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理工科高校人文学科的作用研究

2019-12-09 01:56王静修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人文学科双一流

王静修

摘 要:理工类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部分高校已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实力。从优化学科结构、培养一流人才及传承国家文化三个角度,论证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重视人文学科建设;通过借鉴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文科建设和教育经验,指出发展人文学科是理工类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必然路径之一;从发展定位、制度保障和师资队伍三方面提出理工类大学发展人文学科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理工类大学;人文学科;世界一流

自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来,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加快。当前,理工类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仍占有相当比例,这些大学拥有雄厚的理工学科优势,不少已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条件,是我国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主力之一。然而,作为以理工科为优势学科的特色大学,其学科发展不平衡,尤其人文学科发展缓慢,文理隔离等情况依然存在。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其发展视野,而且也影响到其冲击世界一流的步伐。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高度重视人文学科建设

1.重视人文学科是打造一流学科、优化学科结构的需要

要建世界一流大學,首先要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学科一般指知识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1]学科建设状态体现高校的整体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它不仅可以带动学校的科学研究,提升其知识创新水平,而且还肩负着培养学术大师和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建立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一直是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核心。由于长期采取苏联模式,我国大学普遍注重专才培养而忽视通识教育,重视应用学科而忽视基础学科,重理轻文,学科结构不合理、特色不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尤其许多理工类大学除开设几门思政课外,几乎没有其他人文科学的教育内容。经过调整,我国许多理工类高校虽已增加了一些人文学科,却依然没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当前,世界一流大学里学科的发展趋势是边缘交叉、文理融合,多元化、特色化发展,人文学科的作用日益重要,这给我国大学的学科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很好借鉴。

受长期专业教育影响,我国大学中存在大量专业性较强的单科或多科大学。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时,不可能一味求全、求大,都按综合型大学的模式发展,而必须同时建设一些富有特色的、一流的专业性大学。许多理工类大学学科优势明显,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实力,成为实施这种方案的最佳选择之一。在这类大学里,进行全面补充和完整建设学科的办法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较好的办法应是在现有优势学科基础上加强“支撑学科”建设,打造特色学科群。对于所增学科,除须考虑科学研究的关联性外,尤其要考虑人才培养的全面性、系统性,而这就需要学校有大量相宜的人文学科做支撑。事实上,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弥补理工类大学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的短板,一直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不二选择。这不仅有利于理工类大学建立系统、综合、基础扎实的一流学科,而且可以转变“狭窄”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来说,还是其建构各自不同大学课程,形成特色优势学科结构,从而改变“同质化、无特点”办学格局的一剂良方。

2.重视人文学科是培养一流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

国家发展教育先行,主要在于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当前,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科学发展突飞猛进,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既具备科学素养又有一定人文修养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时代宠儿。培养文理融通、各种知识渗透互补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一流大学育人的首要选择。长久以来,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院校一直将培养“适用人才”作为优先发展目标,注重对人的科学理性、物质需求和生产技能的发展,而忽视对学生在社会责任、道德自律和终极关怀上的培养。这样培养的学生只“专”不“通”,灵活性、创新性和全局观念不强,难以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严重影响高素质人才的产量,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有很多不利影响。

由于技术人才在现代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中进行大量的科学教育本不为过。然而,如果只重视科学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知识的培养则存在着一定问题。若盲目推崇而忽视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教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会畸形发展,变成“经济人”或“工具人”,而不是目的意义上完整健全的人。这样的学生,专业技能越强,可能越会因为缺少人文关怀、理想信念而产生与自然、社会、他人乃至自我内心的更大冲突及矛盾。因此,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是全方位的,先要注重“做人”的培养,然后才能是“做事”。大学在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时,必须同时注意对其人文素质的教育。先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将其培养塑造成一个和谐、完整的“人”而不是“工具”。正因如此,世界一流大学都非常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真正的一流人才,而“人才”不仅是发展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更是提高民族素质和使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

3.重视人文学科是建设一流文化、传承国家文明的需要

文化是民族的脊梁。大学是保持、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要机构。古往今来,教育都对一个国家的文化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中仍存在重知识、重科学,而轻视文化传承和人文教育的现象,这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家文化传承都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院士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科学,一打就垮;但如果没有文化,不打自垮”。[2]因此,作为肩负为国家培养人才重任的大学,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文化教育,重视学校的人文学科建设。

从世界范围看,人文文化教育往往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由于科学没有国界,价值中立,它仅仅提供理性工具,解决不了人们在信念、伦理、终极关怀等方面的问题。而文化则具有民族性和差异性等特点,优秀的民族人文精神可以引导人们积极向上,陶冶情操,追求人性的完美,在塑造民族和振兴国家方面作用重大。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提出,大学要将文化传承作为其基本职能之一。[3]这不仅给我国当代的大学发展指出一个方向,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人文学科发展的春天;不仅对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文化有积极重要影响,而且也势必为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繁荣打下重要基础。

