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治疗危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效果

2019-12-06 02:07耿兴星何美娥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2期
关键词:美罗培南危重症抗菌

耿兴星 何美娥

655000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危重症患者是临床感染的高发人群,危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多,再加上近几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导致很多临床上常见的抗菌药物抗感染效果显著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抗感染治疗[1]。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危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00例,分别实施单一药物和多种不同药物联合治疗,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危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100 例。①纳入标准:本次纳入患者均符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关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急重症监护室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本次临床试验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2]。②排除标准:对本次究所选药物过敏或存在禁忌证的患者;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患者;合并严重肝、心、肾等脏器疾病患者;采用其他抗感染药物的患者。本试验获医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的批准,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21~74岁,平均(46.53±4.73)岁。观察组男28 例,女22例;年龄20~75 岁,平均(47.13±5.0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0 g加入到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100 mL 中混匀后滴注,剂量为3次/d。②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美罗培南联合替加环素进行治疗:给予注射用美罗培南静脉滴注,剂量为1次/d,每次将美罗培南50~100 mg用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10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注射用替加环素静脉滴注,2次/d,首次给药的剂量为100 mg,随后给予患者50 mg/次,均用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10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进行2周治疗。

观察指标与临床疗效判定标准:(1)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2 周后的细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细菌清除率、细菌替换率(从一种细菌感染转换成另一种细菌的概率)和细菌再感染率。(2)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根据原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临床效果对疗效进行判定,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①治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感染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没有出现新的感染症状和体征,实验室结果显示阴性。②显效: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阴性,感染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显著。③有效:治疗后,患者的感染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阴性。④无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经过治疗后依旧无变化甚至有所加重,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阳性[3]。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细菌治疗情况比较观察组:在细菌清除率方面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细菌替换率和细菌的再感染率方面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多重耐药菌感染指的是3种或者3种以上常用抗菌药物出现耐药细菌感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单一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显然并不尽人意,美罗培南可以有效抑制细菌蛋白质,替加环素具有较广的抗菌谱作用,与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三药联合,效果显著[4]。

表2 两组细菌治疗情况比较[n(%)]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在细菌替换率和细菌再感染率方面,观察组则比对照组少,与同类研究中的相关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与单一药物相比,多种不同药物联合治疗危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会得到显著提高,且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很好地降低和减少了患者细菌的替换率和再感染率,临床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美罗培南危重症抗菌
美罗培南对小儿重症感染治疗效果及对PCT水平表达的影响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美罗培南与头孢曲松钠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对比分析
美罗培南治疗艾滋病合并重症肺炎51例临床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