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华
解放初期元宵节会演
“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这是数百年来流传在晋中一带,乃至全省及邻近省份对徐沟背棍这一综合性民间表演艺术的高度赞语。徐沟背棍是徐沟背棍、铁棍的总称,它萌芽于金大定初年,成型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從成型至今已有近460年的历史。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徐沟境内旱灾严重,百姓心急如焚,于是县城内“十老社”组织部分人去太谷县的白村龙王庙求神祈雨,不几日天降大雨,百姓大悦,为感谢神灵恩赐,将龙王泥身置一高桌上,并配一对童男女侍奉,抬着游街庆贺,称之“抬阁”。后每有旱象即抬神祈雨,继而,有人将此种祭神形式改制为《凤凰拉车龙打伞》的神阁,并将侍神的童男童女由赤脚大汉扛在肩上颠摆过市以示虔敬,称之“走阁”。这“抬阁”和“走阁”的祭神形式就是徐沟背、铁棍的起源与雏形。再后,逐步演变发展,徐沟背棍与传统戏曲、神话故事揉合在一起,成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并正式名为背棍、铁棍。
清咸丰年间,徐沟东南坊人张联辉(又名张老六)在河南项城县水寨经商。为招揽商事,张联辉把徐沟的背棍、铁棍搬到河南水寨、周家口一带进行表演,每到一地,均为当地群众称道,遂在当地传授技艺并开展下去。
清光绪年间,徐沟知县山东人王勋样爱之至极,任期满后多次上书恳请皇帝,要求复任徐沟县令。是年正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他下令各街坊大闹红火三天,并自己掏钱闹背棍,要求在棍式的制作上不惜代价,各显其能。于是各街的能工巧匠争相献计,把各自的背棍、铁棍装点得花团锦簇,争奇斗艳,轰动十里八乡、近府邻县,徐沟城内人山人海,“陆地”上已容不下更多观众,车马多停于湖池冰面,结果冰不负重被压塌,演出了一场全城抢救落水难民的“悲喜剧”。这更使徐沟背棍名声大振,相继应邀到东北、河南等地演出,大大促进了这种民间艺术的发展。相传,慈禧太后西逃时,原定轿夫每县换班,但由于徐沟轿夫背背棍、抬铁棍练就了抬轿技术,轿抬得平稳舒服,慈禧太后下令一直抬到西安,还给予奖赏。
徐沟背棍可分为单人棍、双人棍、三人棍、跑马棍四种,以一人肩上扛一人、二人、三人或跑马人为名。徐沟铁棍可分为三种,即平棍、转心棍和灯棍。转心棍又分为大转心和小转心两种,大转心棍表演者可以前后左右转动,向四面八方的观众表演。灯棍是在平辊、转心棍的基础上加上声光电用于夜间表演的。平棍是八人一组,前后各四人,用肩平抬。
背棍表演
铁棍表演
纵观徐沟背铁棍近460年的发展历史,处处都体现出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和智慧创造。小改小革年年进行。大的改革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将原来只抬童男童女、龙王泥像的祭神抬阁取而代之,表演内容逐步增加了民间故事、戏剧故事,变成了节庆的文艺表演形式。“抬阁”演变成了铁棍,肩扛童男童女谢神的“走阁”也演变成了背棍,徐沟背棍、铁棍从此正式诞生。第二次是清咸丰年间,东南坊巨富张联辉在河南做买卖成为巨商,他推荐徐沟背棍到河南项城、周口一带表演,博得了当地百姓的高度赞扬,开创了走出娘子关,出省表演的先河。民国4年(1915年),同在河南经商的东南坊人张四维,介绍了河南人学习徐沟背棍,并改进背棍制作技术的情况,对大家震动很大。民国初年,在“二张”的鼓舞下,以张称心为首的十位投资人入股,成立了名为“十老社”的背棍专业演出组织。大家不仅投资,而且献计献策,较好地解决了徐沟背棍发展资金不足,智单力薄的制约瓶颈,齐心协力,团结奋战,大胆改革,使徐沟背铁棍这一民间艺术有了质的飞跃和重大突破。平肩棍改造成为立肩棍;单人棍发展为双人棍、三人棍;同时,新增加了跑马棍。并将过去一棍一戏的造型变为一棍三戏的造型,即制作一根背铁棍架子,要配制三套不同制彩道具,配套三种不同服饰。只要将制彩、服饰一换就是一出新戏了。徐沟每年元宵节闹红火,背铁棍节目不重复,天天有新戏,奥妙就在这里。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县里专门成立了“徐沟背铁棍研究会”,将背铁棍定为徐沟镇和清徐县的特色文化。研究会不断挖掘,不断整理,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在继承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上狠下功夫。首先在表演剧目上,摒弃了封建的,保留了优秀的,增加了划时代的。比方新增加了《杨门女将》《红灯记》《各民族大团结》等,剧目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观众更加喜闻乐见。其次是根据形势所求,表演形式进行了大胆改革,由过去单一的大街行进式表演,增加了广场式表演,进而又增加了舞台式表演,并于2006年太原市“创建学习型县城”文艺汇演首次亮相舞台,得到了观众的好评。经过多年改革,使徐沟背铁棍这一艺术奇葩更加绚丽多彩,徐沟背铁棍这一艺术之花更加香溢九州。
