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译策略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启示

2019-12-06 08:49罗丹婷
赢未来 2019年20期
关键词:林语堂

摘 要:自译是文学翻译中一种较为特殊的方式,它要求译者必须具备双语背景及深厚的中西方文化造诣。因此,好的自译作品往往能通过合适的策略将中西方文化很好地融合起来呈现在读者面前。林语堂先生在《啼笑皆非》汉译本中,基于其译者三大责任标准,灵活运用了释义、直译加注和增译等策略,使该自译作品成为经典,这些策略的运用方式,值得广大译者借鉴。

关键词:林语堂;自译策略;啼笑皆非

一 国内外自译和他译研究历史及现状

(一)国外自译和他译研究历史及现状

自译在西方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但虽然自译活动在西方有着悠久历史,它究竟始于何时,至今尚无考证。

Hokenson & Munson首次对西方自译史进行了清晰梳理,并科学地将西方自译史划分为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1100一1600)、近代时期(1600一1800)和现当代时期(1800 -2000)等三个发展阶段。根据Hokenson & Munson,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西罗马帝国崩溃,民族语言逐渐发展以及自我意识不断提高,最早开始了以文学双语性和文化双语性为主要特征的自译活动,并盛行开来。如法国查理五世的宫廷译员欧雷斯米、法国最早的抒情诗作家奥尔良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和诗人贝洛都有不少自译作品,自译的语言主要有法语和拉丁语。到17至19世纪的近代时期,法语逐渐取代了作为共同交流媒介的拉丁语,开始起到通用语言的作用。此时较突出的自译作家有英国的多恩、西班牙裔墨西哥籍的德拉克鲁斯(和法裔意大利籍的哥多尼。但在另一方面,拉丁语传统对自译仍有一定影响,此时以拉丁语为目的语的自译活动仍在继续,如英国著名政治思想家培根和霍布斯以及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等的自译作品,有的是从拉丁语自译成法语,有的是从法语自译成拉丁语。到现当代时期,由于受到美洲语言的冲击,逐渐形成了以英语为主要媒介的自译格局,自译风格从法语的高雅转变为英语的朴素、通顺、准确。“翻译重点已从中欧逐渐向北欧、东欧、亚洲和美洲发展”,此时自译非常盛行。印度诗人泰戈尔、英国双语作家贝克特、俄国双语作家纳博科夫、波多黎各双语作家费蕾均为此时杰出的自译作家,他们自译时都倾向于以英语为目的语。其中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莫罗瓦》等多部著名作品都是从法语自译成英语。然而学界一直到1980年才开始真正注意到贝克特的双语自译现象,而且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文化和心理意识。

(二).国内自译和他译研究历史及现状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自译活动开始较晚,以现当代文学阶段最为突出。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译实践活动主要集中于海内外双语能力很强的著名作家,如林语堂、张爱玲、白先勇、萧乾、卞之琳、余光中、龄梨华、叶维廉、刘诚之等。其中林语堂自译了《啼笑皆非》、《伦敦的乞丐》、《中国文化的精神》等;以及白先勇的《台北人》、《香港一九六零》等,萧乾的《吐丝者》、《土地回老家》等,卞之琳的《春城》、《第一盏灯》等,余光中的《南太基》等,龄梨华的《柳家庄上》等,刘诚之的《从上海到纽约》等。

林语堂,以其自译作品《啼笑皆非》为个案,研究自译和他译,并对比两者的优劣。由于《啼笑皆非》有着双重自译特征的作品,很多学者也以林语堂的《啼笑皆非》为个案研究自译,对比他译,探讨自译的特殊性和内在价值。

二 关于自译和他译策略的对比赏析

自译是文学翻译中一种特殊的翻译方法。关于自译较具代表性的解释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捷克学者波波维奇所阐述的“自译是作者本人将原来的文本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翻译”;另一个是法国学者格鲁特曼所表述的“自译是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既可以指翻译的过程也可以指翻译的结果”。无论哪一种解释,从本质上来说,所揭示出的自译最大特点就是翻译者的角色是由作者本人充当的。

他譯是与自译相对应的翻译行为,即翻译他人的作品。他译与自译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翻译者的角色不是由作者本人充当的。与自译相比,他译在日常的文学创作活动中更为常见,尤其是在近现代的中国,很多学者采用英译中的他译方法将西方文化带入中国,同时也通过中译英的方法把中国文化传递到西方,帮助西方了解中国。

