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戏剧的回顾与展望
——“纪念《戏剧艺术》创刊四十周年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2019-12-08 03:33
关键词:戏曲戏剧教授

2018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戏剧艺术》编辑部承办的“纪念《戏剧艺术》创刊四十周年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来自国内外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会,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学术研讨、经验分享及意见交流。会议组织了8人次的主题演讲,近70位学者宣读了论文,涉及戏剧理论与艺术实践前沿趋向、现当代话剧史、古代戏曲史、现当代戏曲发展、戏剧文化交流、戏剧教育等多个领域,体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多元的研究方法、丰厚的学术含量,可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戏剧研究成果的集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学术意义。现就学术讨论中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中国话剧史论研究

1.中国现代戏剧精神与“戏剧观大讨论”审视

南京大学董健教授认为中国戏剧艺术研究关涉现代精神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可小觑。戏剧研究应立足五四的批判精神和现代启蒙主义的思想精华,致力于迈向更高的阶段。中国艺术研究院马也研究员充分肯定了董健教授对戏剧的人学精神与人学定位的坚持,强调戏剧用来表现人的功能。马也回溯了80年代的“戏剧观大讨论”,希望戏剧学院和《戏剧艺术》围绕着戏剧的最高功能和最高使命,即人与人性的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廖奔认为“戏剧观大讨论”开时代风气之先,同时肯定了《戏剧艺术》作为理论期刊对戏剧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希望刊物在学术品性、国际视角、理论锋芒方面继续坚守,和新时期戏剧继续相伴而行。

南京大学陆炜教授将其在沪求学时亲历的“戏剧观大讨论”称为“一段激动人心的岁月”,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提出了戏剧观讨论并未发生转向的观点,同时将其定位为给戏剧形式革新打破认识障碍、破冰开道的一场讨论。

2.中国话剧史研究范式解析

对中国话剧史研究范式的关注是本次会议的亮点之一。上海戏剧学院陈军教授认为,中国话剧研究已经历史地形成了三种范式:戏剧文学研究范式、舞台审美研究范式和社会文化研究范式,其中戏剧文学研究较为充分,舞台审美研究相对逊色,社会文化研究起步较晚,相对薄弱和滞后。现在中国话剧史的编纂仅停留在戏剧文学研究范式和舞台审美研究范式二者简单结合的层面上,这是不够的,还应加上社会文化研究范式,把话剧演出的反响、传播和接受纳入考察范围,今后中国话剧史的“重写”应建构三位一体的综合的立体的书写格局。他还从中国话剧史料建设、中国话剧理论与批评的深化、中国话剧经典的诠释以及中国话剧研究方法论等方面对中国话剧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

南京大学马俊山教授概括了近四十年来中国话剧史研究的四个转变:从工具论到主题论、从偏重价值到思想艺术并重、从无机整合到有机整体、从中国大陆到两岸四地。他指出这些变化集中体现在价值论和工具论两大学术范式以及向艺术史范式转化当中,他提出,如果说《中国话剧通史》的核心概念是“战斗性”,《中国现代戏剧史稿1899-1949》的核心概念是“现代性”,《中国话剧艺术史》则宣告了一种新的学术范式的诞生,它的核心概念是“诗化现实主义”。但是新的学术范式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期待话剧史研究有新的突破。

3.中国话剧名家名作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胡德才教授认为话剧《原野》展现了人的真实性和复杂性,将人性的困境演绎到极致,而对人性困境的演绎和思考主要是通过对仇虎的复仇悲剧和焦母与金子婆媳冲突的描写来实现的。复旦大学教授梁燕丽在现代性的视野下对田汉和马森的独幕剧进行了平行研究,并着眼于他们剧作中对现代与传统以及远方与未知的探讨。上海戏剧学院徐珺副教授通过重读《国剧运动》原典,试图掘取以余上沅为代表的戏剧教育家的早期思想,并认为从戏剧教育的角度而言,其思想于当时乃至后世的社会是有益的。南京大学丁芳芳副教授以余上沅、熊佛西等人的抗战剧场理论和实践为例,提出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所形成的剧场“新”理念、“新”实践、“新”文化特质深受二战时从欧美到苏联世界戏剧社会教育理念的影响。赣南师范大学教师简贵灯概述了周剑云创办“明星”之前在上海的戏剧活动,总结了他在民国初年传统剧评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做出的贡献,并且对其姓名、别号和籍贯进行了考证。厦门大学教师许昳婷认为,向培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戏剧批评以表达“真情绪”为核心,确立了戏剧批评的价值尺度和评判方法,或许也能对当代中国戏剧批评提供新思考。陈秋婷认为,田汉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五四”戏剧文化为论说基点梳理20世纪以来戏剧的发展脉络,这一行为对当下戏剧图景建设也具有值得借鉴的意义。上海大学博士后李霖提出,南国戏剧在剧本文学、导演、表演以及剧场艺术方面完成了从新剧到话剧的现代转型,对中国传统戏曲的现代化革新作出了有益尝试,而这种艺术现代转型更是在某种意义上诠释了中国话剧与戏曲之间互相博弈、共生共荣的关系。

