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可行性

2019-12-06 02:07季立梅王开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2期
关键词:上肢偏瘫中风

季立梅 王开军

225000宝应县中医医院中风康复病区,江苏扬州

中风在临床又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发病且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老年人群较为多发,具有发病率高与致残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中风患者大都伴发口舌歪斜和半身不遂等症状,在影响患者自身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同时,还会加剧家庭与社会负担。依据临床护理经验得知,中风后偏瘫患者在发病后3 个月是最佳恢复阶段,需要尽快帮助患者康复,以此提高预后[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中风后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可行性,特选择我院60 例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中风后偏瘫患者6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1~79 岁,平均(62.6±3.8)岁;其中脑出血11例,脑梗死19例。研究组男15例,女15 例;年龄52~80 岁,平均(62.8±4.1)岁;其中脑出血12例,脑梗死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1)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主要有科学指导患者饮食、给予营养支持、强化生活护理以及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等。(2)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①按摩理疗:及早进行按摩理疗,鼓励和帮助患者多做一些简易肢体运动,运用揉、捏、拿、按等手法,以头颈面部-腰背部-四肢部的顺序进行按摩,控制力度为先轻后重。头部穴位取百会穴、四神聪穴、运动区、感觉区以及足运感区;上肢穴位取阳池穴、肩髃穴、肩髎穴、手三里穴、合谷穴、曲池穴、阳池穴以及外关穴等,按摩部位有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手指以及前臂肌群等;下肢穴位取髀关穴、梁丘穴、风市穴、委中穴、阳陵泉穴、承山穴以及解溪穴等,按摩部位有股四头肌、胫前肌、腓肠肌以及足部等。②药物熏蒸:安排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操作中药熏蒸,基础方药物的功效主要是祛瘀活络和活血行气,可选择桃仁、赤芍、红花、鸡血藤、伸筋草、葛根、川芎以及地龙等中药,再予以辨证加减,将其煎煮至150 mL 液体后置入熏洗机内熏洗患肢,1 d熏洗2次,每次持续0.5 h。③耳压护理:常规消毒患者耳郭后,取两耳内耳穴、脑穴、枕穴、肾穴以及神门穴等,于各穴位上黏贴王不留行籽,直至患者出现胀、重、痛感为适宜;连续按压0.5 min,间隔0.5 min 后再次施压,各穴位按压5~6 次。④艾灸护理:取风池穴、足三里穴、委中穴以及三阴交穴等进行艾灸护理,以此加快患者血液循环和疏通经脉。⑤运动疗法:指导患者完成握拳、屈膝以及抬腿等动作,加强患者关节活动锻炼,依据患者身体情况,1 d 训练2~3 次,1 次控制在25~35 min内;示范和指导鼓腮和伸舌等动作,以此训练患者面部肌力,纠正发音。

表1 两组患者康复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康复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上肢功能评分 下肢功能评分 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研究组 30 55.58±2.29 28.63±2.43 88.34±6.32对照组 30 50.48±2.02 22.63±2.36 67.29±4.89 t 9.148 9.702 17.090 P 0.000 0.000 0.000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应用简式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评估上肢功能和下肢功能,满分为100 分,上肢功能占66 分,下肢功能占34 分,评分越高表示肢体功能障碍越轻;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包括10 项日常生活活动,有吃饭、步行、小便、大便、修饰、用厕、洗澡、上楼、转移以及穿衣,满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高。

统计学方法:数据选择SPSS 20.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研究组上肢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中风偏瘫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由于每例患者在年龄、过往病史等方面均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为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时,依据个体情况进行中医特色护理,能有效发挥中医特色护理的优势,让患者达到阶段性康复效果[2]。

中医特色护理中,按摩理疗能够为患者调和气血、舒经活络、舒缓疲劳、濡养筋脉以及提升正气等,可有效预防肌肉萎缩以及关节粘连,从而避免关节痉挛;药物熏蒸不但可以发挥活血祛瘀、疏通筋络之效,还能让蒸汽经皮肤渗入体内来温阳周身;耳压通过选择内耳穴、脑穴、枕穴、肾穴以及神门穴等穴位,能够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可实现滋阴潜阳、镇静安神以及养血之效;艾灸护理能够加快患者血液循环,具有疏通经脉之效;运动疗法可以训练患者面部肌力,有效纠正患者发音吐字[3]。通过综合上述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预防肌萎缩以及肌力减退,明显减少患者出现继发性功能障碍,保持并加强残余能力及功能,最高程度地改善生活自理能力[4]。中医特色护理是依据中医对人体内部的划分和每条经脉的影响,与外部多种干预手法进行配合,从而达到护理目的[5]。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中风后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具有可行性,可显著改善患者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上肢偏瘫中风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