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华
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 301800
头孢曲松钠是临床上常用的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过敏反应较青霉素低等特点,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随着头孢曲松钠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本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报道有所增多,严重可致过敏性休克。笔者在援疆期间,曾成功抢救1例头孢曲松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致过敏性休克,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52岁,维吾尔族,住院号:20182560,因“间断咳嗽、咳痰3年,加重3d”于2018年4月10日收入院,患者3年来,每到冬春季节出现间断性咳嗽、咳痰,痰呈白色,黏腻不易咳出,发病与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有关。2015年在我院门诊,查胸片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口服抗菌、止咳、化痰药物后,症状缓解。之后,上述症状因气温变化或有浮尘易复发。于3d前,因沙尘暴后咳嗽、咳痰较前加重,伴呼吸困难,无咯血、无发热、无盗汗、无胸痛,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14.5×109/L,中性粒细胞84.7%,胸片:(1)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2)主动脉硬化;(3)肺间质改变。门诊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精神弱,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头孢曲松钠皮试阴性,给予0.9%盐水100ml+头孢曲松钠(华北制药河北华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3235,产品批号:BD5171007) 3.0g静脉滴注1次/d,用药5min,患者发作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喘憋,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出,皮肤潮红瘙痒,神志恍惚,小便失禁,当时血压65/43mmHg,心率128次/min,周身色红,双肺满布哮鸣音。诊断: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给予0.9%盐水静点,吸氧,心电监护,盐酸肾上腺素0.5mg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患者心电监护显示曾有短暂的心房纤颤、室性早搏,后恢复窦性心律。于治疗15min后,病情较前好转,喘憋较前减轻,血压90/62mmHg,于35min后,患者病情明显缓解,呼吸平稳,无呼吸困难、喘憋,神情,精神倦怠。血压122/84mmHg,心率85次/min,血氧饱和度91%,周身色红程度较前减轻。第2天,皮肤恢复正常。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我们援助的和田民丰县,处于新疆的南疆盆地,常年是风沙天气,有谚语说:“和田苦不苦,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再来补”。且该地区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天气寒冷,所以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非常多,慢性支气管炎更是普遍。本病病原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葡萄球菌为主。头孢曲松钠作用机制是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致细菌细胞溶菌死亡,从而起到抗菌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呼吸、泌尿、消化、中枢系统及皮肤、骨和关节等部位感染性疾病。本品不良反应有静脉炎、皮疹、瘙痒、发热、支气管痉挛和血清病等过敏反应,头痛、头晕,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结肠炎、黄疸和消化不良等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数据库统计显示,抗菌药物不良事件报告比例接近总体报告的50%。头孢曲松钠不良事件报告总数、严重报告数量在抗菌药物中均占较高比例,死亡病例报告数量居抗菌药物首位。而过敏性休克是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致死的主要原因。过敏性休克(Ananphylatic shock)是一种急性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因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全身性速发型变态反应,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1]。过敏性休克往往突然发生而且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一旦发生,应该分秒必争,就地抢救。在临床中应用头孢曲松钠注意事项:应详细询问既往史,特别是药物过敏史,使用前必须做药物敏感试验,更换批号前应该重新做皮试;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静脉输液期间,遵守先慢后快,最后调至正常滴速,密切观察病情,若有异常,及时停药,立刻抢救。本患者因发现及时、抢救迅速、给药合理,使其得到有效救治,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