在解读中国当代话剧艺术的议题中,南京大学胡星亮教授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社会剧的发展历程,将其发展趋势总结为从对民俗风情的批判到社会批判以及政治批判,肯定了这期间台湾社会剧在形式和美学表现方面的探索创新,也指出“相声剧”“报告剧”“行动剧场”“后现代戏剧”等形式在批判现实的同时缺乏戏剧的审美建构。浙江大学胡志毅教授从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下焦菊隐、林兆华和孟京辉三位导演对老舍《茶馆》的不同呈现切入,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话剧经典的改编进行研究,探讨了以西方后现代主义或后戏剧的戏剧构作之名对《茶馆》的颠覆和解构。江苏师范大学王艳芳教授以白薇、濮舜卿、白峰溪、沈虹光等女作家及其作品为例,剖析了百年来的女性话剧,认为其中缺乏女性主体意识,在仅有的几位女性剧作家的涉及女性问题的作品中侧重的也是社会批判和道德谴责的主题,与其说是“女性剧作”倒不如说是“女性问题剧”更为恰当。

戏曲史论研究

1.戏曲本体诠释和古代戏曲史探讨

广州大学刘晓明教授作了《我们是如何认识一张桌子的——发生戏剧认识论中的客体生产》的发言,从中国传统戏曲《三岔口》中的桌子演变入手,结合柏拉图、黑格尔、罗素等西方哲学家对桌子的认识,探讨中国古典戏剧中客体产生的认识论意义,并提出“剧场昧式理论”加以解释。山西师范大学王苏生教授认为对戏曲观的研究可以解决戏曲本体模糊和忽略、理论滞后的问题,或能弥补戏曲研究之不足,而在“观念史”视域下进行戏曲观研究从而建构“戏曲观念史”应该是一条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武汉大学邹元江教授从《易经》中的 “类归”思维的核心——“易简”思维入手,推衍出中国古代审美感知以刚柔、动静、黑白、虚实等为主导倾向的“类”思维特征,并提出“类”思维对戏曲艺术的审美谱系创造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而表演的程式化、扮演的假定性、空间的虚灵性和故事的更改性则构成了审美谱系的不同层面。

南京大学解玉峰教授认为“‘昆山腔’简称‘昆腔’,又称‘昆曲’‘昆剧’”的观点是笼统含混的,试图通过梳理古籍文献对这三个概念进行明晰的界定和辨析。华南农业大学徐燕琳教授对王骥德《曲律》中的戏曲文体思想进行了论述,认为《曲律》中对“体”的认识、对戏曲规范的强调、“剧戏”观念、“大雅当行参间”的戏曲思想以及坚持曲本位和曲体之“正”等文体实践都深可赞叹,是中国古代戏曲问题观念形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华东师范大学李舜华教授提出曲学的独立是晚明文学暨以四部分类为基础的传统学术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的显著特征之一,而传统曲学独立的根本路径可以概括为“从乐学到诗(曲)学”。华东师范大学程华平教授以民国时期考察明杂剧的戏曲史著为研究对象,既肯定它们初步构建了明杂剧研究的现代学术格局的历史成就,也指出它们存在的不少问题。

杭州师范大学钟明奇教授将李渔和汤显祖的戏剧创作进行比较,认为两人之中存在着很不相同的人格境界、创作定位与创作态度,从而其戏剧作品的思想深度、艺术创新也相去甚远,这也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提供了极为生动的历史镜鉴。

2.戏曲现代化考察

对戏曲现代化进程及典型个案的考察也是本次会议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以豫剧为例,广州大学康保成教授通过梳理著名作家易君左在报刊上发表的大量剧评,为豫剧史和樊粹庭研究提供了一批新材料,同时对目前传统戏曲是否可以现代化、戏剧化的讨论具有启迪意义。河南大学地方戏研究所所长张大新教授追溯了豫剧孕育的源流和衍变的过程,同时提出20世纪30年代樊粹庭倡导组织的豫剧改革引导豫剧成功地进入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该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孙建杰提出,20世纪上半叶三次大的戏曲改良思潮和实践使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实现了自内而外的全面变革,更为世人呈现了一个中国地方戏曲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相对成功的样本。此外,同样来自该所的教师徐芳芳从编纂内容、体例特色等方面论证了《樊粹庭文集》的学术价值。

