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与丝路、茶路、一带一路的关系

2019-12-10 06:25张亚兰
文史月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茶商字号临汾

临汾与“丝路”的关系:“丝路”经过临汾

山西境内有诸多参与丝绸之路活动的考古发现

西汉人口与城市分布图

公元二世纪亚非欧商业往来路线图局部

贸易源于人类自身的需求,也必会出现于人类聚居的地方。《易经·系辞下》记载了人类最早的交易方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丝绸之路形成于公元二世纪左右的西汉,西汉历史地图显示,其人口和城市聚集区出现在含山西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公元二世纪的“亚非欧商业往来路线图”显示,当时的商路穿过山西,并在山西与河南交界处,分出向北、向南的两条商路,这就说明,中亚和欧洲的商人沿陆上丝路来到中国后,并不一定止步于西安,而是很有可能沿着向南、向北的两条商路继续深入中国腹地,进行贸易。同期的考古发现也证明了山西曾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的史实。中国古代的集市多在庙会时节,围绕庙宇举行,宗教传播路线也多是商业路线;国与国之间的军事征战,同样需要随军商人提供物资补给,重要军事关口会在战后成为城市或驿站,并进一步发展为商路(丝路的演化亦遵循同样的轨迹)。因此,除了中外商路图,宗教传播路线图、军事路线图都与商业路线紧密相关。东晋时期著名僧人法显(约337-424年),俗姓龚,为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一带,一说山西襄垣)人。法显是著名的旅行家、翻译家,也是第一位留学天竺的中国僧人,他的足迹就是丝绸之路的线路,当代人称其为真正的“一带一路”第一人。公元五世纪亚非欧宗教传播路线穿越山西汾河谷地,同时期的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是中外商人聚集之处,是丝路的重要节点城市;隋唐时期中外交流频繁,交通发达,大量的中亚商人聚居在山西,为此专门设立了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萨保府,并委任中亚人来行使管理职责。1981年太原附近出土了北齐娄叡墓、1999年又出土了隋代虞弘墓。墓主人正是中亚商人,是级别较高的萨保府官员。同时,中亚粟特商人也将他们的宗教袄教带到了山西,在山西出现了多处袄神庙。隋唐时期山西丝织业发达,蒲州、绛州的丝织品被输往吐鲁番地区。天宝年间(742-755)吐鲁番出土的交河郡物价文书中,就有蒲州絁;隰州(今临汾隰县)所贡的胡女布,则是一种麻织品。元时期,中欧交流更为频繁,银作为中欧贸易的国际货币被频繁使用,平阳以“一道课银独高天下”,平阳铸造的银器被诸王专程运往欧亚地区。从成吉思汗西征路线、马可波罗行程示意图、元代中外交通图,都能看出山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汾是必经之地。

法显西行东归线路图

公元五世纪亚非欧宗教传播路线局部图

临汾与茶路的关系

一、临汾商人是茶路的重要参与者

过去我们认为晋中商人是清代茶叶贸易的主力,新发现的史料表明,晋南地区的商人可能很早就参与到了边销茶(边销茶:指根据历代政府的“以茶御边”政策,指定茶产地的茶销往西藏、新疆、甘肃、蒙古等地,换取游牧民族的马匹。这种行为称为“茶马互市”,所销售的茶则称为“边销茶”)及中俄茶叶贸易中。安化黑茶是著名的边销茶,安化黑茶在明朝定位官茶后,山西茶商越过产茶的汉川,把茶叶品质更适合边地百姓的黑茶运往边地市场,当时安化人称他们为“西帮”。清朝初年,最早来安化经销黑茶的也是山陕商人。在清同治《安化县志》卷33载:“国初,茶日兴……远商亦日至,曰引庄,曰曲沃庄,曰滚包庄……皆西北商人也。”其中的“曲沃莊”就是临汾曲沃商人在安化开设的茶庄,而“滚包庄”则指专门生产“滚包”形制茶叶的茶庄。“滚包”的包装形式前期不规范,后期演化为“千两茶”,也称“花卷茶”,分别又有“祁州卷”和“绛州卷”之细分。

