课中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以“趣”激学,从而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课堂效率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133-02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关联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不仅满足了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很多小学生在幼儿园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数学,但进入小学后他们才真正地接触数学,所以难免会觉得数学陌生,学起来也存在难度。因此很多小学生都对数学的学习抱有“仇视”态度。但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又对小学生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些比较有趣、吸引人的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使小学生在喜欢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会更多的数学知识。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其看重的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的相互协调,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可以看作是数学教学的源泉,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思考、解决数学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其提供更加宽广、民主的环境,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认知水平,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接触到的事物进行创造性认知,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

2.1 带领小学生从多方面认识数学

小学生最开始对数学缺乏兴趣,多是因为他们对数学这位“高冷的人物”比较陌生,没有发现数学有趣的内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去了解数学,使学生同了解数学这个“高冷的人物”其实有着有趣和实用的内在,这样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好奇,进而愿意参与数学学习,去真正地了解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数学”呈现给学生。比如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种数字:楼牌号、人民币、手机号、车牌号的照片放出来,让学生了解自己当前所学的数字,并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为了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些数字。通过这些数字的呈现,小学生也会意识到数学其实除了课本上的形态外,在生活中也会以各种样子出现,进而对数学的“真面目”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师的引导下,愿意通过学习数学去了解数学。

2.2 使小学生真正地体验数学

在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方式,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进一步的兴趣。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构建一些小学生的喜欢的教学场景,让小学生置身于有趣的场景中体验数学。比如在学习年、月、日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置几个和时间有关的场景,让学生体验时间的变化。教师可分别设计小学生5岁、8岁、10岁、18岁的场景,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出生年月,去寻找自己5岁、8岁、10岁、18岁的场景。教师还需要在每个场景中设置一些与他们年龄相关的物品,比如照片或玩具等。当学生进入不同年龄段的场景后,他们能看到自己不同年龄段的物品、回忆、学习成功、样貌。随着從5~18岁场景的体验,学生会体会到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自己周遭的一切也在发生变化。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体验到,年月日不仅仅是单纯的时间,更是时间的不断变化。而且不同的时间段对自己有着不同的意义,时间的不断推进,还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这样一来,小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数学是在学习枯燥的知识点,而是在逐渐掌握各种生存的能力,他们对数学的喜爱会逐渐加深。

2.3 让小学生学会“玩数学”

小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十分浓厚,因此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游戏中“玩数学”的方式,对学习数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数字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比赛“数数”的游戏,让小学生通过玩游戏来学会数数。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配给每个小组一些小方块,并给每个学生一个数字,让学生按照数字数出准确的方块,最终哪个小组正确数出方块的人数最多,则获得这次数方块游戏的胜利。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不再是单调地记忆每一个数字,也不再是枯燥地数数,而是将数字作为一种游戏道具“玩”了起来。这会使小学生发现数字的又一个有趣之处,对数学又有一次新的认识。最为重要的是在游戏中小学生虽然是在“玩”,但最终却也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点,并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小学生自然又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浓厚了一分。

2.4 根据教学内容,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兴趣

当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为多媒体集声、像、图、文并茂,弥补了讲授教学法上的直观感、动态感、立体感等的不足。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长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会剪辑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将不同的教学内容或问题设置于其中,让学生参与思考;笔者也会制作幻灯片、动画等,将教学内容动态化,吸引学生。例如,笔者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两个边长短一样的角看上去一样大,很轻松地用平移验证两个角不一样大。还有在教学《平移与旋转》展示不同物体的动态的运动过程,把学生一下子带入学习状态中,学生的身姿跟着或平移或旋转,玩得轻松,学得快乐。枯燥的新知识学习变得活跃而又高效。

2.5 游戏活动作业

在激发兴趣的载体中游戏为最好的,游戏作业具有“玩”这一色彩,教师在给学生设计游戏作业的时候应同学生学习内容进行紧密联系,这种作业在中低年级教学中较为实用。如,学生在学习“位置”这一内容后,教师可让学生在回到家后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这一游戏内容就是上下左右前后等位置。在学习“认识物体”这一内容后,教师可指引学生做认识物体的游戏作业,这一游戏是蒙住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触摸袋子中的东西,之后说出东西的形状。同时,教师也可用游戏竞赛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通过口算卡片,让学生进行口算比赛,看谁又快又准。或让其中一个学生说出一个数字,让其他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等。这种游戏作业学生一般都较为喜欢,并乐于完成,课后的游戏作业是教师教学活动后的后续活动。

3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加入一些能吸引小学生学习的教学环节,从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开始,使其逐渐在认识数学、体验数学、运用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产生长久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乔国兴.新课改下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41.

[2] 郝亚姣.高中生化学兴趣的来源及成效的相关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4.

[3] 汪媛媛.浅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J].学周刊,2018(11):52-53.

[4] 孙悦.培养数学学习习惯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7):58-60.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思维能力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