与国外学者对文学自译的研究相比较,中国学者对自译的研究少之又少。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自译对翻译者本身的要求甚高,它要求翻译者自身首先是一个出色的作家,其次必须具备双语背景及深厚的中西方文化造诣。能够符合这种条件的我国翻译家寥寥无几,因此从发展自译的角度出发,我国学者对研究自译的兴趣并不大。但是,正是由于自译者本身的双重属性,自译作品在翻译手法上更具技巧性,更能够反映原著的精髓,如果能将这些技巧提炼出来,毫无疑问对各种文学翻译都具有很好的借鉴左右。基于这一出发点,本文以自译作品代表作《啼笑皆非》为研究对象,对林语堂先生在文学自译中所采用的策略进行研究和归纳,以期为提升文学翻译水平提供参考。

三 林语堂在《啼笑皆非》中的自译策略

(一) 以目标语言的表述习惯,对原文中同意不同形的表述采用释义法翻译,这是林语堂自译中的一大特点。尤其是采用了较多具有鲜明汉语色彩的词语(如成语、典故)来替代一些同意的英文表述,使得译文对于读者来说更加形象生动,能够很好地融入读者的语言认知中。以原文中一句话为例:

We are sowing what we do not mean to reap.

从字面意思直译,译为:“我们正在播种我们不想收获的东西”。虽然这样翻译已能够反映出原文的意思,但总有一种较为抽象,不贴近生活的感觉。于是林语堂先生将其翻译为:“不过我们收豆不肯种豆,收麦不肯种麦罢了。”同样的含义,完全不同的表述,很显然,林先生的翻译更加生动,更贴近生活,更能让读者形象的去理解。

(二)从考虑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出发,林语堂对于一些英语中特有的名词不局限于简单的音译,而是采用了译文加注的方式,以求读者对其能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以下句为例:

Lets be a little learned and professional and tiresome and go back to Thucydides.

此处的“Thucydides”按常规翻译为“修昔底德”即可。但考虑到大部分读者看到“修昔底德”一词时很可能不知所云,因此林先生将这句话翻译为:“好,大家也来搬书籍,做学究,看看修昔底德怎样记述。(Thucydides, 古希腊的司马迁,所记当年希腊五十年见内战 Peloponnesian War 一书,称为希腊最客观公允的史书,为现代史家所极称赏。)” 通过在括号中增加“古希腊司马迁”这一解释,“修昔底德”的形象顿时在中国读者脑海中清晰起来。

(三)对于简单直译较为枯燥,难以引起读者共鸣之处,林语堂往往采用增译的方式,增加一些朗朗上口的成语甚至古文,让读者在阅读时感觉不到这是一部西方文学著作,完全可以按照中文思维去阅读。举例如下:

Peace is rich, peace is satisfying, peace is growth and movement and action and life.

从字面翻译,该句译为:“和平是富足,是滿足,是生長,運動,行動和生活。”这样翻译显得枯燥乏味,缺乏意境,无法引起读者共鸣。于是林语堂将其译为:“国泰民安,于是乎天地化育,万物滋长,而芸芸众生得托生于其间,各善其事,安居乐业,优游以卒岁,岂非万民之所厚望,天地之常?”原本十多个字的简单翻译,变成了近六十字的古汉语体式,似乎超出了原文的意境,但实际上并未改变文意,同时一改直译的枯燥乏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气势磅礴的意境,大大加深了读者的代入感。

结语

林语堂先生认为译者应具有三大责任:“第一是译者对原著者的

责任,第二是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第三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三样的责任心备,然后可以谓具有真正译家的资格”。通过对以上三个翻译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哪一个策略都忠实地反映了这三大责任,紧贴原文的内在含义,能够让中国读者按照中国人的思维简单、形象地理解所描述的内容,甚至能让读者感觉身处熟悉的中文意境中,这就是《啼笑皆非》汉译本能成为经典的根本原因。现代译者尤其是他译者,应该在深刻领会林语堂“三大责任”基础上灵活运用这几种策略,把中西方文化很好地融合起来,将西方文化的精髓更接地氣地展现给中国读者。

参考文献:

[1] Lin Yutang.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M].New York:The John Day Company, 1943.

[2] 陈惠荃. 文学自译研究—以林语堂《啼笑皆非》为个案[D]. 杭州,浙江财经学院,2009

[3] 冯欣欣. 林语堂《啼笑皆非》自译研究—林语堂译本与宋碧云译本的比较研究[D]. 长沙,湖南大学,2011

[4] 罗新璋. 翻译论集[M]. 北京:商务印书社,1984.

基金课题: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5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文学作品的自译研究——以林语堂<啼笑皆非>中译本为个案》”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GD15XWW08

作者简介:罗丹婷(1979- ),英语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研究

猜你喜欢
林语堂
林语堂的演讲时间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探访林语堂故里
纸与墨,传奇人
——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有感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林语堂“无为”翻译观探析——以《老子的智慧》为例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