杭州师范大学的徐大军教授则以河南高台曲《关公辞曹》为切入点,提出戏曲现代化需要面对传统戏曲所负载的知识体统和情感体系,需要注意局部与整体、过去与现代、编剧与观众三组关系。戏曲现代化所携带的新观念的注入,新元素的加入,新故事的展示,不能破坏传统戏曲培植起来的这种融合的韵美和表意元素间相互照应、粘连的和谐。

西北大学的副研究员李有军阐述了陕西易俗社知识分子建构的“富有启蒙意识的精神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成为与社外知识精英交往对话的媒介,并渐次实现了颇具现代意识的秦腔艺术审美呈现。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赵莎莎则以新编秦腔历史剧《关中晓月》《司马迁》为例,提出戏曲现代化的探索中应该直面真实人性,构建人文精神。

桂林旅游学院朱江勇教授梳理了桂剧导演艺术的流变历程,重点关注了抗战时期进行桂剧改革的欧阳予倩、80年代桂剧《泥马泪》的导演胡伟民以及进入21世纪以来的广西本土导演之一梁中骥的导演代表作,认为他们折射了百年中国戏曲现代化进程中戏曲导演艺术的发展轨迹。湖北大学朱伟明教授和博士后丁芳则论述了民国时期汉口地区汉剧坤伶崛起的过程并探讨了这一现象对汉剧艺术的影响。王鑫以京剧《曹操与杨修》为例,提出从文本注入现代精神、寻求多载体的表现方式、多渠道多层面的传播手段三个方面探寻传统戏曲现代性的实现途径。

3.当代戏曲创作、发展研究

在戏曲创作研究领域,中国戏曲学院傅谨教授在主题发言中将样板戏作为判断新时期戏曲现代戏创作成就的特殊背景与标杆,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戏曲现代戏逐渐摆脱了样板戏模式的束缚,戏曲化与舞台表现力全面提升,题材因打破禁区而走向丰富化,人物形象因立体化与人性化而丰满,但在表演艺术领域、唱腔设计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扬州大学马宏柏教授从外在环境、个人因素、文本因素、舞台表演四个层面全面分析“魏明伦现象”的形成原因。上海戏剧学院教师李世涛探讨了新世纪农村题材现代戏的叙事模式与话语重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王雅鸣认为汪曾祺在戏曲创作中立足于现实主义的民间立场,巧用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等特质对当代戏曲创作有所启发。西安市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韩建关注了“十七年”戏曲现代戏视野中的乡村,上海大学博士生廖夏璇对新时期以来的喜剧现代戏创作做出评价。

在戏曲表演研究方面,上海戏剧学院教师姜凌认为四十年来戏曲舞台表演呈现出“重人物情感体验、轻功法”的固态化趋势,且由于“口传心授”教学模式的衰微,造成了戏曲表演基本层面的失衡;上海大学博士后刘轩探讨了当代昆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与演进中的相关问题;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博士生郭超以近二十年来兴起的“小剧场京剧”为例谈及演员塑造人物以及程式化等问题。此外,武汉大学博士生刘津以近三十年来三个不同版本的《桃花扇》对舞台空间美学进行了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与会学者对戏曲研究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考证和辨析。浙江传媒学院伏涤修教授提出,我国古代历史戏创作传统悠久,但“历史剧”名称却是20世纪才引进的现代学术概念,厘清历史剧这一范畴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历史剧的类型、形态与基本创作准则很有必要。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师郭红军对近四十年来研究民国时期易俗社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启示。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后黄静枫认为戏曲史相关概念在“十七年”时期基本成型,并论述了概念确立所具有的学科史意义。

当代戏剧前沿观照

1.当代戏剧发展态势研究

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原主席廖全京在题为《新时期文化生态与戏剧整合趋势》的主题发言中提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戏剧出现了整合趋势,即中国的戏曲和话剧从思维方式、美学思想、戏剧观念到艺术手法、舞台语汇的整体性融汇。这是一个在全球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具体历史文化现象,是一个以坚实的文化信念和开放的文化意识为精深前提条件的开拓性的艺术实践过程。

扬州大学刘勇刚教授则认为新媒体时代是艺术多元化的时代,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每一门艺术都有它的独立自足性。戏剧的本体模式是代言体的舞台艺术表演,舞台的假定性是戏剧的活态实体性存在,坚守戏剧本体即坚守戏剧艺术的规定性,但戏剧经典的生成有其文体自身演进的辩证法,从案头到场上,再从场上到案头,否定之否定,从扬弃中走向经典。

山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卫亭绒总结了21世纪以来中国戏剧美学研究在上世纪末基础上的发展,提出未来的戏剧美学研究尚需要对当下的“戏剧观”进行探讨和修订,帮助建设本土化、系统化、学理化的戏剧理论,并寻求研究范式的转化。

