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卿
摘 要: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艺术的品味、剖析阶段,在读通弄懂的基础上,体验作品的情感,了解作品的思想,明白人物性格特色的表现技巧和语言艺术性。赏析中,正确把握语言的角度,才能进行恰如其分的赏析,文学作品的人物外貌、心理、行为,事件的详略次序等等都要运用描写、修辞、语法等进行规范,因此,文学作品赏析中语言角度的把握,对提高作品赏析的质量非常重要。文章结合不同文学体裁作品,对作品语言分析的角度选择进行了研究探讨,涉及语言的巧妙运用角度、语言的修饰角度、语言的表达角度、語言句式的变化角度、用词得当的语言角度五个方面。据此把握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发掘作品的语言美和作者的思想美,提升文学作品赏析水平。
关键词:文学作品;赏析;语言角度
文学作品中艺术化的语言,是构成作品特色的重要标志,比如,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相比较,其艺术性、趣味性截然不同,从阅读感知方面来说,诗歌的语言有些抽象,不如散文语言通俗易懂,较为接近经常应用的文字语言。因此,从语言角度分析文学作品、分析人物、分析事件,来评判社会现象、社会本质和人的本性,深刻理解文学作品创作者的意图,获取不同的精神体验,能够有助于个性化思考能力的培养,促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正确发展。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运用,不同体裁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大致角度有五个方面:语言的巧妙运用角度、语言的修饰角度、语言的表达角度、语言句式的变化角度和用词得当的语言角度。本文结合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实例对这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语言运用的艺术性,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语言特征,这对于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欣赏水平大有裨益。
一、从语言的巧妙运用角度赏析
语言的巧妙运用,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强化情感效果。精炼的语言,能够提高沟通效率;机智善辩的语言,能够使人避开突发的尴尬局面;幽默的语言,会使交流的人身心愉悦,风趣盎然。鉴赏文学作品抓住语言巧妙运用的角度,有助于提纲挈领,强化赏析效果。
(一)明确语言运用的结构
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结构,在具体的段落上,表现为顺序结构、倒叙结构、承上启下结构、概括与具体结构、由表及里结构和由外到内结构等,比如,概括与具体结构的语言运用。“魏格纳天性好动。在病床上,躺不住,坐卧不安,对着墙上的地图发呆;走到地图前,用手指画地图上各大陆的海岸线……”一句“天性好动”概括了“坐卧不安”“用手指画海岸线”的具体行为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二)理解语言的含蓄作用
好的文学作品,最忌讳语言的直白,含蓄的语言会增强朦胧感,给人创造优美的意境。在文学作品赏析过程中,理解语言的含蓄作用,能够提高赏析水平。比如,诗歌的赏析,往往遇到很多含蓄的语言。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含蓄地赞扬了年强人革命斗志旺盛,敢说敢做,蔑视旧中国权贵的思想。
(三)掌握语言的修辞手法
运用修辞方法也是艺术化语言的表达方式之一,具有强烈的渲染作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以及对仗、反复等等。赏析文学作品过程中,主要体验运用修辞手法创作的语言产生的情感效果,把握其生动形象的本质作用。比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些对仗、反复性的语言,表示了强烈的递进语气,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愤怒。
二、从语言的修饰角度赏析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修饰不仅仅是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包括语言的短小精悍、语言的幽默风趣、语言的含蓄隐晦和语言的委婉磅礴等等。作为文字语言,经过精心修饰,往往起到匠心独到的效果,比如,相声小品中的妙语连珠,抒情散文语言的气势磅薄,诗歌情话的婉转悠扬,小说白描语言的入木三分等,这些语言,都是经过作家大师的反复修改、修饰,以满足情感表达的效果,凸显语言在作品中的强烈作用。
三、从语言的表达角度赏析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元素,文学作品是语言的有效载体,没有成功的语言表达,就没有千古文章,所以说,语言的表达方式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赏析中极为重要。首先,不同题材语言的正确选用。众所周知,小说有小说的语言表达方式,散文有散文的表达方式,诗歌有诗歌的语言表达方式,曲艺有曲艺的语言表达方式,戏剧有戏剧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同一种题材的文学作品,又有很多表达形式,而且语言也具有特色。比如,戏剧分喜剧、悲剧、正剧,不同的剧种从产生根源又区分为京剧、越剧、黄梅戏、河北梆子、秦腔等不下百余种,总而言之,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口头文字语言表达的不同形式的载体,起源于人们的生活,又为人们的生活服务,提供感情丰富的精神食粮。其次,不同表达手段语言作用。