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涛
(黑龙江省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目前,临床上对于脑卒中以神经学检查、电脑断层扫描或核磁共振检查为主,并将其视为“金标准”,但是检查所需时间较长,费用较高,难以在基层医院推广。研究表明:将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用于脑卒中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但是该方案尚需验证。本研究以2014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3例作为对象,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像学特点,报道如下。
选择2014年7月—2018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3例作为对象,男31例,女22例,年龄(41~68)岁,平均(58.57±5.61)岁,病程(5~27)h,平均(10.59±3.51)h。脑卒中部位:内囊梗塞15例,枕叶梗塞18例,额叶梗塞13例,小脑梗塞5例,脑干梗塞2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中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2)均经过神经学检查、电脑断层扫描或核磁共振检查确诊;(3)符合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检查适应证。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或病情持续恶化,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2)合并颅内感染疾病、肿瘤疾病或伴有急性感染性疾病史者。本研究均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管下完成。
(1)仪器与设备。采用Avanto型MR扫描仪(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2)检查方法。检查时取俯卧位姿势,头部先进,扫描过程中保持身体不动,利用22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经肘正中静脉建立静脉通道。以矢状位、横轴位T2WI及矢状位T1WI完成患者进行6次平扫,第2~6次为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前注射轧喷酸葡甲胺对比剂5mL,速度2.5mL/s,增强扫描完毕后利用单体素对患者行1H-MRS波谱扫描,结合每一位患者情况设置相关参数:TE2000ms/15ms,NEX=32.0,连续进行192次激励;扫描前对患者完成水抑制及均行匀场,选择ROI,获得病灶部位,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及乳酸(Lac)。(3)数据后处理。图像扫描完毕后将获得的原始数据传输到MR主机工作站,完成动态增强图像处理,分析ROI区域病灶情况。绘制病灶增强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利用配套软件对1H-MRS原始数据进行频谱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3例脑卒中患者均经过神经学检查、电脑断层扫描或核磁共振检查确诊,患者均完成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检查,最终确诊51例,与金标准诊断符合率为96.23%(P>0.05)。磁共振波谱分析下NAA/Cr(1.42±0.53)、Cho/Cr(1.22±0.43)、Lac/Cr(0.42±0.04)。
目前,临床上对于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脑肿瘤、脑白质和脑灰质疾病、癫痫及代谢性疾病等,尤其在颅脑肿瘤患者中研究相对较多,利用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能实现肿瘤与非肿瘤的鉴别。同时,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还能鉴别垂体瘤、脑内肿瘤,确定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等;而在心脏中更多的将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用于心肌缺血、心肌病等,该检查方法具有无创性,能完成机体内能量代谢的异常变化情况。近年来,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患者均完成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检查,最终确诊51例,与金标准诊断符合率为96.23%(P>0.05)。由此看出:将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用于脑卒中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是测定活体内某一特定组织区域化学成分的唯一无损伤技术,是磁共振成像技术和磁共振波谱技术结合产物,是在磁共振基础上又一种新型的诊断方法。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获得的影像更加直观,是一种非入侵的、直接的观察组织代谢检查方法,能了解各种代谢产物的表达水平,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将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用于脑卒中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具有典型的影像特点,能为后续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