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分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课程教改中的作用

2019-12-09 01:54谢姿媚
大观 2019年10期
关键词:音乐课程对分课堂教学改革

摘 要: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合理而机动分配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开发学生的思辨和实践能力,是契合于教改需求的课堂教学和管理模式。将对分课堂模式应用到高校音乐教改过程当中,可以有效改善学生自主性不强、参与度不高的状况,提升高校音乐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对分课堂

注:本文系2018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对分课堂在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与实践”(2018JGA250)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学新全面分析当前高校教学現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心理机制出发,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师生交互、同辈交互的作用,基于这样的理念,他在2014年提出“对分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的提出及其广泛应用,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必然结果,在这一背景下,音乐课程的课堂上出现了与其他专业一样的状况,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下降严重影响了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新时期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探讨“对分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课程教改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音乐课程教改及其面临的问题

高校作为综合素质人才和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理想的教学状况应该是师生在课堂上互动频繁,课堂氛围融洽。而当前,高校音乐课程的课堂上却呈现出“学而不习、知而不识、文而不化”的状况,这一状况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间接原因是课堂教学模式陈旧。音乐课程作为高校专业培养和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内容,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纠正与解决,那么将会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的技能不足和素质人才素养偏低的结果,最终影响新时期专业艺术人才和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

虽然近年来诸多高校逐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推进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而,非常有必要对高校音乐课程教改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以寻求科学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高校音乐课程教改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音乐教育体系的断层。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音乐教学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教材、师资到课程设置,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过程,音乐课程在人才的全面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现阶段音乐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参差不齐,一些发达地区逐渐将音乐课程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一些落后地区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音乐课程是缺位的,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既有应试教育的阻碍,也有教学资源和条件的失衡。不管怎样,这些现实原因的存在导致很多学生步入大学后才逐渐通过选修或必修的方式真正接触音乐课程。学生的音乐基础不一,为教师的授课带来很大的困难。

其次,现行的音乐课程教学及管理方式存在诸多局限,如传统教学目标和教改目标衔接困难,走班选修或合班必修的方式给音乐课程的模块设置造成困难,一对多的教、管难度较大等。传统教学目标下教师会忽视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对知识的掌握,在教改目标下,以学生为主体,会影响教学的进程;另外,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下,很多学生为了修满学分而选择一定的音乐课程,大大较低了音乐课程设置的初衷、弱化了音乐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作用。

最后,音乐课程教学课程中的教育理念存在冲突,而且评价方式对教改造成了约束。这主要表现为高校中一部分音乐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下教育能力不足,不能够将教改所提出的目标、标准和要求全部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很多高校在推进音乐课程教改中提倡“将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便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原则,甚至避重就轻,对于学生提出的简单问题也不予回答,让学生处于为“完全自主”的学习状态。除此之外,多元主体的评教方式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束缚,学校其他教师、学生等多主体进行评教,每个主体参与音乐课程教学的程度不同,对具体课程的环节和评教的多方面理解不同,因而对整个课程和教师的评价也就不同,这样很容易对音乐教师及其课程形成客观、中性的评价。为了在评教中得到一个较好的成绩,很多音乐教师会衡量多个主体对自己的看法,维护好多种关系,最终被束缚手脚,影响了音乐课程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对分课堂模式的理念及本质

(一)对分课堂的理念和特点

众所周知,音乐课程作为音乐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及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教授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对中外音乐发展史、音乐创作方式等课程内容进行理解吸收,并且按照老师的思路去思考和记忆。这种教学方式是单向的,即从老师到学生,而不是交互循环的。除此之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还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索造成束缚,使得学生不能够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音乐课程教学中诸多问题的显现说明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音乐课程实际教学,因而,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音乐教师的教学激情与学生的学习激情紧密结合。

在众多教学模式中,对分课堂是一种可以改变当前高校音乐课堂教学状况的模式。对分课堂既强调学习自主性的构建,也注重课堂教学的情景互动,讲求把教师的“讲”与学生的“思、学”相结合。“对分课堂”这一模式的具体操作是把课堂时间进行对分,即把一半时间给老师,一半时间给学生,先教后学、互动互练。对分课堂把课堂教学划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课堂教授、内化吸收和课堂讨论。课堂教授是教师的时间,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内化吸收是完全的学生时间,学生在教师讲授之后,结合其他学习资料对老师所讲内容进行理解、消化和掌握;课堂讨论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时间,学生针对课堂所讲内容,将所存疑惑进行交流,并进行相互解答,从而在分组讨论中进一步对课堂知识做到深层次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时间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听讲、自学、自练与讨论的递进方式,对课堂进行构建,增进师生互动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对分课堂的本质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在于“授业解惑”,更在于“传道”,这一教育本质我国古代教育家韩愈在《师说》的第一句便交代得很清楚。教育的本质是传承,这种传承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一种智慧和思维的传承,因而,无论何种专业、哪种课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发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对分课堂的本质与教育的目的完全契合,对分课堂通过对课堂时间的划分,从讲授引导到自主學练,再到讨论互进,可以训练学生形成批判性的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通过一门课程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另外,对分课堂是针对所有学生而言,为所有的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交流学习的机会,最终通过鼓励自主思辨将教育教学落实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上来。因此,需要明白的是,在对分课堂中,学生参与互动只是一种形式,能力的提升才是这一教学模式的目的。

三、对分课堂在高校音乐课程教改中的作用

(一)明确师生角色,增强教学活力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简单的话指明了教师讲授的目的并不是增加学生的知识量,而是引导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思维和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绝不是施予者的角色,学生也并不是扮演被动接受者的角色。高校音乐课程教改的目的之一便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的固定角色,让师生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随时转换,以活跃音乐课程的课堂教学氛围,增进教学效果。对分课堂模式将整个音乐课程的课堂教学分为三个环节,在三个环节当中,师生的主体角色发生转换,但是这种角色转换的目的非常清晰,那就是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三个环节中,从老师主动教授,到学生自主消化,再到师生交互讨论,教师引导学习、交互答疑的角色得到充分的体现,与此同时,学生自主学习、交互讨论的角色也得到体现,完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固定的传授者和接受者的角色。

(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隐性知识的获得

高校音乐课程的教改提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在对分课堂模式中,学生在音乐教师教授完课程内容后,需要自主对相应的课堂知识进行理解消化,并以作业、讨论的形式强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一过程其实是学生对音乐课程知识体系自主构建的过程,学生结合老师的引导与自身的学习经验,通过对分课堂的三个环节,逐步建立起对音乐课程的学习体系,形成长时间的记忆,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在学生自主内化的过程中,不仅强化了对音乐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还增强了隐性知识的获得。据英国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隐性知识概念,人在学习一种知识或技能的同时,会逐渐掌握一种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而这种学习方法和技巧便属于隐性知识范畴,隐性知识一旦获得,会长久地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对人们之后的思维和行动具有指导作用。对分课堂在高校音乐课程教改中的应用,在提升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参与度的同时,还可以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发现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效促进学生对隐性知识的获得。

四、结语

“对分课堂”是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全新探索,为音乐课程的教改注入了新的血液。但是,在充分发挥“对分课堂”在高校音乐课程教改中的作用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的结合,慢慢探索并创新音乐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发挥“对分课堂”在音乐课程中帮助学生养成思辨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2]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653-658.

[3]许月良.关于“对分课堂”的理性思考[J].湖南教育,2016(9):29-30.

作者简介:

谢姿媚,河池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音乐及音乐教学。

通讯作者:曾宏华,河池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音乐。

猜你喜欢
音乐课程对分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