五世纪时期北魏都城平城是中外商人聚集之处

元代中外交通图局部

知名度和史料价值均很高的清代茶商手稿《行商遗要》,详细记录了山西茶商在安化采办红、黑茶的整个过程,以及运茶路线和成本,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研究清代茶路贸易史料价值最大的一部手稿。根据手抄本“茶商申诉”一节的内容,我们判断此手抄本为一个旧号为“三和号”的60多岁茶商经理,将自己在安化办茶40多年,遍走10多省份的经验,以手册的形式留给后来者,是一份毕生安化办茶经验总结,这份总结独属“三和号”,独属于写下这些经验的作者。那么“三和号”又是哪里的字号呢?目前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它是祁县乔家的字号(山西师大史若民先生持此观点),理由是它创设的“三和茶”(即“千两茶”)由乔家大德诚专销。后来祁县学者的研究表明,当时很多茶店均销售此茶,只能说明这种茶很畅销。后来调查曾在大德诚蒲圻茶庄工作过的百岁老人闫敦谨,他说大德诚在1920年“接垫”了“三和号”。这说明之前的“三和号”并不是乔家的字号。第二种说法认为此手稿为祁县渠家长裕川字号的手稿。祁县晋商文化研究所原所长范维令先生持此观点。他的根据是手抄本的来源源自渠家书业诚字号,原稿现保存在渠家大院。而书业诚字号为渠氏的一个收购古旧书的书店,长裕川在安化的分支机构为“诚记茶庄”,没有叫“三和号”的分号;第三种说法是我们研究的结果,认为“三和号”是临汾曲沃商人的字号。理由有二:一是《行商遗要》(手抄本)之“中华民国元年九乡人言污谤我号不正变狡,心中愤怒,故作此据”一文中提到了茶商对民国元年乡绅“改规”之不满的事件,并提到自己是“沃庄”。据此处文字推断,该“三和旧号”很可能是晋南曲沃茶商。曲沃茶商在清朝开国之初就去安化办茶,该号是曲沃茶商是极有可能的。二是我们在翼城县续家庄1821年(清道光元年)“重建三圣殿碑记”中发现了“三和号”的捐款信息。这个“三圣殿”原是该村村民“私殿”。因“嗣缘风鉴观看,云此殿再能广阔,始足以藏风聚脉,于村中大益”,于是村民通过“会”的方式集资并四出募化,遂完成扩建事宜,最终留下这块碑记。碑文显示“三和号”捐银2两,是村民在河北衡水募化的。试想,在河北的字号如果与该村没有任何关系,何故会为一个村子里的小庙捐款,又何故留下自己的字号名字?如果“三和号”不是晋南“翼城”籍的,怎么会为一个村中的圣殿捐款,更不会被村人“募化”银两。我们发现太谷阳邑镇1750年重修净信寺的一块碑记,里边也有“三和号”的捐款,不过捐款人是在沈阳“三和号”工作的本村杜姓人士,落款以个人名义,不是字号名义。由此可以推断,“三和号”与翼城关系密切。且翼城、绛州、曲沃地理相连,历史上曾为一个辖区,在外地以“沃庄”自称也可以说得过去;再次,其它发现的碑刻中也有“三和号”与翼城关系较近的迹象: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北京“建立罩棚碑序”中,该碑文为“绛县郭匡敬撰,古晋曲沃李作恕书丹”,其中捐献字号中有“三和号”捐献“三两四钱”,按捐款额看,属于中等商号,并有可能是曲沃商号;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泽州县“徐庄镇大庙山门告成记”中记载“三和号”施银十两,但看不出原籍出处;1806年(清嘉庆十一年)天津“改建山西会馆序”中,“三和号”名列“督工首事”名单,“国子监太学生翼邑常栉甫密庵撰并书”,同样是曲沃翼城人书写碑文,说明“三和号”与翼城人关系较近。聊城会馆有“三和号”与其他字号在嘉庆年间共同敬献的“功司利济”匾额一块,这些字号据查不是一个行业的,有可能是一个地域的,是不是临汾地区的商号集体捐匾,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二、茶路“大西路”经过临汾

