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勾股定理》一课为例,从新课导入、探索新知、深化理解、课堂评价四个方面阐述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展开初中数学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个体差异 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A-0067-02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及综合能力得到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以《勾股定理》第一课时为例,阐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学生个性化发展教学与评价的途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的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有的学生对探索宇宙感兴趣,有的学生崇拜科学家。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点,利用多种素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例如,笔者教学《勾股定理》第一课时的导入如下。笔者首先利用商高的故事引出主题:“3000多年前有一个叫商高的人发现,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段连结得一直角三角形,‘勾广三,股修四,弦隅五。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勾)的长是3,长的直角边(股)的长是4,那么斜边(弦)的长是5。相信同学们或多或少听说过勾股定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系统地学习。”接着,笔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科学家正在试图寻找其他星球的‘人,为此向宇宙发出了许多信号。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发射一种反映勾股定理的图形,如果宇宙人是‘文明人,那么他们一定能识别这种语言,这个事实可以反映勾股定理的重大意义。”这个环节从不同的角度激发了不同个性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动手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得每名学生都能参与活动、得出结果。
(一)让学生画一个两直角边分别为3cm和4cm的直角三角形ABC,用刻度尺量出AB的长。再画一个两直角边分别为5cm和12cm的直角三角形A1B1C1,用刻度尺量出A1B1的长。你是否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二)让学生剪4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起来。利用面积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吗?
学生在动手实践和逻辑推理等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以上设计针对学生个体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生探索结果如下。
由活动(一)得到32+42=52,52+122=132。
由活动(二)图1得到:S正方形=c2,同时S正方形=2ab+(a-b)2,从而c2=2ab+(a-b)2即c2=a2+b2。
由活动(二)图2得到:左右两边的正方形边长相等,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于是2ab+c2=(a+b)2化简可得c2=a2+b2。
经统计,班上50名学生,有8名学生根据活动(一)得出结果,25名学生由活动(二)图1得出结果,13名学生由活动(二)图2得出结果,还有4名学生没有得出结果。可见,“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道路千万条”;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直面困难、克服困难,要自信,要积极与老师或其他同学交流。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设计或选取练习题,让学生在解答练习题中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一)在Rt△ABC中,已知∠B=90°,AB=6,BC=8,求AC。
(二)Rt△ABC的斜边AC比直角边AB长2cm,另一直角边BC长为6cm,求AC的长。
(三)在Rt△ABC中,∠C=90°,它的两边长是6和8,则它的第三边长是多少?
(四)一个高4米,宽3米的木框,需在相对角的顶点间加一条加固木板,则木板的长为()
A. 3米 B. 4米 C. 5米 D. 6米
(五)如图3,△ABC中,AB=13,BC=15,AC=14,求BC边上的高。
(六)如图4,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E的长度为多少?
作业设计由易到难,有效针对不同学生个体,不同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四、课堂反馈,自主评价
一位好教师一定是一位善于评价学生的教师。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以及乐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学生完成作业后的评价环节,笔者抓住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进行肯定性评价,鼓励仍需加强的学生,让作业评价成为师生交流学识、沟通情感的过程,极大地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开展学生评价,筆者设计学生课堂学习自主评价表,让学生从认真、主动、自信、合作交流和思维品质这五个方面各分为A、B、C三个等级进行自主评价,其中“认真”的打分依据为:上课认真听讲,参与活动认真为A,上课能认真听讲,有参与活动为B,上课无心听讲,极少参与活动为C;“主动”的打分依据为:主动预习,主动发言为A,偶尔预习,偶尔发言为B,极少预习,基本不发言为C;“自信”的打分依据为:大胆提问,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为A,有提问、能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为B,不敢提问、不敢尝试、不敢表达自己想法为C;“合作交流”的打分依据为: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为A,能与人合作,能听取别人意见为B,缺乏与人合作,难以听取别人意见为C;“思维品质”的打分依据为:能有条理表达自己意见,具有创造性思维为A,能表达自己意见,有一定的思考为B,不能准确表达自己意见,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为C。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存在着差异,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还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组织精彩的教学设计、搭建良好的评价平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唐智松.教育原理:研究与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注:本文系重庆市2019年度教育综合改革研究重点课题“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课题编号:19JGZ0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向国建(1971— ),男,重庆万州人,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学科教学。
(责编 刘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