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香
摘要: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内容。蒙古族刺绣作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蒙古民族热爱自然、尊崇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传统文化也与时俱进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兴安盟蒙古族刺绣作为蒙古族刺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现代刺绣工艺交流与沟通过程中得到了新的融合发展,也为本地区民族传统刺绣的长足发展增添了新鲜活力,使得兴安盟蒙古族刺绣既富含民族文化特色,又彰显现代文化产品魅力,为民族文化产品走出内蒙、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增添了新活力。
关键词:兴安盟;蒙古族刺绣;现代刺绣;融合;发展
一、兴安盟蒙古族刺绣的现状
兴安盟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民族占比较高的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保护和发展传统蒙古族文化奠定了坚实的自然基础。组多传统的蒙古族文化保存和发展的也相对较好,其中蒙古族刺绣在此地区就得到了较好传承和发展。尤其在国家、自治区级兴安盟行署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强,本地区的蒙古刺绣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在兴安盟的各旗、县、市都有很好的蒙古族刺绣文化基础,目前有大量的蒙古族妇女在从事此项工作,而且蒙古族刺绣产业化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顯。在乌兰浩特市、科右中旗、前旗、扎赉特旗等旗县蒙古族聚居的地区陆续成立了以蒙古族刺绣为主要产品的合作社、工作室和服装店等生产营销部门,使传统的蒙古族刺绣在现代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兴安盟蒙古族刺绣的工艺特点
(一)兴安盟蒙古族刺绣的表现方法
(1)夸张修饰法。兴安盟刺绣主要具有修饰、装饰的作用,为了突出作用效果,兴安盟刺绣常常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强化修饰,而对其他次要部位进行省略或缩减的手法,即保存事物原有的特征,而使其比原物更具有表现力和修饰效果。
(2)对比工艺法。在兴安盟的蒙古族刺绣中经常运用较强的对比工艺,比如多与少、大与小、曲与直、粗与细等对比手法,从中彰显出对比美的特点。而且会采用退晕法在体现对比的效果的同时又显得优雅而不牵强。比如图1中的“鞋帮子”就充分运用了色彩对比和粗细线条的对比,让人感觉饱满而又自然。
(3)取意工艺法。兴安盟蒙古刺绣内容即基于自然事物,有时在自然实物基础上的艺术创造。往往运用极为简练的手法把自然事物画出来,如图2,先将事物的美通过艺术的手段提炼和升华,将其大体的轮廓概括出来。使人看了既有大自然花卉的美,而又去除了原本样子的繁杂,取其外形,刺绣出美丽花朵。
(4)添加工艺法。兴安盟蒙古族刺绣最善用添加工艺手法,就是在刺绣中常用花中套花、叶子中套花的手法,如图3中的蒙古族烟袋上的主体部分绣花就运用了添加的手法刺绣而成。
(二)兴安盟蒙古族刺绣的作品种类和工艺特色
兴安盟蒙古族刺绣主要采用彩色丝线、驼绒线、棉线、牛筋等线体在皮、羊毛毡、绸、布上绣花或贴花。其作品种类主要包括绣花、套古其呼、贴花、混合等。其中绣花是最常见的一种,一般用绸布做底子,绣出花草、卷草纹、几何纹、盘肠和交叉图等内容,一般采用黑布或青色底布绣上绿叶和各色花卉,具有凝重厚实感,装饰感极。套古其呼,就是用大小相同的点缝成各种图案,该种方法一般用于不需艳丽花纹的作品中,比如蒙古族男靴、马鞍垫、绣花毡子、门帘等作品就常用此种手法。圆润、厚实,刚健有力。要点在于点的排列需均匀,纹样要有疏密浓淡的对比。贴花也是蒙古族刺绣代表作品,蒙古语叫作“那嘎玛拉”,将各种布料、绒或皮裁成各类纹样贴在毡或布底上进行缝缀、锁边,形成刺绣装饰。此种手法常在制作绣花毡子、蒙古包门帘、驼鞍等作品中。此种方法用料简单,是兴安盟蒙古族刺绣常用方法之一。混合类,顾名思义就是多种方法并用形成的刺绣作品,至少涵盖两种刺绣方法制作而成,比如贴花和绣花并用制作蒙古袍,套古其呼与绣花并用制作蒙古靴子等。
三、兴安盟蒙古族刺绣工艺特色及与现代工艺的融合
(1)兴安盟蒙古族刺绣的艺术特色。兴安盟蒙古族的刺绣以朴素鲜明的色彩,明快的线条,灵快的针法,精细而又粗犷的刺绣工艺为特色,通过采用不同的材料,彰显刺绣者独特的审美和情操。朴素鲜艳的色彩运用是兴安盟蒙古族刺绣的工艺特色之一,由于长期受到藏传佛教文化及审美的影响,常常采用召庙建筑彩画中的“退晕法”,使刺绣作品的层次鲜明而又协调,明朗处不耀眼,强烈处不刺激。而且刺绣的内容都是极为简略的自然事物,以各种花卉、绿植为主题进行刺绣,通过明暗、粗细的对比,简单而又厚实,独具特色。兴安盟此次于设计精心、线条明快,刺绣之前都会细细琢磨图案和构思,色彩搭配别具匠心,在用灵巧的双手绘制成型,在此基础上再动针刺绣,各种构思和想法变成各种刺绣晶。兴安盟蒙古族刺绣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其主要内容多以描写大自然中存在物质为主,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刺绣的内容既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又彰显了积极向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风貌。兴安盟蒙古族刺绣绣工精细而又粗犷、针法活泼。也是民族性格特征的一种体现。
(2)兴安盟蒙古族刺绣与现代工艺融合发展。在漫长的刺绣实践过程中,兴安盟地区传统的蒙古族刺绣的针法有很多,具体包括齐针、散套、施针、接针、打子和莎吐兰敖由呼等针法,不同的针法绣出的作品会有不同的质感,给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刺绣者会习惯使用一种或多种刺绣针法,通过不同的针法绣出别具风格的作品。
随着地区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同类工艺的对话与交流也越来越频繁,通过分散吸取和集中呈现等多样化方式,兴安盟蒙古族刺绣与全国各地的刺绣工艺进行着频繁的互动和交流,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中激发了刺绣工艺的新融合和新发展,为兴安盟蒙古族刺绣注入了心得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顶柱,科尔沁刺绣[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敖其,斯琴.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服饰之科尔沁服饰[J].内蒙古画报,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