徐沟背铁棍是一种风格独特的群体舞,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度概括,无言戏剧。背铁棍内容大都取材于传统戏剧,一支铁棍、一支背棍就是一出戏。戏剧主要靠唱、念、做、打四功来反映故事内容,刻画人物性格,而背铁棍局限性很大,不能唱,不能说,只能靠道具、服饰、形象、表情等无言艺术手法来表现。比如戏剧《凤仪亭》只选了董卓、吕布、貂蝉三个代表人物,三个人表演表情各不相同。董卓(背棍者)满头流大汗,步履艰难,形象狼狈;吕布稳坐太师椅,得意洋洋,威武至极;貂蝉独站最高处,微微而笑,悠然自得。三个人没有一句唱词,没有一句道白,却把一部戏的主题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上下一体,空中舞蹈。徐沟背铁棍是一种风格独特的街头表演的舞蹈,只看一架它是单体舞,整体看它是群体舞。不论单体还是群体,他们都不在地面跳,而在两米、三米、五米的空中跳,观众只能仰头观之,而且上面的表演者和下面的抬者、背者必须上下一体,同歌共舞,步伐一致,节奏一致。它既涵盖舞蹈语汇,又有舞步艺术,且在空中表演,称其为“空中舞蹈”当之无愧。第三,制彩玄妙,流动杂技。徐沟背铁棍的另一个特色是打制棍式与设制彩装的玄妙,他们根据戏剧故事别具匠心,采取了奇特玄妙的杂技艺术造型来烘托背铁棍的内涵,突出戏剧故事的主题。一个人站在一把撑开的雨伞边边上,一个人吊在一根细细的树枝上,一个人踩在一条嫩嫩的莲藕上,一个人站在一张绷得紧紧的弓弦上,他们尽管飘在空中,但还要甩臂起舞,多么惊险啊。特别是《跑马》棍,表演者骑在马背上,随意表演左右偏跨、镫里藏身、马背倒立、金鸡独立等惊险动作,而且还要跑来跑去,观众都为之捏着一把汗,说其“流动杂技”也不为过。
总之,经过历朝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博采众长,择优补缺,逐步形成了集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雕塑造型之优美、杂技惊险之玄妙、绘画色彩之缤纷于一体的独特的民间艺术,被誉为“无言戏剧”“空中舞蹈”“流动杂技”,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厚爱。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徐沟背铁棍更是锦上添花,硕果累累,赞语连连:
1959年参加山西省城国庆十周年庆祝大游行,轰动省城;1981年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新闻片,放映全国;1988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龙年元宵晚会”表演,并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一书;1989、1991、1993年连续三次参加山西省第一、第二、第三届“两会一节”表演,分别获得银奖、金奖;1991年应邀赴深圳参加了“锦绣中华民俗文化大游行”活动,受到了李鹏总理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92年台湾长乐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将徐沟背铁棍摄入《中国民间艺术》专题片,播映海岛;1994年,美国、英国、法国及中国中央电视台将徐沟背棍摄入《外国人看中国》专题片,播映多国。同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书,也将徐沟背棍列为全国十八个重点项目之一;1995年徐沟镇被命名为“山西省民间艺术之乡”;1996年徐沟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10年徐沟背铁棍应邀参加了上海世博会表演,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2014年徐沟背铁棍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入编《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清徐背铁棍》一书。
2019年8月,徐沟背棍亮相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式,参加文体展演第二篇章《水击三千里》的演出,让亿万观众一饱眼福。
面对欣欣向荣发展,享誉全国、走向世界的徐沟背棍艺术,我作为地地道道的徐沟人,作为曾为徐沟背铁棍这一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奔波呼号,勤奋努力的时任县文化局局长,焉能不高兴自豪!欣喜之余,有感而作诗、联以表达心音。
徐沟背棍(七律)
徐沟背棍爱煞人,艺海文坛独一宗。
舞在空中人陶醉,情于戏内口无声。
如花如画长衢卷,人海人山动画中。
立异标新五百载,东方一绝顯神工。
无言戏剧空中舞;有艺乡民地上飞。
舞在空中人赏醉;情于戏内口无声。
戏剧无声唱红三晋;空舞有形演遍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