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育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是整体教育情况仍然是“重技能,轻素质”,未能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而道德教育则是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的保障,有助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因此创新道德教育模式对中职素质教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职;道德教育;素质教育
目前,人才竞争激烈,虽然社会对技术性人才需求量大,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人才的道德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不能满足社会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笔者以班级作为切入点,探究构建道德教育模式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中职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可供有效建议,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 积极开展道德对话,创设主体性道德环境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道德教育模式转变的前提条件,作为班级管理者,教师首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道德教育。传统教育模式中,道德教育停留在知识讲授阶段,教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两者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使得学生未能深入认识道德品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缺乏道德意识,整体素质水平偏低。结合以往教学经验来看,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大部分源自心理问题,因此创设主体性环境,开展道德对话十分必要,这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解决心理困惑,避免发展为严重的道德问题。笔者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会定期举办交流会,通过角色扮演、价值澄清训练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道德对话围绕学生创设情境,使其置身于符合自己现实生活的环境中,而教师在对话中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好引导者,激发个体的主体作用,重建个体对待职业道德的态度,提高对个人素养、社会品德的认知,进而提升整体道德水平。在主体性环境进行对话,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独立自主、自觉,并充分尊重个人意愿,对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中职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较为叛逆的时期,加之缺乏生活经验,经历挫折较少,所以内心较为敏感,既渴望做自己的主人又希望被认可。通过对话,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较强的道德意识,使其加强行为规范,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表达自己,做好人生的主导者。
二、 贴合学生认知水平,摆脱理想化素质教育
当前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过于理想化,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不符合中职在校生的认知水平,并且对整体学生提出过高要求,导致个体在发展中对素质教育存在抵触心理。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模式,是充分利用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资源,将其有效结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并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完善个体生存发展的必备素养。在班级管理中,笔者主张贴合学生认知水平进行品德教育,拒绝空喊口号的理想化素质教育。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因此依靠学科渗透道德教育是有效途径之一。作为班主任,应当积极与其他各科老师沟通交流,提到各科教师对学生品质、品格养成的重视程度。还可以结合节日主题、教学科内容,开展相关活动,通过经验的积累,促进学生品质、品格的形成,从而提高道德水平。除此之外,教育应具有针对性。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具有差异性。对此,笔者会认真了解班级中每一位成员的家庭,定期进行家访或者与家长进行联系,在对学生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开展道德教育,确保教学有效性。由此可见,我们并不能严格要求每一个人具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更不可能将所有人培养成同一水平,道德教育既要关注整体又要重视个体,因此提盒学生认知水平的教育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三、 模拟企业实习情境,实现品质技能双提升
文化是道德的载体,中职教育面向社会与企业,自然会在教育中融入企业文化。而检验学生的道德水平,职业素养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笔者认为,模拟企业实习情境有助于实现品质与技能双提升。立足长远角度来看,技能是生存发展的必备能力,而道德品质则是终身发展的必备素养,对个体而言没有精神追求、道德品质,就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模拟企业实习情境,即在班级中融入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对自身职业的认知。此外,模拟实习情境还可以是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进行顶岗学习,使其真实感受职业工作内容与道德规范,从而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在日后学习中更加刻苦,努力。由此可见,有效的道德教育模式兼顾品质与技能,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推动中职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必须创新道德教育模式,道德品质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任何职业都要遵守道德规范,否则不能在行业中创造價值,更不能实现自身价值。教师在道德教育模式中应投入更多的研究与思考,促进道德水平的提成,进而加强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霞.新时代对中职道德教育的探讨[J].魅力中国,2014(4):202.
[2]李丹.浅析新形势下的中职学生素质教育[J].现代经济信息,2017(10):426.
作者简介:
杨凡,云南省开远市,云南红河技师学院。