理工类大学冲击世界一流的人文学科发展路径

1.确立层次清晰的人文学科发展定位

当前,我国理工类大学人文学科建设中存在的最重要问题是定位模糊、没有特色。它们一般仅作为单独的招生专业而“点缀”于学校,很少能像政治、外语等必修课那样同其他学科产生联系。这种文理隔绝的现象,严重限制了人文学科在全校育人和学科交叉创新方面的作用发挥。根据层次和水平,大学文科教育一般可分为着力于人才基本素质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趋向于职业性定位的专业文科教育两种。前者不在于培养将来从事文科领域的工作人才,而是对所有专业的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与熏陶;后者则是为将来从事某文科领域的工作做知识准备。显然,在理工类大学发展人文学科应着重发展那些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重要影响的学科。贵在精而不是多,要以原有优势学科为中心进行专业匹配,建立特色人文学科群。对于实力较强的理工科重点大学,更要注重在传统优势学科与人文学科的结合部分来寻找空间,发展与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交叉、边缘学科。要注意处理好特色和主流的关系,其主流学科要出精品,而人文学科则要重特色。当然,这个特色也应坚持按一流的学术标准,力争达到世界一流。

2.建立宽松适宜的人文学科发展制度

除了不被重视和发展方向不够清晰之外,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着一种按理工科思维来发展人文学科的现象,在建设和考核时过于强调科学性、标准性和效率性。而人文学科由于大多属于灵活多样的“软科学”,并不都适合采取理工式的、量化评价体系。例如:以科研评价而言,文科就同理工科有明显区别,由于研究的基础性、效应的滞后性和评价的差异性等,如果按照理工科的标准评价,往往会导致教师的短视和急功近利。因此,探索与人文学科发展相适宜的保障机制势在必行。

人文学科的发展除了要有一个科学、明确的定位以外,能否持续、健康保持下去也同样重要。这就需要建立一种长效的管理和工作机制,在人文学科仍处于弱势时尤其需要进行专门的机制保障。鉴于理工类大学文科发展普遍较弱的情况,建立从学校层面上加强人文学科发展的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人文学科发展或规划部门,通盘考虑全校人文学科的协调发展应是必须之举。用同行评价和优质取胜的办法取代当前的量化管理,鼓励经过时间积累而出的精品,而不是用“不发表就死亡”的简单做法来刺激产生大量“庸品”。针对当前文科经费较少的现象,也需要通过完善制度来保障。要探索不同于理工科的文科经费支配办法,充分调动人文学者研究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人文学科从业人员较少的制度,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人文科学研究,从而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世界一流的人文学科。

3.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文学科师资队伍

教师是大学发展的主体,建设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当前,我国理工科特色大学要建设一流的人文学科,最为缺乏的就是大量高素质的人文教师。在长期专才教育的影响下,我国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一直存在着文理分离的倾向。目前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大多都是按单一专业模式培养出来的。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少有机会接受人文和科学知识的综合教育,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能力往往被局限于一个狭窄的学科领域,很难适应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要求。对于人文教师来说,科学技术往往是高深莫测的,因此其很难在教学中贯穿和体现科学的理念,从而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因此,理工类院校不仅要有目的地引进大量人文教师,而且还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师资培养。先有一流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人文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地传授给学生。因为人文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对人生和世界的理性认知,而且还要从情感上、意志上、精神上培养和熏陶学生的文化修养。这就要求人文教师必须“德艺双馨”,具备更加高尚的人格。如果教师本身没有信仰追求、开阔胸怀和崇高境界的话,则学生的精神境界也无从提高。所以,对人文教师的选拔必须有更加严格的思想和道德标准。尤其要重视对有建树的大师级人物的引进和培养。同时,通过建立宽松、合理的人才晋升和流动机制,想方设法吸引人才,提高人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实力较强的理工科重点大学更要着眼长远,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角度,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人文师资队伍。

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教改项目“理工院校本科通识教育課程设计的现实路径研究”经费资助

参考文献:

[1]学科建设[EB/OL].(2018-11-15)[2019-09-13].http://baike.haosou.com/doc/6795340-7012066.html.

[2]杨叔子.人文教育:民族之基,人才之础—兼谈要重视办好文科[J].中国高等教育,2000(15-16):21-22.

[3]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2011-04-25)[2019-09-17].http://www.china.com.cn/v/news/2011-04/25/content_22433115.htm.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人文学科双一流
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
别再这样为人文学科辩护了
互联网+环境下人文学科教改的实践研究
论高师人文学科教师教育者的“师士”使命的源起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双一流”后,高校改革何处去?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建设特色课程 展现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