2.西方思潮对中国当代戏剧的影响和戏剧文化交流

与会的学者还关注了西方思潮对中国当代戏剧的影响。日本摄南大学的濑户宏教授作为一位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戏剧研究的外国学者,从剧本翻译、剧社排演等方面全面梳理了中国接受荒诞派戏剧代表作《等待戈多》的历史过程,见微知著地探讨了改革开放后以荒诞派戏剧为代表的外国戏剧思潮对中国戏剧的影响。浙江工商大学陈军副教授从霍布斯“现代人性论”的角度阐释了《父亲》关于人的欲望以及个人自由的人性逻辑以及斯特林堡远离德育专注审美的原因,同时提出如何调和西方现代人性论和儒家“亲亲”传统是“新自然主义戏剧”给中国当代戏剧甚至整个文化界带来的严峻挑战。青年戏剧导演冯瀚辰以《后戏剧剧场》在中国的传播切入,结合近年国内实验戏剧的实践探讨了后戏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并进行辨析。南京大学博士生杨光以话剧《商鞅》《赵氏孤儿》和《青蛇》为例,以德波的“景观”理论对中国当代戏剧在“奇观主义”的影响下发生的转向进行了文化批判。

中外戏剧文化交流和跨文化戏剧话题亦受到重视。上海戏剧学院曹树钧教授结合演出史料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曹禺的经典剧作在全球的传播过程,认为这是中华民族充满文化自信的有力佐证。福建师范大学林婷教授总结了程砚秋赴欧访学期间,其观剧经验的积累、对欧洲编剧技法的吸收等因素如何作用于《锁麟囊》的诞生。福建师范大学周云龙副教授提出跨文化戏剧移植到当代中国后,作为西方经典戏剧的“替/补”,其背后的逻辑效力在解构西方“经典”的同时,面临着自我消解的困境。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博士后杨祎辰重新界定了在海外传播的中国戏剧范畴,划分了中国戏剧作品海外传播的主要模式,并探讨了中国话剧艺术家“反哺”海外戏剧系统的尝试。曲阜师范大学教师胡明华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两岸现代戏剧交流的发展历程,强调了两岸现代戏剧的相互影响。

3.先锋戏剧、音乐剧及戏剧教育

本次会议中也有学者对中国当代的先锋戏剧给予了关注。上海戏剧学院翟月琴副教授以“真汉咖啡馆”“下河迷仓剧场”“草台班”以及“组合嬲”为例阐释了21世纪以来的上海先锋戏剧生态。上海戏剧学院杨佳副教授以融合了音乐剧与戏曲元素的戏曲音乐剧为例,探讨了中国本土音乐剧的出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丁付禄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音乐剧进行了思考。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生胡珺则以在战后社会与文化发展为背景,关注了香港华语音乐剧的早期发展。有多篇论文对戏剧教育的相关课题进行了专门研讨,包括日本关西国际大学教师清水拓野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考察戏曲教育学校化过程的含义——以秦腔艺术教育为例》、山西师范大学郝成文副教授的《关于戏剧教育的几个问题》、上海戏剧学院教师石鸣的《戏曲现代化进程中二胡教学追寻的方向——戏曲院校二胡教学的几点思考》、厦门大学教师王晓红的《当代校园戏剧与高校戏剧普及教育》、邢台学院教师王东妍的《应用戏剧视野下的〈中外戏剧史〉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主题发言及6个场次的专题研讨之后,丁罗男教授和康保成教授作了学术总结。丁罗男教授谈到,这次会议内容丰富,主题多样,讨论热烈,有些学者的发言质量非常高,如马俊山教授对话剧史研究的学术梳理和总结就很有启迪意义。这次会议关注的重点之一——“戏剧观大讨论”之所以在80年代初掀起浪潮是因为符合当时的历史语境,而介于大众文化的传播、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等新的因素,如今的文化语境又有所变迁。丁罗男教授指出,这次会议有很多青年学者、特别是高校教师参加,令人欣喜,说明学术研究后继有人,他呼吁大家在做戏剧研究,特别是当代戏剧研究时,要突破纯文学的文本研究,关注当下,关注演出。

康保成教授重申了董健教授和马也研究员在主题发言中对“人性、人的价值、人的自由”的强调,称许濑户宏教授选择小切入点——从《等待戈多》的流播来谈改革开放后外国戏剧对中国影响的研究方法,并在戏剧观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康保成教授总结道,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旗帜下,在这次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大会中,老中青三代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各种关于戏剧的问题,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

本次会议还组织了“戏剧学刊与戏剧学科发展论坛”,来自国内各兄弟学刊的负责人、前辈期刊工作者和编辑部全体成员汇聚一堂,就戏剧学刊建设、戏剧学科发展的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本次学术盛会必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此文未经与会者审定, 如理解有误, 由本文作者负责)

猜你喜欢
戏曲戏剧教授
有趣的戏剧课
戏曲从哪里来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广西戏曲》
刘排教授简介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