《行商遗要》中明确记载了经过晋南的一条“大西路”茶路:即茶叶从南方经水路运至河南赊旗镇后,改走陆路。其中一条路即是赊旗镇-汝州-会兴镇-过黄河茅津渡-夏县-高显(曲沃)-祁县-东口、西口。茶叶运输过程中的运费和其他费用都交待得很清楚。其中临汾高显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货运集散地。

三、晋南茶商活跃在茶路主要市场

《行商遗要》中记录的“大西路”

“大西路”、“西路”示意图

据史料研究显示(张亚兰,《行商遗要》释读与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18.8),近代茶路系多起点,网络状的商路。茶叶销往蒙古新疆地区的商路,主要通过山西的太行山,和晋南大西路运销;茶叶销往张家口、北部蒙古及俄罗斯恰克图的运销路线,主要是沿着运河和海路北上,经过天津、北京,然后出张家口往北运销。

临汾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一、丝路、茶路、一带一路的关系

“丝路”“茶路”“一带一路”,分别为古代、近代、当代亚欧洲际商贸通道。“丝路”“茶路”乃后人以其繁盛期的主要商品命名,“一带一路”则是在“丝路”基础上,以“文化线路”的形式出现。“丝路”研究者王健认为丝路在近代衰落,“茶路”研究者蔣太旭则认为“茶路”是与“丝路”不同的另一条国际商路。当代的“一带一路”文化线路虽是以古代“丝路”为基础,但是寓于文化线路申遗点的限制,出现了“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在地理空间上断裂的现象,这个现象与历史事实不符;在“一带一路”基础上推出的“六大经济走廊”发展框架似乎更多地关注到了当代发展的需要,若从洲际商路时空发展来看,其历史承继和延续的事实也很明显,这些延续对当代文化线路的开发有重要的支持意义。

我们的研究发现,“丝路”“茶路”,囊括“六大经济走廊”的“一带一路”,这三个不同时代的亚欧洲际商路是“一”,不是“三”,三者之间紧密相关。“丝路”在近代衰落之时,恰恰是“茶路”的兴起。“茶路”之网不仅覆盖了“丝路”之网,而且南北向的商路成为主动脉,并且在俄境内又发展出新的东西向亚欧洲际商贸通道。“一带一路”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和世界各国发展结合起来,其经济效应和人文效应,已被世人瞩目,将来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临汾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山西自古是“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商是“茶路”的主力军;在文化时代,这些商路遗迹将以“文化线路”的形式重新焕发生机,利用山西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当代山西人的历史使命。临汾具有鲜明的“根祖”文化特征:陶寺遗址的发掘,确认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中国宫城”之根和文字起源之根;明代大槐树遗址确立了山西大移民之根;晋商源起于晋南,又是晋商成长之根。“丝路”“茶路”均与临汾相关,可以说临汾是“丝路网”与“茶路网”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必将成为“一带一路”文化线路之网的重要节点,并在文化时代成为“精神盛宴”重要供给者。

在文化时代,文化的享用不分地区和国界,但是文化故事却需要讲好、用好。2016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山西太原考察晋商博物馆时说:“山西有两座富“矿”:有形的是得天独厚的地下煤层,无形的是行走天下的晋商精神。山西当前尤其要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转向更多依赖人力资源,既要开掘煤炭资源,又要挖掘好晋商精神这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富矿。”2017年6月21日至23日,习总书记来山西视察时说:“山西承接东西,连接南北。历史上看,山西是‘一带一路大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富商大贾甲天下,彰显的就是开放的精神。山西要把握大势、善抓机遇、找准定位,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奋起直追,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王一新副省长在《恰克图怀古》一文中说:“站在恰克图的小山顶上,回望万里茶路,回望我们的晋商前辈,他们之所以能够称雄天下500年,靠的是能走出山西、走出国门,靠的是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过去晋商足迹所到之处留下的各类文化遗产,都是我们现在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我们同样面临的是“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局面,如何以习总书记倡导的晋商开拓精神,用好这无形的晋商资源,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带一路示意图

猜你喜欢
茶商字号临汾
为何中国的战斗机都是 “歼”字号?
二十世纪晚期西藏茶商的个人生命史研究
“械”字号与“妆”字号之争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图说
字号保护的法律分析
论唐代茶税、茶商对茶文化的影响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