常见的语言表达手段,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记叙,二是描写,三是议论,四是抒情,五是说明。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不常用的语言表达形式,就每种语言表达形式来说,也分很多种方法,比如,记叙文的语言表达,有正叙、倒叙、插叙等不同的方法,作家之所以要这么巧妙地运用语言的表达方法,其目的就是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强化作品的感人效果。在作品的赏析中,读者个人色彩和主观性所展示的个性化特点比较显著,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引起心灵的共鸣,产生感人的效果,对人的精神产生刺激作用,语言的运用方法手段等也就达到了相应的要求。再次,注重生活知识的积累,提高语言表达方式赏析的水平。汉语言传承了五千年,很多成语典故、寓言故事、生活谚语等在文学作品的表达方法中经常用到,在文学作品的赏析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活阅历,不了解历史典故和谚语的内涵,也就无法欣赏作品语言的特色和优美情感,一方面读者的欣赏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可能对作品的思想产生曲解。总而言之,作家在创作中,语言表达的手段方法大都是综合运用的,都是为了增强可读性和语言的情感效果。在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过程中,注重从语言的表达角度进行细致入微的赏析,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思想生平、历史的局限性等方面来理解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性、艺术性和艺术技巧,从而体验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获得艺术享受。
四、从语言句式的变化角度赏析
陈述、疑问、感叹等语言句式,是文学作品中作家表达情感的创作工具,在具体的作品中,同样是一句话,陈述的语言效果不如疑问式的语言效果鲜明。比如,诗歌《无产阶级》的开篇“谁说,无产者一无所有?爷爷,就有过锁链,系着一代又一代的痛苦”,強烈的疑问语言句式,使读者感到耳目一新,把“无产”与“锁链、痛苦”紧紧地相互联系,一下子激发出“无产者”要打破封建统治牢笼的斗志,给人以精神振奋和不忘苦难的精神动力。赏析文学作品时,对作品的语言句式变化运用的特色要有了解和认识,了解和认识语言句式的运用特点,才能掌握作品题材的特点、人物的性格、故事的情节等文学作品的实质内涵,提高人的阅读能力和赏析水平。人的七情六欲在文学作品中的流露,全靠语言句式的转换运用,巧妙搭配,才使文学作品有血有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产生不朽的效果。
五、从用词得当的语言角度赏析
汉语言的词汇极其丰富,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产生的意义或褒义,或中性,或贬义。用词得当和遣词造句恰如其分,在文学作品创作中非常重要,对于文学作品的赏析来说,从用词得当的语言角度赏析,能够感受语言的魅力,或抑扬顿挫,或简短有力,或气势高昂。随着历史的变迁,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产生了很多新词,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汉语言的变化发展,通过从用词得当的语言角度赏析文学作品,主要掌握新词新语产生、发展和运用的规律,培养在生活中关注语言的意识,以提高对语言运用的判断力,学会从用词变化中摸索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从而理解作品表现的时代思想和知识文化的空间,能够深层次地梳理和透视流行文化的作用。新词的大量出现和运用传播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传统演绎、科技发展、文化流行等不无关系,比如,“胡说”一词的产生、推广和应用,就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在古代,中原居民把西北少数民族称为“胡人”,胡人与中原居民在语言交流中,由于语言不通,存在障碍,说话听不懂,后来,人们把不顺耳的话,称为“胡说”一直沿用。在作品的赏析中,通过用词的恰当和词汇的变化可以领略语言的文化蕴涵,从新词出现,到旧词退隐的过程中,探究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变化,了解历史文化传承的来龙去脉。
六、结语
把握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不仅跟读者的生活阅历有关,也需要有娴熟的赏析技巧,对于不同类型、题材的文学作品,都有不同的赏析方式方法,而且文学作品的赏析是系统工程,包括遣词造句、语法修辞、表达效果等多个层次内容的赏析,因此,赏析作品不可以“断章取义”,应提纲挈领,整体欣赏。
参考文献:
[1]马晓芳.文学作品语言赏析教学模式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8(8):111.
[2]王馨忆.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7(10):57.
[3]卢艳凤.文体学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重要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121-122.
[4]李庆华.功能视域下文学作品的美学鉴赏[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53-55.
[5]黄萍.论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中的创新性思维培养[J].名作欣赏,20011(4):139-140.
作者单位: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