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影响观察

2019-12-06 01:45陈学海
关键词:左心室心肌梗死心功能

陈学海

(四会万隆医院心内科,广东 四会 526200)

急性心肌梗死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全球每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半数以上为急性心肌梗死所致[1]。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占比的逐年上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及死亡率势必会呈现出进一步升高态势。目前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以接诊介入治疗效果最佳并已经得到了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广泛使用,取得了令患者满意的疗效。然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仅能够改善心肌缺血状态,挽救濒死的心肌组织,无法直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所以术后实施积极的康复护理尤为重要[2]。心脏康复运动为心脏康复“五大处方”之一,为观察心脏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效果,本次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人曾经进修的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58.71±1.39)岁,起病至介入手术时间0.5 h~12 h,平均起病至介入手术时间(5.62±0.48)h,职业类型:务工33例、务农10例、经商2例,付费类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28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2例、自费5例;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58.77±1.43)岁,起病至介入手术时间1 h~12 h,平均起病至介入手术时间(5.68±0.44)h,职业类型:务工32例、务农12例、经商1例,付费类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1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0例、自费4例。纳入标准:(1)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检查正常,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禁忌者;(2)具备良好的认知功能,能够配合临床护理者;(3)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排除标准:(1)既往有心脏瓣膜病史和(或)严重心律失常病史者;(2)病情危重,需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者;(3)存在运动障碍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包括返室后生命体征监测、24 h心电监护、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叮嘱其大量饮水,术后6 h摄水量>1 L~1.5 L,遵医嘱静脉补液、排尿困难者置管导尿、绝对卧床24 h并做好生活护理、个人卫生清洁、穿刺部位护理、用药指导、饮食干预、督促早期离床活动、出院指导等。部分护理内容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完成。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脏运动康复,具体方案如下:(1)成立心脏运动康复小组。由1名康复科医师任组长、6名护师或护士以及1名心内科医生为组员构建心脏运动康复小组,全面负责本组患者护理工作。由组长以及心内科医生向其他护师或护士传授心脏康复运动相关知识,全员通过后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2)心脏康复运动的实施。①术后6 h~术后12 h由心脏康复运动小组对患者开展非术侧肢体以及关节的被动锻炼,利用手法按摩的方式提高其肢体血液循环效果。以亲身示范的方式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腹式呼吸运动方法,视情况每隔6 h运动1次。②术后第1 d。绝对卧床状态解除后叮嘱患者于病床上开展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活动,包括洗漱、擦浴、进食等。在心脏运动康复小组成员的监护下于床边站立10 min~15 min,早晚各1次。③术后第2 d~第3 d。主动离床并于病房内缓慢行走,小组成员借助心电遥测设备实时观察其心电指标变化。活动之后休息0.5h左右。随着机体耐力的提高延长病房内慢走时间至每次30 min,每天早中晚各进行1次。④术后第4d~第5d。在家属或小组成员陪伴下于病区内缓慢行走,起始距离控制在75 m~100 m,适应后延长行走距离,病房内时自行穿衣、进餐、洗漱、排便等。⑤术后第6 d~出院。于陪护下于户外散步或者是进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次持续时间20 min~30 min,每天3~5次。上下楼梯时以上下2层楼为初始目标,无不适后再增加上下楼梯层数。⑥出院后心脏运动康复方案。出院后第1周每次户外步行(低于正常步速)时间15 min;第2周以正常步速步行15 min~20 min;第3周快步行走20 min~30 min;第4周慢跑20 min~30 min;第5周~3个月开展正常的有氧运动,但避免过于激烈的对抗性运动[3]。

1.3 观察指标

取心功能、生活质量评分作为两种护理方案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其中心功能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于术后护理开始前及护理结束患者出院前利用Voluson S8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测定;生活质量利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测定,最低分35分,最高分14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与心功能同时间段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前两组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心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组别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m)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mm) 左心室射血分数(%) 生活质量评分(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45) 42.38±1.32 37.35±1.45 70.25±1.25 58.10±1.14 55.78±1.50 66.65±1.35 77.24±1.46 99.80±1.50观察组(n=45) 42.45±1.35 35.28±1.42 70.30±1.28 55.31±1.18 55.85±1.55 69.40±1.40 77.30±1.52 108.45±1.55 t 0.141 1.237 0.134 1.314 0.141 1.315 0.137 1.732 P 0.589 0.044 0.597 0.038 0.589 0.038 0.594 0.021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已经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危害性最大、致死率最高的病症类型,给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均带来严重不利影响或威胁,已经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已经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手段,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然而,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已经不满足于症状的缓解,而是向提高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及减少复发率及死亡率转变。

心脏康复治疗学最早诞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经过50余年的临床实践后证实其具有提高患者耐力水平、改善心肌缺血及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死亡率等作用,所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成为当务之急[5]。作为心脏康复治疗学重要的手段,心脏运动康复已经被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列为ⅠA级推荐方案[6]。遗憾的是,目前我国临床医师过于注重药物治疗,对于心脏运动康复存在着较大的忽视性,所以将其应用于临床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傅阳阳等[7]在其研究中证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实施系统心脏康复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术后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该护理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前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采取心脏运动康复的观察组各指标数值均优于同期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结果与已有成果相吻合,但与之不同的是本次研究选取的心功能指标更加多样,使得研究更具说服力。但是,本次研究进一步指出,与用药方案相同,心脏运动康复也需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在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充分结合其实际情况,每次运动之前开展适度的热身活动,运动之后静静休息0.5 h左右,以避免出现运动损伤,提高心血管适应性,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8]。此外,心脏运动康复的维持效果一般为24 h~48 h,所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长期坚持,而如何确保出院之后患者依从性成为另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给予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脏运动康复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其心功能,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左心室心肌梗死心功能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